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快干剂,纺织布面料吸湿排汗剂,吸湿速干整理剂,吸湿速干剂(完整版)实用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54
3m吸湿排汗助剂说明书
3M吸湿排汗助剂是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性添加剂,旨在提高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
这种助剂通常用于运动服装、户外服装和内衣等产品中,以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
以下是对3M吸湿排汗助剂的一般说明:
1. 产品特性:
3M吸湿排汗助剂采用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吸收和排出汗液,保持穿着者的干爽舒适。
该助剂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能,有助于加快汗液的蒸发,减少穿着者的不适感。
3M吸湿排汗助剂经过耐久性测试,具有较好的持久效果,能够在多次清洗后仍保持优秀的性能。
2. 使用方法:
3M吸湿排汗助剂通常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可以与纤
维材料充分混合,确保助剂均匀分布。
在使用过程中,建议按照3M的指导和建议进行正确的添加
和混合,以确保最佳的效果。
3. 注意事项:
在使用3M吸湿排汗助剂时,建议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助剂粉尘。
3M吸湿排汗助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
射和潮湿环境,以确保产品质量。
4. 应用范围:
3M吸湿排汗助剂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制品,特别适用于运动
服装、户外服装、内衣等需要提高吸湿排汗性能的产品。
总的来说,3M吸湿排汗助剂是一种功能性添加剂,能够有效提
高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为穿着者带来舒适的穿着体验。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添加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的最佳
效果和使用安全。
吸湿排汗纤维产品的性能及生产方法简介一、吸湿排汗纤维沟槽舒适性染色性能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休闲服与运动服相互渗透和融为一体的趋势也日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类服装的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要求在尽情活动时,一旦出现汗流浃背情况,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产生冷湿感。
于是对面料的纤维提出了吸湿排汗功能新要求。
众所周知:天然纤维以棉为例,其吸湿性能好,穿着舒适,但当人的出汗量稍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膨胀,其运气性下降并粘贴在皮肤上,同时,水份发散速度也较慢,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合成纤维以涤纶为例,其吸水性小,透湿性能差,由于其静电积累而容易引起穿着时产生纠缠的麻烦,尤其在活动时容易产生闷热感。
在满足社会日益增长衣着方面,合成纤维早就担负起了重要角色,其中以涤纶为主,涤纶自工业化以来,从未间断进行涤纶改性研究,当然,提高涤纶吸水和透湿是各国涤纶生产和科研部门最为关心的研发方向。
近两年的国内纺织品市场上,对吸湿排汗纺织品需求呼声逐渐高涨,已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
据去年去台湾考察团的反映,这类产品的市场已相当火爆,国内一些合纤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对这类纤维的开发也做出了一些工作,如仪征的Coolbst,全纺的Coolnice等,但迄今未见有关系统报导,为配合各界开发吸湿排汗纺织品的需要,兹根据现有零星资料整理成文,介绍于后,供参考。
二、吸湿排汗纤维的吸水和放水性能纤维的吸湿排汗性能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形态。
从皮肤表面蒸发的气态水分首先被纤维材料吸收(即吸湿),然后经由材料表面放湿;而皮肤表面的液态水分由纤维内部的孔洞(毛细孔、微孔、沟槽)以及纤维之间的空隙所产生的毛细效应使水分在材料间表面的吸附、扩散和蒸发(即放湿)。
两种作用的结果导致水分发生了迁移,前一种作用主要与纤维大分子的化学组成有关,后一种作用则与纤维的物理结构形态有关。
专利名称:吸湿快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汤毅,汤森华,胡立山,王立新申请号:CN200810122039.5
申请日:20081031
公开号:CN101407961A
公开日:
200904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快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通过用在织物的内层印花工艺,提高织物的吸湿排汗效果;特制具有含氟防水剂的印花浆料,并配置米粒状花型的印花板,使织物具有虹吸效果,真正实现快速吸汗排汗的目的;印花后、定型前,恒温烘干工艺,有效地增强了织物的吸汗效果和耐水洗效果。
申请人:汤毅
地址: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车站路煤场1号绍兴市朴实针织有限公司
国籍:CN
