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石化虎视眈眈 青岛民营油站举步维艰
- 格式:docx
- 大小:278.30 KB
- 文档页数:7
“油荒”再现,各方说辞不一。
24日,中石化称,此次油荒与民营炼油企业负荷减少相关。
昨日,山东一地方炼油企业人士表示,“油荒”主要是由两大石油巨头“控制”销售导致。
中石化产能约占全国40%进入10月以来,江苏、安徽、浙江,到成都、重庆、武汉,以及石家庄、济南均爆出加油站无油可加的消息。
与往年油价不涨导致油荒不同,今年油荒正好发生在10月初国内油价下调后。
10月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此后成品油的批发价一直处于批零倒挂的状态,即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各地陆续爆发柴油供应紧张局面。
24日,中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文生表示,此次油荒与民营炼油企业负荷减少相关,当地方炼厂油品质量和价格都低于中石化时,一些平时不来中石化加油的客户都会转向中石化,导致公司供应压力陡增。
中石油方面则表示,旗下27个炼厂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公司正积极加大生产,增加销量,保证市场供应。
据两大石油公司的内部数据,目前中石化的炼油能力为2.3亿吨,中石油约为1.8亿吨,地方炼厂产能1.7亿吨,中石化约占全国炼油产能的40%,而中石油和地方炼油厂约占三成。
大宗商品资讯机构金银岛监测的数据显示,两大石油公司三季度的炼油开工率大约为77%,较上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左右。
地炼指两巨头控制销量山东东营鑫诚化工石化有限公司经理宋先生昨日告诉记者,目前炼厂的柴油生产完全正常,山东的其他炼厂也都基本正常运转。
他表示,地炼主要从国外进口燃油加工,只要有一点利润炼厂基本都在运行,不过现在因国际市场燃料油价格较高,再加上现在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在控制销量,所以导致很多外地的客户都来公司要货。
宋先生说,现在柴油对外的批发价较高,大约是8400元/吨,这一价格已高于目前全国零售均价8200元/吨的价格。
蓝燕石化董事长钱其连昨日表示,地炼产能下降导致“油荒”的说法是借口。
他表示,公司从事成品油批发仓储业务,最痛苦的就是油源完全是由两大石油公司垄断,政府不开放成品油进口,导致即使国外的成品油很便宜,民营企业也买不来。
为什么中石油和中石化会亏本?
中石油和中石化喊亏损,让很多人难以置信。
不少人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处于垄断地位,不可能亏损。
大众更愿意认为二桶油是惺惺作态的哭穷。
事实的真相是两桶油的局部板块业务经常处于亏损。
而且这种局部亏损并不是其经营不善造成的,而是由于为了服从国民经济的大体,所做出的利益牺牲。
可以说二桶油做为央企,时常要为担当社会责任而部分业务陷于亏损。
例如去年由于煤改气造成的国内天然气紧张,中石油为了保障天然气供应,高价进口天然气,然后低价国内销售。
造成数百亿的天然气板块业务的亏损。
特别是在成品油上,我国每年有超过一半的原油需要进口,油价的暴涨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
两桶油为了服务社会经济总体,平抑国内油价,防止通胀,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高价进口原油,低价卖出。
形成油价倒挂,亏损严重。
两桶油的经常性局部亏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国际油价跌至30美元左右那年,中石油全面亏损,为了粉饰报表业绩,当年不得不变卖一部分资产。
有的人说中石油、中石化这么亏损,为什么不让外资来经营?
那我就想问我国的半导体芯片产业为什么不全部放弃?为什么不让国外垄断?
