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抗体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非洲猪瘟的检测技术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病毒污染引起猪类的感染。
这种病毒传染能力极强,而且在猪类社群中极易传播,给养殖业、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困扰。
因此,研究非洲猪瘟的检测技术对于疾病控制和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洲猪瘟的传播与发病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应采用多种技术进行综合检测。
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病毒分离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PCR技术等。
病毒分离法是一种直接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方法,通过对检测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和纯化,进而用于检测病毒感染的存在和数量。
病毒分离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但该方法操作繁琐,需要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ELISA是一种间接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通过检测猪体内的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体,判断猪是否被感染。
ELISA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经济的优点,适合用于检测大量猪的群体免疫情况。
但该方法有可能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操作时需要千丝万缕遵循操作规范。
PCR技术是研究非洲猪瘟检测技术的大热门,该技术基于特定的引物,选择性扩增非洲猪瘟病毒的核酸片段,通过检测PCR扩增产物的存在和数量,判断猪是否被感染。
PCR技术适用于各种非洲猪瘟病毒的分型、溯源和变异分析,以及对复杂样品的检测和快速获得结果。
但需要特定的设备和配套试剂,并且对样本的操作和提取过程要求非常苛刻,容易出现污染和假阳性等问题。
总的来说,非洲猪瘟的检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涉及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检测技术的选择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样品类型和可用资源等方面来确定。
虽然每种方法都具有其特定的优缺点,但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法来进行研究。
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流程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严重危害猪类养殖业。
为了及早发现、确诊和控制非洲猪瘟,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下面是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流程的详细介绍。
1.采集样品:样品采集是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的第一步。
常见的样品包括猪体组织、血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等。
采集时需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样品的纯净度和准确性。
2.样品预处理:采集到的样品通常需要经过预处理,以提取出样品中的病毒或基因组等重要信息。
不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血液样品通常需要进行离心分离血浆或血清,粪便样品需要进行离心沉淀,猪体组织样品需要进行玻璃化处理等。
3.样品提取:样品提取是为了从复杂的样品中分离出非洲猪瘟病毒或病原体的核酸。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磁珠法、柱子法等。
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保证提取的纯度和质量。
4.质检:提取的样品需要进行质检,以确保提取效果和所需浓度。
常见的质检方法包括核酸定量、质量评估、纯度检测等。
质检结果必须满足实验要求才能进一步进行后续检测。
5.PCR扩增: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PCR扩增病毒或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可以高效地检测非洲猪瘟。
PCR扩增反应包括反应液配置、扩增程序设定和实验仪器操作等。
PCR扩增结果可以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
6.实时荧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检测非洲猪瘟的快速敏感方法。
其原理是在PCR扩增过程中实时检测荧光信号的增加量,以判断样品中病毒数量的多少。
实时荧光定量PCR需要选择合适的引物和探针,并进行标准曲线建立和结果分析。
7.ELISA检测: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通过特异性抗体的识别与结合,可以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抗原或抗体。
ELISA检测方法包括抗原捕获ELISA和抗体间接ELISA等,具体的操作步骤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选择。
8.核酸测序:核酸测序是对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
