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理要拒绝“好好先生”好好先生
- 格式:docx
- 大小:12.08 KB
- 文档页数:1
安全要做到“六查”“八看”“三心二意”安全要做到“六查”“八看”“三心二意”2010-05-02 10:00“六查”“八看”“三心二意”六查一是查思想。
检查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工作是否重视,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否确立等。
二是查纪律。
企业员工是否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行为。
三是查制度。
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网络是否建立等。
四是查现场。
工作环境、安全设施、设备、作业流程、安全联锁装置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是否存在隐患等。
五是查措施。
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是否到位。
六是查教育。
检查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和作业人员“三级”教育卡。
查对各工种上岗前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八看一看现场三光、五净、两畅通:“三光”即工具施工机械要擦光,材料堆底要用光,运输道路要清光。
“五净”即下脚边料要检净,砖头灰浆要用净,脚手架下要干净,现场材料要用净,水泥纸袋要倒净。
“两畅通”即道路和排水要畅通。
二看电气设备临时电线不破皮:一般“三火一零”四趟线;架线杆要直,不准已树或金属物代替;电线距地面4m以上,防水线不准有死弯,并必需绝缘良好;行灯36v,金属器内照明12V电压,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闸箱要装触电保护器。
同时要带绝缘手套;配电箱要有盖、上锁;所有的设备电闸箱要有接地线。
三看机械设备防护罩齐全有效;传动装置整洁润滑;撒车灵敏可靠坚持专人专机;起重设备的缆风绳必须牢固,不准已树、脚手架、墙体代替地锚;绳索要和呼规格。
四看高空作业正确使用“三宝”,等高要系安全带;上下交叉作业要隔离;进入现场带安全帽;3m以上挂安全网;上下架子搭梯道;遇6级以上大风要停止起重和高处作业。
五看脚手架材料要符合要求;搭设应牢固可靠;升高后要有防护栏杆,挂安全网最好有护身、兜底两层;脚手板要够宽;严防探头板;板上堆料不准超重、雨雪后要仔细检查,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六看五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和地坑口必须有防护措施,夜间设红灯示警。
企业人员当班三高人员管控措施第一是做好对“系统”的理解。
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整体。
对系统的理解就是要充分了解所在企业的情况,透彻理解各种规章制度,全面掌握相关外部环境,做好在各个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统筹兼顾,认真履行好自己在各个系统中的职责。
对系统的理解,不仅是班长管理能力的主要体现,更是班长树立大局意识的前提。
第二是做好对差别的认识。
没有差别就没有进步,不体现差别就是吃大锅饭。
班长对组员能力、工作质量的差别缺乏认识,是管理不作为的表现,也会严重损害组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班组管理中,班长每月给组员评议打分就是一种差别的体现。
如果班长打给组员的分数是随意的,分数高的人不知高在哪里,分数低的人也不知差在哪里,那今后组员还怎么会热情工作呢!第三是做好对组员心理的了解。
这个社会只有分工不同,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管理者首先应该具备的心理常识。
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提高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不再只是简单的管住人,更要管住他的心。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的管理方式对张三可行,对李四却不行;有的激励措施只对部分人有效,对部分人都无效。
这些都是因人的个性差异造成的。
第四是做好对理论知识的运用。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包含许许多多的法则,我们应善于利用这些理论成果来指导班组的管理工作。
管理不仅要讲原则,更要讲方法。
假如一个苹果要你分给两个人,怎么分两个人才没意见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让其中一人分,另一人先拿。
霍桑效应指出,要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员工受到额外关注会引起绩效上升。
木桶定律指出,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些都提醒我们,工作中要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浅谈如何做好班组管理一、当好班组长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作为企业的基层管理者,班组长要做到以情感人,以言服人,以行化人,做班组员工的贴心人、领路人、带头人和明白人。
班组长自身的素质如何,将决定整个班组工作的成效。
安全工作忌讳的八个态度及做法安全工作是一项严谨慎密的系统工程,需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领导依法依规配置充足的安全改进资源,需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需要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最终实现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
落实不到位踏雪无痕:落实不到位、落实有两层皮或多层皮是安全工作的主要痼疾,落实不到位如同踏雪无痕一切归于零。
为此,各层级应狠抓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解决安全工作领域差不多就行、执行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即可的思维观念,执行需要达到百分之百、落实需要达到没有缝隙,层层不能打折扣、人人不能有缩水,应将落实当成日常安全管控的重要内容严抓严管严惩戒,打造强执行力、落实无丝毫差错的团队,进而使安全工作状态始终处于可控及受控的状态。
没有结果假履职尽责:安全工作需要过程的履职尽职,逐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各项条款内容,更需要零事故的结果;个别管理人员只是敷衍应付自己承担的安全生产职责,自以为自己履职尽责了,殊不知是在假履职、假尽责,管理有漏洞没有自我反省,安全出事故没有最终结果。
为此,企业应完善生产责任制考评机制及安全奖惩机制,各层级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名从业人员应用心履行自己承担的安全职责,以零事故为结果自我查找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自我实施改进活动,没有零事故的结果便是失职失责,不劳而获想获取零事故的结果等同于痴人说梦,安全工作没有免费的午餐,真心付出都可能没有得到的结果,更可况假履职假尽责。
