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考中幼林抚育项目可行性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11
2024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2024年中,幼林抚育工作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和进步。
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抚育工作概况1. 幼林面积:本年度,我们共有1000亩幼林进行抚育工作。
2. 幼树数量:年初共有20000株幼树,经过抚育,到年末还有18500株存活。
3. 抚育技术: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抚育技术,包括合理疏伐、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
二、抚育措施及效果1. 合理疏伐:我们根据幼树生长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疏伐工作,保证了每株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疏伐后,幼树的生长情况和枝叶茂盛度明显改善。
2. 施肥浇水:我们每年定期对幼林进行施肥浇水,保持了土壤湿润度和养分供应。
幼树的根系发育良好,叶片饱满翠绿,生长势头良好。
3. 病虫害防治:我们注重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每年定期检查幼林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防治,有效减少了病虫害对幼树的危害,保证了幼树的健康生长。
三、人员管理与培训1. 人员配备:我们根据幼林抚育工作的规模,合理配置了专业的抚育人员。
包括林业技术人员、护林员和劳动工人等。
2. 培训与交流:我们注重对抚育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定期组织培训会议,交流抚育经验和技术。
并向抚育人员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保证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四、保护意识与宣传1. 宣传活动: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宣传了幼林抚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组织了抚育知识讲座、宣传展览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幼林抚育的认识和关注。
2. 群众参与:我们鼓励和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幼林抚育工作。
组织了志愿者活动,动员市民参与抚育工作,增强了大家对幼林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 资金不足:由于抚育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我们还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2. 人员缺乏经验:部分抚育人员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加强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幼林生长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林地抚育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本研究选取了某地区一片天然次生林作为实验基地,对林地抚育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抚育措施对森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2. 评估抚育技术对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的效果。
3. 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基地:某地区一片天然次生林,面积为10公顷。
实验材料:草甘膦、复合肥、有机肥、树木修剪工具、病虫害防治药剂等。
2. 实验方法(1)抚育措施:1)除草:采用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每年进行2-3次。
2)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每年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施肥量根据树木生长状况进行调整。
3)修剪:每年对树木进行修剪,去除病弱枝、枯枝、交叉枝等。
4)病虫害防治: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间伐:根据树木生长状况和林地密度,进行合理的间伐,以调整林分结构。
(2)实验分组:将实验基地分为5个实验组,每组2公顷。
分别为:A组:除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间伐。
B组:除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
C组: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
D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
E组:病虫害防治。
(3)实验数据采集:1)树木生长量:每季度测定树木胸径、树高、冠幅等生长指标。
2)土壤养分:每年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
3)病虫害发生情况:每月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树木生长量实验结果表明,A组、B组、C组、D组的树木生长量均显著高于E组。
其中,A组树木生长量最高,说明抚育措施对树木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2. 土壤养分实验结果表明,A组、B组、C组、D组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E组。
其中,A 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说明抚育措施对土壤养分改善有显著效果。
XX县XX林场中幼林抚育项目的可行性报告XX县商局二○○三年五月二十八日XX县XX林场中幼林抚育项目的可行性报告1、项目名称中幼林抚育2、项目概况XX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形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主要种类为红壤、黄红壤,土层深厚,肥力等级高,适宜林木生长。
XX县XX林场成立于1988年,下设五个分场,1990-1995年共营造速生丰产林55441亩,其中杉木43661亩,国外松11780亩(阔叶树面积列入杉水中)。
项目建设期间,造林五项指标的达标率均达到部颁标准,目前,前期营造的速丰林已郁闭成林,生长情况良好。
但是,由于缺少资金,后期抚育管理难以跟上,导致林下杂灌草丛生,已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为了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大中径材的培育,达到优质、速生、丰产的目的,对现有速丰林进行强化抚育是非常必要的。
3、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近年来,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禁止了部分省区的天然林的采伐,大力提倡营造与培育速生丰产林,以解决木材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随着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政策的启动,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木材价格将缓步回升。
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4.1建设规模选择93年、94年营造的速生丰产林26000亩进行重点抚育。
4.2产品方案木材产品为建筑材、矿柱材、造低材,林副产品为松脂、薪材。
5、建设地点紫溪分场12000亩,大田分场4000亩,其中杉木12500亩,国外松3500亩。
6、主要技术方案6.1中幼林抚育砍除林下杂灌,除萌、施肥、伐蔸不超过10公分,施肥选择姑地势平缓的山下部,施肥与培蔸同时进行。
6.2防火线(林带)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尤其是2000年清明前后,由于造林山场周围都有村民居住,所以防范森林火灾用当务之急。
对原有的防火林带(已种植木荷,一般宽15-20米),将所有杂灌草连根铲掉,清理干净;靠近村庄、农田、路边的造林山场山脚,新开设防水线,宽10米,用锄将杂灌草铲净。
