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坡运输碾压混凝土抗分离溜管的研制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96.47 KB
- 文档页数:4
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一、前言: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是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施工方法。
随着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对于复杂地形下的混凝土输送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输送混凝土施工工艺往往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在陡峭的高坡上进行。
因此,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二、工法特点: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抗分离性: 通过使用特制的抗分离溜管,有效地避免了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分离现象。
2. 坡度适应性: 该工法能够适应各种陡峭坡地的施工要求,输送能力可根据具体坡度进行调整,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效率高: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的施工速度较快,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4. 施工质量稳定: 通过精确控制混凝土的输送速度和流态,保证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牢固性。
5. 劳动强度低: 该工法减少了工人在高坡上的直接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场景:1. 高陡坡地形: 无论是峭壁、陡坡或者悬崖峭壁,该工法都能够适应并进行混凝土输送施工。
2. 难以使用传统施工方法的地形: 比如沟壑、峡谷等地形,传统的输送混凝土施工方法往往无法胜任,而高陡坡抗分离溜管工法可以满足这些特殊需求。
四、工艺原理: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是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的联系: 该工法通过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地形条件、混凝土特性等因素,制定了适用于高陡坡的施工方案。
2. 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采用特制的抗分离溜管,精确控制混凝土的输送速度和流态,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五、施工工艺: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现场准备: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平整,并进行安全标识。
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法1前言混凝土运输是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自拌合楼到浇筑部位的供料运输(俗称水平运输)和混凝土入仓(俗称垂直运输)。
混凝土坝传统的混凝土入仓方式,主要有汽车入仓、门塔式机入仓、缆机入仓、皮带布料机入仓及负压溜槽入仓,它们在工期短、浇筑强度大的狭陡山谷高坝上应用,存有一些局限性;近几年开发的溜管入仓技术(如缓降溜管、满管溜槽)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为降低混凝土垂直运输成本、保证混凝土运输质量,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课题组,对“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和改进,研制出“抗分离溜管”,分别在贵州黄花寨水电站大坝土建工程、湖北恩施青龙水电站站大坝工程、贵州水城观音岩水库大坝等三项工程成功应用,“高落差陡坡运输混凝土抗分离溜管的研制”成果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荣誉;其核心技术“一种可调式抗分离器及其基于该分离器的混凝土溜送方法”获国家发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510233214.8)、“一种经溜送的碾压混凝土骨料分离的定量检测方法”申报发明专利已获受理(受理号:201810551526.7);其关键技术“高陡坡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技术”于2018年9月5日由广东省建筑业协会组织鉴定,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工法特点2.0.1抗分离溜管能够降低混凝土在溜管中的下落速度,调整混凝土骨料在管内的运行状态,使混凝土在抗分离器中相互撞击,充分混合,达到多次拌和作用,从而防止混凝土因大落差向下运输而产生分离,保证经运输后混凝土的质量。
2.0.2抗分离溜管输送混凝土能力强,在仓面大可配多台自卸车运输并可大仓面掉头时,其运输速度与自卸车直接运输入仓基本相同,可满足快速浇筑混凝土的要求。
2.0.3抗分离溜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运行安全,费用低。