代理机构: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方剑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速干面料的吸湿排汗效果比较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运动和健康。
而在运动或其他剧烈活动中,人体会大量出汗,因此穿着一种具有良好吸湿排汗效果的衣物显得尤为重要。
速干面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备受关注,成为了许多人选择的首选。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速干面料进行比较,探讨其吸湿排汗效果。
1. 棉质面料棉质面料是一种常见的面料,其吸湿性较强,能够迅速吸收体表的汗水。
然而,棉质面料在湿润的情况下容易变得湿乎乎的,这就影响了面料的速干性。
尽管棉质面料自然透气,但它并不能将汗水迅速排出衣物表面,容易导致衣物变得沉重、粘腻。
2. 涤纶面料涤纶面料在速干性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
由于其特殊的纤维结构,涤纶面料可以迅速吸收体表的汗水,并将其快速排到面料表面,进行蒸发。
这种特性使得涤纶面料在干燥迅速的同时能够保持舒适的穿着感。
涤纶面料还具有耐磨、易洗、不易起皱等特点,因此在运动服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3. 聚酯面料聚酯面料是一种优质的速干面料。
它由聚酯纤维制成,具有较强的吸湿排汗效果。
聚酯面料的纤维间隙较大,使得空气能够自由流通,帮助汗水蒸发。
与棉质面料不同的是,聚酯面料不容易吸湿、不易滋生细菌,因此在运动中能够保持衣物的干爽清凉。
4. 尼龙面料尼龙面料在速干性方面表现出色,其纤维结构使得面料具有很好的吸湿排汗效果。
尼龙纤维细腻且坚韧,不易变形,因此能够保持衣物的干爽舒适。
尼龙面料还具有较强的撕裂强度和耐磨性,适合长时间的运动活动。
5. 功能性面料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速干面料外,市面上还有许多专为运动设计的功能性面料。
这些面料通常采用特殊的材质和处理工艺,具有极佳的吸湿排汗效果。
例如,涂有特殊涂层的纤维可以加速汗水的蒸发,从而提高面料的速干性能。
此外,一些功能性面料还具有抗紫外线、防菌、防臭等特点,提供更全面的运动保护。
结论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或其他剧烈活动时,穿着一种具有良好吸湿排汗效果的衣物非常重要。
在速干面料中,涤纶和聚酯面料由于其独特的纤维结构和性能,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效果。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是针对涤纶、锦纶及其他化学纤维织物研发的高效持久型吸湿排汗快干剂。
经过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汗性、毛细管透水透气性,可迅速将汗水吸尽并将其和湿气导离皮肤表面,克服织物燥身、不吸汗或潮湿衣物粘身,不易干等现象,使人们在夏季等高湿热环境下穿着具有清凉感。
试验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毛细管效应﹥12cm,水滴扩散时间﹤1.5s。
HMW8871广泛用于coolmax等纤维的开发及运动服,职业装,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内衣,袜子,毛巾等。
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测试中心一致证明:HMW8871具有良好耐久的吸湿性及快干性。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韩笑三种不同吸湿速干整理剂工艺的探讨王阳(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方蓓(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8500)【摘要】以分别用水分散性聚酯、环氧树脂、有机硅三元共聚物为主成分的三种不同组分的吸湿速干整理剂,对涤纶织物和涤棉织物的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
专利名称:吸湿排汗舒适整理剂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金辉
申请号:CN200810024025.X
申请日:20080424
公开号:CN101265664A
公开日:
200809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酯纤维进行改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的吸湿排汗舒适整理剂的配方、生产工艺及应用,所述的吸湿排汗舒适整理剂的配方包括:聚乙二醇、乙二醇、聚醚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采用二步法连续生产工艺进行,第一步酯化,向反应釜中投入聚乙二醇、乙二醇和聚醚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第二步,将酯化反应后生成的物料输送到聚合釜,在高温、真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生成分子量在30000~50000的高分子量的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即吸湿排汗舒适整理剂。
这种吸湿排汗舒适整理剂可直接使用,也可以与氨基硅油等物质复配使用,对聚酯纤维进行化学改性。