2024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森林抚育工作也得到了日益重视。
特别是在幼林抚育方面,它是对幼林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料,促进其健康生长和良好发展的重要工作。
2024年,我国在幼林抚育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面将对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概述2024年,我国广大森林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在幼林抚育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 制定完善的幼林抚育计划:根据各地森林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制定了针对性的幼林抚育计划,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
2. 加强种苗培育和引种工作:通过科研机构和苗圃等渠道,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能力强的优质树种进行种苗培育,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树种,丰富森林资源的品种。
3. 加强幼林的防治工作:加强了对病虫害、地质灾害等幼林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了森林资源的损失率。
4. 实施科学施肥和灌溉:根据对不同类型森林的需求,制定了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方案,保证了幼林的营养供应和水分充足,促进了其健康生长。
5. 推广先进的抚育技术: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学习等方式,推广了一系列的先进的幼林抚育技术,提升了广大抚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6.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幼林抚育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工作成效2024年,我国在幼林抚育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幼林面积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加强监管和保护力度,遏制了非法砍伐和破坏行为,有效保护了幼林面积,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幼林生长情况良好:通过科学施肥、灌溉和定期的抚育工作,幼林的生长情况良好,幼林覆盖率得到提高。
与此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和保护。
3. 幼林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加强林业防病虫害和灾害预警工作,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和地质灾害的危害,减少了损失。
4. 幼林培育和引种工作取得突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树种以及优质种苗的培育,使得我国幼林树种种类更加丰富,增加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
森林抚育科技部专项资金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森林资源是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对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目前,国内外的大多数森林抚育工作还是依靠人工和传统技术,效率不高,成本较高。
森林抚育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森林抚育成为可能,通过应用新兴的科技手段和理论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抚育效果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开展森林抚育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森林抚育科技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应用前景,制定可行的科技指导方案,并提出符合国家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分析森林抚育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国内外森林抚育科技发展现状的调研,探究其发展趋势、技术层次、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2、研究森林抚育科技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对森林抚育科技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技术手段等方面的综述,总结其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
3、探讨森林抚育科技在生态恢复、生态保育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森林抚育科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维护、防止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成效,探讨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制定科技指导方案结合研究成果,制定科技指导方案,提出采用森林抚育科技的可行性措施,并探索其在森林抚育中的应用前景。
5、提出政策建议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提出针对中国国情的森林抚育科技政策建议,推动其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市场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面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森林抚育科技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市场需求、应用前景等情况。
2、市场调研通过对国内外的森林抚育科技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其价格、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情况。
3、专家访谈对行业内专家进行访谈,探究其对森林抚育科技的看法、应用前景、关键技术等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森林抚育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森林抚育的概念和意义1. 森林抚育的概念森林抚育是指通过人为干预森林的生长环境,通过定期修剪、疏伐、施肥、灭虫等措施,促进森林的健康生长,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 森林抚育的意义(1)提高森林生产力:通过抚育措施,可以调整森林结构,优化树种组成,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抚育可以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3)保护生物多样性:抚育可以促进森林植被的更新换代,维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二、森林抚育的影响因素1.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直接影响森林的生长和发育,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抚育措施也会有所差异。
2. 土壤条件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情况对森林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抚育措施需要根据土壤条件做出相应调整。
3. 人为干预人为干预是森林抚育的关键环节,对抚育措施的选择和实施方式有重要影响。
三、森林抚育的实施方法1. 定期修剪定期修剪是森林抚育的基本措施,可以促进树木早熟长高,增加木材产量。
2. 疏伐适量疏伐可以改善森林结构,减少竞争,促进优势树种的生长。
3. 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树木生长,增加木材产量。
4. 森林防治做好森林防治工作,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森林抚育的经济效益1. 提高木材产量通过抚育措施可以提高木材产量,增加森林经济效益。