抗分离溜管结构简单,主要包括集料斗、普通钢管、控制弧门、抗分离器等,由钢管和钢板制作,材料购买方便,结构制作简单,基本可由普通工人在工地车间制作;由于结构简单、重量不大,其安装时间短。
浅析溜管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应用
张伟光;裴金春;秦富;许明珠;王原
【期刊名称】《四川建材》
【年(卷),期】2022(48)5
【摘要】随着建筑业发展,高标准、高效率、低成本的施工技术,将成为建筑行业核心竞争力。
在传统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堵管、泵送效率低、浇筑范围小等问题,已成
为地泵浇筑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所带来的短板问题非常突出。
某项目地处城市核心地带,交通复杂,场内道路布置难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针
对这一问题,项目决定采用溜管与地泵组合浇筑。
与此同时,在此次溜管安装过程中,攻克多专业交错施工、复杂筏板基础内部有限空间安装、溜管支架稳定设计等多项难题,保证筏板混凝土浇筑顺利实施,提高混凝土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总页数】2页(P132-132)
【作者】张伟光;裴金春;秦富;许明珠;王原
【作者单位】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55
【相关文献】
1.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项目双溜管浇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城市中心超高层建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溜管浇筑施工技术
3.超大深基坑内溜管浇筑大体积混
凝土施工技术4.超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溜管式浇筑施工技术分析5.基于溜管快速浇筑的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凝土工程186 2015年55期混凝土工程满管溜槽输送混凝土技术在善泥坡工程的应用邓绍祥 刘永恒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善泥坡工程项目部,贵州六盘水553000摘要:贵州北盘江善泥坡水电站是在我国西南丘陵地带、高边坡基础上修建的一座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
本工程碾压混凝土入仓采用满管溜槽系统,成功解决了高陡边坡、大坡角施工条件下混凝土入仓难的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碾压混凝土垂直输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践证据。
文章就满管溜槽的原理、设计、布置及使用中的要点进行了系统介绍。
关键词:满管溜槽;高陡边坡;碾压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55-0186-011 概述善泥坡水电站位于北盘江干流中游河段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顺场乡境内,距水城118km ,距贵阳362km 。
工程以发电为主,电站装机容量185.5MW ,坝高110m ,坝顶宽6m ,坝底厚23.5m ,共浇砼约34万m³,其中碾压混凝土23万m³。
善泥坡水电站坝址区河谷为“U”型谷, 地势复杂,设备利用率低,混凝土入仓困难。
大坝坝型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左右岸坝体结构体型嵌入山体较深,约21m~44m 。
为解决碾压混凝土入仓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克服高陡边坡、大坡脚等施工难题,大胆提出采用满管溜槽输送砼的方案。
满管溜槽是一种适用于高山峡谷地形筑坝的经济高效的碾压混凝土输送手段,特别适用于坡角45°~60°,边坡高差10~100m 的地理环境。
在善泥坡电站工程施工中,结合以往的工程施工经验,在混凝土垂直输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大胆突破满管溜槽下行坡度限制(<60°﹚,采取大溜槽倾角(79°﹚的方式,对满管溜槽进行优化,成功输送了左右岸23万m³碾压砼。
2 满管溜槽的设计及构造采用满管溜槽不仅能始终保持满管充满料并连续输送,且可设计合适管径使料的出口速度始终保持在0.3~0.7m/s 之间,出料状态与在拌合楼相同,且混凝土在满管溜槽中运行速度低,输送混凝土基本不分离。
缓降溜管在碾压混凝土垂直运输中的应用1. 简介在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进度,采用合适的垂直运输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缓降溜管在碾压混凝土垂直运输中的应用。
2. 缓降溜管的工作原理缓降溜管是一种用于垂直运输的设备,主要由管道、支架和缓冲装置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力和减速装置控制混凝土在管道内的下降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输送过程中不发生涌流现象。
3. 缓降溜管的优势使用缓降溜管进行垂直运输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提高施工效率缓降溜管的设计使得混凝土可以快速、稳定地从高处输送到低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与传统的斜坡输送相比,缓降溜管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施工时间,并且减少了人工操作。
