试卷分析统计表(更新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87 KB
- 文档页数:1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中考试卷质量分析表年级:学科:语文一、成绩统计班级参考人数总分及格人数优分人数及格率优分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一(3)54 4699.5 52 43 96.3% 79.6% 87.03 100 56.5二、卷面分析1、主要成绩(对整份试卷和每个考题要有定性、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除上述统计表外应当有每题得分率)(1)本试卷共九题,10%的学生主要失分在第二题和第七题第一小题,这两大题的得分率在80%。
(2)第二题是j q x 与ü相连时要省略ü上的两点,分数在70分以下的学生这题失分较多,第七题第的“九”字的第二画是哪个笔画,很多学生错了,但这题也超出了考试范围。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难点。
(3)第八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对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情况,就是圈出所给题中的整体认读音节。
2、主要问题及原因。
(1)本次试卷难易程度适中,本次抽测试卷的成绩绝大部分成绩比较好。
(2)根据平时的作业检查情况,2位没及格的学生平时的课堂、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也多次和其家长沟通过,效果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进。
(3)刚进入一年级,很多学生对考试还没有一定的概念,对题目把握不准。
3、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1)对多数学生失分的题目详细讲解,监督学生更正。
(2)督促家长监督小孩按时完成作业,尤其与没有及格的两位学生家长联系,给他们一些学习上的建议。
(3)在讲授本试卷时举一反三,变换题型。
(4)加强笔顺的讲授,平时讲课时多训练笔顺。
三、对试卷反映(1、是否符合课标;2、题量是否适中;3、难易度是否适中)试卷中有个别题目超出了考试范围。
如:“入”字的组词,“九”字的第二画。
四、本次试卷等级(同意何种等级,请在该等级下加盖教导处公章)等级最好一般较差√。
试卷分析表(模板)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信息1. 考试总分:________分2. 实际得分:________分3. 试卷难度:________(15级,1级最简单,5级最困难)4. 考试时长:________分钟5. 考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试卷结构分析1. 选择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2. 填空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3. 简答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4. 计算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5. 论述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三、得分情况分析1. 选择题得分:________分2. 填空题得分:________分3. 简答题得分:________分4. 计算题得分:________分5. 论述题得分:________分四、错误分析1. 选择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审题不清:________道答题技巧不足: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2. 填空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计算错误:________道词语搭配错误: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3. 简答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答题思路不清晰:________道表达不准确: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4. 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公式记忆不准确:________道计算错误:________道解题步骤不完整: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5. 论述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论述逻辑不严密:________道论证不充分: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五、改进措施1. 加强知识点复习:针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复习相关知识点,确保熟练掌握。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一、 考试成绩统计表:参加考试人数注:及格率=;参加考试人数优分率=;参加考试人数低分率=二、 考试情况分析 1、 基本情况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准,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理解与理解以及判断非的水平。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较小,但得满分的学生不多。
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6小题。
绝大部分学生能把握题意,但仍有部分学生考完后反映,答题时没有思路,找不出头绪,不知如何下笔。
另外还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部分学生在答题时虽全面,但层次不清。
在今后教学中应增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
2、 教与学存有的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读图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扎实,没有真正地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3、 改进教学的意见及措施1、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习,多研究新的课程标准。
2、加强集体备课,集中体现集体的智慧。
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高质量的备好每一节课。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4、对书本知识的运用,应适当增加训练,才能去熟练灵活的运用,还要进一步的规范性答题。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及时渗透阅读材料题,开放性题型的训练。
6、决定对成绩差的学生加强引导,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在历史这一学科取得比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