弄虚作假耍滑头钻营:安全工作需要认真用心去把每件事情做到精致,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不能把滑头钻营的不正之风链接到安全工作中。
为此,企业应营造健康向上向善的工作氛围,狠刹安全之歪风邪气,建立健全安全考核机制,彻底根治安全工作的假大空现象,安全最为需要的是用心务实的工作作风。
文山会海为规避风险:安全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安全文件体系,但不需要文山会海式的混乱指示与安排,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主要矛盾,但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理清安全工作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只是为了避免安全管理风险而形成文山会海。
好好先生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挺有意思的书,叫《好好先生》。
读完之后,心里就像被扔进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书里的主人公,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好先生”。
不管别人提什么要求,他都不会拒绝,永远都是那一句“好呀”。
这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小李。
小李就是那种在大家眼中永远不会说“不”的人。
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约着周末一起去爬山。
那天早上,天气其实不太好,阴沉沉的,感觉随时都会下雨。
我心里都有点打退堂鼓了,想着要不改期。
可当我们打电话问小李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说:“好呀,没问题!”我们在山脚下集合的时候,小李背着一个超大的背包,里面装了各种吃的、喝的,还有急救药品什么的。
我就笑着说:“小李,你这也太夸张了吧,背这么多东西。
”他嘿嘿一笑:“以防万一嘛,大家要是有需要呢。
”刚开始爬山的时候,大家都还挺有劲儿的,有说有笑的。
可爬了大概一半的时候,有个朋友小王累得不行了,说:“哎呀,我走不动了,要不咱们休息会儿?”小李马上说:“好呀,那就休息休息。
”于是,他从背包里拿出水和零食分给大家。
等到继续往上爬的时候,天开始下起了毛毛雨。
这下大家都有点慌了,有人说:“要不咱们回去吧,这雨万一下大了可不好。
”小李却还是那句话:“好呀,不过都走到这儿了,再坚持坚持呗。
”就这么着,在小李的“好呀”声中,我们继续往上爬。
雨越下越大,路也越来越滑。
有个地方特别陡,我爬的时候差点滑倒,吓得我心跳都加速了。
小李在后面喊:“小心点,拉着我的手。
”好不容易到了山顶,大家都被淋得像落汤鸡似的。
可小李却还是一脸的笑容,说:“这多有意思呀,多难忘的经历。
”那天回去之后,我就一直在想小李这个人。
他就像书里的那个好好先生一样,永远不会拒绝别人,永远都是那么积极乐观。
其实仔细想想,做个“好好先生”也不容易。
像小李,他要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和需求,自己可能会很累。
但是,也正因为他这样,让我们那次爬山的经历变得特别不一样。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像小李这样的“好好先生”,也可能自己有时候也会不小心变成这样。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供电安全管理会议,共同探讨和部署供电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在此,我代表公司领导发表如下讲话。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供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供电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我们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供电安全管理工作。
一、强化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安全生产,思想先行。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技能培训等形式,让安全生产深入人心。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我们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岗。
各级领导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带头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我们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要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立查立改、不留死角,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四、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操作水平现场是安全生产的主战场,我们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操作。
要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决杜绝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五、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急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处置等工作,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
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安全氛围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
我们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安全生产正能量。
总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管理中的“十戒五防、六查八看等”安全永无止境在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离不开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冬季,更应该注意下面的这“十戒五防六查八看三心二意”!十戒。
纵观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人的安全素质低下是主要因素之一,人的不安全行为实质上就是安全的一大隐患。
具此,总结出现场安全管理“十戒”一戒:侥幸心理。