2. 提高木材质量抚育可以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木材质量,提高木材销售价值。
3.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森林抚育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方经济效益。
五、森林抚育的生态效益1. 保护生态平衡做好森林抚育工作,保护生态平衡,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 促进地方生态旅游将抚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促进地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收入。
六、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森林抚育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实现森林抚育的良好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抚育技术的培训,提高抚育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认识。
2024中幼林抚育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概述____年是我国幼林抚育工作的关键一年。
在国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的政策指导下,我省充分发挥省级林业局的指导作用,深入推进幼林抚育工作。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抚育制度、加大技术支持和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了幼林抚育工作水平,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本年度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加强幼林抚育工作,提高森林的质量和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任务: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抚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形成工作推进机制。
2. 完善抚育制度。
修订幼林抚育技术规程,在制定抚育方案和操作指南的同时,加强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抚育策略。
3. 加大技术支持。
加强对抚育工作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抚育工作操作水平。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和效益,提高全社会对抚育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三、工作过程和措施在达成以上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省级林业局领导牵头的幼林抚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各项工作。
各级林业局和林场建立了抚育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工作组织和协调。
2. 完善抚育制度。
修订了幼林抚育技术规程,制定了抚育方案和操作指南。
加强了监测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抚育效果,对不合格的抚育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3. 加大技术支持。
加强了对抚育工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组织了抚育工作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实地指导,提高了幼林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抚育工作。
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抚育工作的宣传视频和科普知识,提高了公众对抚育工作的了解和认同。
四、工作成果和效益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效益:1. 幼林抚育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严格执行抚育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抚育方案和操作指南,幼林的生长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森林质量明显提升。
关于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调研报告[[总结] 1 、xx县幼龄林和低产低效林现状,1、森林资源现状,2、低产低效林成因,3、幼龄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效益评价,2 、幼龄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中幼林抚育任务重,低产低效林改造利用率低;(3)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明确;第四,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的社会工资飙升,导致抚育积极性不高;五是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不足;第六,全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森林经营氛围;第三,对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和低产林改造提出了0+的对策和建议,这是当前森林培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密度过大的林分应采取间伐措施。
二是营造混交林,改善林分结构。
第三,实施封山育林,减少牛羊和人为破坏。
第四,明确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专项资金。
XX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北边缘。
全县面积618 .8万亩,其中林地386 .4万亩,林地355 .7万亩,活立木983 .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77%。
它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和四川省盆周山区林业重点县。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
属于大巴山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针叶林、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近年来,XX县先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
林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但是,纯林如松树、柏树和大片以天然林为主的森林,由于资金困难,造林、轻林经营,导致森林质量低、低产、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等,普遍表现出生长不良和生态经济效益低。
这是典型的低产低效林。
一、XX县现状中幼林和低产低效林1、现状森林资源。
目前,全县中幼林面积289 .7万亩,其中培育中幼林面积5 .9万亩,幼林面积21 .6万亩,重点公益林面积22 .6万亩,商品林面积4 .9万亩,低产低效林面积占全县森林面积的40.1%,其中中幼林面积88 .3万亩,根据实际调查,全县中幼林主要以人工育苗为主,主要集中在中高山区。
林场中幼林抚育可行性分析(1)1、项目名称中幼林抚育2、项目概况xx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形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主要种类为红壤、黄红壤,土层深厚,肥力等级高,适宜林木生长。
xx县xx林场成立于1988年,下设五个分场,1990-1995年共营造速生丰产林55441亩,其中杉木43661亩,国外松11780亩。
项目建设期间,造林五项指标的达标率均达到部颁标准,目前,前期营造的速丰林已郁闭成林,生长情况良好。
但是,由于缺少资金,后期抚育管理难以跟上,导致林下杂灌草丛生,已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为了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大中径材的培育,达到优质、速生、丰产的目的,对现有速丰林进行强化抚育是非常必要的。
