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自治县产业分工协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5.98 KB
- 文档页数:2
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胡建华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新晃侗族自治县近年来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历史文化资源,立足于本土传统文化,下大力气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特色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发展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现代文化,已初步形成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了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较快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一、发展现状新晃侗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文化产业发展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树立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观念,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地挖掘具有侗族特色的夜郎文化、侗文化、倮文化,努力构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多元文化特色县,逐步把新晃打造成为优秀文化旅游的集中展示地、集散地、服务地,湘黔边界文化名城。
早在2000年5月,新晃就提出开发夜郎文化资源,促进新晃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设想,经多方论证,明确了“打好夜郎牌,发展新晃经济”的思路。
2002年9月在县第九次党代会上作出了“开发夜郎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
县委政府通过广泛吸纳众多专家的建议,广泛征求全县各级各单位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最终作出了开发夜郎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和促进新晃发展的决策。
通过对夜郎文化的深度保护、挖掘和整理工作,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实现夜郎文化的深度开发,努力把“夜郎”打造成为推动新晃县发展的“金字招牌”。
同时加强科学规划,依法依规加快项目开发工作,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严密论证,做到项目规划和资源禀赋有机结合,项目开发和环境保护两相不误。
坚持区域文化共同促进、共同繁荣的指导思路,与贵州及周边的夜郎文化学者、夜郎文化好求者,一起交流,一起研讨,一起开发,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县政府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晃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5•【字号】晃政办函[2012]24号•【施行日期】2012.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县政府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晃政办函〔2012〕2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因人员变动,经研究,县政府领导成员分工调整如下:县长陆志前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
主管财政、监察、审计、编制工作。
常务副县长田连钊协助县长管理县政府全面工作。
分管政府办、发改、统计、人事、老干、老龄、税务、金融、保险、督查、法制、档案、史志、一事一议、信访、调纠、政务公开、国资、保密、驻长办、公积金管理、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开发、湘西地区开发、重点项目前期及建设协调、绩效考核等工作。
协管财政、监察、审计、编制工作。
联系人大、政协、军事、发改、财政、税务、金融、党校、教育工作。
副县长杨岳东分管工业、科技、地震、知识产权、企改、环保、商务、招商引资、外经外贸、经协、粮食、商业行业管理、物业行业管理、优化经济环境、旅游、外事侨务、工业园、技术监督、盐务、安全生产监督、电力、邮政、移动通信、电信、信息化、城镇集体联社、工业安全等工作。
联系工会、工商联、个私协工作。
副县长韩景华分管农业、农村、畜牧水产、劳动和社会保障、林业、农机、烟草及烟叶生产、规范化烟田建设、气象、水文、水务、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移民、民政、农村能源、农科教、农民素质教育、自来水、经管、为民办实事、水务安全等工作。
联系残联、科协工作。
副县长田竑分管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妇儿工委、爱卫、红十字会、食品药品监管、文物、广播电视、外宣等工作。
联系妇联、文联、共青团工作。
副县长吴微波协管农业、畜牧水产工作。
副县长尹少中分管工商、物价、交通、对台事务、供销、民族宗教等工作。
新晃县中心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本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率,对一定阶段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将来有可能成为支柱产业的产业。
产业布局是城市空间布局的主要支撑,产业核心区和产业轴线的发展对于实施城市空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当前日益高涨的产业转移热潮和形势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新晃县这个作为湘黔边界重要区位枢纽的省级特困县如何抓好自己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晃城镇主导产业现状1.全县总体情况。
新晃侗族自治县(简称新晃县)辖7镇16乡29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7万,其中以侗族人口为主。
1984年被列入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县,1998年被列为怀化市优先发展“一体两翼”中的一翼。
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欣然题名为“湘西明珠”。
近年来,新晃县提出“强工壮农、兴城活旅、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全县2012年地方生产总值为37.8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34.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亿元,财政总收入2.705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0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36元。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新晃县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新晃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居于沅水支流舞水的中游,东连芷江侗族自治县,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镇远县、玉屏县及万山区毗邻,沪昆高铁、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S232省道、沪昆高速公路及正在规划的松从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县道、乡道横通纵接,县城距铜仁大兴机场80公里,距芷江机场60公里,新晃县是湘黔边界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
2.城镇产业现状。
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晃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21•【字号】晃政发[2009]2号•【施行日期】2009.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商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09〕2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现将《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九年五月二十一日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组织实施程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是指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政府资金投资的各类新建、续建、改建经济、社会项目,以及以政府名义建设的其他投资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政府资金范围包括:县财政预算内资金(含中央、省补助的专项建设资金)、县财政各类专项基金、县财政预算外资金、由政府财政信誉担保的各种融资、经县政府批准依法转让国有资产产权或经营权收回的资金、政府发行的债券、彩票及接受的各类赠款、捐款等。
第四条建设项目管理实行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保障有效的原则。
县发展和改革局(以下简称发改局)为建设项目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工程招投标、资金计划的下达、建设稽查等管理工作。
县财政局为建设项目资金管理部门,负责建设项目投资预算评审、资金筹措和管理工作。
县审计局负责建设项目资金的执行情况、竣工决算的审计监督,并根据需要参与项目投资评审工作。
县国土、环保、建设、规划、交通、农业、水务、教育、安监等部门,为政府的项目实施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实施管理部门),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协同做好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晃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11•【字号】晃政发[2009]5号•【施行日期】2009.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程的通知(晃政发〔2009〕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程》已经第十五届县政府第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高决策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执行、监督等活动,适用本规程。
第三条本规程所称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县人民政府作出的涉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下列决策事项:(一)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政策措施,编制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二)编制全县财政预、决算、重大财政资金安排;(三)制定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重要的县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四)政府重大投资项目(1000万元以上)和重大国有资产处置(200万元以上);(五)制定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科技、医疗卫生、食品药品、住宅建设、安全生产、交通管理、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六)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七)需要报告市人民政府或者提请县委、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重大事项;(八)政府工作报告;(九)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十)需要政府决策的其他重大事项。
关于新晃肉牛产业化情况调查摘要:肉牛产业是我县畜牧产业的重要支撑。