申请人: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215635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德积镇北京路5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黄春松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吸湿速干剂是一种用于吸收和降低湿度的物质或材料。
它们通常以颗粒状、片状或袋装形式存在,可以放置在封闭的空间中,如衣柜、抽屉、箱子、车内等,用于保持或恢复物品的干燥状态。
吸湿速干剂的作用是通过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来降低潮湿度。
这些剂具有亲水性,能够吸附并捕获空气中的水分分子,将其固定在自身结构中。
常见的吸湿速干剂包括:
1.硅胶:硅胶是一种无毒、无味且化学稳定的吸湿速干剂。
它可以迅速吸收并锁定大量水
分,有效防止霉菌和异味产生。
2.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天然吸附剂,具有很强的吸湿和去除异味的能力。
它可以吸附空
气中的水分和有机挥发物,从而减少潮湿和异味问题。
3.食盐:食盐也是一种常见的吸湿剂。
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
4.氧化钙:氧化钙是一种强烈的吸湿剂,常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
它能够快速吸收水分,
并形成水合物,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湿度。
5.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高效的吸湿速干剂,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它通过
离子交换作用将水分分子捕获并锁定在自身结构中。
这些吸湿速干剂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可以帮助保护物品免受潮湿、霉变和腐蚀的影响。
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湿速干剂,并遵循使用说明。
吸湿排汗纺织品吸湿排汗纺织品又称吸湿速干纺织品。
它通过把皮肤上的汗水迅速从织物内层引导到织物外表,并散发到空气中去,从而保持贴身层始终处于干爽状态,使人体感觉舒适。
吸湿排汗纺织品主要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内衣等服饰。
由于它可解决闷热和出汗粘身问题,可调节服装的内气候,使得服装有了会“呼吸”的特性,故也有“会呼吸的纺织品”之称。
使织物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可由以下几个方向着手:一是从纤维原料的化结构改性入手,改善其吸湿性;二是通过纤维材料的物理形态结构改性,使之借助毛细管效应而改善其吸湿和导湿的性能,如中空、沟槽、异截面、表面微孔、细旦化等纤维差别化技术的应用;三是通过合理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四是采用适当的后整理技术(包括涂层整理加工);还有就是可以通过与吸湿性强的纤维混纺,总之就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物理化学方法的结合。
下面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纤维。
Coolmax纤维Coolmax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在1986年开发出的一种功能性纤维。
Coolmax纤维横截面呈扁平“十”字型,所以它的表面就形成了四道沟槽,即4条排汗管道,如图1所示。
这种扁平的四凹槽结构能使相邻纤维易于靠拢,形成许多毛细效应强烈的细小芯吸管道,具有能将汗水迅速排至织物表面的功能。
同时,该纤维的比表面积比同细度普通圆形截面纤维大19.8%,因而在汗水排至该纤维织物表面后,能快速蒸发到周围大气中去(如图2中a所示)。
异性截面使纤维之间存在着很大空隙(如图2中b所示),所以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因此coolmax纤维的这种结构赋予了该纤维织物导湿快干的性能。
图1 图2Coolmax分长纤维和短纤维,长纤维主要用在服装上,短纤维主要用在袜子,毛巾,护腕,发圈等,短纤维的贴身舒适性较好,所以有时候也把它作为内衣、T-Shirt的内层。
根据运用的不同,可将coolmax分为Coolmax everyday型、Coolmax active型和Coolmax extrame型。
催干剂的分类及其特点:一览众山小催干剂是一类可以帮助加速物体或材料干燥的添加剂。
其在各个行业中应用广泛,包括建筑、农业、造纸和制药等。
不同类型的催干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催干剂分类及其特点。
1. 吸湿催干剂吸湿催干剂是一种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的物质。
它们通过吸湿来减少材料的湿度,并促进快速干燥。
常见的吸湿催干剂有氯化钙、氯化铁和硅胶等。
这些催干剂可以将湿气吸收到其内部,从而降低材料的湿度。
吸湿催干剂特别适用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例如潮湿的地区或季节。
2. 高温催干剂高温催干剂是一种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催干剂。
它们利用高温来加快水分的蒸发,从而促进材料的快速干燥。
常见的高温催干剂有热风炉和热风机等。
这些催干剂通常用于一些需要快速干燥的工业生产过程,例如烘干食品、木材或涂层。
3. 生物催干剂生物催干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酶解物来促进材料干燥的特殊类型的催干剂。
这些催干剂通常用于一些有机材料的干燥过程,例如食品、纸浆或草坪等。
生物催干剂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分解有机物质中的水分,从而加速材料的干燥过程。
4. 紫外线催干剂紫外线催干剂是一种利用紫外线辐射来加速材料干燥的催干剂。
它们通常用于涂层行业,可以在秒级完成涂层的干燥过程。
紫外线催干剂的主要特点是干燥速度快,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生产时间。
5. 鹰嘴豆油催干剂鹰嘴豆油催干剂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具有强大的吸湿性能和干燥能力。
它被广泛应用于油漆、塑料、橡胶和涂料行业,可以提高产品的干燥速度和质量。
鹰嘴豆油催干剂可在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空气湿度,并将材料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
总而言之,催干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重要化学物质。
它们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被分类为吸湿催干剂、高温催干剂、生物催干剂、紫外线催干剂和鹰嘴豆油催干剂等。
各种催干剂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特点,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催干剂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拒水拒油整理剂HS1100构造或组分:含氟有机化合物;用途及应用方法:合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混纺织物的防水、防油整理;1、浸轧工艺:〈1〉用量: 10~ 50g/l〈2〉工艺流程:浸轧(轧液率: 60~70%)→ 干燥(110℃×2~3min)→ 焙烘(170℃×1min)包装储存: 60kg 铁桶包装。
0℃以上常温储藏,保质期一年。
韩笑棉型机织面料的易去污整理工艺研究何艳芬 1,武晋 2,张芳 1 1.嘉兴学院服饰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嘉兴 31400l;2.欣悦印染有限企业技术中心.浙江嘉兴314016【纲要】采纳易去污整理剂 AL-12 对不一样机织面料进行易去污整理,经过改变整理剂浓度、浴比,变换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影响易去污成效的因向来优化整理工艺,进而剖析出拥有较好易去污成效的面料及与之对应的工艺,同时对整理前后边料的悬垂性、强力、透气性和抗皱性等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试验结果表示,整理后边料在保持原有服用性能的同时兼具较好的易去污能力。
【重点词】:易去污整理;工艺;性能;剖析【中图分类号】 TS l.95 文件表记码: B 文章编号: l 005-9350(2009)ll-0023-04跟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各行业生产效率日趋提升,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为适应这一要求,防污和易去污整理崭露头角。
经易去污整理的织物可大大减少清洗困难,缩短洗衣时间,所以,织物易去污整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织物的易去污整理 [1] 是指织物。
旦沾污后,污垢在正常清洗条件下简单洗净,而且在清洗液中不会从头沾污。
易去污整理是使纤维减弱对油污的吸附,沾污后易于洗除和清洗时不再沾污的一种加工方法[2] 。
织物经易去污整理后‘般拥有以下特征: (1)防污:排挤污物,使之不易沾污到织物上。
(2)易去污:污物即便沾附在纤维上,也能简单经过清洗等手段使之零落。
(3)防再沾污:清洗后从纤维上零落的污物不易再沾附到纤维上。
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比较引言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是指面料在接触水分后,能够吸收水分并迅速将其排出的能力。
这一性能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户外运动、运动服装和床上用品等方面。
本文将比较几种常见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并讨论其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1. 棉质面料棉质面料是一种常见的天然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
由于其纤维本身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可以迅速吸收周围的水分,并将其锁定在纤维内部。
但是,棉质面料的干燥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水分蒸发出去。
优点: - 良好的吸湿性,可以迅速吸收汗水,保持肌肤干爽。
- 亲肤性好,对皮肤无刺激。
- 透气性好,有助于排汗和保持皮肤的舒适感。
缺点: - 干燥速度较慢,容易产生潮湿感。
- 易皱,需要经常熨烫。
应用领域: - 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如T恤、衬衫等。
- 夏季运动服装,如跑步衣、运动短裤等。
- 家居服、床上用品等。
2. 聚酯纤维面料聚酯纤维面料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
由于其纤维具有较低的亲水性,水分不容易吸附在纤维表面,因此干燥速度相对较快。
此外,聚酯纤维还具有较强的抗皱性能,不易产生皱纹。
优点: - 快速的吸湿速干性能,能迅速排除汗水和湿气。
- 抗皱性好,服装不易产生皱纹。
- 耐磨性强,经久耐用。