某些企业负责人思想上重视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忘掉,往往心存侥幸,得过且过,总认为“是祸躲不过”,事事“杯弓蛇影”大可不必。
岂不知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由于麻痹大意引发事故后悔晚矣。
应时刻绷紧安全弦,以如坐针毡的心态,枕弋待旦之心理,须叟不可放松警惕。
二戒:短期行为。
舍不得花钱买平安,不按规范投资永久性的安全设置建设,为了“经济效益”,能省则省,目光短浅,总以为做一个工程,干几个月或年把时间就完工了。
既是有些安全不到位,可拖一拖也就过去了。
殊不知,小钱不花花大钱。
因小失大的案例比比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发生一场大事故足以毁掉一个人前程甚至一个企业。
防范在先,有备无患,此乃上策也三戒:虎头蛇尾。
安全意识应与时俱进。
工程基础施时,安全抓得紧,毕竟是事故高发时段。
进入主体施工,“三宝、四口”和各项安全防护工作,不得不做,可到了装饰收尾阶段,即将大功告成,安全就抛在脑后,随着安装需要各种防护设备逐步拆除,安全隐患有增无减,尤其是安全用电,现场防护更须引起重视。
“无事也可能生是非”,切记,做安全工作务必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四戒:以次充好。
安全防护用品,质量第一是关键。
有的贪图便宜,或为了拿“回扣”,购买质量低劣的,达不到安全标准的“安全网”,以次充好,或买伪劣产品作为劳保用品发放等等,均为安全生产埋下“祸根”。
试问,以牺牲他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换取个人蝇头小利,良心何在?于心何忍?劝君还是循规蹈矩,依法办事,方为明智之举。
五戒:未训上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红线意识心得体会【篇一: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心得体会】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2014年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回顾往年安全生产月,期间一些化工企业照常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导致安全生产月并不安全。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没有做到全员树立起红线意识,员工不能心中时刻有安全,企业自然也就不安全。
因此,要想使安全月以月带年、以月促年,搞好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唯有全员树立起红线意识,企业方能长治久安。
安全,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是一个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
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和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虽然,它很沉重,但却离我们很近,就在点滴之处,细微之中。
对于企业来说,简单不等于容易,小事不等于没事。
尤其安全问题,往往小隐患会酿成大事故。
把安全的弦绷紧,生产生活就会弹出悦耳的篇章。
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把小事作细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工作。
在攀登的路上,使人疲惫的不是山路的陡峭,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当你在施工现场,在起吊物下方设有监护人时;当你在检修现场,设有围栏或照明或悬挂警告标志时;当你在危险标志牌前想一想,自我保护意识强一点时。
??如果当你把这些看似很小很细碎的事做好时,你就不会发出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转瞬即逝的感慨了。
执着于细微处,安全就是生命质量的一根红线。
其实,完整的生命质量不但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包括幸福生活。
当路口的红灯亮起时,停下你匆忙的脚步,休息一会,观望一下,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不会有任何损失。
当你在工作时戴上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上劳保鞋,也许你会感到失去了自由和舒服,但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长久的幸福生活其实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因为事故往往发生在瞬间,瞬间之后就是悲剧。
事故对于个人是身体的直接伤害,对家人、对企业、对社会就是破碎的生活及生活环境。
安全第一就是尊重生命,以人为本。
我们宁愿为安全憔悴,也不想不为事故落泪。
岗位红线的宣传教育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做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强化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为主线,深入扎实地开展“大安全”理念的宣传、落实,本着“全覆盖,零容忍,硬考核,严查处”的原则,抓好基建、生产的安全工作。
二、活动主题强化红线意识、狠抓责任落实。
三、讨论内容结合全面核查《2014年公司防汛抗灾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和即将开始的#2机组b修工作,紧密结合本专业人员所承担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性地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危险点和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四、人员组织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生产活动会议顺利展开,成立安全活动专业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主要职责:1、全面领导、组织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活动。
2、组织各相关外委单位、部门进行总结、评比工作。
五、学习总结强化“红线意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要遏制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必须紧紧抓住电厂这个责任体,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强化技术装备、严格安全监管、严肃责任追究,切实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在管理层面,策划部汽机专业要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各级管理人员不能做“好好先生”,要敢于碰硬、敢于动真格、敢于得罪人,要务实有为,有效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违章作业等问题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纠正,直至杜绝违章作业行为。
