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和维护
- 格式:ppt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32
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流程
一、准备
1. 全副防护用品:口罩、帽、隔离衣、手套等;
2. 换线用品:70%酒精、2%碘酒、生理食盐水、消毒剔除线、新线、绷带等;
3. 换针头及线用工具:针头切割剪、剔除针头工具等;
4. 护理记录表。
二、操作步骤
1. 洗手消毒并戴手套;
2. 将患者平卧,清理导管出口周围皮肤并消毒;
3. 取换针头工具剪断老针头,再用针头剔除器轻轻拔出针头;
4. 用镊子取新针头,根据导管型号插入新针头,随后固定;
5. 检查针头固定是否牢固,没有出血等异常;
6. 消毒并包扎线或将导管固定;
7. 消毒手套并记录护理。
三、注意事项
1. 全程保持消毒 ;
2. 护理时轻柔不弄疼患者;
3. 每次换针头后都应观察是否出血等异常;
4. 定期检查导管是否松动、受压等;
5. 轮流换用导管不同位置防止堵塞。
四、潜在风险控制
1. 小心操作防止针刺伤;
2. 确保所有器械都消毒免受污染;
3. 注意消毒时间以杀灭细菌;
4. 漏尿或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中⼼静脉导管(CVC)使⽤原则与维护流程!导语:中⼼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包括经锁⾻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
锁⾻下静脉位置呈⼸形位于锁⾻内侧约1/3的后上⽅,长度约为3.5~4.3cm。
前上⽅:有锁⾻及锁⾻下肌后⽅:有锁⾻下动脉下⽅:有第⼀肋⾻内侧后⽅:是胸膜顶锁⾻下静脉与胸膜顶之间的距离也仅有0.5cm颈内静脉位置颈内静脉源于颅底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头前缘下⾯: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胸锁关节处与锁⾻下静脉汇合成⽆名静脉。
(左右⽆名静脉收集左右颈总静脉和锁⾻下静脉的静脉⾎,汇总到上腔静脉)股静脉位置为髂外静脉的延续与股动脉同⾏于股⾎管鞘内,位于动脉的内侧在腹股沟韧带下1.5-2cm处有⼤隐静脉汇⼊。
CVC置管部位特点⽐较1锁⾻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易误伤动脉,造成⾎、⽓胸,置管长度为12~15cm。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置管时间长,⼀般置管长度为14~18cm。
3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易形成深静脉⾎栓,适⽤于短期置管患者,⼀般置管长度为20-25cm。
适应症1治疗1、外周静脉穿刺困难2、长期输液治疗3、⼤量、快速扩容4、胃肠外营养治疗5、药物治疗(化疗、⾼渗、刺激性)6、⾎液透析、⾎浆置换术2监测1、危重病⼈抢救和⼤⼿术期⾏CVP监测2、Swan-Ganz(⽓囊漂浮)导管监测进⾏肺动脉压(PAP)和肺⽑细⾎管契压(PCWP)测量⼯具3、PiCCO监测(肺波指⽰剂连续⼼排⾎量检测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1、同侧颈内置管和起搏导线置管2、穿刺部位静脉⾎栓3、同侧动静脉造瘘管4、穿刺区域的感染、蜂窝组织炎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2相对禁忌症1、凝⾎功能障碍2、病⼈躁动不安、不配合3、下肢畸形、关节功能障碍4、胸廓畸形、锁⾻⾻折有明显的畸形愈合CVC使⽤注意事项1每天评估导管使⽤情况,保持导管通畅,观察输液速度,避免管路打折及脱落,判断导管留置的必要性2如果导管在紧急情况下置⼊且⽆法确认其是否严格⽆菌操作,必须尽快更换导管且不要超过48⼩时3使⽤CVC输液过程中应及时更换液体或封管,严禁液体流空。
血透患者导管的健康宣教一、概述血液透析的患者,都需要一个血液透析的通路,大部分患者由于没有提前建立动静脉内瘘,需要在颈内静脉或者股静脉安置一个临时导管做透析。
或者因为自身原因无法做动静脉内瘘需要做带涤纶套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
留置导管有出血、感染、堵塞的风险,留置时间越长越容易感染。
因此,除了医护的努力,患者的个人护理也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了导管的使用寿命。
二、留置导管的自我护理(一)预防感染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置管处敷料及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导管皮肤出口和动静脉端口污染。
2.避免淋浴,擦拭身体时要将留置导管和皮肤出口处用防水敷料密封,颈内静脉置管者在洗脸洗头时避免将水流至导管皮肤出口处。
3.股静脉置管者保持局部清洁,防止大小便污染置管处敷料。
4.随时观察留置导管皮肤出口有无渗液、渗血,无菌敷料是否保持清洁干燥,是否固定完好,无脱落,如发生无菌敷料脱落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二)预防导管血栓形成1.血液透析导管应专管专用,不宜另作他用,如静脉输液、输血、静脉采血等。
2.避免用力增加腹压,尽量保持大便通畅,如厕时避免用力,防止血液回流进入导管而造成管内凝血堵塞。
3.颈静脉留置导管睡眠时尽量仰卧位,或卧于置管的对侧,避免大幅度活动及压迫导管而影响血流量。
4.股静脉留置导管者坐位时身体不宜前倾,身体与腿的夹角不应小于90度,防止导管变形打折。
