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解题技巧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5.54 MB
- 文档页数:67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一、传记:1、传记是什么?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
2、传记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
3、传记分类:自传——第一人称。
作者即传主。
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他传——第三人称。
展现他人的思想性格、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评传——第三人称。
“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
二、考查题型及解析:题型一:客观选择题:五选二•三分答案,无瑕疵,多从整体分析评价文本。
•二分答案,无错误,多从部分句段拟写答案。
•一分答案,有错误,整体部分均可设题。
•零分答案,大错误,落实文本可直接淘汰。
•(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因果倒置或强加、言过其实)题型二:筛选概括题•提问方式:•1、朱自清“认真”的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请概括说明陈复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摄影艺术的主要成就?•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作者为什么称吴冠中为“画坛鲁迅”?•5、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提问的角度大多为传主的精神品质、成就、事迹,取得成就的原因等,有的提问针对全文,有的针对部分段落,注意抓住关键词审清题意。
题干中的“哪些”字眼提醒我们要分条作答解题思路:第一步:审读题干,确定区间。
第二步:提取信息,整合要点。
第三步:据分分点,工整书写。
例题1:《名师》152页《爱国科学家邓叔群》问题: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提示:概括传主事迹,关注时间变化、地点变化、职位变化的词语。
因为它暗示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职位中做了那些事。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传记有关知识一、文体的基本特征:1、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从创作方法上可分:文学性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和史学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5)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2、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传记考查方向①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分析、概括和筛选、整合能力的考查;②对概括传主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的能力及细节描写作用的考查;③对传记文章结构、选材等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的考查;④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观点态度的把握;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高考人物传记答题技巧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一、人物传记的基本特征 (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传记的定义】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自传、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评传”,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p 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从创作方法看,有的传记以历史性传记为主;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做“大传”或“传略”;篇幅短小、扼要地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传主的情感、观点;作者的情感、观点;运用艺术手法) 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精讲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精讲风从梦里来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解题技巧精讲一、定义和类型: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二、传记的特点: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
三、考点考查方向: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与句子;2、概括传主生平主要事迹;3、分析传主形象;4、分析创作手法;5、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行探究。
四、解题提示:(一)理解词句: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1、结构复杂的长句;2、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3、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4、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
方法:语境分析—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将答案就从原文中“抠”出来。
(二)概括传主生平主要事迹。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1、时间变化2、地点变化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三)分析传主形象(性格特征)方法归纳: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2、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入手。
3、注意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4、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四)分析创作手法: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技巧讲解】人物传记阅读是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一类。
从近两年课改实验区的高考语文卷来看,涉及人物传记的阅读呈上升趋势,一般设4个题目,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简答题,分值在18-25分。
从设题的切入点来看,主要立足于考查考生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意;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掌握传主的形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探究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意。
重要语句即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一般指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统摄全篇的中心句、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丰富的语句等。
做此类题,要牢记“答案就在原文中”的原则。
寻找答案的途径有:(1)切分挖掘法,即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2)还原法,即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3)瞻前顾后法,就是找出题干中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找出来了。
2.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就是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做此类题,应力求全面、准确。
首先,要整体感知全文,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如传主的思想、主张、个性及其相关事件等。
其次,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与标准。
第三,确定范围,在其范围内找关键句,或提取重组,或概括转述,力求语言简明连贯,忌机械照抄。
3.掌握传主的形象。
掌握传主形象,要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把握其形象,紧扣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认真体味。
还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