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泌尿系统 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6
一、名词解释1.肾门2.肾区3.膀胱三角二、填空1.泌尿系统由____、____、___和____构成。
2.肾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出入的部位。
3.膀胱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部分。
4.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一般在_____与第_______肋所成的夹角。
5.肾椎体的底朝向_____,尖端钝圆,伸向____称______。
6.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出入肾门的结构不包括()A.肾的血管B.肾盂C.输尿管D.神经和淋巴2.关于肾的位置,正确的是()A.位于腹膜后面B.第12肋斜过右肾的下部C.右肾比左肾高D.女性的肾较男性高3.肾门位于()A.平第11胸椎B. 平第12胸椎C.平第1腰椎D.平第2腰椎4.输尿管()A.起始于肾盂B.属腹膜内位器官C.全长有两处狭窄D.开口于膀胱体5.膀胱()A.属腹膜外位器官B.空虚时全在小骨盆内C.膀胱尖的下方有尿道内口D.膀胱经的后方有前列腺6.位于膀胱最下方的是()A.膀胱尖B.膀胱底C.膀胱体D.膀胱颈7.女性膀胱后方有()A.直肠B.阴道C.回肠D.乙状结肠8.膀胱肿瘤与结合好发于()A.膀胱前壁B.膀胱体C.膀胱尖D.膀胱三角9.女性尿道长约()A.3~5cmB.5~8cmC.8~10cmD.2~3cm10.女性尿道开口于()A.尿生殖膈裂孔B.阴道前庭C.盆膈裂D.阴道口与肛门之间四、简答题1.简述肾的位置2.何谓膀胱三角?有什么形态特点和临床意义?3.女性尿道的起止、开口部位如何?有什么解剖特点?。
第十章泌尿系统习题二、选择题(一)A1型题1)肾的结构特征是A.肾形似蚕豆,外缘中部凹陷为肾门B.肾为实质性器官,所以有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被膜C.肾实质就是指泌尿小管D.肾叶是有许多肾小叶组成的结构E.肾分皮质和髓质,肾单位仅位于皮质中2.关于球旁复合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也称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及球外系膜细胞组成B.球旁细胞来自上皮细胞C.球旁细胞分泌物肾素易通过血管基膜及内皮细胞释放入血D.致密斑细胞可分泌肾素E.致密斑可感受尿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变化3.关于肾间质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为结缔组织,皮质少,髓质近皮质处最多B.仅由间质细胞与基质组成C.间质细胞的突起中有微丝D.间质细胞的作用与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完全一样E.间质细胞胞质中无嗜锇性颗粒4.肾血循环的特点是A.肾动脉粗而长,血流量大B.有非营养功能的毛细血管C.球后毛细血管有营养肾小体的作用D.一般来说皮质血流量大,约占肾血流量的70%E.直小动脉与直小静脉间的毛细血管很短5.关于肾小叶的组成,下列哪项正确A.两条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B.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C.一个肾锥体及其周围的皮质D.皮质迷路之间的髓放线E.集合管及其周围的髓质6.肾小体的功能是A.重吸收氨基酸B.重吸收葡萄糖C.重吸收水分D.重吸收Na+E.形成原尿7.肾血管球毛细血管为A.连续型,基膜完整B.连续型,基膜不完整C.连续型,无基膜D.有孔型,孔上多无隔膜E.有孔型,孔上有隔膜8.关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细胞界限清楚B.胞质嗜碱性C.有基底纵纹D.游离面有纤毛E.胞质中富含酸性磷酸酶9.关于浅表肾单位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位于皮质深部B.肾小体较大C.数量多D.髓袢长E.细段长10.关于细段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B.位于皮质迷路内C.水分不能通过管壁D.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E.胞质中有分泌颗粒11.关于膀胱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肌层由内纵行、中环形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组成B.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C.固有层有腺体D.不形成皱襞E.外膜为纤维膜12.关于远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光镜结构特征,下列哪项正确A.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B.细胞基部纵纹明显C.细胞有侧突D.细胞有顶小泡和顶小管E.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13.关于肾小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分布在皮质迷路和肾柱内B.由肾小管末端膨大而成,分布在皮质迷路C.也称血管球,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线D.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分布在髓放线E.由肾小管末端膨大而成,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14.A.由远端小管上皮细胞紧密排列形成B.常见于肾小体尿极周围C.能感受滤液中Na﹢的变化并分泌肾素D.致密斑的细胞与球旁细胞关系密切,二者之间有系膜E.细胞低立方形,排列紧密,呈斑状,故称致密斑15.重吸收原尿中蛋白质的结构是近端小管的A.微绒毛B.小管和小泡C.侧突D.质膜内褶E.细胞间隙16.滤过屏障的组成为A.有孔内皮和基膜B.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C.有孔内皮、基膜和血管系膜D.有孔内皮、血管系膜和足细胞裂孔膜E.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和足细胞裂孔膜17.致密斑的功能是A.感受近端小管内Na+浓度B.感受近端小管内K+浓度C.感受远端小管内Na+浓度D.感受远端小管内K+浓度E.感受远端小管内Na+和K+浓度18.下列哪种管道的上皮细胞微绒毛最发达A.近曲小管B.近直小管C.远曲小管D.远直小管E.集合管19.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直接关系的是A.球后毛细血管 B.入球微动脉 C.出球微动脉 D.小叶间动脉E.小叶间静脉20.球内系膜细胞的功能是A.吞噬和降解沉积在系膜上的免疫复合物,参与基膜的更新和修复B.分泌前列腺素C.分泌肾素D.分泌红细胞生成素E.分泌抗利尿激素21.H-E染色的近曲小管细胞界限不清的原因是A.细胞膜太薄B.细胞膜被溶解C.细胞嗜酸性强,染色深D.细胞排列紧密E.相邻细胞有侧突互相嵌合22.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滤过屏障的物质是A.分子量在7万以上的物质B.直径4nm以上的物质C.血浆D.红细胞E.除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份(二)A2型题1.下列哪项不位于肾小叶中A.肾小体B.细段C.系膜细胞D.近端小管直部E.集合小管末端2.下列哪项在肾髓质中见不到A.弓形集合小管B.乳头管C.细段D.远端小管直部E.近端小管直部3.关于球内系膜(血管系膜)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由系膜细胞和基质组成B.系膜细胞有突起伸到内皮细胞与基膜间,但决不能到达毛细血管腔内C.系膜细胞胞质内可含有中间丝D.目前认为系膜细胞来源于平滑肌细胞E.膜细胞有合成作用、分泌作用、吞噬作用及收缩能力4.关于肾小囊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形成的双层囊B.肾小囊的脏层包在血管球的外面C.肾小囊的壁层是单层扁平细胞,只与近曲小管的上皮相连D.足细胞的次级突起可互相穿插成指状相嵌E.肾小囊中的滤液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成分与血浆的相似5.关于原尿中物质的重吸收,下列哪项错误A.葡萄糖、氨基酸及蛋白质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B.水主要在远端小管重吸收C.细段有利于水和离子通透D.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远曲小管E.集合小管能使原尿进一步浓缩6.下列哪项不是泌尿系统具有的上皮A.变移上皮和复层柱状上皮B.