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麦当劳分布与数量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8
竞争对手分析一、竞争对手界定肯德基作为西式快餐在中国境内的竞争对手有麦当劳、德克士、华莱士等。
其中又以麦当劳为主。
二、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分析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是来自于美国。
在美国,麦当劳的规模远远超过肯德基,麦当劳在全球拥有超过3万家店,营业额超过400亿美元;而肯德基在全世界拥有的店只有麦当劳的1/3,约为1.1万家。
但在中国,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早于麦当劳,且规模也远超过麦当劳的规模,肯德基的餐厅总数是3000家,而麦当劳却只有1500家。
肯德基04年后迅速发展,2010年6月,中国肯德基第3000家餐厅落户上海。
而麦当劳04年后保持25%的增长率,07年开始提速,目前已达1100家,计划在2013年底突破2000家。
三、麦当劳PK肯德基1、市场优势麦当劳的市场优势在于清洁(clean)、快速(fast)、品质(quality)、服务(service)、价值感(value)。
肯德基的市场优势为商品的独特口味。
2、目标市场麦当劳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市场,希望提供一个轻快的用餐环境。
肯德基则以家庭成员的消费客层为主要诉求对象,提供一家庭式温馨团圆的用餐气氛。
3、定价策略麦当劳:依消费者对消费价值感的知觉来感受价值,加以订价。
肯德基:参考竞争者所订的价格加以订价,目的在于市场竞争。
4、发展策略麦当劳:逐步向中南部发展,并发展适合各种商圈与立地条件的店(包括人潮集中区、车站附近、学校、商业区、金融圈)。
肯得基:全面性发展5、环境战略麦当劳:以地区人口分布决定开店地点与规模;着重地区分布与物流配销问题肯得基:人口结构与密度;商圈特征,以商业区分布与学校附近及人潮集中地区为主6、推广策略麦当劳:带动狂热;大量投入TV广告;密集强打肯得基:较保守、不敢过分强打TV广告;着重在企业形象的塑造7、品牌活化麦当劳:全球化战略肯德基:本土化战略8、其他比较三、麦当劳优势劣势分析优势:同样是世界顶级的优秀快餐企业,同为连锁经营体系,麦当劳拥有更悠久的营运背景、更雄厚的企业实力、更强势的品牌资产。
肯德基和麦当劳在的竞争策略分析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竞争策略分析摘要: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竞争从他们登陆起就一直激烈进行着,在这个人口世界第一、最具潜力的中国大众餐饮市场,“本为同根生”(同源自美国)的全球快餐两大巨头麦当劳与肯德基,在中国市场未曾上演“相煎何太急”的闹剧。
从世界范围来看,麦当劳的门店数远远多于肯德基,但在中国肯德基的门店数却远远多于麦当劳。
本文通过比较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竞争策略,研究这种门店数的差异,来源分析企业各自的经营战略,对其他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战略的制定有借鉴意义。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启动了全球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从全球范围看,麦当劳和肯德基尚不属于一个重量级:麦当劳目前在世界1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0000家店,全球营业额约亿美元,而肯德基在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连锁店数仅为11000多家。
据美国食品业界研究机构Technomic对2003年全美快餐销售额和餐厅数量的统计显示,麦当劳以全美13609家餐厅,销售额超过221亿美元的业绩排名榜首;而肯德基则以全美5524家餐厅,销售额亿美元排名第七。
然而,作为全球快餐第一品牌的绝对老大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发展现状,却一反常态、不容乐观,远远落后于位处全球范围的第二品牌与美国本土市场第七的肯德基,两者之间的业绩相去甚远。
二者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和他们所采取的竞争策略是分不开的。
麦当劳采取“国际产品标准化策略”,即国际化品牌,本土化经营,麦当劳在其全球通行的“我就喜欢!”广告大旗下,继续用着名的年轻运动员及娱乐界明星作广告代言人来吸引年轻、时髦的客户群。
麦当劳通过“麦当劳叔叔”努力将麦当劳树立成一个国际化品牌。
麦当劳把消费人群定位在时尚的年轻人,不仅如此,在麦当劳餐厅内通常会配有“儿童乐园”,通过“儿童策略”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来麦当劳就餐。
时值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十年,新一代的独生子女幵始成长。
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发展状况的比较与分析摘要: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是来自美国的大型的连锁快餐集团,在美国及其它地区麦当劳的规模远远超过肯德基,但在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通过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原因:时机的把握、消费者的偏好、价格变动的时机、经济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
关键字:肯德基;麦当劳;发展;比较一、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1 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986年9月下旬,任命王大东出任肯德基东南亚地区副总经理,承担起拓展中国市场的重任。
