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原型技术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936.31 KB
- 文档页数:1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快速原型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简称CAD/CAM)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环节。
它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制造工艺,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来辅助设计和制造产品。
其中,快速原型技术是CAD/CAM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可以快速创建产品的三维模型,并转化为可供制造的实体产品。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快速原型技术以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快速原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快速原型技术是一种通过堆积不同材料来逐层构建物体的制造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将三维模型切片、分层,然后逐层打印或切割材料,最终将多个薄层堆积形成实体物体。
这种制造方式较传统制造方法更加灵活和高效,具有较快的交付时间和较低的成本。
二、快速原型技术的应用领域1. 制造业: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快速验证设计效果,节省时间和成本。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零部件或产品,减少制造工艺难度。
2. 医疗领域: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在医学设备研发和手术模拟中发挥作用。
医疗器械生产方面,可以通过快速原型技术打印出逼真的模型进行验证和测试;手术模拟方面,可以打印出患者特定的器官模型,以便医生进行手术前的规划和演练。
3. 教育领域:快速原型技术可以用于制作教学模型和实物展示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动手能力。
三、快速原型技术的优势1. 提高制造效率:快速原型技术可以缩短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周期,从而加快产品上市的速度。
它还可以通过一次性制造多个模型或产品,提高制造的效率。
2. 降低成本:相比传统的制造方式,快速原型技术降低了制造成本。
传统的制造方式需要使用多个工具,而快速原型技术只需要使用一台设备。
3. 增加设计灵活性:快速原型技术不受制造工艺的限制,可以制造出复杂结构和形状的产品。
这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加自由地创造和表达产品的创意。
四、快速原型技术的挑战与改进方向1. 材料选择:当前的快速原型技术主要使用塑料或金属作为原材料,而对于一些特殊性能的产品,如高温或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快速原型技术还存在挑战。
第1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快速迭代成为产品开发的重要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快速原型设计成为了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必备的技能。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快速原型设计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原型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快速原型设计的重要性1. 提高效率:快速原型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将想法转化为可视化的产品原型,从而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
2. 降低成本:在产品开发初期,通过快速原型设计可以避免因需求变更而导致的返工和修改,降低开发成本。
3. 优化用户体验:原型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从而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4. 沟通协作:原型设计是团队内部沟通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二、快速原型设计的方法与技巧1. 选择合适的原型设计工具: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原型设计工具,如Axure、Sketch、Figma等。
根据个人需求和团队习惯选择合适的工具至关重要。
2. 明确设计目标:在开始设计之前,要明确设计目标,包括产品功能、界面布局、交互逻辑等。
3. 从用户需求出发: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关注用户需求,将用户痛点作为设计重点。
4. 简化设计:在保证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避免过度装饰。
5. 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原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交互的流畅性和合理性。
6. 不断迭代: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反馈不断优化原型,提高设计质量。
三、课程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课程学习,我对原型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能力: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际案例的练习,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协作:课程中的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沟通技巧: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与团队成员、客户进行有效沟通,课程中也给予了很好的指导。
四、实践应用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快速原型设计,我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想法转化为可视化产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快速原型(RP)技术引言逆向工程快速原型技术自诞生以来以其强劲的优势迅速发展,相对于传统建模更准确、严密,产品的开发速度更快且降低了成本和生产周期。