足细胞和单层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和有纤毛的单层立方上皮D.足细胞和单层扁平上皮E.有微绒毛的上皮和有质膜内褶的上皮7.下列哪项不是近端小管的功能A.重吸收氨基酸B.重吸收葡萄糖C.重吸收Na+D.分泌H+E.分泌K+8.关于输尿管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变移上皮B.上2/3段的肌层为内纵行、外环形两层平滑肌C.下1/3段肌层为内纵行、中环形和外纵行三层D.外膜为纤维膜E.外膜为浆膜9.关于球外系膜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又称极垫细胞B.位于肾小体血管极与致密斑之间的三角区内C.形态不规则,多突起D.与相邻的球旁细胞、血管系膜细胞之间存在的缝隙连接E.可分泌肾素10.关于肾血液循环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血流量大,流速快B.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C.球后毛细血管内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较低D.90%的血液供应皮质,进入肾小体后被滤过E.髓质内的直小血管与髓袢相伴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浓缩11.关于足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有突起B.突起紧贴在毛细血管基膜外C.突起内有微丝D.突起间有裂孔E.裂孔处无隔膜12.关于髓旁肾单位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位于皮质深部B.肾小体较大C.数量多D.髓袢长E.细段长13.关于集合管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弓形集合管位于皮质迷路B.直集合管位于髓放线和髓质C.乳头管上皮为高柱状D.由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肾乳头组成E.可重吸收水和Na+三、问答题1.请简述近曲小管上皮的光、电镜结构?光镜下,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锥形,胞体较大,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强嗜酸性,细胞核大而圆,近细胞基部。
泌尿系统习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关于肾的位置()A、随呼吸和体位上下移动B、男性低于女性C、成人低于儿童D、位于腹腔内E、左肾低于右肾2.关于肾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脊柱两旁B、腹膜的后方C、右肾比左肾低D、肾门约平第一腰椎E、为腹膜内位器官3.维持肾的位置不包括()A.腹膜B.肾的毗邻器官C.支配肾的神经D.肾被膜E.肾血管4.关于肾脏的正确描述是()A.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面中部 B.右肾比左肾略高C.肾的表面有两层被膜包绕D.尿液通过肾乳头孔流入肾窦E.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缘5不通过肾门的是()A.输尿管B.肾动脉C.肾静脉D.神经E.淋巴管6.肾()A.右肾比左肾高B.左肾下端平第3腰椎C.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中部D.出入两侧肾门的结构不同E.肾门约平第1腰椎体7关于肾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腹膜外位器官B.内缘中部凹陷称肾门C.吸气时比呼气时高D.前面较隆突,后面较平坦E.成人比儿童高8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肾皮质表面覆盖腹膜B.肾小盏包绕肾乳头C.髓质包括肾柱D.肾柱内没有肾单位E.肾锥体的底朝向肾门9.肾蒂中不包括()A.肾动脉B.肾静脉C.肾窦D.淋巴管E.肾盂10.关于输尿管的正确描述是()A.起于肾大盏,终于膀胱 B.分为腹盆两部分 C.有两个狭窄D.管壁有较厚的横纹肌E.女性在距子宫颈外侧缘2cm处子宫动脉的后方11.女性输尿管进入膀胱前,从其前上方跨过的结构是()A.髂内血管B.卵巢血管C.子宫动脉D.闭孔神经 E.闭孔血管12.关于女性输尿管说法中,何者错误()A.经髂血管前方入盆腔 B.行经盆壁血管神经浅面C.以子宫颈外侧至膀胱底 D.子宫动脉从其后方交叉经过E.长约20-30cm13.关于膀胱三角的描述何者错误()A.在膀胱底的内面 B.膀胱充盈时呈平滑状,收缩时则皱缩C.输尿管间襞位于左、右输尿管口之间 D.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E.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14.女性膀胱后方是( )A.子宫和阴道B.卵巢和输卵管C阴道和输卵管D.直肠E.直肠和输卵管15.膀胱()A、属于腹膜内位器官B、在耻骨联合上方穿刺C、尿道内口位于膀胱尖处D、膀胱体的下方为前列腺E、最下方为膀胱底16.有关女性尿道,何者错误()A.较男性尿道短、宽、直 B.长约5cm C.仅有排尿机能D.开口与阴蒂前上方E.穿经尿生殖膈时,有尿道阴道括约肌环绕(二)X型题1.泌尿系统的组成()A.肾B.输尿管C.膀胱D.尿道E.输精管2.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脊柱两侧B.肾区为肾门的体表投影C.外表紧贴肾筋膜D.髓质由肾锥体构成E.是产尿器官3.肾的固定装置有()A.肾被膜B.肾邻近器官C肾血管D.腹内压E.腹膜4.肾的被膜包括()A.纤维膜B.脂肪囊C.肾筋膜D.腹膜E.鞘膜5.肾窦内结构( )A.肾大盏B.肾小盏C.肾孟D.肾血管E.脂肪组织6.肾髓质的结构( )A.每肾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B.2—3个肾锥体合成1个肾乳头C.每肾平均有7—8个肾小盏D.肾乳头上有10—30个乳头孔E.每肾约有8个肾小盏及2—3个肾大盏7.输尿管()A.为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25—30cm B.起自肾盂,终于膀胱C.管壁由较厚的平滑肌组成,通过其蠕动收缩,将尿液推向膀胱D·全长分腹段、盆段和壁内段E.属腹膜外位器官8.输尿管狭窄()A.全长有3个生理性狭窄B.第1个狭窄位于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C.第2个狭窄位于小骨盆入口处 D.第3个狭窄位于壁内段 E.结石易嵌顿处9.膀胱的位置()A.位于盆腔前部B.其前方为耻骨联合C.后方在男性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D.后方在女性为子宫和阴道E.膀胱颈下方男性邻接前列腺,女性邻接尿生殖膈10、膀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上面盖有腹膜B.位于耻骨联合后方C.空虚时呈锥体形D.尖与底之间为膀胱体E.颈的中央有尿道内口11.关于膀胱三角正确的是()A.位于膀胱底黏膜面B.缺少黏膜下层C.黏膜厚而多皱襞D.是结石的好发部位E.由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围成12.女性尿道()A.起自尿道内口,开口于阴道前庭B.其外口位于阴蒂与阴道外口之间C.其外口周围有尿道阴道括约肌,能随意括约阴道和尿道D.较男尿道短、宽、直E.较易产生尿路逆行感染二、名词解释1. 肾门2. 肾盂3. 肾区4、膀胱三角三、简答题1、简述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2、试述肾的额状切面上可见到哪些构造?3、试述输尿管的生理狭窄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的构成,以及肾的形态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位于腹后壁,形似蚕豆,右肾低于左肾约1~2CM。
2.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自前向后顺序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末端;自上向下顺序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3.肾的位置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内,为腹膜外位器官。
肾的高度:左肾在第11胸椎体下缘至第2~3腰椎椎间盘之间;右肾则在第12胸椎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椎体上缘之间。
4.肾门和肾区肾门约在第1腰椎椎体平面,相当于第9肋软骨前段高度,在正中线外侧约5CM。
肾门的体表投影位于腰背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5.肾的毗邻左肾前上部与胃底后面毗邻,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接触,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前上部与肝毗邻,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内侧缘与十二指肠降部相邻。