1987年,肯德基的第一家店在北京开张,并且它是全球最大的一家肯德基店,从此肯德基一路狂奔。
肯德基自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时任百事餐饮集团亚洲地区副总裁苏敬轼为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设立了远景目标:把中国肯德基品牌做成中国餐饮业的第一品牌。
目前肯德基在中国已拥有2600多家分店。
【1】1.2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在肯德基进入中国的三年后的1990年,麦当劳开始进军中国市场。
在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年的开店数为38家,并在北京市场后来居上,开店数超过肯德基。
但在2002年至2004年这关键的三年里发展速度明显比肯德基缓慢,并且一直低迷,到目前为止仍未能超过肯德基,目前麦当劳在中国拥有1100多家分店。
[1]二、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比较2002年中国人对快餐品牌的认知度如图1所示[2]:图1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餐厅数量与扩张速度比较如表1所示[2]:表1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餐厅数、总营业额与单店年均营业额比较如图2所示[2]:图2三、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发展状况的分析1.1抓准时机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启动了全球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更加速了经济改革的步伐。
1978年到2006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9.67%的速度持续增长。
肯德基在1987年这个绝佳的时机进入中国市场,这时正值改革开放9周年,邓小平南巡前5年,麦当劳进入中国前3年。
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区别一、肯德基与麦当劳的市场竞争比较1、肯德基的价格稍高,但量大;麦当劳的价格稍微便宜2、3元,但量少。
2、肯德基是百事可乐;麦当劳是可口可乐。
3、肯德基主要以鸡为主;麦当劳有牛肉类和鸡类。
4、肯德基的背景墙主要是发展历程;麦当劳的背景墙是以儿童纯真时代为主。
5、肯德基的音乐轻快、悠闲;麦当劳的音乐纯真、童趣。
6,肯德基点餐方便,名字顺嘴;麦当劳组合复杂,名字坳嘴。
曾在网上查过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个快餐品牌的资料。
“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快餐品牌。
在美国,麦当劳的规模远远超过肯德基,麦当劳在全球拥有超过3万家店,营业额超过400亿美元;而肯德基在全世界拥有的店只有麦当劳的1/3,约为1.1万家.但在中国,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早于麦当劳,且规模也远超过麦当劳的规模,肯德基的餐厅总数是1500家,而麦当劳却只有700家.”同时,我也找到了一份关于两品牌2003年在中国市场营业状况的对比表,表中显示数据可以看出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已经远远胜过麦当劳。
综观简单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其营业总收入、连锁店的总数量与扩张速度乃至平均到每家单店的营业力与收益率,在中国市场,麦当劳均大大逊色于对手肯德基,两者在中国市场的争锋结果,已形成了悬殊落差。
在比较肯德基与麦当劳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两家彼此都视对方为最重要、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也都在中国市场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没有陷入同质化进而互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去,却各以各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竞争的结果是实现了双赢。
这也许更值得中国本土企业去思考和借鉴!二、肯德基与麦当劳的营销策略比较1987年,肯德基进入北京,开始了在中国内地的辉煌历程。
2005年,“苏丹红”令肯德基陷入信任危机,在关键时刻,肯德基及时加强在央视招标时段的广告投放,借助央视平台,与消费者进行充分沟通,澄清了误解,成功化解了危机,重拾消费者信心。
此后,肯德基保持每年在央视招标段的稳定投放。
n⏹圆圈大小代表数量多少
n⏹颗粒度:进驻城市
n⏹截至日期:2016年
肯德基全国分布图在其它文档
优点网计算
后续包括:
肯德基全国城市分布
不同大区例如华东华北两品牌对比
各省两品牌对比
麦当劳全国分布
不同城市线品牌对比
不同城市线不同区域两个品牌对比
wechat:oksite
wechat:oksite
肯德基全国进驻城市
优点网计算
wechat:oksite
wechat:oksite
不同区域肯德基与麦当劳对比
肯德基与麦当劳不同区域对比
优点网计算
wechat:oksite
wechat:oksite
全国各省肯德基与麦当劳门店数量:
优点网计算
wechat:oksite
麦当劳全国进驻城市
优点网计算
wechat:oksite
wechat:oksite
肯德基与麦当劳不同城市线数量
优点网计算
wechat:oksite
不同城市线肯德基与麦当劳结构:
例如一线城市肯德基门店占比56.9%麦当劳占比43.1%
左图使用logo更形象,右图使用传统柱图,两图都是
同样的数据,只是展示形式不同
优点网计算
wechat:oksite
不同城市线不同区域肯德基与麦当劳
的品牌数量对比
优点网计算
wechat:ok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