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46
2机器人本体结构机器人本体结构是指机器人的物理实体,包括机器人的整体外形、机械结构、材料等方面。
机器人的整体外形通常是由设计师根据机器人的功能和使用环境进行设计的。
它可以是像人类一样的人形机器人,也可以是车辆、动物或其他形状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外形设计一般需要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即能够方便地与人类进行交互,不引起不必要的干扰或恐惧。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支撑骨架、关节、传动系统等。
支撑骨架一般由钢材、铝合金等材料制成,能够承受机器人整体的重量和外界的冲击力。
关节则为机器人提供了运动的自由度,使其能够模拟人类的运动方式。
关节的设计一般采用电机和传动装置,比如齿轮、弹簧等,以提供足够的力量和精确的控制。
机器人的材料选择一般根据机器人的用途和需求来确定。
常见的机器人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纤维材料等。
金属材料一般用于机器人的结构件,如支撑骨架和关节。
塑料材料具有轻质、易加工等特点,常用于机器人的外壳等部分。
纤维材料一般用于机器人的柔性传感器、驱动器等部分,可以提供机器人更精细的触觉和精确的运动控制。
除了上述部分,机器人的本体结构还包括一些附属装置,如传感器、执行器等。
传感器负责获取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力觉等方面。
执行器则根据机器人的任务需求,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相应的运动,并驱动机器人进行操作。
总体来说,机器人的本体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功能需求、机械设计、材料选择等多个因素。
优秀的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既要能够满足机器人的功能需求,又要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保证机器人在各种工作环境中的良好表现。
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基本组成
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基本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机械结构:这是机器人的主体框架,包括底座、腰部、臂部、腕部和末端执行器等组成部分。
机械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负载能力、运动范围、精度要求等因素。
2.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为机器人提供动力的关键组件,它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常见的驱动方式有电动、液压、气压和伺服电机等。
3. 传感系统:传感系统用于感知机器人周围环境的变化,例如位置、速度、力/扭矩、温度等参数。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编码器、激光雷达、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等。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接收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然后发出指令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控制系统通常由嵌入式处理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人机界面等组成。
5.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的关键组件,例如抓手、喷涂枪、焊接头等。
执行机构通常与末端执行器相连,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更换。
6. 配套软件和设备:除了机器人本体外,还需要相应的配套软件和设备来支持机器人的运行和维护。
例如机器人操作系统、编程软件、调试工具、维护手册等。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基本组成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传感系统、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和配套软件和设备等多个部分,它们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任务。
ABB基础知识4:IRB1200详细介绍展开全文华仔:致力于为学习ABB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的同道中人提供个人的经验,所写文章多为学习与兴趣所致,若有不足之处,还请读者多多包涵。
1.IRB1200组成工业机器人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操作机、控制器和示教器。
1.操作机:操作机又称机器人本体,是工业机器人的机械主体,是用来完成规定任务的执行机构。
2.控制器:控制器用来控制工业机器人按规定要求动作,是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它类似于人的大脑,控制着机器人的全部动作。
3.示教器:示教器是工业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接口,针对机器人的所有操作基本上都是通过示教器来完成的,如点动机器人、编写、测试和运行机器人程序,设定、查阅机器人状态设置和位置等。
2 .机器人本体IRB1200属于小型通用工业六轴机器人。
机器人本体共有6个轴,每个轴均由单独的电机驱动,各个轴绕轴线运动。
本体其他介绍详见ABB基础知识1:你的初恋女友小白(ABB 1200)。
3.机器人控制器IRB1200控制器为紧凑型(IRC5 Compact )控制器,其面板布局分为按钮面板、电缆接口面板、电源接口面板三部分。
3.1按钮面板介绍1.模式选择旋钮:用于切换机器人工作模式。
2.急停按钮:在任何工作模式下,按下急停按钮,机器人立即停止,无法运动。
3.上电/复位按钮:发生故障时,使用该按钮对控制器内部状态进行复位,在自动模式下,按下该按钮,机器人电机上电,按键灯常亮。
3.2电缆面板介绍1.XS4:示教器电缆接口,连接机器人示教器。
2.XS41:外部轴电缆接口,连接外部轴电缆信号时使用。
3.XS2:编码器电缆接口,连接机器人编码器接口。
4.XS1:电机动力电缆接口,连接机器人驱动器接口。
3.3电源面板介绍1.XPO:电源电缆接口,用于给控制器供电。
2.控制电源开关:电源关:ON:开; OFF:关。
简述机器人的组成和分类机器人是一种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动化设备,它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简述机器人的组成和分类。
一、机器人的组成机器人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机械结构: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是其身体的具体形态,包括机器人的外形、骨架和关节等。
机械结构的设计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2. 传感器系统:传感器系统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和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声音传感器等,它们可以帮助机器人实时地感知到周围的物体、人和环境。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控制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主控芯片和执行器,软件则负责算法和逻辑的实现。
4.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为机器人提供能量,使其能够正常运转。
电源可以是电池、充电宝或者连接外部电源等形式,不同的机器人根据其应用场景和能耗需求选择不同的电源方案。