中兴通讯的教训我们还印象不深吗?我国的芯片产业要自强,我国的石油产业更是不能受制于人!。
2011年04月学术探讨2010年我国“柴油荒”的成因文/马涛 尹春萍 吴晓光 赵伟涛 翁从华 冷有全摘 要:本文就近些年来频繁出现的“柴油荒”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期望找出油荒频现的根本原因,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从中发现今年的“拉闸限电”是油荒的直接诱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内外成品油价波动以及石油行业垄断经营造成。
关键词:柴油;“油荒”;供应不足中图分类号:TE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351-01自2010年入秋以来,全国各地许多大中城市均出现了柴油供应紧张的现象。
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近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出现柴油供应不足的问题,加柴油越来越难,加油站频繁出现限量或者直接无油可加的情景。
各种靠喝柴油的机器、车辆举步维艰,卡车司机更是对此叫苦不迭,排长队乃至排多个加油站才能加到油。
大面积持续的柴油荒,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因而如此大规模的“柴油荒”是如何形成?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下最吸引大众眼球的字眼。
基于此,本文剖析、探讨了有关“柴油荒”的根本成因。
一、“拉闸限电”2010年的这场油荒究竟是突发因素导致,还是背后存在深层次原因?柴油荒究竟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现象?只有首先对此有个判断后,才能反思今后哪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改进。
本次柴油供应危机中,一个最显著的直接诱因是目前各地广泛进行的拉闸限电政策,这是有别于往年油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2010年底,也就是“十一五”尾声完成原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各地纷纷出台拉闸限电措施。
入秋来,两广、江苏等多个省市为追赶排量,开始对许多中小企业实施强制性拉闸限电或提高供电价格的策略。
这些企业为维持日常生产及正常运营,只能靠购买柴油自行发电,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柴油发电机脱销的场面。
由于涉及限电省份较多,波及的企业数量巨大,显著的刺激了柴油的消费量,这是柴油供应方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柴油本来是用于交通运输的,现在用于发电是一种对稀缺资源的浪费。
零售终端不及两桶油中海油发动民企争夺加油站2014年06月24日09:18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有分析师表示,现在自建和收购加油站都比较困难。
而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中海油可以实现快速布局中海油正在不断发力加油站业务。
6月18日,中海油销售江苏有限公司与江苏省中油泰富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泰富)在北京签署《加油站合作经营管理合同》,标志着中海油销售公司正式面向社会开展中海油加油站特许经营。
而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方便管理以及控制品质,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在缩减特许经营加油站的数量。
对此,有分析师认为,由于涉及比较高的资金和时间成本,现在自建和收购加油站都比较困难。
而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中海油可以实现快速布局。
此外,在加油站业务上,中海油起步晚且规模小,在零售方面相对两桶油弱势明显,联手民企是中海油发力加油站业务的重要方式。
放开特许经营权联手民企发力加油站自今年年初开始,中海油销售公司即加速推进加油站特许经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3月25日,中海油销售公司审议通过中油泰富特许经营项目。
经深入细致研究和论证,5月21日销售公司正式出台《加油站特许经营指导意见》,在风险可控、质量效益兼顾的基础上,择优发展加油站特许经营,逐步稳妥推行。
据了解,中油泰富是华东地区的民营石油企业,根据合同,现阶段中油泰富将旗下9座加油站纳为中国海油特许经营加油站。
中油泰富需要遵循中国海油加油站“统一标识名称、统一油品配送、统一油品质量、统一油品价格、统一服务规范、统一HSE管理制度”的“六统一”管理要求。