5.如发现导管内有血液回流请及时就诊重新封管,避免管腔内血液回流凝固堵塞管腔。
6.透析结束后护士会为您正压封管,关闭导管夹子,在透析间期导管夹子、肝素帽需处于关闭状态,切勿自行开关,避免造成血栓形成及感染。
(三)防止出血及导管脱出1.穿脱衣服时动作轻柔,避免不慎将导管拔出,一旦导管脱出应立即局部按压止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1)颈静脉留置导管透析时尽量避免穿套头式衣服,尽量穿开胸宽松上衣,或在领口处安装拉链。
(2)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不宜过多活动,穿脱裤子时避免将导管拉出,可在留置导管部位安装拉链。
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运用及护理抢救中心手术室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临床运用中心静脉指的是近心端的大静脉,如上、下腔静脉。
把导管经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置入上腔静脉,经右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就是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的运用:(1)、测定中心静脉压力(CVP)判断能否存在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
( 2)、作为需要大批输血、补液的输注通道,同时监测大手术或危重手术血容量的动向变化,防备发生循环负荷超重的危险。
( 3)、借以取血化验检查。
( 4)、借以作为长久血液透析通路。
( 5)、借以输注某些高浓度刺激性大的抗癌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全静脉营养液。
( 6)、借以紧迫安装心内起搏器。
2、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2.1 置管前的心理护理对有中心静脉置管指征者,用平常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眷解说中心静脉置管的意义,比较与惯例静脉穿刺的利害。
2.2 置管后导管的护理2.2.1 导管皮肤出口处的护理: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 1~2 次,换药时严格恪守无菌技术操作。
一般采纳碘伏棉球(签)擦洗皮肤出口及导管,而后用封闭式敷料覆盖。
伤口愈合后可拆掉敷料不再换药,但对感染高危险的患者如:免疫克制、中性白细胞减少等,仍须采纳封闭式敷料换药。
换药时若发现导管四周皮肤有红肿、压痛、分泌物等感染征兆,应作局部细菌培育,并每日用 2% 洗必泰液换药,必需时加用敏感抗生素。
感染xx 须拔管。
2.2.2 预防导管脱出:聚酯纤维套一般需 3~4 周才能被结缔组织包裹固定。
所以,皮肤出口处的缝线一般 4 周后拆掉,导管尾端须用胶布妥当固定于胸壁或敷料上,粘贴之胶布应在导管上包绕一周,以增添导管的稳固性,防备牵拉导管时脱管。
2.2.3 导管栓塞的预防和办理:每次使用导管后用10U/ml 肝素液 3~5ml 冲洗,未使用时每周起码冲刷导管 2 次,起抗凝作用。
推肝素至最后0.5ml 时应先封闭导管夹,而后将余液持续推入肝素帽,使导管尾端保持正压,可防备血液逆流入导管内致血栓形成。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临时与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时与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方法:自2007-2015 年,我科应用与护理临时性单针双腔留置导管置管286 例,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置管13 例,常规的血液透析方案治疗,针对299 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299 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26 例次,经密切观察并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并发症得到有效解决,延长留置导管使用寿命。
结论:严格、规范的操作和日常维护是保证此通路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根据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了血透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护理【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93-02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目前对急诊透析的患者、动静脉内瘘未成熟或者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来说,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而涤纶套长期留置管作为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好的血管替代通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血栓形成与栓塞、导管脱落、出血和涤纶套脱落。
留置双腔导管通过正确使用和维护,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导管使用寿命。