缺点: - 相对较差的透气性能,容易产生闷热感。
- 不具备天然纤维的亲肤性和透气性。
应用领域: - 运动服装,如足球服、篮球衣等。
- 户外运动装备,如登山服、防水衣等。
- 家居服、床上用品等。
3. 羊毛面料羊毛面料是一种天然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
羊毛纤维中含有大量的角蛋白,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并保持干燥。
此外,羊毛纤维还具有保温性能,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保持身体的温暖。
优点: - 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迅速吸收汗水,并将其蒸发至纤维表面。
- 保温性好,能在潮湿环境中保持身体的温暖。
- 抗静电性能好,不易产生静电。
3m吸湿排汗助剂说明书吸湿排汗助剂是一种在纺织品制造过程中添加的化学剂,可以帮助提高面料的吸湿排汗功能,从而提供更舒适的穿着体验。
本说明书将为您详细介绍3M吸湿排汗助剂的特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产品特性1. 吸湿性能出色:3M吸湿排汗助剂具有出色的吸湿性能,可以有效吸收人体皮肤的汗水,迅速将其排出面料表面,保持人体干爽。
2. 快速干燥:本产品能够加速面料表面的蒸发速度,使湿润的面料快速干燥,缩短穿着者等待的时间。
3. 长效耐用:3M吸湿排汗助剂具有优异的耐用性能,即使经过多次清洗,依然能够保持吸湿排汗功能。
二、使用方法1. 浸渍法:将3M吸湿排汗助剂加入洗涤液中,按照正常的洗涤流程进行洗涤,然后晾干或使用烘干机干燥即可。
2. 喷雾法:将3M吸湿排汗助剂稀释后倒入喷雾瓶内,均匀喷洒于待处理面料上,然后自然晾干或使用烘干机干燥。
3. 涂覆法:将3M吸湿排汗助剂倒入浸涂机中,将面料浸涂于助剂中,通过机器调整涂布量,保证均匀涂覆,然后进行热压处理。
三、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确保阅读并理解本说明书,按照使用方法正确操作。
2. 本产品仅供工业生产使用,请勿直接接触肌肤。
3. 请储存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4. 使用过程中如产生不适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人士。
5. 本产品仅限于纺织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禁止用于其他用途。
6. 请勿将本产品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不可预知的化学反应。
7. 儿童应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本产品。
四、安全提示1. 本产品为化学品,请远离儿童,避免误食。
2. 使用时请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眼睛和皮肤。
3. 如不慎接触眼睛,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帮助。
4. 如不慎吞咽,请立即漱口,并寻求医生帮助。
五、包装规格本产品有多种包装规格可供选择,具体请咨询我们的销售代表或参考产品标签。
六、联系方式如对本产品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的客服部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
衣物干燥剂成分衣物干燥剂是一种用于吸湿、除湿的产品,常用于衣物晾晒、潮湿环境以及湿气过多的季节。
它由多种成分组成,每种成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衣物干燥剂成分及其作用。
1. 硅胶:硅胶是一种非晶态二氧化硅,其具有极强的吸湿性能。
硅胶中的微孔结构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起到除湿的作用。
硅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防霉的效果,可以保护衣物免受湿气的侵害。
2. 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炭材料,常用于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和有害气体。
在衣物干燥剂中,活性炭可以吸附衣物散发的异味,使衣物更加清新。
同时,活性炭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水晶石:水晶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结晶状矿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衣物干燥剂中的水晶石可以吸湿并保持干燥。
它可以吸附空气中多余的湿气,防止衣物受潮发霉,同时还可以防止衣物产生静电。
4. 粘土矿物:粘土矿物是由多种矿石组成的一类土壤,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
在衣物干燥剂中,粘土矿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湿气,使衣物保持干燥。
粘土矿物还可以吸附衣物表面的污渍和异味,保持衣物清洁和干爽。
5. 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常用于衣物干燥剂中的填充材料。
纤维素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湿气,保持衣物干燥。
纤维素还可以提高衣物的柔软度和舒适度,使衣物更加舒适。
6. 香精:香精是一种具有香味的化学物质,常用于衣物干燥剂中的添加剂。
香精可以为衣物增添香气,使衣物更加芳香。
同时,香精还可以起到抗菌、防蛀的作用,保护衣物不受细菌和虫害的侵害。