对此,中海油表示,发展加油站特许经营,通过有效的品牌使用授予、管理输出、资源输出等管控措施,有利于快捷、低成本拓宽成品油零售渠道,弥补公司零售终端不足的短板,提升公司在终端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成品油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销售困难,资源还处于过剩状态。
借助中油泰富,可以扩大中海油加油站数量以及汽柴油的销售,稳定销售路径。
中文摘要虽然每年探明和开发的原油量不断增加,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长,国产原油不能满足需求,进口原油量不断增加,成品油消耗不断增大。
加入WTO后,油品市场逐渐放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根据中国炼油行业的现状,炼油业应当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迎接挑战,确定自己的战略目标和举措。
中国石化总公司已对所属企业开始进行结构调整,将关闭山东小炼油厂,并依托青岛油港在黄岛筹建大炼油项目。
青岛石油化工厂属中等规模炼油厂,在产品品种、规模上处于竞争劣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如何确定发展战略,解决自身产品品种单一、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已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
本文对企业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竞争上采取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加工进口原油及输油管线等有利条件,降低成本,占领市场:“十五”及以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很快,燃料油、重交沥青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产量不足,只能依靠进口。
渤海原油的勘探量和开采量逐年增加,通过加工渤海原油,生产燃料油和重交沥青来扩大炼油规模,发挥规模效益,同时增加产品品种增强市场适应能力,这将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关键词:石化工业、核心竞争力、战略ABSTRACTInrecentlytheexploredandexcavatedreservesofcrudeoilincreaseseachyear,butwiththefast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hedomesticcrudeoiloutputcannotmeettheneedsofdemands,thusboththeimportcrudeoilreservesandtheoilproductconsumptiongrows.AftertheentryofWTO,thefinishedoilmarketopensgraduallyand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becomesmoreandmorefiercecorrespondingly.ConsideringthepresentconditionoftheoilrefiningindustryofChina,oilrefiningindustryshouldtakethecountermeasureanddetermineourownstrategictargettomeetthechallenges.ChinaPetrochemicalCorporationhastakenmeasurementstooptimizethestructureofitssubordinateenterprises.Somesmall—scaledrefinerieswillbeclosed.Andanotherlarge.scaledrefiningprojectwillbeconstructedinHuangdao.QingdaoPetro·ChemicalPlant,whichisamiddle—scaledrefinery,isinaninferiorpositionbecauseitsproductionsortsaresingleanditsscaleisuneconomic.Facingsuchaseveresituation.aseriesofproblemssuchashowtodisplayourowncompetitiveadvantagetostriveinthemarketcompetition,howtodeterminethedevelopmentstrategy,howtosolveproductunitaryproblemandhowtosolvethescaleuneconomicalproblemhasbecomethestrategicquestionoftheenterprise.Thisthesisanalyzestheenterprise’Senvironment,weshouldadoptthecostleadingstrategy,Throughtakingfulladvantageofprocessingimportcrudeoilandtheoiltransmissionpipelinewecoulddecreasethecostandcapturethemarket.DuringthePeriodofthetenthfive-yearplan,Chinesetrafficconditionandtransportabilityhasachievedgreatimprovement,thedemandofthefueloilandtheheavytransportationasphaltmarketincreaseunceasingly.TheBohaiSeacrudeoilexplorationquantityandtheminingquantityincreaseyearbyyear.ThroughprocessingtheBohaiSeacrudeoil,ourplantcanproductfueloilandtheheavytransportationasphalttoexpandtherefiningoilscale,displayscalebenefit,simultaneouslyincreasetheproductvarietytostrengthenthemarketadaptiveability.Thisshouldbetakenasthesignificantopportunityofdevelopingtheenterprise.Keywords:petro-chemicalindustry、COrecompetence、strategy4一、绪论我国石化工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基础。
民营石油航母长联陷入困局意外搅局路线有分歧民营石油航母长联陷入困局意外搅局路线有分歧--------------------------------------------------------------------------------本报记者何清;实习记者练微上海、哈尔滨报道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联”)——这家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石油联合企业,在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便陷入了困局。
马晨遭遇的尴尬8月10日,马晨匆匆从天津赶往北京的长联,通知对方天津中晨能源仓储公司决意从长联撤股。
马晨是天津中晨能源仓储公司的老总。
几十年的商海博弈后,他已拥有一座5万吨级的石油码头和一个34万吨的油库,成了天津乃至京津地区重要的民营石油商。
“谁说我已经把公司资产划拨到长联,这又是有人造谣,我只是交了第一部分的现金,油库等资产都没有划拨过去。
”马晨的嗓音突然提高了几个分贝。
据了解,2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非公经济36条”后,很多民营石油商认为这是政府计划打破现有石油行业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国有集团垄断局面的积极信号,因此他们在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简称石油商会)会长、天发集团老总龚家龙的带领下,开始谋求建立一个石油联合体,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民营石油企业联合起来,发出“民营企业强大的声音”。
最初,他们计划建立一个注册资本50亿元的公司,并募集百亿资金,除了积极寻求海外石油资源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更重要的是向政府证明其作为国内石油行业重要补充的实力,以便更好的推动打破行业垄断的进程。
按照最初长联及龚家龙披露的信息,长联首先是一个民营石油企业联合的平台,它将在国内外积极寻找油源,以便更好地国内民营石油企业生产运营服务,一旦时机成熟,长联还将赴香港上市。
这些愿景对于四处寻找油源的民营石油商来说,不啻于久旱之后的甘露,令马晨等心动不已。
“几个月前,他们邀我成为长联的股东。
因为国内石油行业尚处在垄断状态,且石油资源成为炙手可热的紧俏商品,因此经过我们研究后表示愿意加入长联,并迅速交纳了第一笔资金,30万左右。
中国民营炼厂疯狂囤积廉价原油或影响近期油价的反弹
作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港口的青岛港,今年3 月的原油进口量大涨,同比激增逾九成,创历史最高水平。
民营炼厂在今年一季度疯狂囤积廉价原油,推动油价在上周触及年内高位,也导致山东省东部港口等待卸货的油轮排起长龙。
不过,这样的增长很快将难以为继。
中国最大民营炼油企业山东东明石化贸易和营销副总裁张留成近日对路透社表示,物流瓶颈及不断膨胀的原油库存,很快会迫使中国民营炼厂停下进口的脚步。
加之部分地方炼厂设施将在二季度进行维护,有可能会威胁到近期油价的反弹。
所有人的仓库都是满的,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些库存,或许要两三个月。
他说。