我院血透室自2007 年6 月-2015 年7 月,对299 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患者采用了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
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2007 年6 月-2015 年5 月共行双腔导管留置应用及护理299 例,单针临时双腔导管(以下简称 TDLC)留置术286例;带涤沦套长期双腔导管(以下简称PDLC)13 例,年龄 19-88 岁,平均 55.5 岁;男153 例,女132 例;透析时间最长23年,最短3 月;糖尿病肾病91 例,高血压肾病63 例,慢性肾炎102 例,尿酸性肾病3 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7 例,遗传性肾脏病7 例,囊肿性肾病8 例,梗阻性肾病4 例,泌尿系统肿瘤2 例,慢性肾孟肾炎2 例。
长期留置导管的使用与维护关键词血液透析长期导管血液通路血液透析需要把患者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或其他净化装置再回到体内去,该通路称血液通路。
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液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
长期颈内导管留置术的出现,减少了尿毒症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其用途也越来越来广泛,被临床和患者乐于接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术前护理术前告知患者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术的优点、缺点、置管方法及成功病例,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如身体状况允许术前可进行沐浴,危重患者可床上洗头并清洁颈部及前胸部皮肤。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第1天要严密观察患者隧道口有无出血,血肿形成,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出血,压迫止血,并更换敷料,一般2天行术后第1次透析,严密观察局部出血情况,了解导管功能是否良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插管后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勿牵拉导管等注意事项,涤纶套长入皮肤需2周,所以交代患者穿脱衣服动作要轻稳,防止牵拉、扭转。
透析时使用方法及护理透析前:严格进行空气监测,每个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血液透析室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必须具备高效、除尘、灭菌,物体表面、地面常规使用500mg/L 有效氯擦拭,每次进行透析机表面消毒,每天透析结束时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每个月进行反渗水细菌培养,反渗水菌落计数<200cfu/ml,内毒素<2fu/ml。
工作人员准备:每次操作前工作人员要认真洗手,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戴手套,并定期监测工作人员手的消毒,手的细菌数应<10cfu/ml。
操作前洗手更换无菌手套,用带有吉尔碘液的无菌纱布消毒管口及动静脉夹子,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管内封管液及血凝块丢弃,装卸接头时药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接头处用无菌辅料包住,要准备多套无菌肝素帽,做到每次透析更换肝素帽,更换无菌辅料,透析过程中避免导管扭曲或用力牵拉。
透析后:每次透析后更换无菌手套,严格消毒管口,先用生理盐水快速推入动静脉官腔内将血液冲干净,再用2ml生理盐水+100mg肝素钠正压封管,根据导管所示管腔容量封管,如两次透析间隔时间较长,中间再次封管1次。
血透用中心静脉导管(CVC)操作规范血透用中心静脉导管分为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也叫非隧道导管nontunneled catheter,NTC,或无涤纶套导管non-cuffed catheter,NCC,或称临时导管)和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catheter,TCC,或称长期导管),但建议后者仅用于口头交流且不引起其他误解时使用。
一、总则1.当患者需要中心静脉插管时,医生需要认真查看患者了解病情;是否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呼吸困难等危重情况;能否平卧或Trendlenburg 体位配合中心静脉穿刺;既往是否有CVC 史,穿刺部位,置管次数和有无感染史,以往手术是否顺利等。
2.了解患者有无严重出血倾向,防止置管后或置管造成严重出血,有高危出血风险应注意提前处理并制定应急预案。
3.建议采用超声波定位或超声波引导穿刺插管。
特别是颈部有肿物,或者颈部手术后,因局部解剖关系发生变化,静脉定位不准确,容易误伤血管、神经和胸膜顶,不宜盲目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既往有中心置管史、心脏起搏器植入式或进行过其他有可能造成中心静脉狭窄操作或手术的患者建议在介入室进行置管。