要加强对外委单位的管理,特别是要增强其对现场安全生产问题的敏感性,心存敬畏,增强其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要加强对标准化的学习,使其熟悉地掌握工作执行流程,不盲从、不盲目作业。
在作业层面,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要认真落实“四不伤害”的原则和要求,凡事不能火急火燎、毛毛躁躁,更不能漠视自己和同事的生命,要高标准、严要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得违章作业没有可乘之机、习惯性违章无处可循。
做管理不能当『好好先生』卢波【摘要】@@ 小到一个班组,大到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管理的体现无处不在.很多人认为,管理中的做人与做事是并驾齐驱的两个车轮,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团队或公司效益,既能搞好人际关系又能提高团队或公司效益才是真正的管理.只会做人,不会做事,凡事当"好好先生",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这就是管理.【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1页(P48)【作者】卢波【作者单位】湖南正虹集团【正文语种】中文小到一个班组,大到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管理的体现无处不在。
很多人认为,管理中的做人与做事是并驾齐驱的两个车轮,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团队或公司效益,既能搞好人际关系又能提高团队或公司效益才是真正的管理。
只会做人,不会做事,凡事当“好好先生”,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
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这就是管理。
但是,在日常的实际管理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却是人与事纠缠在一起的时候。
其实这也难怪,人是做事情的人,事是人做的事,怎么能分得如此清楚明白呢?所以个人认为,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得罪人的事情,不能只当“好好先生”。
在日常的管理中管理者本身不要怕得罪人,但是不要得罪大多数人,得罪大多数人的管理方法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在下达或执行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权衡利弊。
另外,对事要制度化、对人要人性化,特别是在刚起步的小企业里,首先做的应该是有法可依(即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然后才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管理者如果空有管理之心,却畏首畏尾,这个不愿招惹那个不敢得罪,希望什么麻烦也没有,一心想做个“好好先生”,管理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和提高。
企业抓管理就是要既“无情”又“有情”:在执行制度的层面上要做到“无情”,坚持制度至上,没有什么讲情面的余地。
好好先生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挺有意思的书,叫《好好先生》。
读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感触颇多。
这书里的主人公,那可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好先生”。
不管别人提啥要求,他都一口答应,从来不会拒绝。
刚开始,我还觉得这人挺热心肠的,可越往后看,越觉得不对劲。
就说有一次吧,他的一个朋友大半夜给他打电话,说自己车坏半道上了,让他去帮忙。
这要是搁咱正常人,大半夜睡得正香被吵醒,心里肯定老大不乐意了。
可这位“好好先生”呢,二话不说,穿着睡衣就往外冲。
到了地方,发现朋友其实就是车胎扎了个钉子,自己完全能解决。
但他既然来了,就愣是在寒风中帮着朋友换轮胎,冻得直哆嗦。
等弄完回家,天都快亮了,第二天上班那是哈欠连天,差点没被老板骂死。
还有一回,他同事让他帮忙做一份特别复杂的报表,自己着急去约会。
他本来手头就有一堆工作,可还是应承下来了。
结果为了赶这份报表,他连晚饭都没顾上吃,一直忙到深夜。
最后交上去,同事连句谢谢都没说,好像这一切都是他应该做的。
你说这“好好先生”图啥呢?我一开始真是想不明白。
后来仔细琢磨,觉得他可能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害怕拒绝别人会让别人不喜欢他。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经历。
有段时间,我也像这“好好先生”一样,不懂得拒绝别人。
那会儿我刚参加工作,为了和同事们搞好关系,别人让我帮忙干啥我都答应。
有个同事总是让我帮她带早餐,我住的地方离早餐店老远了,每天得早起半小时去给她买。
有时候我自己都来不及吃,还得一路小跑去公司。
还有一次,另一个同事说家里有事,让我帮她值个班。
我自己那天其实也有点不舒服,但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结果那天工作特别多,累得我差点趴下。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累,心情也越来越差。
我开始反思,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发现,我所谓的“帮忙”,并没有让我收获真正的友谊,反而让别人觉得我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说“不”。
刚开始的时候,还挺不好意思的,总觉得拒绝别人会很内疚。
但慢慢地我发现,只要拒绝得合理,别人也不会怪我。
电力安全管理要拒绝“好好先生”好好先生
在生活中,能见到这样一些人,为人处事总是以和为贵,与人发生冲突,也是彬彬有礼,退让三分,以德服人,在生活中,这些人
总是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誉,但在电力安全管理上,我们要坚决
拒绝这种好好先生。
电力安全管理,重在落实,要求工作人员切实执行安全措施,若非如此,电力安全管理将是纸上谈兵。
如何确保工作人员切实执行
安全措施,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提醒、多介入、重
原则,在发现了安全隐患后,就要命令制止,不手软、不妥协,切
忌在电力安全管理中做好好先生。
在安全管理中,如果发现了违规,却以和谐工作为由,以和为贵,不指出、不制止,任由施工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那安全隐患就不能
得到处理,安全事故也会不期而遇;如果仅仅是指出了违规,却与
施工工作人员讨价还价,最后妥协,同样是对安全工作的不负责。
安全管理队伍中,若人人都是好好先生,那安全工作将无法开展,
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将是公司的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