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教育大班主题教案月亮和太阳.doc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月亮和太阳》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科学教育指导纲要》编写,涉及教材第四章“天体与宇宙”第三节“月亮和太阳”。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特征;了解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探索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特征,能描述它们的外貌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宇宙现象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以及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这些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和月亮的图片、地球仪、手电筒、卡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具,模拟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2)讲解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作用,如:太阳提供光和热,月亮影响潮汐等。
(3)通过卡片游戏,让学生了解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太阳和月亮的认识。
(2)让学生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制作太阳和月亮的模型。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珍惜资源。
六、板书设计1. 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特征太阳:圆形,黄色,提供光和热月亮:圆形,白色,反射太阳光2. 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提供光和热,促进生物生长月亮:影响潮汐,辅助夜间照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太阳和月亮,并描述它们的作用。
2. 答案:画出太阳和月亮的图形,标出它们的基本特征。
用文字描述太阳和月亮的作用,如:“太阳提供光和热,月亮影响潮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幼儿园大班科学《月亮和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太阳和月亮,了解它们在天空中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特点:太阳是天空中的大火球,为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2. 月亮的特点:月亮是夜晚天空中的明亮天体,形状会发生变化。
3. 太阳和月亮的关系: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太阳和月亮的特点、关系等知识。
3. 讨论法: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太阳和月亮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太阳和月亮的图片、视频等。
2. 材料: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幼儿观察天空,发现太阳和月亮的变化。
2. 讲解:讲解太阳和月亮的特点、关系等知识。
3.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太阳和月亮的认识。
4. 绘画:让幼儿绘画出太阳和月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太阳和月亮的认识。
六、教学延伸:1. 科学小实验: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和月亮的原理,如日历制作、月亮影子实验等。
2.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户外观察太阳和月亮,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让幼儿回家后画出太阳和月亮的变化。
2. 观察日记:鼓励幼儿记录下每天太阳和月亮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太阳和月亮的特点和关系。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能否激发他们的兴趣。
3. 反思教学效果:幼儿对太阳和月亮的认识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十、教学拓展:1. 相关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加与太阳和月亮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月亮故事会、太阳手工制作等。
月亮和太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探索宇宙》的第三章《天空中的亮光》,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位置变化等。
2. 知道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掌握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特征,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和太阳的图片、地球仪、手电筒、观察记录表。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引导幼儿讨论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月亮和太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讲解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如月亮对潮汐的影响,太阳对生物的生长、气候变化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画纸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太阳和月亮。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2)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太阳和月亮会在天空中移动?”激发幼儿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月亮和太阳》2. 内容:月亮的特征:圆形、白色、亮度变化等。
太阳的特征:圆形、黄色、光芒四射等。
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潮汐、生物生长、气候变化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太阳和月亮,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课后,教师可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天空中的月亮和太阳,观察它们的变化,并将观察结果与同伴分享,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天体,如星星、行星等,拓宽幼儿的视野。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月亮和太阳》教学目标1.通过开展本活动,让大班儿童了解月亮和太阳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
2.让儿童通过实验、游戏等方式,深入了解月亮和太阳的相关知识,增强探究科学的兴趣。
3.通过活动,增强儿童交际能力,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给每个儿童准备一份月亮和太阳的手工制作材料,如颜色卡纸、颜色笔、剪刀、胶水等。
2.打印相关的月亮和太阳图像,以备教学使用。
3.准备一张白纸板作为游戏板。
4.准备沙漏计时器。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儿童了解月亮和太阳1.带领儿童一起看月亮和太阳的图片,引导儿童了解太阳是在白天出现,月亮则是在晚上和一些特定时间出现。
2.通过讲述太阳和月亮的一些趣味故事,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
3.引导儿童思考太阳和月亮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太阳提供我们光和热,月亮对潮汐和动植物生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二步:手工制作月亮和太阳1.给每个儿童提供颜色卡纸、颜色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2.让儿童根据提供的月亮和太阳图像,进行手工制作,以此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三步:游戏互动1.将准备好的白纸板放在桌子上,用沙漏计时器进行计时。
2.让儿童分成两组,分别站在纸板的两端。
3.教师喊出“太阳”或“月亮”后,儿童需要迅速跑到相应的一端,跑的最快者胜出。
4.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彩蛋,让儿童更加充满兴趣。
第四步:结束活动1.教师带领儿童一起进行总结,回顾本次活动学到的内容。
2.让儿童反思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关闭本次活动,表扬优秀表现的儿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儿童能够深入了解月亮和太阳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学会手工制作月亮和太阳,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此外,在游戏互动中,儿童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整个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儿童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对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月亮和太阳幼儿园大班科学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月亮和太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探索宇宙》第一节《月亮和太阳》。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太阳和月亮基本特征,解它们之间关系,以及掌握简单天文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解太阳和月亮基本特征,知道它们之间关系。