进入2016 年以来,青岛港的原油进口量节节攀升,3 月进口量高达986 万吨,环比增长9.92%,同比更是暴增91.8%,创历史最高水平。
此外,3 月国内原油进口总量达3261 万吨,仅次于去年12 月的3319 万吨,居历史第二高的水平。
青岛港在全国原油进口量占比提升至30%左右,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原油进口第一大港。
除部分战略储备原油的需求外,原油进口量的增长主要是靠民营地炼采购海外原油的拉动。
隆众石化成品油分析师李彦对此表示。
去年5 月,东明石化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民营地炼。
隆众石化品油分析师张萌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瓶颈的确会放缓原油进口的步伐,多数炼厂并无相应的输油管线,对于多数地炼企业来讲,汽运仍是其主要运输原料的方式,这种运送方式不仅成本较高,周转速度。
石油巨头降价民营加油站受伤
叶静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07(000)013
【摘要】这个春天,一次“五分钱”的让利,让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长达7年的价格联盟被打破,与此同时,这次降价也几乎摧毁了民营加油站的心理防线。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叶静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2
【相关文献】
1.中石油天价收购民营加油站惊现鸳鸯合同 [J], 姜东良
2.夹在巨头中的民营加油站 [J], 范哲
3.石油巨头主动降价:一阵风还是新长征? [J], 张伟
4.国际石油巨头瞄准中国加油站 [J], 尚鸣
5.壳牌欲联手中国民营石油商拓展更多加油站渠道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营加油站的困境与出路伴随着成品油零售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民营加油站还是无能摆脱油品质量差、服务差等口碑制约的现状,单打独斗的模式依然是民营加油站的生存状态,民营加油站的发展瓶颈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1、无油可卖、油源混杂的致命弱点由于中国石油流通领域存在的垄断格局,很多民营加油站受制于资金、运输、价格等因素,不得不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批发成品油,这一方面导致油源受到限制等情况,每当油源紧张时,特别是季节性消费需求回升出现成品油供需紧张的时候,很多民营加油站经常处于无油可卖或者限量供应状况。
据统计,当前全国将近一半的民营加油站油源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在此背景下,民营加油站的持续化经营将举步维艰,不得不在当地的小型调和厂进购,致使油品质量劣质等问题。
这也是民营加油站无法解决的心腹之痛。
2、客户发展受限的地域性经营由于民营加油站居多以单一个体形式经营,没有联营加盟的盟友、联网机制,大部分民营加油站只能针对周边3公里内的客户进行重点销售,对于远距离、跨区域的客户无法形成有效吸引,更无法拉拢一些像区域外物流运输单位这样的高价值客户,这也是民营加油站目前有心无力的基础制约因素。
3、降价促销的单一化经营法宝由于中石化中石油等国企以及部分外企的强势进入,曾经风光一时的民企加油站近年却逐渐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今最大的市场竞争法宝只剩下价格优势。
“民营加油站经营灵活,自己说降价就能降价,两大国企加油站要是降价还要向公司申请”,形象地说明了民营加油站的经营特色。
4、经营规模小、发展受制因素多的局面由于经营规模小,民营加油站无论从品牌、资源还是进货成本上,民营加油站都具有非常大的劣势,这就构成了民营加油站不仅零售利润低,而且平均日销售额小的特点。
而且由于普遍存在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内部管理不严密、职工素质偏低、服务意识差等状况,造成口碑差的制约性发展因素。
那么,作为市场化竞争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民营加油站的出路又在何方?我们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出路一:品质化。
青岛成品油市场的博弈,不知最终能否让百姓少掏一些钱。
外资的加德士加油站也准备在青岛扩张。
1993年,岛城民营加油站有100来家,它们的生存状况可以称为优越;到了2000年,随着私家车辆的增多,民营加油站更是迅猛发展到了600多家;2005年前后,可以说是民营加油站的历史性转折点。
由于原油价格的猛涨,批发价大幅提高,不少民营加油站到了举步维艰的发展境地。
Array如今,在高油价的背景下,民营加油站近几个月的日子还算比较好过。
据称,有的加油站一个月能进账十几万元。