为进一步推进肉牛产业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确保打造三湘黄牛第一县目标的实现,近期,我们就全县的肉牛产业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形成了调研报告。
关键词:肉牛产业化;调查一、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新晃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96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少数民族占86.7%,侗族占80.1%。
全县耕地面积21万亩,其中稻田14.8万亩。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肉牛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取得了较好成效。
1、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工作机制健全。
成立了由县长主抓,分管县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晃黄牛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形成了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产业开发格局。
二是扶持措施有力。
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肉牛产业的意见》等文件和相关配套政策,构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三是开发目标明确。
编制了《2010年--2020年新晃黄牛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产业化建设的近中远期目标清晰。
四是投入力度较大。
2004年以来,全县整合各类资金,累计投入1300万元用于肉牛产业化建设。
2009年开始,县财政又设立肉牛产业开发专项基金,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
2、产业基础扎实。
一是基地初具规模。
目前,全县已建立肉牛规模养殖小区(场)28个。
其中,能繁母牛养殖小区9个,育肥肉牛养殖小区12个。
规模养牛专业户106个,存栏牛100头以上的牛育肥场4个,存栏300头以上肉牛小区2个。
规模场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占全县饲养量和出栏量的8.6%、11.2%。
2009年,全县养牛12.4万头,出栏4.6万头,存栏7.8万头。
二是加工发展迅速。
2006年以来,牛肉加工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28%,2009年,实现加工产值3.2亿元,创利2000多万元。
现有牛肉加工企业22家,其中4家已获得ISO9000产品质量认证,2009年加工牛肉5000余吨。
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确认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的公告(2010)正文:---------------------------------------------------------------------------------------------------------------------------------------------------- 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确认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的公告(晃政函〔2010〕58号)依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和《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县人民政府对2010年6月1日前颁发并有效施行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清理,经研究确认,下列50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
没有纳入《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自2010年11月4日起一律停止实施。
过去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与本公告公布的目录不相符合的,以本公告为准。
本公告自2010年11月4日起执行。
附件: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二○一○年十一月四日附件: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标题文号1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退耕还林工程区实施封禁治理的通告晃政通[2002]8号2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环保分工机制和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02]10号3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的通知晃政办函[2002]22号4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进网作业电工管理办法》的通知晃政办发〔2002〕51号5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晃政办发[2003]2号6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劳动监察实施办法》的通知晃政办发〔2003〕9号7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的通知8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晃政办发[2006]12号9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晃政发〔2006〕6号10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黄家垅省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晃政办发〔2006〕9号11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财政性投资项目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晃政办发〔2006〕15号12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和《新晃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医疗减负经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晃政办发〔2006〕18号13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暂停县城晃洲东路环城路原水泵厂到腾达机械厂段建设审批的通知14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房屋出租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07〕4号15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城区域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范围的规定晃政发〔2007〕5号16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规范县城客运交通秩序的通告晃政通〔2007〕5号17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采购程序》的通知晃政办发[2007]6号18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保护渔业资源的通告晃政通[2007]8号19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大病医疗互助缴费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的通知晃政办发[2007]14号20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晃政办发〔2007〕21号21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畜禽水产禁养区控制区的通知晃政办发〔2007〕22号22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一体化、重点工程税收管理及道路车辆税收协控联管的通知晃政发[2008]9号23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和大病医疗互助保障范围的通知晃政办发[2008]3号24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专利申请资助管理办法》的通知晃政办发〔2008〕12号25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实行市场经营准入制度的通知晃政办发[2008]23号26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饮用水安全管理的通告晃政通〔2008〕5号27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09]2号28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09]3号29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程》的通知晃政发〔2009〕5号30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09〕6号31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09〕8号32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09]9号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晃政发[2009]10号34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晃政发[2009]11号35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通门诊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晃政发[2009]12号36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交通体制加快交通发展的意见晃政发[2009]15号37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确保城东新区开发前期工程顺利实施的通告晃政通[2009]3号38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的通告晃政通[2009]5号39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国卫”美化亮化工程建设的通告晃政通[2009]9号40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依法征收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及公用人防工程维护费的通告晃政通[2009]10号41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违法行为的通告晃政通[2009]11号42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晃政办发[2009]13号43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实施细则》的通知晃政发[2010]3号44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晃政发[2010]5号45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中考期间城区环境噪声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晃政发[2010]6号46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晃政通[2010]1号47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通告晃政通[2010]2号48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违法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房屋建设的通告晃政通[2010]3号49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违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的通告晃政通[2010]3号50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晃政办发[2010]4号——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