7. 抗菌剂:抗菌剂是一种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化学物质,常用于衣物干燥剂中的添加剂。
抗菌剂可以有效抑制衣物上的细菌滋生,防止衣物产生异味和细菌感染。
抗菌剂还可以防止衣物发霉和变黄,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卫生。
衣物干燥剂的成分多种多样,每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硅胶、活性炭、水晶石、粘土矿物、纤维素、香精和抗菌剂等成分共同作用,可以保持衣物的干燥、清洁和舒适。
抗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紫外线整理及提高部份染料的日晒牢度。
对180~400nm波段的紫外线有良好的吸收转化、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提高运动服、沙滩装、游泳衣、休闲服、职业装及帐篷、遮阳伞、窗帘等的紫外线屏蔽性能。
整理后织物的UPF值可达到50+,且有极高的耐水洗和光稳固性,经重复洗熨及强烈紫外线照射后成效均不下降。
适用于涂层、印花、喷涂和高温吸尽法、浸轧法工艺及成衣整理。
SGS、Intertek等全世界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HTUV100符合澳大利亚AS/NZS 4399标准等。
韩笑棉织物抗紫外线整理张永久冯爱芬(河北科技大学)原载:六届论文集;361-364摘要:本文论述了用于纺织品抗紫外线整理剂的种类和性能。
基于纺织品抗紫外线整理的原理,采纳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和高科技纳米材料复配,研制出用于棉和涤棉织物的新型抗紫外线整理剂UV-R。
采纳该整理剂处置后的棉织物和涤棉织物,其抗紫外线性能大大提高。
关键词:紫外线棉织物紫外线吸收剂纳米材料复配1 引言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碳氟系溶剂和氟里昂的大量利用,使地球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严峻的破坏,抵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不断增加,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令人忧虑。
紫外线是波长为180~400nm的电磁波,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并能增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在烈日持续照射下,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能力,易发生灼伤,显现红斑或水疱,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会致使皮肤癌、白内障,抑制人体免疫系统。
因此,为了爱惜人体免遭过量紫外线的辐射,研究开发抗紫外线辐射的产品已迫在眉睫。
纯棉织物及其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柔软性,是人们青睐的夏日服装面料,但纯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在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中较差[1],对UV-A和UV-B波段的紫外线都有较高的透过率。
因此,对棉织物和涤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功能整理研究,对爱惜人类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1 前言自本世纪初人造纤维工业化生产以来,至今化纤已占了纺织纤维中的五成以上。
其中,涤纶产量又占了化纤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涤纶是纺织用化学纤维中左右全局的最大一个品种。
近年来,随着涤纶细旦、超细旦纤维的迅猛发展,除了在仿真丝薄型服装面料方面应用广泛之外,用于装饰和产业方面,如:帐篷、高性能清洁布、汽车,飞机等内装饰布、地毯、沙发面料、墙布等也愈来愈广泛。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产品向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未来纺织品发展的主要趋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除了传统的坚牢、耐用等力学性能要求外,各种舒适性能、外观性能和特殊性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经过特种整理的新型纺织品能给人们提供各种优异的功能,从而满足特殊用途的要求,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及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其中之一[4]。
2 防水与防水透湿整理2·1 防水性织物的防水性是指织物阻抗水分子透过的性能。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织物的表面涂上一层不透水的涂层,如聚氯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等,以消除其透水性,此类方法过去应用较多,但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这种涂层不能透过水蒸汽,它限制了人体汗液蒸发后的散发,并使水汽冷凝在织物的内表面,穿着很不舒服。
2·2 防水透湿机理防水性和透湿性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但从织物结构和加工方式上可取得一致。