两肾后面的上1/3与膈毗邻,下部自内侧向外侧分别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腰横机相毗邻6.输尿管的分部全长可分为输尿管腹部,输尿管盆部和输尿管壁内部。
在输尿管腹部左侧输尿管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前方;右侧输尿管则越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7.输尿管的3处狭窄①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②中狭窄:位于小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③下狭窄:位于输尿管的壁内部8.膀胱的形态空虚的膀胱呈三棱锥体形,分尖,体,底和颈四部。
膀胱尖朝向前方,由此沿腹前壁至脐之间有一皱襞为脐正中韧带;膀胱的后面朝向下方,呈三角形称膀胱底;膀胱尖与底之间为膀胱体;最下部称膀胱颈9.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黏膜下层的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称膀胱三角10.膀胱的位置和毗邻膀胱的前方为耻骨联合,二者之间称膀胱前隙或耻骨后间隙,在此男性有耻骨前列腺韧带,女性有耻骨膀胱韧带。
耻骨前泪腺韧带和耻骨膀胱韧带以及脐正中襞与脐外侧襞等结构将膀胱固定在盆腔男性膀胱的后方与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毗邻;女性膀胱的后方与子宫和阴道相毗邻。
病理学练习题(含答案):泌尿系统疾病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2.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4.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A型题1. 肾小球肾炎属于( )A. 化脓性炎B. 纤维素性炎C. 肉芽肿性炎D. 出血性炎E. 非化脓性变态反应性炎2. 与肾小球肾炎描述不符的是()A. 可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B. 可由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C. 可由肾小球固有抗原引起D. 可由肾小球植入抗原引起E. 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3. 与肾小球描述不符的是()A. 再生能力强B. 由毛细血管丛和肾球囊构成C. 滤过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构成D. 系膜细胞具有吞噬功能E. 滤过膜带负电荷4. 非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肾小球损伤的因素是()A. 补体B. 血小板C. 中性粒细胞D. 巨噬细胞E. T细胞5. 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不符的是()A. 由肾小球性抗原引起B. 由非肾小球性抗原引起C. 抗原抗体在血液中形成复合物D.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炎症E. 免疫复合物的大小、所带电荷在发病病中起重要作用6.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是()A.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B.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C.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D. 肾小球内皮细胞E. 肾小球系膜细胞7. 与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符的描述是()A. 可引起大红肾B. 双肾弥漫受累C. 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D. 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E. 预后差8.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的病变特点是()A. 毛细血管基底膜内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B. 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侧见驼峰状致密沉积物C.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D. 毛细血管基底膜严重受损E. 毛细血管基底膜内见致密沉积物9. 不符合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尿液变化的是()A. 少尿、无尿B. 血尿C. 蛋白尿D. 管型尿E. 脓尿10.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是()A.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B.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C.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D.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E. 肾小球系膜细胞11.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症状是()A. 肾病综合征B. 急性肾炎综合征C. 慢性肾炎综合征D.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E.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12. 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肾炎是()A.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B.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D.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E. 局灶性肾小球肾炎13. 对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不正确的描述是()A. 病变严重,进展快,预后差B. 多数肾小球新月体形成C. 新月体由肾小球囊壁层上皮和巨噬细胞构成D. 免疫荧光均见沿基底膜呈线状分布E. 基底膜变性断裂14.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B. 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并有钉突形成C.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及分层D. 肾小球硬化E. 肾小球无明显病变15. 对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不正确的描述是()A. 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生B. 肾小球基底膜有钉突形成C.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颗粒状IgG和C3荧光D. 肾小球系膜区有团块状IgG荧光E. 肾小球基底膜外侧有多数电子致密物16.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A.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B. 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C.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D.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融合E.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17. 对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不正确的描述是()A. 起病缓慢,病程长B. 对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C. 晚期导致肾功能衰竭D. 常引起肾病综合征E. 儿童患者多见18. 不符合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是()A. 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性增生B. 