但其发展并没有预期的顺利。
首先,软件成本过高以及相关仪器的高价位,使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其次逆向技术的建模软硬件之间并不完全兼容,这也使得其应用成本上涨。
以及相关的规范制度还不健全,技术成本高,软件的缺陷和不足等也抑制了其发展。
因此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建立,合理整合社会资源,有助于快速原型技术的长足发展。
RP技术的原理及特点1.RP技术简介快速原型技术即RP (Rapic Prototyping Technology) 技术,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制造技术,它集高分子树脂化学、CAD/ CAM、激光技术、新型材料、计算机和数控技术等复杂技术于一体,被认为是最近20 年来制造领域继CNC技术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近年来,RP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学、轻工等诸多方面。
R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制造方法。
2.RP技术原理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去材法”, 即在毛坯上去除多余的金属层而得到所需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精度要求的工件,RP技术用逆向思维采用“增材法”, 即根据零件要求逐层增加材料堆积成所需的零件。
不同RP工艺其制造过程有所不同, 但就其基本过程来讲是相同或相似的,一般都包括CAD模型建立、前置处理、原型制造、后置处理四个步骤。
3.RP技术的特点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制造技术正在发生极其深刻的重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用户要求多样化和交货期日益缩短,这些已逐渐成为竞争的三要素。
快速原型技术与其它制造技术集成后,在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上可节约20 %—50 %。
RP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和特点:1)产品的单价几乎与产品批量无关,特别适合新产品的开发和单件小批量生产。
机械设计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快速原型技术机械设计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快速原型技术快速原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是机械设计中的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它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相关技术,以及快速成型机的制作工艺,能够快速、准确地创建出产品的实物模型。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快速原型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度,还能够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一、快速原型技术的发展历程快速原型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用于造船业中模型的制作。
之后,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快速原型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机械设计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已经有多种快速原型技术被研发出来,如光固化、喷墨、激光烧结等。
二、快速原型技术的优势1.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使用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减少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环节的时间,从而加速产品的推出速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提高设计准确性:通过创建实物模型,设计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并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设计方案。
3. 降低开发成本:与传统的制造方式相比,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零部件的加工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总体成本。
4. 具备多材料和多工艺特点:快速原型技术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多种工艺来制作模型,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快速原型技术的应用领域1. 产品设计:快速原型技术可以通过直观的实物模型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帮助设计师进行改进和优化。
2. 制造行业:在制造行业中,快速原型技术可以用于创建模具、夹具等工具,实现快速制造和工艺验证。
3. 医疗领域: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制造,如手术模拟器、假肢等,提高医疗设备的性能和品质。
4. 教育领域:快速原型技术可以用于教育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辅助工具的制作,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快速原型的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一、引言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RP)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它可以快速制造出三维模型,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快速制造,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和医疗领域。