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方法介绍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一种高致病性的猪病,对于猪养殖业来说是一种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进行疫情监测和病原学分析,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方法。
本文将对这些检测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
PCR方法传统PCR1.样品收集:从患病猪只的脾脏、淋巴结或血液中收集样品。
2.DNA提取:使用DNA提取试剂盒将样品中的DNA提取出来。
3.PCR反应体系:设置PCR反应体系,其中包括引物、模板DNA、酶和缓冲液。
4.PCR扩增程序:设定PCR扩增程序,包括一系列不同温度的循环反应。
5.结果分析:利用凝胶电泳的方法,观察PCR产物的大小。
实时定量PCR1.样品收集和DNA提取:与传统PCR相同。
2.PCR反应体系:与传统PCR相同,但引入了荧光探针。
3.实时定量PCR程序:设定实时定量PCR程序,包括多个不同温度的循环反应。
4.数据分析: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和阈值周期数,计算出病毒数量。
优点•灵敏度高:PCR方法能够检测到非洲猪瘟病原体的极低浓度。
•特异性强:引物的设计使得PCR方法能够区分非洲猪瘟病原体和其他相关病原体。
•快速性:PCR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缺点•对实验操作要求高:PCR方法需要精确计量样品和试剂。
•易受污染:PCR方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目标DNA的污染。
•不适合现场应用:PCR方法的设备和试剂有一定的成本,不适合一些资源有限的地区。
ELISA方法直接ELISA1.样品准备:从患病猪只的血液中收集样品。
2.酶标板涂层:将非洲猪瘟病毒的抗原涂在酶标板上。
3.样品加入:将已稀释的血清样品加入到酶标板中。
4.洗涤步骤:用洗涤缓冲液洗涤酶标板,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5.反应步骤:加入与非洲猪瘟病毒抗体标记的酶联二抗。
6.洗涤步骤:洗涤酶标板,去除未结合的酶联二抗。
7.显示步骤:加入底物,使酶与底物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
8.终止反应:加入终止液停止酶的反应。
非洲猪瘟检测试剂操作方法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猪群健康和养殖业都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迅速检测和诊断非洲猪瘟,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检测试剂。
下面将详细介绍非洲猪瘟检测试剂(包括PCR、ELISA和纸条快速检测试纸)的操作方法。
1. PCR检测方法: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通过扩增病原体的特定基因片段来检测病原体的方法。
下面是非洲猪瘟PCR检测方法的步骤:a. 实验准备:- 准备PCR试剂盒,包括DNA提取试剂、PCR引物和酶。
- 准备PCR工作站和仪器(如PCR仪)。
- 防止污染,使用无菌器材和顶级实验室规范的操作。
b. 样本提取:- 取非洲猪瘟病畜体、组织或血液样本。
- 使用合适的试剂盒进行DNA提取,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指示进行。
- 将提取的DNA储存到低温条件下,避免降解。
c. PCR扩增:- 准备PCR反应液,包括DNA模板、引物、dNTPs、酶和缓冲液。
- 按照PCR反应液体积的要求逐一加入反应管中。
- 定量PCR反应溶液,确保所有反应中的成分配比准确。
- 放入PCR仪中,按照所使用的引物设计好的程序运行PCR反应。
d. 结果分析:- 运行PCR反应后,获取PCR反应管。
- 将PCR产物经电泳分离,依据目标基因片段大小来判断是否存在非洲猪瘟病毒。
- 使用显色剂或转印装置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检测。
- 分析PCR结果并记录,确认样本是否为非洲猪瘟阳性。
2. ELISA检测方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抗体或抗原。
下面是非洲猪瘟ELISA检测方法的步骤:a. 实验准备:- 准备ELISA试剂盒,包括抗体/抗原、酶标记物、底物等。
- 准备ELISA板(包括微孔板或膜)和读板机。
- 防止交叉污染,使用不同的器材和操作台进行样本分析。
b. 样本处理:- 取非洲猪瘟血清样本,通过离心等操作去除杂质。
猪瘟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使用说明书【名称】通用名称:猪瘟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英文名称:Rapid Anti-CSFV Test汉语拼音:Zhuwen Kangti Kuaisu Jiance ShijiHe(Jiaoti Jin Fa)【用途】用于检测猪血清/血浆/全血样品中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抗体。
【实验原理】猪瘟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系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样品(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猪瘟抗体的方法。
在玻璃纤维纸上预包被金标记灭活猪瘟抗原(Au-Agl),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和对照线处分别包被猪瘟抗原(Ag2)和兔抗猪瘟抗体。
当检测样品为阳性时,样品中猪瘟抗体与胶体金标记猪瘟抗原(Au-Ag1)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猪瘟抗原(Ag2)形成“Au-Ag1-猪瘟抗体-Ag2-固相材料”免疫复合物而凝聚显色,游离金标记抗原则在对照线处与兔抗猪瘟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
阴性样品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