2. 培养幼儿对天文现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太阳和月亮之间关系,掌握简单天文知识。
2. 教学重点:观察太阳和月亮特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和月亮模型、天文望远镜、地球仪、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户外,观察天空中太阳和月亮。
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提问:“你们知道太阳和月亮是什关系?”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我拿出太阳和月亮模型,讲解它们之间关系。
通过模型演示,让幼儿解太阳照射地球,月亮绕地球转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我给孩子们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下刚才观察到太阳和月亮。
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它们特征,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用简单天文知识解释太阳和月亮之间关系。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太阳和月亮特征2. 太阳和月亮之间关系3. 简单天文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晚月亮,画下来并描述它特征。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夜晚月亮是圆圆,像一个大大银盘。
它颜色是黄色,看起来很亮。
月亮旁边还有几颗星星,它们一闪一闪,真漂亮!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探讨太阳和月亮之间关系。
答案示例:太阳是离我们很远星球,它发出光芒照亮地球。
月亮是地球卫星,它绕着地球转,有时候我们看到月亮,有时候看不到,因为它被太阳照亮一面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太阳和月亮有很大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月亮和太阳1. 教学目标•了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情况;•了解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2. 教学内容2.1 月亮的基本情况•月亮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月相的概念及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与地球、太阳的关系。
2.2 太阳的基本情况•太阳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太阳与地球、月球的关系;•日食、月食的发生原因。
2.3 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月亮对地球的潮汐影响;•太阳能源的利用;•太阳对人类及自然界的影响。
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对月亮和太阳的基本情况有全面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日食、月食发生的原理;•学生对月球与地球、太阳的复杂关系的理解。
4. 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效果。
4.2 课件演示法通过电子课件的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月亮和太阳的形象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4.3 观察实验法通过对民间常见的月亮和太阳的现象的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月亮和太阳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 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有关月亮和太阳的视频,或者唱儿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太阳出来了》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情境创设通过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月球和太阳上,让学生感受与地球不同的气氛、温度和重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3 实验探究通过让学生观察月相变化、日食、月食等现象,感受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5.4 概念讲解以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讲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情况,并深入探究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5.5 综合应用通过让学生设计利用太阳能源的实验,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引导学生讨论太阳对人类及自然界的影响。
5.6 总结评价通过视频、游戏、小调查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月亮和太阳的了解,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和太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天空和宇宙》,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月亮和太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知识,探索天空中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在天空中的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思考、表达,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和太阳的图片、天文望远镜、地球仪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提问,引起幼儿对月亮和太阳的兴趣,导入新课。
(1)展示月亮和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月亮和太阳为什么会出现在天空中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 讲解:讲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知识,引导幼儿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1)讲解月亮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月相变化。
(2)讲解太阳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太阳的东升西落。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1)带领幼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和太阳。
(2)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记录月亮和太阳的变化。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实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月亮和太阳的关系。
(1)讲解日食和月食的原理。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月亮和太阳2. 板书内容:(1)月亮:形状、颜色、大小;月相变化(2)太阳:形状、颜色、大小;东升西落(3)日食、月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月亮和太阳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024年月亮和太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科学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结合2024年月亮和太阳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选取了教材第四章《天空和宇宙》中的第2节“月亮和太阳”,详细内容涉及月亮的不同形态、太阳的东升西落以及日月食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不同形态,知道月亮形态变化的原因。
2. 理解太阳的东升西落规律,认识到太阳对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幼儿观察天体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亮的不同形态、太阳的东升西落规律。
难点:理解月亮形态变化的原因,认识日月食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和太阳的挂图、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天空,引导幼儿关注太阳和月亮。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挂图、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讲解月亮的不同形态和太阳的东升西落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他们所观察到的太阳和月亮。