二、快速原型技术的发展历程起初,快速原型技术主要用于制造复杂的工业零件,但由于其高效、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建筑、文化创意等领域,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制造技术。
三、快速原型技术的制造方法快速原型技术的制造方法主要分为激光烧结、光固化、层压制造和喷射成型等几种方法。
1. 激光烧结激光烧结采用激光束在金属粉末上进行高能量照射,使金属粉末熔化,形成凝固的金属球,在多次重叠后形成零件。
该方法通常用于制造金属零件。
2. 光固化光固化是利用紫外线或激光束的能量使液态树脂快速聚合形成固体,该方法通常用于制造非金属零件。
3. 层压制造层压制造是采用在平面上依次叠压成型材料用三维打印机快速建造出三维物体的方法。
该方法特别适合制造模型和薄壁零件。
4. 喷射成型喷射成型是通过喷射器喷射熔融材料直接形成零件。
该方法特别适合制造中空零件。
四、快速原型技术应用研究1. 产品设计领域在产品设计领域,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三维模型,方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修改和改进,大幅度缩短了设计周期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快速原型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重建受伤部位,制作出精准的模型,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前的规划,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
3. 艺术创意领域在艺术创意领域,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制造出形态多样的艺术品和创意家居用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五、快速原型技术的未来发展快速原型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技术、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
仍需大量的研究和发展,提高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准确度、速度和效率。
未来,快速原型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新产品和新制造业的发展,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六、结论快速原型技术是一项颠覆性的制造技术,是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主题: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姓名:张玲学号:0820116137一、快速原型技制造术产生背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开发速度和能力已成为自己造业市场竞争的实力基础。
同时,制造业为满足日益变化的个性化市场需求,又要求制造技术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以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而不增加产品的成本。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需求下产生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apid-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期源于美国,是最近20年来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随后,日本、西欧等国迅速进入这一领域,世界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站在21世纪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度来关心和支持这一技术。
RPM是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等技术的集成,它能将已具数学几何模型的设计迅速、自动地物化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原型或零件。
分层制造技术(Layer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LMT)、实体自由形状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SEF)、直接CAD制造(Direect CAD Manufacturing,DCM)、桌面制造(Desktop Manufacturing,DTM)、即时制造(Instant Manufacturing,IM)于RPM具有相似的内涵。
自从RPM技术出现以来,迅速成为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的热点。
RPM技术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外形设计、玩具、电子仪表与家用电器塑料件制造、人体器官制造、建筑美工设计、工艺装饰设计制造、模具设计制造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原理RPM技术获得零件的途径不同于传统的材料去除或材料变形方法,而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
从成形角度看,零件可视为由点、线或面的叠加而成,即从CAD模型中离散得到点、面的几何信息,再与成形工艺参数信息结合,控制材料有规律、精确地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地堆积零件。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快速原型开发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性能集成电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人们对于集成电路设计的开发周期也越来越短。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的各种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应用广泛。
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提高,产品研发的速度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快速原型开发技术,因其快速、灵活、容易应对变化的优势,越来越被应用于高性能集成电路的设计中。
一、快速原型开发技术的概述快速原型开发技术(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是一种集原型设计、快速制造、快速测试、快速优化于一体的快速研发方法。