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准确,灵敏度高,容易判定。
【试剂盒组成】1.猪瘟抗体检测卡50头份2.说明书1份3.一次滴管50根【操作方法】1.用1.5ml样品管,采血0.5-1ml待检测血清自然析出或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左右,使血清析出。
2.将检测卡平置于桌面上,用吸管吸取被检血清,在检测卡的椭圆形加样孔内加入2滴约80~100ul。
在室温下反应20分钟判定结果。
(检测卡如在4℃保存,必须恢复至室温后方可进行检测)【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线区(C)和检测线区(T)各出现一条紫红色线。
检测线(T)的颜色越深,表明猪瘟抗体的滴度越高。
阴性:只有对照线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线。
无效:未出现紫红色线或只在检测区(T)出现紫红色线,对照线区(C)未出现紫红色线。
【诊断参考】被检样品加样后20分钟可与对照卡的色带滴度进行参考比较。
4种猪瘟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马超英【摘要】为比较4种猪瘟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ELISA、Dot-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GICA)4种方法分别对142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间接ELISA方法检出阳性样品119份,IHA检出阳性样品117份,Dot-ELISA检出阳性样品115份,GICA检出阳性样品109份.结果提示,在对猪瘟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时,间接ELISA由于其灵敏性高,可作为首选检测方法,但操作时需要避免假阳性的出现;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虽然灵敏度稍低,对血清质量要求高,但结果准确,是猪瘟抗体检测必不可少的检测方法,适合个体检测;胶体金试纸条和dot-ELISA检测时间较短、操作简单、无需特殊仪器设配,由于受其敏感性较低所限,适合对畜群进行检测.【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2(033)010【总页数】4页(P128-131)【关键词】猪瘟抗体;检测方法;优缺点【作者】马超英【作者单位】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铜普兽医站,青海乌兰8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1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稽留高热、皮肤和黏膜出现大量出血点为主要特征[1]。
猪瘟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最重要的疫病之一[2-6]。
近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变为隐性感染和亚病毒感染,在临床表现上也更加复杂,既有区域性流行,又有零星散发,既有高病死率的急性症状,又有持续感染的温和性症状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所谓“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和“带毒母猪综合征”,在病理剖检上也常常不同于典型猪瘟的病理变化,给兽医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7]。
猪瘟抗体检测方法猪瘟,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猪群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及时控制疫情和保护养殖业的发展,猪瘟抗体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猪瘟抗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血清学法和分子生物学法。
传统血清学法主要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进行检测,分子生物学法则是通过检测猪瘟病毒核酸进行诊断。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传统血清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血清病毒中和试验。
该方法通过将待检血清与猪瘟病毒进行反应,观察病毒和抗体的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经济、可靠,适用于大规模的抗体检测。
但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需要对待测血清和病毒进行配对,病毒株的选择和制备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且过程较为繁琐。
另一种传统血清学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的酶标记抗体来检测待测血清中的猪瘟病毒抗体。
ELISA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多重样品同时检测等优势。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试剂盒中抗原的性质,进一步检测不同类型的抗体,如IgM和IgG。
但是,该方法需要进行酶标仪等专门设备的检测,成本较高。
分子生物学法主要是通过检测猪瘟病毒核酸来进行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PCR是一种高度敏感且特异的检测方法,通过扩增待检样品中的病毒核酸,可以快速检测出病毒的存在。
RT-qPCR则能实时监测PCR反应的过程,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PCR还可以进行基因测序,用于病毒株的分型和溯源研究。
然而,分子生物学法虽然灵敏度高,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和操作人员。
