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含油气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8.32 MB
- 文档页数:31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康玉柱【摘要】中国主要发育有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中东部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及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这3大类型盆地控制了全国油气资源的85%左右,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这些盆地中。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这3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以期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油气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developed in China. They are the Paleozoic cratonic basin, the east-central Meso-Cenozoic fault basin and the western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about 85% of domes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by them, and the oil and gas fields' discovered up to now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in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basins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purpose of playing a certain role in guiding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5页(P635-639)【关键词】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分布规律【作者】康玉柱【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1中国有各类盆地约400多个,现已发现500多个油气田,其中特大和大型油气田约55个。
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7.11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点一、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分布广泛,极不均匀;最富集地区: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区,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前高加索-滨里海诸盆地,北海,加拿大阿尔伯达,美国中央地台诸盆地,北非诸盆地,中国东部,南海诸盆地。
世界含油气盆地(据李国玉等,2005)世界石油探明储量:2394×108t ,其中中东地区占47.3%,其余地区占52.7%。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图(数据源于BP,2016)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图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1869 ×1012m3,其中中东地区占42.8%,欧亚大陆地区占30.4%,其余地区占27.8%。
(数据源于BP,2016)世界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分布图 世界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4119.9 ×108t ,其中北美地区占50%,其余地区占50%。
(数据源于邹才能,2014)致密油12%重油26%天然沥青26%油页岩油36%北美50%南美23%非洲5%欧洲2%中东4%亚洲9%俄罗斯7%北美南美非洲欧洲中东亚洲俄罗斯世界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分布图世界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921.9×1012m 3,其中亚太地区占30%,北美地区占25%,其余地区占45%。
(数据源于邹才能,2014)致密气23%煤层气28%页岩气49%北美25%拉丁美洲11%欧洲4%前苏联17%中东和北非10%撒哈拉以南非洲3%亚太30%北美拉丁美洲欧洲前苏联中东和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亚太世界上近50%以上的剩余探明油气储量集中在波斯湾盆地。
波斯湾盆地油气田分布图二、油气在地史上的分布特征太古宇—第四系地史上,油气分布很不均衡;集中在中-新生界:油占80%左右,气占60%左右。
世界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和大气田探明储量在地史上的分布(据何生等,2010)地层单位石油,% 天然气,%(储量≥850×108m3)新近系26.90 9.21古近系 5.91 白垩系28.21 29.85 侏罗系14.33 7.65 三叠系9.95 6.78 二叠系10.45 32.41 石炭系 5.80 4.02 泥盆系 1.73 2.40 志留系 1.11 0奥陶系0 0.35 寒武系 1.3 0.54 前寒武系0.25 1.33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三、油气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已探明油藏的最大深度达6500m;凝析气藏的最大深度达7000m;气藏最大深度可达8000m;已发现油藏的平均埋藏深度为1465m;80%的油气储量分布在深度600~3000m之间,储量最高峰在800~l900m之间;5000m以下,主要为气层,油层仅占1/5。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是现代工业、交通运输、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石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但石油资源的分布却极不均匀。
了解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对于研究国际关系、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分析其原因以及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1. 全球石油储量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南美、非洲和亚太地区等地。
其中,中东地区以其丰富的石油储量而闻名,被誉为“世界石油的摇篮”。
根据各国官方统计数据,以下是几个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储量情况。
1.1 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朗和伊拉克各国尤为突出。
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不仅其总可采储量高达约2660亿桶,而且该国具有以低成本开采大量原油的优势。
这使得沙特阿拉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伊朗作为全球第二大拥有者,其储量约为1570亿桶,然而由于国际制裁等因素,其开采和出口受到了限制。
1.2 北美地区北美地区,尤其是美国,是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
根据2019年的数据,美国原油生产已超过1000万桶/日,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
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和北达科他州是主要的产区,特别是页岩气革命改变了美国的能源结构,使得传统上依赖进口原油转变为自给自足。
1.3 南美地区南美洲也是一个重要的石油生产区域,以委内瑞拉为首,其原油储量名列世界前列,接近300亿桶。
然而,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及基础设施老化,委内瑞拉并未能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石油资源。
1.4 非洲地区非洲大陆同样是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
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利比亚是主要生产国。
利比亚拥有非洲最大的石油储量,但持续的不稳定状况对其生产和出口造成了很大阻碍。
而尼日利亚则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1.5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虽然相对来说资源较少,但也不乏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例如中国与印度皆在不断增加国内产量。
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中部下志留统地区油气藏的特性、成因和开采特征摘要阿巴拉契亚盆地下志留统地区油气藏的低渗透性砂岩覆盖面积达45,000mi2(117,000平方公里),并且可能储集了多达30万亿立方英尺的可采天然气资源。
主要的储集层包括"Clinton"组砂岩和Medina组砂岩。
另外30,000mi2(78,000Km2)的与Tuscarora砂岩对应的地层增加了下志留统地区油气藏的面积。
自1880年以来,Clinton/Medina油藏已经开采出大约8.7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和4亿桶原油。
下志留统地区的油气藏东部主要是一个盆地中心的天然气藏。
然而,其西部是一个常规油气藏,并且具有盆地-中心聚集的复合特征。
盆地-中心油气藏具有普遍的含气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通常流体压力很低。
与此相反,复合-常规油气藏具有较普遍的含油气饱和度、更高的流动水饱和度,以及正常和异常低流体压力。