肾小球新月体形成C. 肾小球系膜区和毛细血管C3沉积D. 肾小球基底膜内侧、致密层、外侧电子致密物E. 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19. 低补体血症性肾小球肾炎属于()A.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B. 弥漫硬化性肾小球肾炎C.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D.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E.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 符合致密物沉积病的时()A. C3颗粒沉积于基底膜内B. 患者预后良好C. 毛细血管基底膜正常D. IgG颗粒沉积于基底膜内E. 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21. 不符合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是()A. 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B. 多数预后良好C. 系膜区电子致密沉积物D. 系膜区IgM、IgG、C3沉积E. 系膜细胞和和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22. 不符合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是()A. 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50%B. 可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C. 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D. 皮质激素治疗无效E. 可引起肾病综合征23.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 肾小管上皮脂肪变性和坏死B.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C. 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D.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E.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24. 不属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A. 高度水肿B. 血尿C. 低蛋白血症D. 高胆固醇血症E. 大量蛋白尿25. 符合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的描述是()A. 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B. 数抗基底膜肾小球肾炎C. 由植入性非肾性抗原引起D. 通过补体旁路激活引起E. 由T细胞介导引起26.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A. 肾病综合征B. 急性肾炎综合征C. 慢性肾炎综合征D.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E.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27. 对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不正确的描述是()A. 上皮细胞足突融合B.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节段性玻璃样变C. 常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D. 病变呈慢性进行性E. 约半数5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8. 符合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局的描述是()A. 多数转变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B. 多数转变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 多数可自行消退D. 多数严重影响肾功能E. 约半数5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9.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 肾间质纤维化B. 肾小球增生、肥大C. 部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D. 大部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E. 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30.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特征性的尿变化是()A. 蛋白尿B. 少尿无尿C. 多尿夜尿D. 管型尿E. 血尿31. 很少发展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是()A. IgA肾病B.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膜性肾小球肾炎D.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新月体性肾小肾炎32.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表现为()A. 大红肾B. 颗粒性固缩肾C. 大白肾D. 蚤咬肾E. 大瘢痕性固缩肾33. 引起尿毒症的病理基础是()A. 肾小球代偿性肥大B. 肾间质纤维化C. 肾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D. 大部分肾单位破坏E. 肾小动脉硬化34. 肾盂肾炎的基本病变是()A. 化脓性炎B. 变态反应性炎C. 增生性炎D. 变质性炎E. 纤维素性炎35. 肾盂肾炎主要累及()A. 肾小球B. 肾小管C. 肾间质D. 肾盂E. 肾小管、肾间质和肾盂36. 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变形杆菌B. 产气杆菌C. 大肠杆菌D. 葡萄球菌E. 链球菌37. 不符和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是()A. 多为上行性感染B. 多为血源性感染C. 多为大肠杆菌感染D. 与尿路阻塞有关E. 多发生于女性38. 急性肾盂肾炎的合并症不包括()A. 急性坏死性乳头炎B. 肾盂积脓C. 肾周围脓肿D. 肾结石E. 急性膀胱炎39. 急性肾盂肾炎一般不引起()A. 发热、寒战、白细胞增高B. 腰痛C. 脓尿、菌尿、蛋白尿D. 尿频、尿急、尿痛E. 尿毒症40. 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呈()A. 凹陷性瘢痕伴脓肿形成B. 颗粒性固缩肾C. 大白肾D. 蚤咬肾E. 大瘢痕性固缩肾三、X型题1. 符合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的描述是()A. 多为上行性感染B. 多为血源性感染C. 多为大肠杆菌感染D. 与尿路阻塞有关2. 急性肾盂肾炎可引起()A. 发热、寒战B. 腰痛C. 脓尿、菌尿、蛋白尿D. 尿频、尿急、尿痛3. 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有()A. 肾小管内蛋白管型B. 肾间质内慢性炎细胞浸润C. 肾间质纤维化D. 肾小球囊周围纤维化4.肾细胞癌的扩散途径包括()A. 直接蔓延至肾上腺、肝、结肠B. 盆腔种植转移常见C. 经淋巴道转移到主动脉旁淋巴结D. 经肾静脉转移到肺5.符合肾细胞癌的描述是()A. 早期发生血道转移B. 发病隐匿C. 引起副肿瘤综合征D. 多见于肾盂6.肾细胞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A. 透明细胞癌B. 乳头状癌C. 颗粒细胞癌D. 未分化癌7.肾细胞癌危险因素包括()A. 吸烟B. 肥胖C. 遗传D. 糖尿病8.肾细胞癌可引起()A. 高胆固醇血症B. 贫血C. 高钙血症D. Cushing综合征9. 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A. 腺癌B. 鳞癌C. 移行细胞癌D. 未分化癌10. 肾母细胞瘤的主要组织成分有()A. 原始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B. 幼稚的间叶组织成分C. 移行上皮腺上皮四、问答题1. 简述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第十章泌尿系统习题二、选择题(一)A1型题1)肾的结构特征是A.肾形似蚕豆,外缘中部凹陷为肾门B.肾为实质性器官,所以有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被膜C.肾实质就是指泌尿小管D.