水汽分子的直径一般为4×10-4µm,雨滴的直径通常为102µm 。
所以只要织物中孔隙的直径控制在水汽分子可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的范围内,便可起到防水透湿的作用。
织物要阻止水的渗透,取决于织物表面能的大小及水滴对织物表面的接触角Q,当Q大于等于90时,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小于水的临界表面张力,织物可以被水润湿。
但由于织物具有芯吸性(毛细管效应),不能阻止水滴的渗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防水整理,使织物的表面能低于水,同时由于水的内聚力的作用,水滴呈珠状,从而使织物具有防水性能。
吸湿快干剂,纺织布面料吸湿排汗剂,吸湿速干整理剂,吸湿速干剂(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吸湿排汗(快干)产品加工中有关问题的探讨杨栋樑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一、前言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中,吸湿排汗(快干)性能越来越受到快节奏生活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即希望织物具有吸水(湿)和快干性,如何将人体散发的气、液态汗水尽快排出服装,是提高穿着舒适性的关键之一。
汗液经织物传导到外界空间的通道有二种形式:一是人体皮肤上的汗水直接由织物或纤维间的缝隙(或称毛细管)扩散迁移到外层空间;二是人体散发的水蒸汽,由织物中纤维的微孔或在纤维表面凝结成水,经纤维的微孔或纤维间缝隙的毛细管作用传递到织物表面,再蒸发到外界空间[1]。
由此可知其过程是:吸水——保水——蒸发。
因而,无论是天然纤维或是合成纤维单独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性能,以致早期的吸湿快干织物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织成二层或三层结构的织物来担当此项任务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吸湿排汗技术以来,情况就完全改观。
传统的合成纤维,尤其是聚酯纤维的分子化学结构中缺乏亲水性基团,吸湿性很差,在服用过程中,人体散发的湿气很难通过聚酯织物传递出去,容易产生闷热不舒适感。
棉纤维有亲水性基团(每个单元结构上有三个羟基),吸湿和吸水性很强,保水性也很好,但其刚性较小,尤其吸湿(水)后会粘贴在皮肤上,使人感觉不爽,以及随着棉纤维的吸湿(水)量增加而纤维的膨胀,诱发产生闷热问题。
吸湿快干技术针对上述穿着时的情况,选择以合成纤维为基材,提高纤维的表面积,增强纤维的吸湿和快干的潜在能力;在纺织物理性加工中,进一步改进集合体的传导效果;在染整化学加工时,再赋以纤维表面的亲水化,最终实现吸湿快干功能。
吸湿排汗纤维有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等品种,以聚酯纤维为大宗。
其中以美国杜邦公司独家研发的Coolmax为最著名,它是具有四沟槽的异形聚酯纤维,利用这些沟槽型的纤维成纱和织造后,纤维和纤维之间可形成更多的毛细管通道,更好地发挥芯吸作用(毛细管效应)产生吸湿排汗功能。
在物理改性的吸湿排汗聚酯纤维中,有异形、中空、细旦和微孔化等不同的品种,其中异形为多。
异形化中又有三叶、多叶(五-八叶)、三角,十字,W和Y型等断面的纤维可供设计产品选用。
约四年前,作者曾写过一篇关于产品开发的文章[2],其后陆续作过些补充,今将其整理成文,再次就教于诸同好,请校正。
二、理论分析织物的吸湿排汗(快干)性能,实质上是湿气和水在织物中传递问题,为此可作些理论上的探讨。
(一)一般的传递模式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是(湿)气和水等物质在纺织品中传递现象。
这类现象在化学工程中早就进行过系统的基础研究,并已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式。
对织物而言,是其两面(内外两侧)的压力差,使(湿)汽和水等流体的移动。
可简单地说,是差力差(△P)和(移动或传递)流速的关系问题。
织物是纤维的一种特殊集合体形式而已,具有无数弯曲的微细管状通道,属多孔膜传递模式,流体在其间以层流传递(移动)的,为此可以Kozney—Carman方程式可由(1)式表示之:其中:U 流体通过多孔体(膜)的速度△P 压力损失ε 空隙率r 单根纤维的半径f 小管道的实际长度/织物的厚度ιu 流体的粘度q 形状系数,传递系统提供的适当值。
此外,若织物纱线间的小缝隙部分可视作单独的小园管通道的话,还可以单独小园管传递模式来描述。
如小园管的当量半径为r。
,那末流体的流速可由(2)式所示:对织物说来,纱线部位可以多孔体传递模式计算其流量,纱线间缝隙部分可以单独小园管模式来计算。
只要不是高密织物,影响织物的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就是此缝隙部分了。
由此可知,织物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一是纱线的撼度系数;二是织物的覆盖系数或紧度;三是纱线的毛羽(或光洁度)等。
通过的流体是空气(或湿气)和水时,会因其粘度差,而使压力产生很大的差异,但结构因素的影响,可视为相同的。
(二)润湿与渗透——毛细管效应当液体(一般指水)接触织物表面时,如能润湿液体会自发地沿毛细管渗透到织物内部,即产生芯吸现象。