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材料科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加速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测试,缩短市场反应时间,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快速原型开发技术,主要是以FPGA为中心,辅之以EDA工具、3D打印、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手段。
其中,FPGA技术是指采用可编程逻辑单元的集成电路,具有高度可定制化、高集成度、易维护、可重用等优点。
二、快速原型开发技术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快速原型开发技术在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开发过程中,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算法验证在集成电路设计的过程中,算法的优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通过快速原型开发技术,设计者可以将算法实现在FPGA上,实现快速验证和优化。
2.电路设计快速原型开发技术可以实现电路的快速设计。
在EDA工具中进行设计后,可以使用FPGA进行实现,验证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快速得到结果。
3.芯片验证在芯片的验证过程中,常规的方法需要进行多次的设计、制造、测试,如此循环往复,代价巨大。
而快速原型开发技术采用FPGA实现芯片设计后,可以快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针对验证结果,快速调整设计方案。
4.仿真测试快速原型开发技术可以实现芯片的仿真测试,以验证芯片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机械制造中的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而在这个领域中,逆向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机械制造中的逆向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逆向工程的定义与特点逆向工程,顾名思义,即对现有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和研究,以获取相关的技术和设计信息。
逆向工程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包括测量、扫描、模拟等。
其主要特点包括:1. 提高产品研发效率:逆向工程可以从已有的产品中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避免了从零开始研发的过程,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
2. 降低产品研发成本:逆向工程可以避免重新设计和开发产品的成本,同时可以通过分析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减少研发风险,从而降低研发成本。
3. 挖掘产品潜力:通过逆向工程,可以深入了解已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挖掘产品的潜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4. 保护知识产权:逆向工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及时发现他人对自己产品的仿制或抄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权。
二、逆向工程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逆向工程在机械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产品改进和优化:通过对现有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可以发现产品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2. 零部件的翻新和维修:逆向工程可以帮助企业在老旧机械设备中找到合适的零部件替代品,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的成本。
3. 产品仿制和定制:通过逆向工程,可以对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和复制,快速开发出具备相同功能的产品,并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4. 创新设计和新产品开发:逆向工程可以帮助设计师深入了解现有产品的设计思路和制造工艺,从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新设计和新产品开发。
三、快速原型技术的定义与特点快速原型技术,也称为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通过逐层堆积材料实现快速生成三维实体模型的技术。
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研究近年来激光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快速原型制作技术成为了制造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深入探讨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快速原型制作技术的基本概念快速原型制作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数控加工和三维打印等先进技术快速制作样件的一种技术。
它是将数字模型转换为实物模型的过程,是先制作一模一样的模型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设计方案后再进行大规模生产制造。
快速原型制作技术可大大缩短产品从概念到设计的时间,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
二、快速原型制作技术在激光制造中的应用快速原型制作技术在激光制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激光制造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有:航空航天、制造业、医疗健康、消费品、能源与环保等。
其中,在激光快速原型制作技术中,激光切割、激光熔化、激光成形、激光粘合、激光打印等技术是最常使用的一些技术。