肾叶是有许多肾小叶组成的结构E.肾分皮质和髓质,肾单位仅位于皮质中2.关于球旁复合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也称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及球外系膜细胞组成B.球旁细胞来自上皮细胞C.球旁细胞分泌物肾素易通过血管基膜及内皮细胞释放入血D.致密斑细胞可分泌肾素E.致密斑可感受尿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变化3.关于肾间质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为结缔组织,皮质少,髓质近皮质处最多B.仅由间质细胞与基质组成C.间质细胞的突起中有微丝D.间质细胞的作用与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完全一样E.间质细胞胞质中无嗜锇性颗粒4.肾血循环的特点是A.肾动脉粗而长,血流量大B.有非营养功能的毛细血管C.球后毛细血管有营养肾小体的作用D.一般来说皮质血流量大,约占肾血流量的70%E.直小动脉与直小静脉间的毛细血管很短5.关于肾小叶的组成,下列哪项正确A.两条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B.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C.一个肾锥体及其周围的皮质D.皮质迷路之间的髓放线E.集合管及其周围的髓质6.肾小体的功能是A.重吸收氨基酸B.重吸收葡萄糖C.重吸收水分D.重吸收Na+E.形成原尿7.肾血管球毛细血管为A.连续型,基膜完整B.连续型,基膜不完整C.连续型,无基膜D.有孔型,孔上多无隔膜E.有孔型,孔上有隔膜8.关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细胞界限清楚B.胞质嗜碱性C.有基底纵纹D.游离面有纤毛E.胞质中富含酸性磷酸酶9.关于浅表肾单位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位于皮质深部B.肾小体较大C.数量多D.髓袢长E.细段长10.关于细段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B.位于皮质迷路内C.水分不能通过管壁D.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E.胞质中有分泌颗粒11.关于膀胱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肌层由内纵行、中环形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组成B.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C.固有层有腺体D.不形成皱襞E.外膜为纤维膜12.关于远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光镜结构特征,下列哪项正确A.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B.细胞基部纵纹明显C.细胞有侧突D.细胞有顶小泡和顶小管E.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13.关于肾小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分布在皮质迷路和肾柱内B.由肾小管末端膨大而成,分布在皮质迷路C.也称血管球,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线D.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分布在髓放线E.由肾小管末端膨大而成,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14.A.由远端小管上皮细胞紧密排列形成B.常见于肾小体尿极周围C.能感受滤液中Na﹢的变化并分泌肾素D.致密斑的细胞与球旁细胞关系密切,二者之间有系膜E.细胞低立方形,排列紧密,呈斑状,故称致密斑15.重吸收原尿中蛋白质的结构是近端小管的A.微绒毛B.小管和小泡C.侧突D.质膜内褶E.细胞间隙16.滤过屏障的组成为A.有孔内皮和基膜B.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C.有孔内皮、基膜和血管系膜D.有孔内皮、血管系膜和足细胞裂孔膜E.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和足细胞裂孔膜17.致密斑的功能是A.感受近端小管内Na+浓度B.感受近端小管内K+浓度C.感受远端小管内Na+浓度D.感受远端小管内K+浓度E.感受远端小管内Na+和K+浓度18.下列哪种管道的上皮细胞微绒毛最发达A.近曲小管B.近直小管C.远曲小管D.远直小管E.集合管19.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直接关系的是A.球后毛细血管 B.入球微动脉 C.出球微动脉 D.小叶间动脉E.小叶间静脉20.球内系膜细胞的功能是A.吞噬和降解沉积在系膜上的免疫复合物,参与基膜的更新和修复B.分泌前列腺素C.分泌肾素D.分泌红细胞生成素E.分泌抗利尿激素21.H-E染色的近曲小管细胞界限不清的原因是A.细胞膜太薄B.细胞膜被溶解C.细胞嗜酸性强,染色深D.细胞排列紧密E.相邻细胞有侧突互相嵌合22.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滤过屏障的物质是A.分子量在7万以上的物质B.直径4nm以上的物质C.血浆D.红细胞E.除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份(二)A2型题1.下列哪项不位于肾小叶中A.肾小体B.细段C.系膜细胞D.近端小管直部E.集合小管末端2.下列哪项在肾髓质中见不到A.弓形集合小管B.乳头管C.细段D.远端小管直部E.近端小管直部3.关于球内系膜(血管系膜)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由系膜细胞和基质组成B.系膜细胞有突起伸到内皮细胞与基膜间,但决不能到达毛细血管腔内C.系膜细胞胞质内可含有中间丝D.目前认为系膜细胞来源于平滑肌细胞E.膜细胞有合成作用、分泌作用、吞噬作用及收缩能力4.关于肾小囊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形成的双层囊B.肾小囊的脏层包在血管球的外面C.肾小囊的壁层是单层扁平细胞,只与近曲小管的上皮相连D.足细胞的次级突起可互相穿插成指状相嵌E.肾小囊中的滤液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成分与血浆的相似5.关于原尿中物质的重吸收,下列哪项错误A.葡萄糖、氨基酸及蛋白质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B.水主要在远端小管重吸收C.细段有利于水和离子通透D.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远曲小管E.集合小管能使原尿进一步浓缩6.下列哪项不是泌尿系统具有的上皮A.变移上皮和复层柱状上皮B.足细胞和单层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和有纤毛的单层立方上皮D.足细胞和单层扁平上皮E.有微绒毛的上皮和有质膜内褶的上皮7.下列哪项不是近端小管的功能A.重吸收氨基酸B.重吸收葡萄糖C.重吸收Na+D.分泌H+E.分泌K+8.关于输尿管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变移上皮B.上2/3段的肌层为内纵行、外环形两层平滑肌C.下1/3段肌层为内纵行、中环形和外纵行三层D.外膜为纤维膜E.外膜为浆膜9.关于球外系膜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又称极垫细胞B.位于肾小体血管极与致密斑之间的三角区内C.形态不规则,多突起D.与相邻的球旁细胞、血管系膜细胞之间存在的缝隙连接E.可分泌肾素10.关于肾血液循环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血流量大,流速快B.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C.球后毛细血管内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较低D.90%的血液供应皮质,进入肾小体后被滤过E.髓质内的直小血管与髓袢相伴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浓缩11.关于足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有突起B.突起紧贴在毛细血管基膜外C.突起内有微丝D.突起间有裂孔E.裂孔处无隔膜12.关于髓旁肾单位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位于皮质深部B.肾小体较大C.数量多D.髓袢长E.细段长13.关于集合管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弓形集合管位于皮质迷路B.直集合管位于髓放线和髓质C.乳头管上皮为高柱状D.由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肾乳头组成E.可重吸收水和Na+三、问答题1.请简述近曲小管上皮的光、电镜结构?光镜下,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锥形,胞体较大,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强嗜酸性,细胞核大而圆,近细胞基部。