4 .颈部静脉NCC 原则上使用不得超过4 周,如果预计需要留置4 周以上,则应当采用TCC。
股静脉NC建议不超过1 周,长期卧床患者可以视情况酌情延长至2~4周。
5 .导管长度的选择:①建议NCC(导管体内长度):右颈内静脉通常选择12~15cm,左颈内静脉选择15~19cm,股静脉需要选择19cm 以上长度的导管;②TCC(导管全长):右颈内静脉通常选择36~40cm,左颈内静脉选择40~45cm,股静脉应当选择45cm 以上的导管。
6.儿童患者:不能配合置管操作的儿童患者施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建议采用基础麻醉或镇静方法;术前注意准备与儿童身高相匹配的导管型号。
二、中心静脉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置管术(一)适应证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流程
1. 导管护理准备工作
- 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 准备所需物品:无菌敷料、生理盐水、肝素盐水、无菌纱布、无菌剪刀等
- 检查导管外观,确保无渗漏、松动或阻塞
2. 导管周围换药
- 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沾湿无菌纱布,轻轻擦拭导管周围皮肤
- 用无菌敷料覆盖导管插入部位,固定好导管
- 更换敷料时,检查插入部位是否有感染迹象(发红、肿胀、渗液等)
3. 导管冲洗
- 依医嘱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冲洗导管内腔
- 冲洗时注意不要对导管内腔施加过大压力
- 冲洗后,封闭导管端口,防止空气进入
4. 导管使用和保养
- 换液和抽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定期更换导管固定敷料
- 避免导管活动或扭曲
- 保持导管插入部位清洁干燥
5. 观察并记录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 记录导管冲洗情况、渗漏或阻塞等异常情况
- 如有任何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定期进行导管护理对于预防感染和延长导管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是确保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规范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来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治疗方法。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一种短期、中期或长期的血管通路,可以用来输注液体、输注药物、输血、进行血透等治疗操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有时也被称为中央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Line,CVL)。
下面是血液透析上机操作规范中关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一些常见规范。
一、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选择与准备1.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包括导管类型(如单腔、双腔等)、导管长度和内外径等。
2.在留置导管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血管解剖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部位。
二、留置导管术前操作1.术前向患者说明术前操作的目的、过程,以及术后的疼痛、不适等可能的并发症。
2.完善预操作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体位、洗浴消感、皮肤消毒、无菌操作、准备画圈试验液等。
3.麻醉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4.手术前用超声检查或X线检查确定适当的插管部位和路径。
5.确保手术器械齐全且无菌,同时准备备用器械。
三、留置导管插入操作1.插管前操作:消毒患者的插管部位,并进行无菌操作。
2.切开皮肤和颈静脉囊膜,逐层刺破进入内静脉,小心缝开静脉,将导管插入静脉腔,插入后,把握导管插入深度。
3.处理皮下组织和皮肤层,牢固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的滑脱。
4.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通过透视或超声确定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四、留置导管术后操作1.洗手后,固定插管口,维持导管的牢固性,防止导管的脱落。
2.贴记导管插管部位及日期。
3.每日维持导管清洁,保持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4.导管留2小时后进行插管后4小时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5.导管留4小时后,首次观察取血和FCM时必须提取腔内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