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专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表现批评家自我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印象主义批评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西方一度盛行,它与我国传统的印象式批评在某些方面有契合之处。

一、印象主义批评的主要基本主张

1.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活动

这是西方印象主义批评的主要观念。十九世纪末,法国的法朗士明确提出了印象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论,他明确反对文学批评追求判断、理性和严谨,主张批评家对作品的主观印象就是批评的基础。他认为,批评就是文学作品提供的“意象”所带给他的快感和引起的联想。他说:“为了真诚坦白,批评家应该说:…先生们,关于莎士比亚,关于拉辛,我所讲的就是我自己。‟……优秀的批评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自己的灵魂在许多杰出作品中的探险活动,加以叙述。”这就是说,批评家的任务,在于描述艺术作品在他的内心所激起的观念、意象、气氛与情感。法朗士的主张,得到了英国批评家佩特和王尔德的赞赏,因此,他们也在自己的言论中鼓吹印象主义的批评主张,认为批评关心的就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印象。

2.批评就是对作品韵味的意会和体悟

这是中国印象式批评的主要观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印象式批评手法由来已久。古人品诗讲究妙悟与玩味,即通过长期潜心地欣赏品味,达到直接领会和把握作品的情趣韵味的境界。这种意会体悟是中国传统批评的显著特点之一。中国的印象式批评强调在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内在风神,因此无法从理论上切入分析,而只能进行直觉领悟。

中国的印象式批评与西方的印象主义批评是有所区别的。首先,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虽然在其运思方式上以强调“妙悟”,不凭借理性思考而与西方印象主义批评推崇审美直觉有契合之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却大相异趣。西方印象主义批评立足于一种无关现实的审美,而中国的传统印象式批评则渗透着伦理和功利意识,他们所赞赏的“味外之旨”、“言已尽而意无穷”中的“意”与“旨”都不可避免地印有言志载道的色彩。其次,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仅对事物作感悟式的描述,往往词藻华丽、对仗工整,但缺乏论证和梳理,而西方印象主义批评虽强调直觉和瞬间反应,用语也多有象征、比喻,但其表述却是条理清楚、充满理性的。

二、印象主义批评的操作方式

1.以主体情感性与创造性为思维基点

印象主义批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在批评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批评主体意识。印象主义批评认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批评家就是艺术家。在进行批评活动时,不单要有情感的投入和体验,还要自由地舒展自己的个性,将自己的独特感受、内心体验、个性气质融入批评过程中去,这种充满个性化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用艺术家的标准要求批评家的做法是印象主义批评的一个特点。

2.以直觉感悟为思维方式

印象主义批评崇尚审美直觉,他们认为批评就是主体面对作品时的直观感受和瞬间反应。印象主义批评家对文学批评中的理性认识持排斥态度,尤其反对用一些抽象、理性的批评规则批评作品。

应该说,印象主义批评在强调批评家凭直觉去感受作品意蕴之后,在其文章的表述中还

是相当有理性的,他们对直觉的强调主要是在对作品的直接感受上。印象主义批评家那洋洋洒洒的充满知性的文章与中国的印象式批评形成了鲜明对照。

3.诗化的传达

印象主义批评既不重判断,也不重分析,而注重批评家审美印象的描述,这种印象的描述,只能以文学的方式进行。批评家将自己的理解溶解于感觉之中,不显露出理性的筋脉,带有鲜明的诗人气质和直觉方式,他们的批评过程就是感受美、颂扬美、创造美的过程。

印象主义批评具有很强的美文意识。在他们的批评论文中,直观感受和瞬间印象通过比喻、象征、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外化成一片诗情画意,读者将陶醉在花团锦簇的美文之中。

印象主义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和鉴赏印象,追求批评的自由心态和创造意识,给批评带来了活力,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印象主义批评所具有的自由轻灵的品鉴,易于对文坛新作进行及时的追踪,它所擅长的感悟体验、想象参与和智慧才气,又特别适合把握那些以描写日常生活形态为主,重感性体味,重主观情致,重美、重人性的“个人写作”,印象批评家的描述,适合这类作品难以言说的艺术韵致的传达。印象主义批评作为大众批评的常用方法,能够对文学做初步的筛选。由于不是面对经典性作品,批评主体的心态往往自由放松,注重读者的阅读反映,从自己的文学经验和审美趣味出发,采用随笔体,不受既有理论框架的束缚,思维敏捷,机智灵活,与当下创作的衔接十分紧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印象主义批评在具体的操作中,没有严格界定的术语,不重视逻辑的推导,对材料的收集和考证也缺乏耐心,因此,它往往停留在艺术的表面,很难深入系统地研究作品以把握作品的内在规律,也很难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做全面分析。而其在推崇批评家个人才情、学识、气质的同时,又往往忽略批评对象对批评主体

的制约,从而导致了批评的随意性和空泛性。同时,印象式批评敏于感受文学创作中的新因素,但不善于把自己的个人印象上升为规律,也不重视用理性、逻辑、证据及科学精神对批评家的诗情进行节制和约束。这种重感性轻理性,重主体轻客体,重经验轻理论的主观随意性批评,必然导致阐释模式的缺失。批评家在领悟到作品的某种风格特征、韵味、深意之后,不能对这种直观感受做进一步的分析,也不能将探得结论的过程展示出来,因此这种结论往往成为未经论证的悬空结论,容易带来批评的片面和武断。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