泌尿系统练习题一、选择题1.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排泄废物B. 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C. 产生尿液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器官不属于泌尿系统?A. 肾脏B. 输尿管C. 膀胱D. 胆囊3.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什么?A. 肾小管B. 肾小球C. 肾单位D. 肾盂4. 尿液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肾小球B. 肾小管C. 膀胱D. 输尿管5. 以下哪个疾病与泌尿系统无关?A. 肾结石B. 肾盂肾炎C. 膀胱炎D. 胆囊炎二、填空题6. 肾脏通过_________来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7. 尿液在排出体外之前,暂时储存在_________中。
8.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pH值通常在_________之间。
9. 肾脏的过滤功能主要发生在_________中。
10.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主要发生在_________中。
三、判断题11. 肾脏是泌尿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12. 尿液中的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
()13. 肾脏的滤过功能主要依靠肾小球。
()14. 尿液的pH值通常为酸性。
()15. 肾脏疾病通常不会引起全身性症状。
()四、简答题16. 简述肾脏的主要功能。
17. 描述尿液形成的基本过程。
18. 解释为什么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19. 列举几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症状。
20. 阐述为什么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泌尿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五、案例分析题21. 患者,男性,45岁,因腰痛和尿频尿急就医。
尿液检查发现有红细胞和白细胞。
请分析可能的疾病,并提出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建议。
六、论述题22. 论述泌尿系统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和改善措施。
请注意,以上练习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或练习应根据具体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进行设计。
A1题型1、具有产生尿液,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功能的器官是:A、肾B、输尿管C、肾盂D、膀胱E、尿道2、有关肾形态,错误的描述是:A 、为形似蚕豆的实质性器官B 、上端窄而厚,前面较凸C 、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D 、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为肾蒂E 、肾门向肾内续于肾窦3、肾蒂内的结构不包括的是:A、肾静脉B、肾动脉C、肾盂D、神经E、输尿管4、肾窦内的结构不包括的是:A、肾静脉属支B、肾动脉分支C、肾盂D、输尿管E、肾大盏5、关于肾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A 、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B 、右肾较左肾高C、左肾上缘平第11胸椎体的下缘D、右肾上缘平第12胸椎体上缘E 、右肾下缘平第3腰椎体上缘6、成人肾门平对:A、第11胸椎B、第12胸椎C、第1腰椎D、第2腰椎E、第3腰椎7、第12肋与肾的正确关系是:A 斜过左肾后面的下部B 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C 斜过左肾后面的上部D 斜过右肾后面的中部E 斜过右肾后面的下部8、关于肾门的体表投影,说法错误的是:A 在腹前壁位于第9肋前端B 距前正中线约5cm处C 在腹后壁位于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相交处的区域D 在腹后壁位于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1肋相交处的区域E 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称之为肾区9、关于肾的被膜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肾筋膜仅包绕肾B、肾筋膜前、后两层在肾下方相互融合C、最内层为肾筋膜D、脂肪囊位于肾筋膜与纤维囊之间E、以上都不对10、肾被膜的最外层是:A、纤维囊B、脂肪囊C、肾筋膜D、肾皮质E、腹膜11、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是:A 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B 脂肪囊、纤维囊、肾筋膜C 脂肪囊、肾筋膜、纤维囊D 肾筋膜、脂肪囊、纤维囊E 纤维囊、肾筋膜、脂肪囊12、肾囊封闭时,药物注入:A、纤维囊B、脂肪囊C、肾筋膜D、腹膜E、肾门13、维持肾位置的结构不包括下列哪项:A、腹膜B、肾的毗邻器官C、支配肾脏的神经D、肾被膜E、肾血管14、肾的固定装置不健全时,肾可向何方游走:A 向外侧B 向内侧C 向下方D 向两侧E 向前方15、紧邻肾上端的结构:A 、肝门B 、胰头C 、肾上腺D 、幽门E 、胃底16、肾乳头流出的尿液首先排入A 肾大盏B 肾盂C 输尿管D 肾小盏E 肾窦17、关于肾小体组成,正确的是:A 肾小囊和肾小管B 血管球和肾小管C 肾小囊和集合管D 血管球和肾小囊E 血管球和集合管18、肾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 肾小体B 肾柱C 肾单位D 肾椎体E 肾小管19、肾皮质伸入肾髓质内的部分是:A、肾门B、肾窦C、肾柱D、肾锥体E、肾乳头20、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主要场所是:A 肾小囊B 近端小管C 远端小管D 细段E 集合管21、成人每24小时两肾可产生原尿约:A、160LB、170LC、150LD、190LE、180L22、关于输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细长的肌性管道B、沿腰大肌前面下行C、在小骨盆入口处跨过髂总动脉分叉处D、下端开口于膀胱体E、在子宫颈外侧约2cm 处有子宫动脉从其前方通过23、输尿管的第二处狭窄位于:A、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B、穿膀胱壁处C、与子宫动脉交叉处D、跨越髂血管处E、跨越主动脉处24、输尿管的第三处狭窄位于:A、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B、穿膀胱壁处C、与子宫动脉交叉处D、跨越髂血管处E、跨越主动脉处25、移行为输尿管的是:A、集合小管B、乳头管C、肾小盏D、肾大盏E、肾盂26、输尿管管径为:A、0.5-1cmB、1-1.5cmC、1.5-2cmD、0.5-1mmE、1-1.5mm27、输尿管狭窄处管径为:A、0.1cmB、0.2-0.3cmC、0.3-0.4cmD、0.5-1cmE、0.4-0.5cm28、对膀胱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囊状贮尿器官B、成人容量为350-500mlC、分底、体、颈三部D、空虚时呈锥体形E、成人膀胱位于盆腔内29、对膀胱的描述,正确的是:A 、膀胱空虚时,呈圆形B 、膀胱尖向下C 、其壁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构成D 、膀胱空虚时,整个粘膜可形成许多不规则的皱璧E 、粘膜上皮为立方上皮30、膀胱最大容量是:A、500mlB、800mlC、1000mlD、1200mlE、600ml31、膀胱三角位于:A、膀胱尖B、膀胱底C、膀胱体的上部D、膀胱颈E、膀胱体的下部32、膀胱的最下部是:A、膀胱体B、膀胱颈C、膀胱底D、膀胱尖E、尿道内口33、膀胱镜检时,可见一苍白带的结构:A、输尿管口B、尿道内口C、膀胱三角D、输尿管间襞E、以上均不是34、膀胱后方的毗邻器官不包括:A、输精管壶腹B、精囊C、子宫D、阴道E、前列腺35、女性尿道后方邻:A 、直肠B 、子宫C 、膀胱底D 、阴道E 、肛管36、对膀胱三角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充盈时粘膜皱襞消失B 位于膀胱体内面C 是结核的好发部位D 在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E 空虚时粘膜皱襞消失A2题型37、某男性患者,经一系列检查,诊断为膀胱肿瘤。