复合-常规油气藏中的高流动水饱和度为盆地-中心天然气形成了上倾圈闭,造成一个宽广的转换带,约几十英里宽,并且具有底部单元油藏类型的特征。
尽管盆地-中心气藏的Tuscarora砂岩部分普遍饱和天然气,其主要的组成砂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很低。
Tuscarora砂层中的商业性气田聚集在天然断裂的、错断背斜中。
下志留统油气藏的成因包括:(1)奥陶纪黑色泥岩中油气的生成;(2)在上覆1000-ft(305-m)厚的奥陶纪泥页岩层中的垂向运移;(3)油-气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异常高压;(4)超压气体造成的流动孔隙水的沿上倾方向的位移;(5)盆地中心遍布的天然气圈闭;(6)造山期后期的抬升和剥蚀,造成气体渗漏和流体压力明显降低。
预计Clinton/Medina砂岩中的远景天然产气量主要来自盆地中心的油气藏。
Tuscarora砂岩含有额外的天然气资源,但是典型的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低能(在英国热力单元中)天然气存在的可能性减少了勘探天然气资源的方法。
初中地理中的亚洲地理资源分布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拥有丰富而多样化的地理资源分布。
亚洲地理资源的分布与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三个方面来探讨初中地理中的亚洲地理资源分布现状和特点。
一、亚洲地理资源分布——能源资源亚洲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为丰富的洲之一。
在能源资源的分布中,亚洲地区的主要特点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中东地区是全球石油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是世界石油输出的重要国家,其石油产量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也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另外,亚洲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俄罗斯是全球天然气资源第一大国,其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
此外,卡塔尔、伊朗等国家也是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家。
二、亚洲地理资源分布——矿产资源亚洲是矿产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洲之一。
在矿产资源的分布中,亚洲地区主要有铁矿、煤炭和稀有金属等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铁矿石产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抚顺等地区。
此外,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家也具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
煤炭资源在亚洲地区也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其煤炭储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区。
此外,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也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国家。
亚洲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稀有金属资源,如铅、锌、锡等。
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家分别拥有丰富的稀有金属资源,为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三、亚洲地理资源分布——农业资源亚洲地理资源的丰富不仅体现在能源和矿产资源上,还体现在农业资源的分布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农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区,这些地区具备了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中国是世界上粮食产量最高的国家,其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等。
亚太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资源潜力李大伟;米石云;温志新;王兆明;刘祚冬;汪永华;吴珍珍;牛敏;张倩【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22(29)6【摘要】亚太地区是全球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
亚太地区155个主要沉积盆地中,已有90多个盆地内发现了油气田或有油气发现,共发现油气田约6900个。
根据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等,亚太地区可进一步分为东亚分区、东南亚分区、澳新分区和南亚分区,约有131个主要的含油气系统。
本文对亚太地区不同分区的油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含油气系统等)进行了总体分析与高度概括。
在此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基本评价单元,不同勘探程度盆地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对本地区各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常规总油气可采资源量为673.7×10^(8) t油当量,占全球的6.1%,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以重油、页岩油、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为主,非常规油气技术总可采资源量390.4×10^(8) t当量,占全球非常规油气技术总可采资源量的6.1%。
根据待发现资源结果及盆地勘探程度,近海和深海勘探是将来的勘探热点:主要勘探领域为深海和成熟盆地新层系及岩性—地层圈闭等;海相三角洲体系是寻找天然气田的重要领域;东南亚弧后盆地群新生界湖相是页岩油的有利勘探领域;澳大利亚中部克拉通盆地群泥盆系—石炭系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领域。
【总页数】10页(P136-145)【作者】李大伟;米石云;温志新;王兆明;刘祚冬;汪永华;吴珍珍;牛敏;张倩【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相关文献】1.断陷盆地致密砂砾岩气成藏条件和资源潜力——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为例2.滇黔桂盆地泥盆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3.下扬子地区寒武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与资源潜力评价4.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条件及资源潜力5.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预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主要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康玉柱【摘要】全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有上千个,根据盆地结构特征可将含油气盆地分为3大类型:克拉通盆地、断陷盆地和前陆盆地。
笔者按这3大类型盆地论述其油气分布规律。
克拉通盆地:油汽主要分布在盆地内的古隆起、古斜坡,区域性的不整合及断裂带内;断陷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深凹带内的构造带、陡坡带和缓坡带;前陆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前陆断摺带、斜坡带、逆埯带及坳陷帶。
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对全球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ccording-to-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petroliferous-basin-can-be-divided-in-to-three-major-basins:Craton-basins,Rift-basins-and-Foreland-basins,thousands-of-which-de-veloped-in-the-global.-The-distribution-of-oil-gas-is-discussed-in-the-three-major-basins.-Oil-and-gas-is-mainly-distributed-in-the-paleo-uplift,paleo-slope,regional-unconformity,fault-belt-of-the-Craton-basins,and-is-also-distributed-in-the-structural-belt,steep-slope-belt,gentle-slope-belt-of-the-Rift-basins-and-in-the-fault-folded-belts,slope-belt,overthrust-belt,depression-belt-of-the-Foreland-basins,which-proved-that-it-has-important-guiding-significance-in-the-oil-gas-ex-ploration.【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12页(P14-25)【关键词】含油气盆地;油气田;油气分布规律【作者】康玉柱【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TE3全球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多构造体系发育,形成了七大地块,各地块之间地质条件和成藏条件均有较大差别,为搞清油气的分布规律,笔者经多年研究和实践认为,以盆地类型为基础,以油气成藏因素为核心,以构造体系控油为条件,进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