4. 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绘画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案例分析(15分钟)讲解日月食现象,让幼儿了解日月食的成因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态变化: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 太阳的东升西落规律。
3. 日月食现象及成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晚的天空,记录月亮的形态变化,画一幅太阳和月亮的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对月亮和太阳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天文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落实。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
6.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
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月亮和太阳》大班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梗概
本课选用《大班科学启蒙》教材,以“月亮和太阳”为主题,旨
在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特征,理解
它们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
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认知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特征。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月亮和太阳的运动规律。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月亮的形状变化(即月相)的原理和周期。
重点: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准备
月亮和太阳的图片。
地球仪。
天文望远镜。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
利用歌曲、故事或自然现象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对天空的好
奇心。
2. 教材讲解与互动:
使用地球仪展示太阳和月亮的运动。
提问和讨论,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月亮和太阳的已知信息。
3. 实践活动:
制作月相图,通过剪贴和涂鸦,直观展示月亮的变化。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太阳和月亮的运动。
4. 小组讨论与分享: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观察太阳和月亮,并分享观察结果。
鼓励幼儿用故事或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发现。
5. 作业布置: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空,记录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并讨论它们的变化。
教学反思与拓展
课后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和表达情况。
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记录。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和太阳》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5章《天空中的奥秘》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特征,探索月亮的圆缺变化,认识太阳对生活的影响,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天空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知月亮和太阳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在天空中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增强幼儿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月亮的圆缺变化和太阳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观察月亮和太阳,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和太阳的图片、卡片,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引导他们发现太阳和月亮的变化。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展示月亮和太阳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它们的基本特征。
(2)讲解月亮的圆缺变化,让幼儿了解月相的形成。
(3)介绍太阳对生活的影响,如光照、温度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例,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验,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月相的形成。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记录月亮和太阳的变化。
(2)用彩泥制作月亮和太阳,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月亮和太阳的图片2. 月亮的圆缺变化图3. 太阳对生活的影响列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的月亮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绘制月亮的圆缺变化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月亮和太阳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科学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和记录,共同探索天空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月亮的圆缺变化和太阳对生活的影响。
2.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观察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
大班主题教案:月亮和太阳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太空有许多星球,他们都是朋友,如:太阳、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放大镜一面,黑色纸片一张。
2、宇宙图片一张。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太阳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活动难点:知道地球、太阳、月亮之间运转的形式: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活动流程:
出示宇宙图介绍介绍延伸
引起兴趣-->太阳-->月亮-->活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宇宙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问: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儿这样回答)
[教师出示宇宙图]
2、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们之中谁是地球的好朋友呢?为什么?
小结:月亮离地球最近,一直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1、实验一:昼夜之分
师问:
1、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你知道要多长时间?(一年)
2、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师运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实验操作)
小结: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是,自己也在自转,地球转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
的一面是黑夜。
2、实验二:利用太阳光使纸燃烧,介绍同样的作用。
师问:
1、太阳是一个燃烧的巨大火球,温暖的阳光能使地契上的动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做那些事情吗?
太阳灶;太阳船;太阳能电池可用于手表、计算机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还可用来发电……)
2、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瞧瞧太阳光的威力吧!
(在太阳光下利用放大镜演示纸片燃烧)
三、介绍月亮
师问: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转,晚上,我们可以
看到皎洁的月亮,那么月亮他本身回发光吗?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太阳的光。
)
四、延伸活动
师:在广阔的宇宙中还有许多星球,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金星、水星、木星……)
它们隐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小朋友长大了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