泌尿系统解剖练习一、名词解释1.肾门: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以及神经等出入肾的部位,就叫肾门。
2.肾蒂:出入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称为肾蒂。
肾蒂左侧的比右侧的长。
3.肾窦: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的腔隙,称为肾窦,内含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及脂肪等。
4.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就叫膀胱三角,粘膜光滑无皱襞,是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二、填空题1.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
2. 某些肾疾患者,往往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可有压痛或叩击痛。
3.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部,过右肾后面的()部。
4.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和()。
5. 输尿管为腹膜(外)位器官,从上至下分为(),()和()三段。
6.膀胱可分为()、()、()和()四部分。
7. 膀胱位于()的前部,其前方为();后方,在男性有(),()和(),在女性有()和()。
8. 两肾位置,左侧比右侧();两肾蒂长度,左侧比右侧()。
9. 出入肾门的主要结构是(),(),()和淋巴管、神经等。
10. 在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和()11.输尿管在三处狭窄,第1狭窄处在输尿管的(起始处);第2狭窄处在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第3处狭窄在(穿膀胱壁)处。
12.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两侧()口和()口之间的三角区域。
答案3.中,上4.纤维膜,脂肪囊,肾筋膜5.,腹段,盆段,壁内段6.膀胱底,膀胱体,膀胱尖,膀胱颈7.小骨盆腔,耻骨联合,精囊腺,输精管壶腹,直肠,子宫,阴道8.高,长9.肾动脉,肾静脉,肾盂10.皮质,髓质12.输尿管,尿道内三、单项选择题1.关于肾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B.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C.左肾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D.左肾比右肾低半个椎体2.第12肋斜过A.左肾后方上部B.右肾后方上部C.右肾后方中D.右肾后方下部3.肾A.肾皮质表面覆盖腹膜B.肾小盏包绕肾乳头C.肾髓质由肾柱构成D.肾被膜从外向内为纤维膜,脂肪囊和肾筋膜A.是肾门向肾内延续的腔B.由肾皮质围成C.内有肾动脉和肾静脉体干D.内有输尿管上端5.肾锥体位于A.肾皮质B.肾小盏C.肾窦D肾髓质6.成人肾门平对A第11胸椎 B.第12胸椎 C.第1腰椎 D.第2腰椎7.肾蒂中不包括A.肾动脉B.肾静脉C.肾盂D.肾窦8.不通过肾门结构是A.输尿管B.肾动脉C.肾静脉D肾盂9.输尿管A.起自肾盂B.分腹、盆二段C.开口于膀胱体的两侧D.为腹膜间位器官答案1. D 2B 3. B 4. A 5. D 6 C 7.D 8.A 9. A四、多项选择题1.肾A.为实质性器官B.上端有肾上腺C.右肾比左肾高D.肾蒂左长右短E.为腹膜外位器官2.肾A.位于腹后壁脊柱B.肾门平对第1腰椎C.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D.成人肾比儿童肾低E.有三层被膜3.出入肾门的结构有A.肾动脉B.肾静脉C.输尿管D.淋巴管E.神经4.肾窦内含有A.肾盂B.肾大盏C.肾小盏D.肾锥体E.肾柱5.输尿管A.为腹膜间位器官B.起于肾小盏,终于膀胱C.经腰大肌前方下降D.分腹、盆、壁内段三段E.开口于膀胱底6.膀胱A.空虚时位于小骨盆腔内B.颈的下端有尿道内口C.最下部称膀胱底D.膀胱尖朝向前上方E.在男性后面有前列腺7.膀胱的分部为A.膀胱底B.膀胱体C.膀胱颈D.膀胱管E.膀胱尖答案1.ABDE2.ABCE3.ABDE4.ABC5.CDE6.ABD7.ABCD五、问答题1. 肾位于何处?与椎体和第12肋有什么关系?肾有病时,在何处可有压痛?3.膀胱的位置与毗邻关系如何?4.输尿管分哪几部分?有哪几个狭窄?5.尿液从肾乳头流出后,需经过哪些结构排出体外?答案1. 答:肾位于腹后壁上部脊柱的两侧。
第十章泌尿系统习题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肾的结构特征是
A.肾形似蚕豆,外缘中部凹陷为肾门
B.肾为实质性器官,所以有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被膜
C.肾实质就是指泌尿小管
D.肾叶是有许多肾小叶组成的结构
E.肾分皮质和髓质,肾单位仅位于皮质中
2.关于球旁复合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也称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及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B.球旁细胞来自上皮细胞
C.球旁细胞分泌物肾素易通过血管基膜及内皮细胞释放入血
D.致密斑细胞可分泌肾素
E.致密斑可感受尿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变化
3.关于肾间质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为结缔组织,皮质少,髓质近皮质处最多
B.仅由间质细胞与基质组成
C.间质细胞的突起中有微丝
D.间质细胞的作用与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完全一样
E.间质细胞胞质中无嗜锇性颗粒
4.肾血循环的特点是
A.肾动脉粗而长,血流量大
B.有非营养功能的毛细血管
C.球后毛细血管有营养肾小体的作用
D.一般来说皮质血流量大,约占肾血流量的70%
E.直小动脉与直小静脉间的毛细血管很短
5.关于肾小叶的组成,下列哪项正确
A.两条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B.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C.一个肾锥体及其周围的皮质D.皮质迷路之间的髓放线
E.集合管及其周围的髓质
6.肾小体的功能是
A.重吸收氨基酸B.重吸收葡萄糖
C.重吸收水分D.重吸收Na+E.形成原尿
7.肾血管球毛细血管为
A.连续型,基膜完整B.连续型,基膜不完整
C.连续型,无基膜D.有孔型,孔上多无隔膜
E.有孔型,孔上有隔膜
8.关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细胞界限清楚B.胞质嗜碱性
C.有基底纵纹D.游离面有纤毛E.胞质中富含酸性磷酸酶
9.关于浅表肾单位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位于皮质深部B.肾小体较大
C.数量多D.髓袢长E.细段长
10.关于细段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B.位于皮质迷路内
C.水分不能通过管壁D.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
E.胞质中有分泌颗粒
11.关于膀胱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肌层由内纵行、中环形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组成
B.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
C.固有层有腺体
D.不形成皱襞
E.外膜为纤维膜
12.关于远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光镜结构特征,下列哪项正确
A.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B.细胞基部纵纹明显
C.细胞有侧突D.细胞有顶小泡和顶小管
E.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
13.关于肾小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分布在皮质迷路和肾柱内
B.由肾小管末端膨大而成,分布在皮质迷路
C.也称血管球,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线
D.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分布在髓放线
E.由肾小管末端膨大而成,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
14.