但这并非普遍现象,有的加油站因受油源限制,正面临着“被收编”的窘况……甜蜜两石油巨头经常请吃饭9月20日,市北家乐福对面的金盾加油站前,等待加油的车排起了长队。
但是,经营该加油站18年的老板高崇东却有点高兴不起来。
“柴油一吨刚涨了90元,汽油涨了30元。
”高崇东拿着最近的账单给记者看,一吨柴油的差价约400元,加上各种费用几乎没有利润,现在还是比较好的时候,二三四月份的时候,批零倒挂,赔钱卖。
他说,现在主要靠汽油赚钱,如今一吨汽油的差价为八九百元,再加上目前客流量大,日子还算好过,“愁的就是油源,好的加油站一个月利润能达30万,一般的加油站也得10多万,各种成本一般占40%”。
1993年,高崇东在城阳建了第一家民营加油站。
“当时整个青岛市也就100多个加油站。
”高崇东回忆说,那时建一座加油站总投资也就30万元,一年下来能赚个五六十万元,但现在情况完全变了。
不过,那时的高崇东已经有了很好的服务意识,帮着擦车、修车,顾客也慢慢多了起来。
记者采访他的时候,正好来了一位10年前开着三轮车去加油的顾客王先生,现在王先生已经开上了轿车,带着一个车队来高崇东的加油站加油。
“当时我们也不愁油源,两大石油巨头经常请我们去吃饭,‘求’我们要油,我们是主角。
”高崇东觉得角色转化太快了。
转折差点倒闭,靠卖房维持“好景不常在,没有靠山难存活。
”高崇东说,他的加油站还差点倒闭。
2005年对民营加油站来说,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点,当时原油已经达到了每桶157美元,批发价比较贵,卖一升油倒贴 1元钱,资金短缺,银行的贷款也还不上,他只好卖了一套房子才勉强维持。
那一年,选择硬抗的民营加油站不多,很多都被中石油、中石化收至麾下。
“记得当时即墨市区两家大的加油站就被‘招安’了,其他地方也差不多,至少有100多座加油站投降了。
”高崇东说。
“青岛民营加油站大约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
”同时身为青岛市成品油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的高崇东回忆,1993年,岛城民营加油站有百余家,2000年,民营加油站发展到600多家,两大巨头开始通过收购、租赁等方式扩张。
而2005年至2008年,成了民营加油站老板们最难熬的时期,石油批发价上涨而零售价不变。
尤其是2005年,由于石油巨头断供,部分民营加油站快速倒闭,全国民营加油站倒闭三分之一,亏损的有1万多家,青岛的加油站数量也迅速降到了400多家。
而且,两大巨头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了,从郊区向市区进军,从数量向质量发展。
“中石油中石化目前370多座加油站,七成是收购来的。
”他说。
犹豫是合作,还是继续独立“山东的地炼厂比较多,两大石油巨头没有完全垄断,但并不意味着青岛民营加油站前景良好,相反正面临着生存困境。
”高崇东认为,去年的油荒让民营加油站心有余悸,柴油断供,地炼的油怕油质不好不敢用。
“油价跌下来对加油站更有利。
”高崇东表示,当前局势下,很多加油站老板都在做赔本买卖,如果国际油价继续高位运行,民营加油站就扛不住了。
虽然民营加油站“受夹板气”,多次有巨头来找高崇东谈合作,但都被他拒绝了。
市南区只有一家民营加油站,那就是江西路加油站,它也不想放弃。
该加油站老板苏维祚指着办公室后面的楼告诉记者,1995年建站的时候,这片楼没有,直接能看到香港中路,福州路也没有完全打通,一天能卖两吨油,“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跟中石化合作,卖他们的油,标语打着中石化,协议到期,油源和销售都成了问题……”“2007年到2008年初,批零倒挂,每吨倒挂200元,2008年1月到6月初,我亏损了60万元。
”苏维祚提起那段日子就有点后怕,好在2008年7月份涨价以后,他才慢慢地赚回本钱。
与高崇东、苏维祚不同,莱西一家民营加油站的老板却想放弃了。
“我找了中石化、中石油好多次了,不想干了,但是人家不理我。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加油站老板说,他的加油站在莱西郊区,一天大约能过来15辆车,人力成本比较低,“勉强经营我也能经营下去,但是又快到用柴油旺季了,我不愿意为找油操心了”。
“我们这个地段过来的主要是货车,但是天冷的时候,每次都为找柴油受气,所以想把加油站转让出去,我主动找中石化、中石油合作,人家都闲太偏,不愿意要,我正在考虑低价出售呢。
”这位老板无奈地说。
■底气十足的大巨头耗资上千万“买”一民营站据了解,目前青岛全市共有800多家加油站,其中民营加油站有400多家,中石化有200多家,中石油有100多家。
而为了争夺销售网络,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巨头的收购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9月19日下午3时,当记者来到中石化青岛分公司大楼的时候,中石化青岛分公司副总经理韩伟良正在跟同事们开会,讨论对胶州一家加油站收购的事情。
地段不好的肯定不要Array“有的民营加油站想卖的,我们也不想要。
我们对地段要求很高。
而且,有些加油站由于没有买卖,利润肯定不好,急着出手呢。
”采访中,中石化青岛分公司韩伟良告诉记者,最近平度、莱西的一些民营加油站,都来找他们,但经过考察后发现,这些加油站一天也就能过去10辆车,这样的肯定无法过关。