二、机器人的分类根据机器人的用途和功能,可以将机器人分为以下几类: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操作,如焊接、装配、搬运等。
它们通常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和承重能力,并且能够高效地完成重复性、精密性的任务。
2.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用于提供人类生活和服务的支持,如清洁机器人、导览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
它们可以与人类进行交流,并执行一些特定的任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3. 军事机器人:军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战场侦查、侦察、救援等任务。
军事机器人通常具有高度的机动性、防护能力和作战能力,可以在危险环境下执行任务,减少对士兵的伤害风险。
4. 医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领域的辅助治疗和手术操作。
如手术机器人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减少手术切口,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5. 家庭机器人:家庭机器人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需求而设计的机器人,如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助理机器人等。
简述机器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行为和完成特定任务的机械设备。
它的结构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将简要介绍机器人的结构以及各个部件的作用。
1. 机器人的结构机器人的结构通常由机械结构、电子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系统三部分组成。
机械结构是机器人的基础,它包括机器人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机械结构的设计要考虑机器人的功能需求、工作环境等因素。
例如,一个人形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需要模拟人体的关节和肌肉系统,以实现人类的运动方式。
电子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它负责控制和协调机器人各个部件的工作。
电子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电机控制器、传感器接口等。
主控制器是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息,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电机控制器负责控制机器人的电动机,实现机器人的运动。
传感器系统是机器人的感知器官,它用于感知和获取环境信息。
传感器系统包括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
视觉传感器可以让机器人看到周围的物体和环境,声音传感器可以让机器人听到声音,触觉传感器可以让机器人感受到物体的触碰。
2. 各部件的作用2.1 电动机电动机是机器人的动力源,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器人的运动。
电动机通常分为直流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两种类型。
直流电动机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连续运动,步进电动机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精确定位。
2.2 关节关节是机器人的骨架,它连接机器人的各个部件,实现机器人的运动。
关节通常采用转动关节或直线关节的形式。
转动关节可以使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直线关节可以使机器人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2.3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传递电动机的动力,驱动机器人的运动。
传动装置通常包括齿轮、皮带、链条等。
齿轮传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精确运动,皮带传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高速运动。
2.4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感知和获取环境信息,为机器人提供感知能力。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
机器人四大系统组成部分机器人由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驱使机械系统运动的机构,一般由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两个部分组成。
它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借助动力元件使机器人执行动作。
因驱动方式的不同,驱动装置可以分成电动、液动和气动三种类型。
驱动装置中的电动机、液压缸、气缸可以与操作机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执行机构相连。
传动机构通常有齿轮传动、链传动、谐波齿轮传动、螺旋传动、带传动等几种类型。
2、机械系统机器人的机械系统是机器人赖以完成作业任务的执行机构,即指机器人本体,一般是一台机械手,也称操作器或操作手。
它可以在确定的环境中执行控制系统指定的操作。
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根据关节配置形式和运动坐标形式的不同,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等类型。
出于拟人化的考虑,机器人本体的有关部位分别被称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夹持器或末端执行器)和行走部(对于移动机器人)等。
3、感知系统感知系统又称传感器,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能实时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及工作情况,并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信息进行比狡后,调整执行机构,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符合预定的要求。
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
内部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机器人本身的状态,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提供必要的本体状态信息,如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并将所测得的信息作为反馈信号送至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主要有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外部传感器则用来感知机器人所处的工作环境或工作状况信息,使机器人的动作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精度,常见的有力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指挥中枢,负责处理作业指令信息、内外环境信息,并依据预定的本体模型、环境模型和控制程序做出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驱动执行机构的各个关节按所需的顺序、确定的轨迹运动,完成特定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