3.2 保证混凝土质量由于缓降溜管可以控制混凝土的下降速度,可以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剪切力,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分离和凝结。
这有助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并避免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3.3 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传统的施工方式需要工人手动进行混凝土的输送和卸载,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
而使用缓降溜管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了工作风险。
3.4 适用于各种施工环境缓降溜管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进行灵活调整和安装,适用于各种施工环境。
无论是高处施工还是狭窄空间,缓降溜管都能够满足不同施工需求。
4. 缓降溜管的应用实例4.1 大型桥梁建设在大型桥梁建设中,混凝土的垂直运输是一个重要挑战。
采用缓降溜管可以方便地将混凝土从桥梁上部输送到下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4.2 高层建筑施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缓降溜管可以有效地解决混凝土输送的问题。
通过缓冲装置控制混凝土的下降速度,避免了由于高度差导致的涌流现象,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稳定性。
4.3 地铁隧道施工地铁隧道施工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输送,而缓降溜管可以提供稳定、快速的运输通道。
缓降溜管在碾压混凝土垂直运输中的应用一、引言缓降溜管是一种用于碾压混凝土垂直运输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混凝土从高处缓慢地输送到低处,以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断裂和分层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缓降溜管在碾压混凝土垂直运输中的应用。
二、缓降溜管的工作原理缓降溜管由上部支架、中部滑动支架和下部收料箱组成。
在工作时,混凝土通过上部支架进入到中部滑动支架,然后沿着滑动支架逐渐向下运动,并最终落入收料箱中。
三、缓降溜管的优点1. 避免混凝土断裂和分层:由于缓降溜管能够将混凝土从高处缓慢地输送到低处,因此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断裂和分层现象。
2. 提高施工效率:使用缓降溜管可以避免人工搬运混凝土的繁琐过程,提高施工效率。
3. 降低施工成本:使用缓降溜管可以减少人工搬运混凝土的成本,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四、缓降溜管的应用场景1. 高层建筑施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混凝土需要从地面运输到高处进行浇筑,因此使用缓降溜管可以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断裂和分层现象。
2. 桥梁施工:在桥梁施工中,由于需要将混凝土从桥墩上输送到桥面进行浇筑,因此使用缓降溜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3. 基础施工:在基础施工中,由于需要将大量的混凝土输送到基坑中进行浇筑,因此使用缓降溜管可以避免人工搬运混凝土的繁琐过程。
五、缓降溜管的注意事项1. 确保设备稳定:在使用缓降溜管时,必须确保设备稳定,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控制速度:在使用缓降溜管时,必须控制输送速度,以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断裂和分层现象。
3. 定期维护:在使用缓降溜管时,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结论缓降溜管是一种用于碾压混凝土垂直运输的设备,其具有避免混凝土断裂和分层、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
在高层建筑施工、桥梁施工、基础施工等场景中都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在使用缓降溜管时,必须注意设备稳定、控制速度和定期维护等问题。
碾压真空溜槽输送新技术分析碾压式真空溜管输送砼技术是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方法,在桂林防洪漓江补水川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表明:,碾压式真空溜管技术能够满足施工面大、部分地理环境复杂、山势高、河床狭窄的地段施工,能够大大节省砼的输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项目简介桂林川江水利枢纽工程是一个中型的碾压砼重力坝,自2009年开建以来,砼累计输出超过45万方,高峰期月产值达到了3.5万方。
当大坝浇筑到一定高度时,无法再通过修建仓库通道进入仓库表面进行浇筑,考虑到大坝所处的地势,只能在左岸1#坝上安装一套真空溜管用于大坝砼的进仓,由于大坝靠修进仓路进仓浇筑只能到▽234m高程,而1#坝高程为▽278m,仓面与1#坝上下高差达44m,如何设计、安装、减速、抗分离、保证入仓的准确安全等都是要解决的难题。
碾压式真空溜槽的技术特点通过对桂林市川江水利枢纽工程真空溜槽滚压施工的实践和论证,发现滚压溜槽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碾压式真空溜管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具体表现为:2.1.适应性强碾压式真空溜管能够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对于河流和山脉陡峭的地区,碾压混凝土可以通过真空原理运输,安全性能高。