其次,由于病毒基因组的变异性较大,需要选择合适的引物和探针,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病毒核酸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到污染和降解的影响,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综上所述,猪瘟抗体检测方法在疫情监测、疫苗评估和动物检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一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配制一、基本原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类在固相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的免疫酶技术,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
其基本原理是,抗原或抗体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后,仍保持其免疫活性,可与相应的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这一复合物仍保持其免疫活性和酶的催化活性,在遇到相应的底物时,可催化底物水解、氧化或还原,从而产生有色物质,因颜色反应的深浅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量成正比,故可借助于颜色反应的深浅来定量抗体或抗原。
该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易于大规模检测的特点。
二、仪器pH仪;96孔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移液枪;离心管;离心机,酶标仪。
三、方法步骤1.待检血清样品:取免疫猪瘟疫苗的动物血清样品,用样品稀释液倍比稀释。
1:10、1:100、1:200、1:400、1:800、1:1600用1.5ml离心管分装,4℃保存备用。
(含新城疫病毒的鸡胚尿囊液)、抗新城疫病毒鸡免疫球蛋白、抗新城疫病毒兔血清(用新城疫病毒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市售酶标羊抗兔IgG(HRP-羊抗兔IgG)。
2.包被液配制 0.1mol/L pH9.6碳酸盐缓冲液。
3.洗涤液 0.02mol/L pH7.4 PBS(含0.15 mol/L NaCl、0.05%吐温-20)。
分装。
4.稀释液 0.02mol/L pH7.4PBS中含有0.15 mol/L NaCl、0.05%吐温-20、10%犊牛血清或1%牛血清白蛋白。
5.底物溶液 0.1mol/L pH5.0磷酸盐(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100mL(含40毫克邻苯二胺、0.15mL 30% H2O2)。
6. 2mol/L H2SO4(浓H2SO4 22.2 mL加水177.8mL)。
7.抗原包被用0.1mol/L pH9.6碳酸盐缓冲液将猪瘟病毒抗原稀释到所需浓度,然后加于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孔中,每孔200μL,4℃包被过夜。
非洲猪瘟的检测技术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对猪类的危害极大,病死率高达100%,给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非洲猪瘟的检测技术成为了猪农、兽医等相关行业关注的重点。
非洲猪瘟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病毒检测、抗体检测和临床症状检测等多种方法。
病毒检测是判断猪只是否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关键手段,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PCR检测、病毒分离和鉴定等。
抗体检测则是判断猪只是否已经患病或者曾经感染过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ELISA检测等。
临床症状检测则是通过观察猪只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这是一种传统的检测方法,但准确性比较低,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非洲猪瘟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非洲猪瘟检测技术及其特点。
1. PCR检测PCR技术在非洲猪瘟的检测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猪只是否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
PCR技术还可以通过多重PCR方法同时检测多种病毒,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PCR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易受试剂质量和操作规范等因素的影响等。
2. ELISA检测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通过酶标记抗体或抗原,采用酶底物显色反应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技术。
在非洲猪瘟的检测中,ELISA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猪只体内的非洲猪瘟病毒抗体,从而判断猪只是否已经患病或者曾经感染过非洲猪瘟病毒。
ELISA技术的原理是,将待检血清与已知的非洲猪瘟病毒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然后用酶底物显色反应进行检测分析。
3. 病毒分离和鉴定病毒分离和鉴定是一种通过分离和培养病毒来判断猪只体内是否存在非洲猪瘟病毒的技术。
非洲猪瘟检测标准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一种严重的猪传染病,对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威胁。
为了监测和控制ASF的传播,各国实施了一系列检测标准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与非洲猪瘟检测相关的常见标准和方法:
1.实验室检测:通常使用多种实验室技术来检测ASF病毒,包
括: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通过检测病毒的核酸序列来确认感染。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通过检测抗体或病毒抗原来确认感染。
•病毒分离:通过将样本与细胞培养体系接触,观察是否出现病毒复制来确认感染。
2.野外监测:采用野外监测方法对猪群进行定期检测,包括:
•病死猪尸体检测:对病死猪的尸体进行采样和实验室检测,以及时发现疫情。
•野猪监测:通过监测野生猪群,了解疫情传播的风险。
3.动物卫生证明:对猪的运输和贸易实施动物卫生证明和检疫,
确保没有感染的猪被运入新的区域。
4.疫苗研发和使用:一些国家正在研发非洲猪瘟疫苗,并在疫情
控制中使用。
疫苗的使用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和程序。
5.信息共享:为了更好地监测和控制ASF,国际组织、政府机构
和养殖者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标准和措施可能会因国家而异,因为它们受到各国法规、国际组织的指导和特定疫情情况的影响。
有关具体的非洲猪瘟检测标准,建议查阅您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的动植物卫生部门发布的官方文件或咨询相关专业机构。
猪瘟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简介】试剂盒由抗原包被的微孔板,酶标羊抗猪IgG及其它试剂制成,应用间接ELISA原理检测猪血清中抗猪瘟病毒抗体。
【用途】猪瘟ELISA诊断试剂盒用于检测猪血清中猪瘟病毒抗体。
评估猪场猪瘟疫苗免疫状况,感染猪的血清学诊断。
【原理】本试剂盒是采用猪瘟抗原包被微孔板,在试验中,加入稀释的对照血清和待检血清,经温育后,若样品中含有抗猪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则将与检测板上抗原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成分后;再加入酶标二抗,与检测板上抗原抗体复合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再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酶结合物,在孔中加TM B底物液,与酶反应形成蓝色产物,加入HF溶液终止反应后,用酶标仪630nm波长测定各反应孔中的OD 值。
【试剂盒主要成分】1 包被抗原的微孔板 2块(96孔/块)2 阴、阳性对照血清各1管(0.5ml/管)3 羊抗猪酶标二抗 1瓶(20ml/瓶)4 20倍浓缩洗涤液 1瓶(30ml/瓶)5 底物A液、B液各1瓶(10ml/瓶)6 终止液 1瓶(10ml/瓶)7 样品稀释液 1瓶(50ml/瓶)8 血清稀释板 2块(96孔/块)9 说明书 1张【样品制备】取动物全血,按常规方法制备血清,要求血清清亮,无溶血。
【洗涤液配制】使用前,浓缩的洗涤液应恢复至室温(25℃左右),并摇动使沉淀的盐溶解(最好在37℃水中加热5-10m in),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作20倍稀释(例如:每板用20 ml浓缩液加上380ml水),稀释好的洗涤液在4℃可以存放7天。
【样品稀释】在血清稀释板中按1:40的体积稀释待检血清(195μl样品稀释液中加5μl待检血清)。
注意: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1:40稀释,(234μl样品稀释液中加6μl对照血清)。
【注意事项】1 试剂盒使用前各试剂应平衡至室温,使用后放回2-8℃。
2 不同批号试剂盒的试剂组分不得混用,使用试剂时应防止试剂污染。
三分钟帮您看懂抗体检测报告——猪瘟篇各位猪友在看完前几期中牧生物平台推送的内容后,是否对猪场防疫与疫苗使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呢?小编我是获益匪浅。
那么各位猪友在因地制宜地采用综合性的管控措施之后,又是否对即将获得的收益多了一份期待?等等……先别着急。
在无限的期许当中,由提升生产管理所带来的滚滚财源,是否真的能化虚为实?进一步的说,如何检验我们在猪场防疫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呢?科学准确的抗体检测报告给您答案!最近几年,一些有条件的养殖场已经定期开展抗体检测工作。
那么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拿到手的抗体检测报告,您是否真的读的懂呢?本期中牧生物的专题,小编就与您一起来探究抗体检测报告里的门道。
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抗体检测报告主要有: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口蹄疫,乙脑,细小,圆环等。
本次我们就选取公认的猪瘟阻断Elisa检测方式,以猪瘟抗体检测的金标准IDEXX检测试剂盒为例。
首先,从原理出发,通过一张图来看看猪瘟抗体检测。
上图所示的阻断法检测猪瘟疫苗抗体的原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第3步中加入的酶标记物(抗猪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与被检血清中的抗猪瘟病毒抗体,两者竞争与包被抗原结合。
而第2步加入的被检血清中如果大量含有抗猪瘟病毒抗体,就会阻断酶标物抗体与包被抗原的结合。
最后加入底物显色。
被检血清中猪瘟病毒抗体越多,阻断率越高,颜色越浅。
猪瘟疫苗的免疫评估一般关注两点:1.阳性率:猪瘟抗体(阻断率(Blocking)≥40%,判为阳性结果;30%<Blocking<40%,判为可疑结果;Blocking≤30%,判为阴性结果)。
免疫合格率:阻断率(Blocking)≥50%的,即为免疫合格(断奶仔猪猪瘟第一次免疫受母源抗体干扰,≥30%可视为合格)。
免疫合格的比例即为免疫合格率。
2.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变异系数计算的是平均个体的变化,以平均滴度背离的百分数来表示公式如下:变异系数 CV = 标准偏差(STDEV)/平均阻断率×100%CV≤40%,显示了群内猪只有一个均衡的、相似反应。
猪瘟病毒抗体阻断ELISA检测方法本方法是用于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猪瘟病毒抗体的一种阻断ELISA方法,通过待测抗体和单克隆抗体与猪瘟病毒抗原的竞争结合,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与底物的显色程度来进行判定。