三、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计算机科学、数学模型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快速原型制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可行性方面的研究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材料不仅要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而且还要满足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等特殊要求。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究不同材料的可行性,以实现更多的应用。
2. 设计方面的研究在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中,CAD软件和3D打印是最常用的方法。
因此,研究者正在探索如何优化设计参数和完善数字模型,以更有效地控制激光制造过程。
3. 制造装备方面的研究研究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还包括制造装备的研究。
制造装备的性能和精度直接影响到激光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研究者正在研究如何提高激光快速原型制作设备的精度和效率。
四、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光制造中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 材料的多样化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将应运而生。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一、快速成型原理:快速成形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字控制(CNC)、激光、精密伺服驱动和新材料等先进技术集于一体。
依据计算机上构成的工件三维设计模型对其进行分层切片,得到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按照这些轮廓,成形头选择性地固化一层层材料( 树脂/切割一层层的纸/烧结一层层的粉末材料/喷涂一层层的热熔材料/粘结剂等),形成各个截面轮廓,并逐步顺序叠加成三维工件。
1.成型过程示意图:2.成型技术过程图:二、快速成型的特点:1). 快速成形技术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去除”加工法。
2). 采用全新的“增长”加工法—用一层层的小毛坯逐步叠加成大工件,将复杂的三维加工分解成简单的二维加工的组合。
3). 它不必采用传统的加工机床和工模具就能直接制造出产品样品或模具。
三、快速成型的全过程:1)前处理:它包括工件的三维模型的构造、三维模型的近似处理、模型成形方向的选择和三维模型的切片处理。
2)分层叠加成形:它是快速成形的核心,包括模型截面轮廓的制作与截面轮廓的叠合。
3)后处理:它包括工件的剥离、后固化、修补、打磨、抛光和表面强化处理等。
四、快速成型机及成型方法1.快速成型机:快速成形机是分层叠加成形(包括截面轮廓制作和截面轮廓叠合)的基本设备。
成形机都是基于“增长”成形法原理,即用一层层的小薄片轮廓逐步叠加成三维工件。
其差别主要在于薄片采用的原材料类型,原材料构成截面轮廓的方法,以及截面层之间的连接方式。
2.快速成型方法:1)液态光敏聚合物选择性固化(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简称SLA )。
(1)成型材料:光敏树脂(2)成型过程:a. 将计算机控制下的紫外激光,以预定的零件各分层截面的轮廓为轨迹,对液态树脂逐点扫描,由点到线到面,使被扫描区的树脂薄层产生聚合硬化,从而形成零件的一个薄层截面。
b. 当一层固化完毕,升降工作台移动一个层片厚度的距离,在原先固化好的树脂表面再覆盖一层新的液态树脂以便进行新一层扫描固化。
c. 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粘合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直到整个零件原型制造完毕。
(3)特点: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原材料利用率将近100%,可以制造形状特别复杂(如空心零件)、外观特别精细(如首饰等)的零件。
优点:全自动化作业;安全可靠;制造过程简便。
缺点:尺寸精度不易保证;成形时间较长;价格昂贵;必须有细柱状或肋状支撑结构。
2)薄形材料选择性切割(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简称LOM )。
(1) 成型材料:单面涂有热溶胶的薄材(涂有粘结剂覆层的纸、涂覆陶瓷箔、金属箔等)(2) 成型过程:将薄材通过热辊加热粘接在一起,位于上方的激光器按照CAD分层模型所获数据,用激光束将箔材切割成所制零件的内外轮廓,然后新的一层箔材再叠加在上面,通过热压装置和下面已切割层粘合在一起,激光束再次切割,这样反复逐层切割、粘合、切割,直至整个零件模型制作完成。
(3) 技术特点:a. 优点:制件精度高;承受高达200℃的温度,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机械性能,可进行各种切削加工;无需后续固化处理,无需设计和制作支撑结构,废料易剥离,原材料价格便宜;制件尺寸可达1180mm,机器可靠性高,寿命长,操作方便。
b. 缺点:不能直接制作塑料工件;工件(特别是薄壁件)的抗拉强度和弹性不够好;工件易吸湿膨胀,成形后应尽快进行表面防潮处理;工件表面有台阶纹,其高度等于材料的厚度,成形后需进行表面打磨。
3)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简称FDM )。
(1)成型材料:热熔性材料(ABS、尼龙、蜡等材料)(2)成型过程:a. 将CAD模型分为一层层极薄的截面,生成控制FDM喷嘴移动轨迹的二维几何信息。
b. FDM加热头把热熔性材料加热到临界半流动状态,在计算机控制下,喷嘴头沿CAD确定的二维几何信息运动轨迹挤出半流动的材料,沉积固化成精确的零件薄层,通过垂直升降系统降下新形成层,进行固化。
c. 如此层层堆积粘结,自下而上形成一个零件的三维实体。
(3) 技术特点:制件的翘曲变形比SLA法小,原材料的利用率高,成形件精度可达0.127mm;原材料价格昂贵,成形件表面有较明显的条纹,沿成形轴垂直方向强度较弱,需设计、制作支撑结构;成形时间较长。
4)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Selected Laser Sintering,简称SLS )。
(1) 成型材料:塑料、蜡、陶瓷和金属的粉末材料(2) 成型过程:a. 激光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扫描器以一定的速度和能量密度按分层面的二维数据扫描。
b. 激光束扫描之处,粉末烧结成一定厚度的实体片层,未扫描的地方仍然保持松散的粉末状。
c. 根据物体截层厚度而下降工作台,铺粉滚筒再次将粉末铺平后,开始新一层的扫描。
如此反复,直至扫描完所有层面。
去掉多余粉末,经打磨、烘干等处理后获得零件。
(3) 技术特点:优点:这种工艺的材料适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成形方面有独特的优点。
缺点:所成形的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较差5)粉末材料选择性黏结(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简称TDP)又称为三维打印快速成形。