3、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近年来,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禁止了部分省区的天然林的采伐,大力提倡营造与培育速生丰产林,以解决木材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随着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政策的启动,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木材价格将缓步回升。
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选择93年、94年营造的速生丰产林26000亩进行重点抚育。
产品方案木材产品为建筑材、矿柱材、造低材,林副产品为松脂、薪材。
5、建设地点紫溪分场1亩,大田分场4000亩,其中杉木12500亩,国外松3500亩。
6、主要技术方案中幼林抚育砍除林下杂灌,除萌、施肥、伐蔸不超过10公分,施肥选择姑地势平缓的山下部,施肥与培蔸同时进行。
防火线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尤其是清明前后,由于造林山场周围都有村民居住,所以防范森林火灾用当务之急。
对原有的防火林带,将所有杂灌草连根铲掉,清理干净;靠近村庄、农田、路边的造林山场山脚,新开设防水线,宽10米,用锄将杂灌草铲净。
间伐、采脂、主伐林木生长初期,当林分郁闭度达以上时,为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大中径材的培育,就必须对林分进行适度的间伐。
幼林抚育可行性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传统的植被恢复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明显效果,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因此,寻找一种既快速又有效的植被恢复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2.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探讨幼林抚育作为一种可能的植被恢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其优势、适用范围、实施步骤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幼林抚育的优势幼林抚育是一种通过在幼林期间对植被进行精心管理和护理,促进幼树生长发育,形成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植被恢复方法,幼林抚育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快速见效:幼林抚育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的林木,使植被恢复效果更加显著。
-节约成本:相比于对成熟林木的抚育,对幼林的管理成本通常更低。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幼林抚育有助于形成更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 幼林抚育的适用范围幼林抚育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植被恢复项目,尤其适合以下情况:-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通过幼林抚育可以更快速地实现植被恢复。
-需要快速见效的项目:对于需要在短时间内见到明显效果的植被恢复项目,幼林抚育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选择。
-对成本有限的项目:对于成本有限的植被恢复项目,幼林抚育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良好的效果。
5. 幼林抚育的实施步骤实施幼林抚育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调查评估:对目标地区的土壤状况、气候特点、植被种类等进行综合评估,为后续抚育工作做好准备。
2.幼林培育:通过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等措施,促进幼树的生长,确保其健康发育。
3.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幼林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幼树的生长不受干扰。
4.生长监测:定期对幼林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抚育策略,确保植被恢复效果。
6. 可能面临的挑战尽管幼林抚育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人力资源不足:幼林抚育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护理,人力成本较高。
XX县XX林场
中幼林抚育项目的
可
行
性
报
告
XX县商局
二○○三年五月二十八日
XX县XX林场中幼林抚育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1、项目名称
中幼林抚育
2、项目概况
XX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形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主要种类为红壤、黄红壤,土层深厚,肥力等级高,适宜林木生长。
XX县XX林场成立于1988年,下设五个分场,1990-1995年共营造速生丰产林55441亩,其中杉木43661亩,国外松11780亩(阔叶树面积列入杉水中)。
项目建设期间,造林五项指标的达标率均达到部颁标准,目前,前期营造的速丰林已郁闭成林,生长情况良好。
但是,由于缺少资金,后期抚育管理难以跟上,导致林下杂灌草丛生,已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为了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大中径材的培育,达到优质、速生、丰产的目的,对现有速丰林进行强化抚育是非常必要的。
3、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近年来,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禁止了部
分省区的天然林的采伐,大力提倡营造与培育速生丰产林,以解决木材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随着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政策的启动,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木材价格将缓步回升。
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1建设规模
选择93年、94年营造的速生丰产林26000亩进行重点抚育。
4.2产品方案
木材产品为建筑材、矿柱材、造低材,林副产品为松脂、薪材。
5、建设地点
紫溪分场12000亩,大田分场4000亩,其中杉木12500亩,国外松3500亩。
6、主要技术方案
6.1中幼林抚育
砍除林下杂灌,除萌、施肥、伐蔸不超过10公分,施肥选择姑地势平缓的山下部,施肥与培蔸同时进行。
6.2防火线(林带)建设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尤其是2000年
清明前后,由于造林山场周围都有村民居住,所以防范森林火灾用当务之急。
对原有的防火林带(已种植木荷,一般宽15-20米),将所有杂灌草连根铲掉,清理干净;靠近村庄、农田、路边的造林山场山脚,新开设防水线,宽10米,用锄将杂灌草铲净。
6.3间伐、采脂、主伐
林木生长初期,当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时,为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大中径材的培育,就必须对林分进行适度的间伐。
主伐年龄为20年,国外松主伐前两年进行采脂。
薪林由当地职工和农民作燃料,不另行计算。
7、环境保护
砍杂时,保留适量的阔叶树,如枫香、楮类、栎类等,特别是郁闭度低的山场,尤其要保护好现有植被,进行有选择的砍杂,以保持森林植被的多样性。
培蔸时,由于已有大量被砍倒的植被铺在地上,所以可以尽量减少水土流失。
对幼林的强化抚育,可促其加速生长,提前郁闭,对保持水土、涵养水原、净化空气,将发挥巨大作用。
8、投资概算
总投资160万元,其中抚育工资80万元,配套工程20.8万元,肥料款35.2万元,病虫害防治8万元,护林费16万元,详
见表一。
表一:
中幼林抚育
单位:元/亩、亩、元
注:防火林带长32公里,防火线长48公里。
9、资金筹措计划
总投资160万元,其中立项贷款110万元,自筹50万元。
10、产量预测
二○○三年、二○○七年各间伐一次,二○一二年进行主伐,第一个轮伐期结束后,预计生产木材187995m3,其中衫木规格材112000 m3,非规格材40750 m3;松木规格材26040 m3,非规格材9205 m3;松脂420吨,详见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