1 操作步骤在使用时,所有的试剂盒组分都必须恢复到室温18~25℃。
使用前应将各组分放置于室温至少1小时。
1.1 分别将50uL样品稀释液加入每个检测孔和对照孔中。
1.2 分别将50uL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加入相应的对照孔中,注意不同对照的吸头要更换,以防污染。
1.3 分别将50uL的被检样品加入剩下的检测孔中,注意不同检样的吸头要分开,以防污染。
1.4 轻弹微量反应板或用振荡器振荡,使反应板中的溶液混匀。
1.5 将微量反应板用封条封闭置于湿箱中(18~25℃)孵育2小时,也可以将微量反应板用封条置于湿箱中孵育过夜。
1.6 吸出反应孔中的液体,并用稀释好的洗涤液洗涤3次,注意每次洗涤时都要将洗涤液加满反应孔。
1.7 分别将100uL的抗CSFV酶标二抗(即取即用)加入反应孔中,用封条封闭反应板并于室温下或湿箱中孵育30分钟。
1.8 洗板(见1.6)后,分别将100uL 的底物溶液加入反应孔中,于避光、室温条件下放置10分钟。
加完第一孔后即可计时。
1.9 在每个反应孔中加入100uL终止液终止反应。
注意要按加酶标二抗的顺序加终止液。
1.10 在450nm处测定样本以及对照的吸光值,也可用双波长(450nm和620nm)测定样本以及对照的吸光度值,空气调零。
1.11 计算样本和对照的平均吸光度值。
计算方法如下:计算被检样本的平均值OD450(=ODTEST)、阳性对照的平均值(=ODPOS)、阴性对照的平均值(=ODNEG)。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被检样本和阳性对照的阻断率; ODNEG- ODTEST 阻断率=———————×100% ODNEG 2 试验有效性阴性对照的平均OD450应大于0.50。
非洲猪瘟检测方法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猪类疾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以及通过病毒污染的食物、供水和周围环境等途径传播。
非洲猪瘟的爆发对于猪养殖业和相关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及早发现和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方法非常重要。
目前,非洲猪瘟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临床症状观察法:通过观察猪的临床症状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非洲猪瘟。
患病猪表现出高热、食欲减退、倦怠、呼吸急促、出血现象等症状。
但是,临床症状观察法只能提供初步判断,并不能确定是否确实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
2.实验室检测法:实验室检测法是目前最准确、最可靠的非洲猪瘟检测方法之一。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CR技术是一种通过扩增病毒基因片段来检测目标病毒的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而ELISA则是通过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来判断是否感染非洲猪瘟病毒。
这些实验室检测方法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操作,因此通常只在疫情爆发或疫情监测中使用。
3.野猪样本调查:由于野猪在非洲猪瘟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野猪的定期采样和检测可以早期发现非洲猪瘟,并加强对野猪的管理措施。
野猪样本的调查主要通过采集野猪环境中的病毒颗粒、排泄物、组织样本等,然后进行实验室的检测。
4.疫区动物血清学调查:疫区动物血清学调查是一种通过对猪群的血清抗体进行检测,来判断是否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采集血清样本,使用ELISA等方法检测是否存在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抗体。
这种方法对猪群感染情况的监测以及非洲猪瘟疫区范围的划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非洲猪瘟的检测方法都需要仔细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同时,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较高,应重视对猪场环境、猪群的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
此外,非洲猪瘟的病毒具有很高的变异性,对不同亚型的病毒可能具有不同的识别能力,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效果和适应不同病毒亚型的检测需求。
猪瘟病毒IgG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
猪瘟病毒(CSFV)是目前危害国内养猪业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
在猪的免疫预防工作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强化免疫的接种时机问题。
在过高的抗体水平进行免疫,过高的抗体水平还会中和疫苗,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免疫失败;在较低的抗体水平进行免疫,又会出现抗体保护真空期,威胁猪的健康。
该试剂盒检测反映抗体水平,利于指导免疫时机。
【使用时间】
①猪瘟病毒疫苗免疫后免疫效果监测
②平时的抗体监测
【检测原理】
包被经纯化的猪瘟病毒,抗猪IgG抗体作为酶标记抗体,利用间接法来检测被检材料中是否含有猪瘟病毒抗体。
【产品内容】
7. 剩余样品及废弃物应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或用5.0g/L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处理30分钟后废弃。
【保存与有效期】
于2~8℃避光保存,有效期自成品检定合格之日起为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