假设织物中的毛织管为理想状态,毛细管压力(吸附力)可用Laplac方程式表示之[4-5]P=(2δLCCOSθ)/ra (3)式中:p 毛细管(pa)ra毛细管当量半径(cm)θ接触角(°)δLC液体界面张力(水为71.96dyne/cm)毛细管上升高:h=(2δLCCOSθ)/g p ra (4)式中:h 毛细管上升高度(cm)g 重力加速度(980cm/sec2)p 液体密度(水为0.977g/cm3)毛细管中液体的流量通常由posinuille定律描述,流量是与沿毛细管的有效压力梯度成正比:2 q=(πra/8 η)(△P/L (5)式中:q 流量(cm0/Sec)η液体粘滞系数(水为0.01cm/g·Sec)L 吸水的毛细管长度(cm)则单位时间的线速度为υυ=dL/dt=q/πra 2=(πra 2/8 η)△P/L =(πra 2/8 η)(P/L-ρg)(6)由此可推导液体在水平方向(L)和垂直方向(Ln)随时间的线速度表式L2=(raδLCCOSθ/2η)·t (7)式中t时间(sec)由上述公式可知:只有毛细管压力为正时,液体才能在毛细管内自动流动,即要求Cos θ为正值,即织物具有可湿性才是产生芯吸作用必要的前提。
毛细管的有效半径越小,毛细管压力越大,芯吸高度越高;可是,液体流动速度也越小,要达到芯吸的平衡时间也越长。
此外,接触角的大小也对毛细管中液体流动速度有很大影响。
吸湿排汗的异形纤维与普通的园形纤维比,使液态水的传导面积增大,气态水的蒸发面积也增大。
其次,异形纤维之间形成的毛细管数量也比相同纤度的园形纤维的要增加许多,且毛细管当量半径也小些。
总的说,由于异形纤维束(指纱线)的毛细管数量增加,整个织物的表面积增大,致使织物对液态水的传导速度和气态水的蒸发速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水蒸气(湿气)扩散水蒸气(水的气体分子)在纺织品中的扩散,可以在织物内部(或纱线间)缝隙部分进行,有时也可以在纤维内部进行吸收和扩散的传递方式[3]。
在纱线间的扩散,可按一般扩散方程式如(9)式表示上式中Ca表示该气体分子在空气中浓度,Da表示在空气中气体分子的扩散系数。
在纤维表面则因吸湿而成立如下二个平衡关系式:上式中,Df表示单根纤维内的水分子扩散系数,Cf表示单根纤维内的水分子浓度。
该表面的Ca系表示对应于表面Cf的蒸汽压。
若单根纤维内部会产生扩散现象则其扩散方程式如(11)式所示按理,应用上述(7)、(8)、(10a 10b)和(11)式,加入平衡系统的边界条件即可求得结果。
可是这种计算不仅麻烦,事实上没有这样需要。
三、织物的影响吸湿排汗(快干)纺织品,除了吸湿排汗(快干)纤维本身结构性能外,其集合体状态无疑也会对其宏观效果以深远的影响。
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用途和款式的服装要求,织物的质地、风格、外观、厚度和结构紧度等方面有很大变化,以致织物的组织结构,甚至纱线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同的。
而且,这些对吸湿排汗(快干)性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今简述于后。
(一)不同纤维织物的干燥性能[6-7]不同纤维的18.8tex纱的针织汗布,润湿后的自然干燥性能(即残留水份)的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纤维织物的水份残留率表l说明:吸湿排汗纤维(Coolbst)织物自然干燥条件下30分钟能完全干燥了,而它与棉混纺的织物也基本能干燥,从一些试验资料看来,吸湿排汗短纤与其它短纤的混纺,为保证吸湿排汗功能其比例不宜低于60%。
(二)成纱的撼度[6-7]50cm长的16.5tex/34f吸湿排汗聚酯长丝(Coolbst)进行不同程度的加捻后,其毛细管效应的测定结果如表2表示,由吸湿排汗短纤(Coolbst,1.56dtex×38mm)加捻成28tex纱,不同加捻程度时对纱线芯吸速率的实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表16.5tex×34f长丝以30捻/lOcm为宜,而28tex短纤纱以40捻/10cm为佳。
不同纱号的吸湿排汗特性可能有些变化,但其总体规律是一致的。
(三)织物的结构1、针织物针织物上应用吸湿排汗(快干)纤维时,其组织结构的影响国内已有相当研究,拟从中选择一个较能全面规律性的试验结果[8]供参考。
由14.5tex(40s)、18tex(32s)和22.7 tex(26s)三种棉纱,18tex(32s)莫代尔纱和8.3tex(75d/38f)Coolnise长丝为原料,编织成四种类型织物:(Ⅰ)是全部由Coo1nise长丝的双面针织物(#1和#2);(Ⅱ)是Coolnise长丝与14.5tex棉纱或18tex莫代尔交织的单面针织物(#3-#8);(Ⅲ)是由Coolnise长丝与棉纱或莫代尔纱交织的双面针织物(#8-#10);(IV)是14.5 tex和18tex编成纬平针(18tex#11)和1+1罗纹针织物(14.5tex,#12);共12块织物用烧杯法测定其导湿率,从中查明其组织规格的影响,试验试样的工艺参数和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8]。
注:透湿性测定时温度为37℃(模拟人体):Coolnise为十字形聚酯由表4可知:Coolnise长丝及其交织织物试样(#1—#10)的透湿率均优于两种纯棉试样(#1l和#12),这是纯棉织物吸湿后,棉纤维膨胀堵塞了毛细管所致。
全部由Coolnise长丝编织的#1和#2与棉纤维在外层Coolnise长丝为里层的#4和#5比,由于外层棉纤维的吸湿性加强了里层Coolnise长丝的导湿性,以致#4和拍导湿率优于全部是Coolnise长丝的#1和#2织物。
由14.5tex棉纱和8.5texCoolnise长丝编织的珠地织物#5和#6,前者(#5)以棉纱为面纱,而后者(#6)以棉纱为地纱。
结果是#5导湿率明显高于#6。
#6织物的导湿性不如织物#3、#7~#10的道理也是相同的,因为#3,#7~#10织物是部分区域由吸湿纤维组成,而其它区域由吸湿纤维在外和导湿纤维在内的双纱结构组成,或导湿纤维组成的缘故。
#1#2织物全部由Coolnise长丝编织成,由于#2织物表面凹凸不平的网状结构分布均匀且所占面积大,有利于湿气向大气中散发,因而#2织物的导湿率比#1织物好。
#4#5织物全部是14.5tex棉纱为面纱,8.5texCoolnise长丝为里层的双层结构,但#4织物是纬平针添纱组织,织物轻薄易于导湿,以致其导湿率较#5织物好些。
#7、#8织物与#9、#10织物比,两者均由两种性能不同的纱线混织而成,但#7、#8为单针筒织机编织的单面织物,较轻薄,后者为双针筒织机编织而成,较厚实,以使#7、#8织物的透湿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