A.由远端小管上皮细胞紧密排列形成
B.常见于肾小体尿极周围
C.能感受滤液中Na﹢的变化并分泌肾素
D.致密斑的细胞与球旁细胞关系密切,二者之间有系膜
E.细胞低立方形,排列紧密,呈斑状,故称致密斑
15.重吸收原尿中蛋白质的结构是近端小管的
A.微绒毛B.小管和小泡C.侧突D.质膜内褶E.细胞间隙16.滤过屏障的组成为
A.有孔内皮和基膜B.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
C.有孔内皮、基膜和血管系膜D.有孔内皮、血管系膜和足细胞裂孔膜E.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和足细胞裂孔膜
17.致密斑的功能是
A.感受近端小管内Na+浓度B.感受近端小管内K+浓度
C.感受远端小管内Na+浓度D.感受远端小管内K+浓度
E.感受远端小管内Na+和K+浓度
18.下列哪种管道的上皮细胞微绒毛最发达
A.近曲小管B.近直小管C.远曲小管D.远直小管E.集合管19.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直接关系的是
A.球后毛细血管 B.入球微动脉 C.出球微动脉 D.小叶间动脉E.小叶间静脉20.球内系膜细胞的功能是
A.吞噬和降解沉积在系膜上的免疫复合物,参与基膜的更新和修复
B.分泌前列腺素
C.分泌肾素
D.分泌红细胞生成素
E.分泌抗利尿激素
21.H-E染色的近曲小管细胞界限不清的原因是
A.细胞膜太薄B.细胞膜被溶解
C.细胞嗜酸性强,染色深D.细胞排列紧密
E.相邻细胞有侧突互相嵌合
22.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滤过屏障的物质是
A.分子量在7万以上的物质B.直径4nm以上的物质
C.血浆D.红细胞E.除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份
(二)A2型题
1.下列哪项不位于肾小叶中
A.肾小体B.细段C.系膜细胞D.近端小管直部E.集合小管末端2.下列哪项在肾髓质中见不到
A.弓形集合小管B.乳头管C.细段D.远端小管直部E.近端小管直部3.关于球内系膜(血管系膜)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由系膜细胞和基质组成
B.系膜细胞有突起伸到内皮细胞与基膜间,但决不能到达毛细血管腔内
C.系膜细胞胞质内可含有中间丝
D.目前认为系膜细胞来源于平滑肌细胞
E.膜细胞有合成作用、分泌作用、吞噬作用及收缩能力
4.关于肾小囊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形成的双层囊
B.肾小囊的脏层包在血管球的外面
C.肾小囊的壁层是单层扁平细胞,只与近曲小管的上皮相连
D.足细胞的次级突起可互相穿插成指状相嵌
E.肾小囊中的滤液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成分与血浆的相似
5.关于原尿中物质的重吸收,下列哪项错误
A.葡萄糖、氨基酸及蛋白质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B.水主要在远端小管重吸收
C.细段有利于水和离子通透
D.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远曲小管
E.集合小管能使原尿进一步浓缩
6.下列哪项不是泌尿系统具有的上皮
A.变移上皮和复层柱状上皮
B.足细胞和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和有纤毛的单层立方上皮
D.足细胞和单层扁平上皮
E.有微绒毛的上皮和有质膜内褶的上皮
7.下列哪项不是近端小管的功能
A.重吸收氨基酸B.重吸收葡萄糖C.重吸收Na+D.分泌H+E.分泌K+
8.关于输尿管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上皮为变移上皮B.上2/3段的肌层为内纵行、外环形两层平滑肌C.下1/3段肌层为内纵行、中环形和外纵行三层D.外膜为纤维膜E.外膜为浆膜
9.关于球外系膜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又称极垫细胞B.位于肾小体血管极与致密斑之间的三角区内C.形态不规则,多突起D.与相邻的球旁细胞、血管系膜细胞之间存在的缝隙连接E.可分泌肾素
10.关于肾血液循环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血流量大,流速快
B.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
C.球后毛细血管内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较低
D.90%的血液供应皮质,进入肾小体后被滤过
E.髓质内的直小血管与髓袢相伴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浓缩
11.关于足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有突起B.突起紧贴在毛细血管基膜外
C.突起内有微丝D.突起间有裂孔E.裂孔处无隔膜
12.关于髓旁肾单位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位于皮质深部B.肾小体较大C.数量多D.髓袢长E.细段长13.关于集合管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弓形集合管位于皮质迷路B.直集合管位于髓放线和髓质
C.乳头管上皮为高柱状D.由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肾乳头组成E.可重吸收水和Na+
三、问答题
1.请简述近曲小管上皮的光、电镜结构?
光镜下,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锥形,胞体较大,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强嗜酸性,细胞核大而圆,近细胞基部。
上皮细胞腔面有刷状缘,电镜下为密集排列的细长微绒毛。
微绒毛基部有许多小管和小泡以及大量溶酶体。
细胞侧面有许多突起,相邻细胞的侧突指状嵌合,是光镜下细胞界限不清的重要原因。
细胞基部有发达的质膜内褶,内有许多纵行的线粒体,构成光镜下的纵纹。
2.请简述血管球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球是位于肾小囊内的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
一条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伸入肾小囊中,先分成4~5个分支,然后再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袢,毛细血管网汇合成一条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离开肾小囊。
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而短,使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利于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从毛细血管滤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
毛细血管属有孔型。
其周围的球内系膜由基质和球内系膜细胞组成。
球内系膜细胞呈星形、核小染色深,细胞突起可以伸入内皮与基膜之间。
目前认为球内系膜细胞可能有合成基质、吞噬和降解沉积在系膜上的小分子物质或免疫复合物、参与基膜的更新和修复等功能。
3.请简述近曲小管重吸收的结构基础?
近曲小管表面密集排列的微绒毛扩大了重吸收面积;顶浆小管和小泡有利于蛋白质的重吸收;侧突和质膜内褶使细胞侧面和基底面与间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面积增大;线粒体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了能量。
4.请比较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光镜下的区别?
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光镜下的区别见下表
近曲小管远曲小管断面多少
管径大小
管壁厚薄
管腔小大
细胞形态大、锥体形小、立方形
细胞境界不清稍清
胞质染色嗜酸性强嗜酸性弱
刷状缘有无
基底纵纹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