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教学课件_8_社会公德
- 格式:ppt
- 大小:693.00 KB
- 文档页数:35
社会公德_________共建和谐社会1.开头过渡:2.第一部分:社会及公民的公德体现,让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3.这是我们校园缺乏社会公德的现象。
---1-没看见,没看见2--有一种在线,叫隐身。
4.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呢??这是文化整体缺失的反映之一。
历史来看,近200年来的悲惨遭遇造成对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深切怀疑,自“五四”运动就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评判倾向;而西方文化又不可能全盘照搬,因为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现实处境全然不同,东西方思想“底层不兼容”,结果当代中国成了文化流浪儿,包括道德在内的文化发展不但中断,而且无所适从。
5.对于大學生的道德观一個人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鍛煉自己的情操和品質,必須“靈魂之深處,自掘才可能”。
這種自掘深入的功夫,實質上就是自我反省、自我解剖。
作為大學生,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除需要外部環境的影響,關鍵一點就是要靠自身的努力,要嚴於自我批評,勇於自我解剖,能夠像古人那樣“吾日三省吾身”,在自我反思中查找自己的不足,正視和修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因為“君主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眾所周知,我們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
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进入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总有一些公德让我们动容1.展示图片中国幸福学认为,道德是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公德一般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社会公德要求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
一旦社会公德被破坏,必然导致人们的行为有失风范、社会混乱!!!2.中国梦需要从社会公德建设起航职业道德、岗位职责是社会公德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程教案注: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讲义教学内容与过程:引导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社会的基本秩序产生了重大冲击。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网络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网络不和谐既是网络自身的属性使然,也是网络主体道德素质的滑坡所致。
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约束方式在建设网络文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群体远远超过其他群体成为网络消费的主流。
青少年是巨大的网络消费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缺乏辨别是非能力,极易受到外界各种思想影响。
由于当前中国互联网监管制度不健全、网络公德教育缺失,致使各种不良思想泛滥,网络空气污浊,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网络问题日益突出。
本次课程通过实施“大学生网络公德调查”方案,为了了解大学生中网络道德文明情况,更好的完善大学生网络文明制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要求,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地、有效地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会公德观念,在思想上达到真正内化。
一、课前准备在上一节课结束时,提前布置以下任务:1、各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发放有关“大学生网络公德”的调查问卷。
(参考资料见思修实践教程P145)2、回收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讨论大学生上网情况,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并为网络道德文明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撰写调查报告。
(两周时间进行)二、课堂安排1、课外分组教学各班分成若干小组,两周时间内完成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统计,分析工作,撰写调查报告。
2、调查结果汇报课后自行联系实践课老师做调查结果汇报。
具体要求;每个小组选出发言代表进行陈述,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较为有效地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