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课 免疫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35
《免疫调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免疫调节》。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讲这一章节。
前几天我带着小侄子去公园玩,小家伙玩得那叫一个欢,又是跑又是跳的。
结果回来就感冒了,鼻涕流个不停,还直嚷嚷头疼。
看着他那可怜样儿,我就想啊,这人体的免疫系统到底是咋工作的呢?为啥有时候能抵抗住病菌,有时候又不行呢?这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给学生们讲清楚免疫调节的知识,那是相当重要!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这一章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与前面所学的细胞的生活环境、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等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还为后续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免疫调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说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2、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免疫失调的案例,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关爱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内环境的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免疫调节奠定了基础。
但是,免疫调节的过程较为复杂,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其中《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免疫调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免疫调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对话法四、教学用具:幻灯片五、课前准备: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过敏反应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以下行为有可能传染艾滋病,因为这些行为中都可能接触到含有典型例题例1、用大剂量的X射线去照射去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
此时如果输给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将得到部分恢复,但与正常小鼠不同,不能产生游离抗体。
如果用X射线照射后,只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的小鼠产生抗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分析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解析:该题解答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种类有几种?认真比较淋巴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二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该题中每个实验的条件和结果,找出其联系和不同点。
答案:胸腺产生的是T细胞,T细胞接受刺激形成效应T细胞,进行细胞免疫,骨髓产生的是B细胞,B 细胞接受刺激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例2、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
不可能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解析: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于RNA的单链结构易发生变异,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发生变异后,已有的抗体不能消灭它。
也可能是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流感病毒不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调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免疫调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教材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在必修 1 中也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是,免疫调节的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高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过程。
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防卫功能。
(3)简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4)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免疫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
(2)认同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免疫过程。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免疫调节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免疫调节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3. 了解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免疫调节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
2. 免疫调节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3. 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a. 免疫调节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b. 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维持中的作用。
c. 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2. 免疫调节的主要方式和方法a. 免疫增强i. 饮食与营养:合理膳食搭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ii. 运动与锻炼:适度运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iii. 睡眠与休息: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对免疫系统的恢复和强化有益。
iv. 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b. 免疫抑制i. 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理和适应症。
ii. 免疫调节细胞疗法:干细胞和免疫调节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iii. 免疫抑制与疾病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3. 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a. 自然界免疫调节物质:植物提取物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
b. 免疫调节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免疫调节治疗。
c. 免疫调节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主要方式和方法,以及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2.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加深对免疫调节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免疫学教材和专业书籍。
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