不过,正在谈判的胶州这家加油站,它的位置比较合适。
韩伟良补充解释说,他们收购的加油站地址主要选择在高速公路附近,以及市区、城区。
但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市南区目前只有江西路一家民营加油站,而越往郊区,民营的越多。
曾一年收购百座加油站中石化青岛分公司的前身为青岛石油总公司,1998年被划归为中石化,从此,中石化就开始了它的扩张路线。
“辛家庄、康家庄加油站被收购成了目前青岛的中石化98站和78站。
”韩伟良回忆说,一开始是联营,辛家庄等加油站销售成品油,我们供油,后来慢慢地转变了,中石化也进入零售市场,就把他们收购了。
“选择收购的加油站需要一个过程,除了要求地段要好,车流量比较大,再就是价格是否合适。
”韩伟良说,1999年他们收购了36座加油站,而2000年收购了100多座加油站,再加上自建的加油站,已经达到了205座。
他说,收购最集中的时期为2000年,因为这一年中石油也进入了青岛,两家石油巨头互相叫价来收购加油站。
由于中石化进驻青岛比较早,因此收购的更多,也更占优势,市区和城区的大部分都被中石化占领了。
以前收购一座加油站也就几十万到几百万,现在则是从几百万到上千万元。
有专门人员负责谈收购“我们的企业管理处来专门负责对加油站进行评估、收购。
”韩伟良说,收购一个加油站快的需要3个月,慢的则需一年多,一般由企业管理处进行量和利的估算,做出评估报告,交给省公司审批,如果审批通过,资金几天就能到位。
据介绍,中石油省公司有一个部门叫市场开发部,里面有专业的加油站资产评估人员,他们负责对要收购的加油站所在的位置、地段,以及规划和发展潜力、内部固定资产等进行评估,有了一个最高收购价格后,然后报公司批,批完了再找被收购的加油站签合同,签完了再拿回去给领导签字,完事打钱给加油站。
记者了解到,除了收购扩建加油站,中石化正在扩建自己的油库,“目前我们有5个油库,在李沧区也正在建一个油库,预计今年年底就能投入使用。
”韩伟良说,虽然我们只有276家加油站,但是加油量已经占到了65%。
“这两年,我们跟民营加油站的接触明显少了,以前很多小加油站从我们这里进油,还贪图便宜从地炼厂进油掺着卖,消费者投诉时我们都说不清楚。
现在我们主要是保证自己的零售,以及给直销户供油。
”中石化山东青岛分公司韩总告诉记者。
民营加油站不构成威胁在巨头们的眼里,民营加油站已然构不成任何威胁。
“我们和民营加油站不搞联合经营。
柴油荒的时候,进口柴油每吨就要赔几千元,我们平价销售,而民营加油站经常要加价销售,他们的日子肯定不太好过。
”中石化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相对于四处碰壁的民营加油站,两巨头旗下的大客户则好过得多。
中国南车加油站的董经理说,南车加油站2001年创立,油源主要来自中石化。
“我们属于中石化的大客户,两大石油巨头对大客户不薄,基本上不会有石油断供的情况,用油一般很顺畅,有时价格上会有优惠。
”据董经理介绍,90#汽油和0#柴油基本是批零一价,“总的算下来每吨有300元价差,柴油用的基本上是库存。
”■蓄谋已久的外来者添加油站不赚钱也干“青岛外资加油站不多,但我们也想分一杯羹。
”一家外资加油站的业内人士介绍说,青岛算是外资石油巨头涉足最为频繁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SK 、LG 、壳牌等外资巨头都试图争取岛城加油站市场。
2007年,佳施加德士(青岛)能源有限公司更是获得独资经营加油站的批复。
面对岛城成品油市场,它们并不想只当看客。
扩张也是为了创品牌“我们在青岛市已经有四家加油站,现在在黄岛和胶州各有一座正在建设中。
”加德士青岛加油站的一位创业元老说。
看来,一向被认为低调发展的岛城唯一一家外资加油站加德士加油站今年也要扩张了。
在福州北路,加德士加油站给人以绿色清新的印象,“没有油源,再加上场地审批,都是费尽了周折。
”这位创业元老回忆说。
“由于现在的租金很高,油源来自两大集团,价格也比较高,一个站的平均销售量为25吨、26吨,现在还处于创品牌的阶段,利润还谈不上。
”他告诉记者,现在的扩张也是为了打品牌,虽然还不是很有名气,但是,由于油品和服务品质都比较高,还有韩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尤其是不同的培训方式,“利润可观的日子也会慢慢到来”。
数量不多也想分杯羹据业内人士介绍,表面上看,青岛留给外资企业的市场空间巨大。
但是,数年来众多外资企业都屡战屡败。
在为数众多的加油站中,外资加油站属于星星点点。
韩国鲜京(SK)曾试图进入青岛。
然而,SK始终受制于中石化和中石油。
2005年一场历时三个月、席卷全国的油荒,使得众多民营加油站苦不堪言,SK也饱受煎熬。
最终,SK在青岛的6座加油站全都转成了加气站。
外资加油站的发展瓶颈,一是没有油源,“相关部门不开放石油进口权。
只有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有进出经营权”;二是没有批发权,在国外市场上,不同牌子的石油价钱相差很大,国内石油每吨顶多差几角钱,而且,“没有相关部门给指标,加油站是不能建的,有指标没地方自然也是白搭”。
在业内人士的眼里,尽管外资加油站在岛城依旧“无足轻重”。
和民营加油站相同,它们同样先天不足。
在岛城的成品油市场上,两巨头、民营加油站和外资加油站“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