(1)成型过程:a. 喷头在计算机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的信息,在铺好的一层层粉末材料上,有选择性地喷射粘结剂,使该部分粉末粘结,形成截面轮廓。
b. 一层成型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个截面层的高度,再进行下一层的粘结,如此循环,最终形成三维产品。
下图为医疗方面人体骨盆的3D打印流程图:(2)3D打印机的应用领域“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其实3D打印技术并非新兴产物。
3D打印机技术在成长发展时期一直被少数人所关注和使用,但技术的改变让3D打印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令人关注的技术之一并不为过,甚至有人称3D打印将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点。
中国首家3D打印体验馆的一幕。
房间里的灯罩、鞋、玩具、人像等人们所能看到的一切摆件,都非工业流水线或手工制作而成,而全部出自一部机器――3D打印机。
那么,3D打印真能颠覆传统制造业?带着各种疑问,让我们一起了解3D打印技术的各个应用领域,看看3D打印机的未来前景如何。
3D打印机的应用对象可以是任何行业,只要这些行业需要模型和原型。
3D 打印机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包括政府、航天和国防、医疗设备、高科技、教育业以及制造业。
人体骨盆的3D打印流程图1.航空航天和国防。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表示,3D打印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到了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重大装备、文化创意、生物医学等领域。
相比消费和制造领域,我国3D打印技术在关键军事领域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其中包括航空母舰上的各种武器和配套装置、人造卫星的外部构造、火星探测器、空间站,乃至宇宙飞船,而航空航天领域也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多的领域。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舰载机型“歼-15”的部分零件就是以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的。
由于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降时,前轮几乎需要承载整个飞机重量的一半,这对于前轮支撑脚的性能要求极高,而“歼-15”与最新“歼-31”的前轮支撑脚都采用了以3D打印而成的钛合金构件。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沈丁立表示,3D打印技术能攻破武器部件、尤其是高端武器部件性能的缺陷。
与机器制造出的零件和产品相比,3D打印的产品更加精细轻盈、韧度更强、抗压力更佳。
2.医疗行业。
美国3D生物打印厂商Organovo公司于2009年底研制出了3D生物打印机,打印人体细胞、组织都成为了现实。
从2009年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率先开始对利用3D打印金属材质的骨骼进行研究。
经过四年的努力,研究的牵头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带领的团队已经在脊柱及关节外科领域研发出十几个3D打印脊柱外科植入物,其中颈椎椎间融合器、颈椎人工椎体及人工髋臼关节三个产品,已经接近完成临床观察阶段,准备进行产品申报。
已有60多位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植入了3D打印出的骨骼。
从植入结果看来,短时间内,就可看到骨细胞已长进打印骨骼的孔隙里,效果乐观。
此外,在国内医院中,3D打印技术还在给患者修复颅骨、修整下巴、重塑颧骨、眼眶等部位时派上用场。
而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位名为芬顿的27岁英国男子去年到西班牙度假时不慎从四楼摔下,导致脸部骨骼、四肢和肋骨等全部摔断。
在他回到英国后,专家根据芬顿未受伤之前的照片,运用3D技术重新塑造了其他的骨骼,再把打印出来的“骨骼”植入其身体内。
经过14个小时的手术,芬顿获得了“重生”。
不过,即便已有机构通过3D打印制出了活体细胞以及耳朵等人体器官,但目前的3D打印技术还达不到“器官移植”的高度。
3.文物保护。
博物馆里常常会用很多复杂的替代品来保护原始作品不受环境或意外事件的伤害,同时复制品也能将艺术或文物的影响传递给更多更远的人。
史密森尼博物馆就因为原始的托马斯·杰弗逊要放在弗吉尼亚州展览,所以博物馆用了一个巨大的3D打印替代品放在了原来雕塑的位置。
4.建筑设计。
在建筑业里,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已经接受了用3D打印机打印的建筑模型,这种方法快速、成本低、环保,同时制作精美。
完全合乎设计者的要求,同时又能节省大量材料。
5.制造业。
制造业也需要很多3D打印产品,因为3D打印无论是在成本、速度和精确度上都要比传统制造好很多。
而3D打印技术本身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所以制造业利用3D技术能带来很多好处,甚至连质量控制都不再是个问题。
6.食品产业。
没错,就是“打印”食品。
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打印巧克力了。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很多看起来一模一样的食品就是用食品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
当然,到那时可能人工制作的食品会贵很多倍。
7.走进课堂辅助学习目前,教育领域对3D打印机的使用率在上升。
3D打印机生产商Makerbot 公司已发出一项倡议,希望将他们的3D打印机推广到全美的每所学校。
随着3D 打印机价格的下降,以及出现更多的在学习上的应用,3D打印机将成为从3年级到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几乎每一门课程里的主要辅助工具。
就像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PC机,3D打印机会迅速占领每一间教室。
对于学生而言,3D打印机能把他们幻想中的东西变成现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工具。
3D打印成品案例1.3D打印照相馆。
只需要10分钟的3D扫描,等待几小时,就可以得到实体人像。
运用3D打印照相技术,打印人偶纪念品。
2.3D打印枪。
前不久,一则全球首支3D打印手枪的CAD制作文件在网络上被下载了超过10万次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据报道,手机的打印设备,是Stratasys公司的Dimension SST型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