从实践结果和过程表现来看,碾压式真空溜管的强可控性,适应不同坡度地区。
2.2.运输能力强,投送量大碾压式真空溜管能够结合施工压力大,高强度运行的特点,在不同施工仓面和坡度情况下使用。
桂林市川江水利枢纽溜槽设计输送能力达210m3/h。
2.3.强可控性碾压式真空溜管强可控性,管体是全封闭设计,内外隔离。
在传送砼时,投送能力强,适应高强度的施工要求,其原理是在溜槽内形成类似真空状态的真实或人工传输条件,在砼的传送过程中,利用减速板及二次拌合装置,能有效的避免砼因下滑太快,易发生骨料分离的可能性,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施工砼的质量。
2.4.专为特殊地形施工而设计,工程量一般不大碾压式真空溜管适用在坡度陡,混凝土从大跨度转运筒仓转移到施工筒仓表面。
BOX溜管在高边坡护坡混凝土挡墙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应用摘要:文章分析了BOX溜管在高边坡混凝土挡土墙施工中的布置要求及安装运行中的注意事项,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BOX溜管高边坡混凝土挡土墙浇筑引言高边坡护坡混凝土挡墙是由于地质地貌的原因需拦截山顶及山坡碎石掉落造成山坡底部道路或建筑破坏而设计修建的混凝土建筑物,所设混凝土挡墙一部分需在坡度的中间段进行挡墙的布置,对于垂直高差大,坡度陡的高边坡混凝土浇筑是一个难点,山坡底部架设混凝土泵由于垂直高差太大,混凝土泵力量不够,需架设二级或二级以上平台进行混凝土的传送浇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浇筑效率及强度不能保证,山顶浇筑由于混凝土入仓垂直距离较大,部分达到一两百米以上,会产生混凝土的离析。
针对上述浇筑难题,采用BOX溜管它可以有效防止砼骨料分离,改善了砼的和易性,利于分料、振捣,以及溜送速度快,正常情况输送能力可达20~40m3/h,满足施工强度及施工质量的要求。
现就针对BOX溜管施工在高边坡混凝土挡墙施工布置中的几点要求,特别是安装使用中需注意的几点关键要求做一下说明,具体包括施工布置及安装运行两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 BOX溜管在浇筑中对施工布置的要求Box溜管分左旋和右旋两种型式,严格按照左右旋配对原则进行配置,在用于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应遵循以下事项:(1)Box及溜管安装于竖岩壁,具体部位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布置,Box 与溜管采(2)为防止超径石进入而造成堵塞,在坡顶受料斗上部需加隔栅,隔栅用钢筋或钢板制作,对于二级配,隔栅孔口不大于8cm。
(3)Box安装间距应合理布置,过密则使Box管数量增多,过稀则对Box管冲击大,磨损快。
一般规定,第一对Box管离受料斗不大于9cm,中间部位间距控制在9~15m,最后一对距溜槽不大于6m。
(4)Box管及溜管采用直径约为φ15mm的钢丝绳通条固定于岩顶部支架上,并每隔3~6m 与岩壁锚杆焊固,确保使用安全(如图1)。
缓冲溜管在高落差混凝土浇筑中的应用作者:张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3期摘要:高落差输送混凝土一直是混凝土浇筑中的难题,通常状态下,大落差输送混凝土会造成混凝土离析,造成建筑物外观质量差,甚至破坏结构的安全性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阐述缓冲溜管在混凝土浇筑中的应用,成功的解决了94m垂直落差混凝土的输送问题,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缓冲溜管;高落差;混凝土浇筑;应用中图分类号:TU528.1 文献标识码:A一、工程概况:卡杨公路是为开发雅砻江流域卡拉和杨房沟水电站而修建的进场道路,洪水沟大桥为公路跨越洪水沟而设,桥梁全长258.72m。
大桥冲沟深切,呈“V”字型,谷底宽5~10m,两岸为陡崖,上游桥台位于山顶斜坡处,坡度60~80°,下游桥台及两岸桥墩位于陡坡上,坡度70~80°。
1#桥墩高度为94m,2#桥墩高度为70m,两个桥墩分别位于洪水沟两侧陡峭斜坡上,混凝土拌和站至两桥墩之间无法修建施工便道,混凝土运输车辆无法到达桥墩位置。
为解决洪水沟大桥混凝土运输问题,原计划利用桥梁上方修建的缆索吊进行混凝土浇筑,但通过计算发现浇筑强度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后经过技术和经济方案比较,决定采用缓冲溜管输送技术进行大桥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二、具体方案:在混凝土拌和站下方安置一级输送泵,混凝土搅拌好后直接进入输送泵内,泵送至0#桥台上方,泵送距离120m,输送泵高程2164,出口高程2170。
然后进入缓冲溜管,溜送至1#桥墩辅助施工平台(高程2066)上的二级输送泵中,再泵送至各个桥墩,1#至2#桥墩之间的泵管沿原铺设的悬索吊桥布置。
1、一级输送泵及泵管安装将一级输送泵直接放置于拌和站出料口下方,连接输送泵管,泵管沿路基铺设,直达0#桥台上方,泵管进出口之间高差6m,泵送距离120m,进入缓冲溜管上方料斗。
2、缓冲溜管设计与安装(1)缓冲溜管设计溜管缓冲器结构图缓冲溜管系统用于混凝土的垂直运输。
碾压混凝土研究及其发展摘要:文章结合目前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从碾压混凝土技术革新和施工方法革新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发展;新材料;技术革新;施工方法革新;应用前景1碾压混凝土及其性能特点碾压混凝土最早应用于水利工程修筑大坝,它采用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将土石坝的施工方法用于混凝土坝,即利用振动碾强力振动和碾压的共同作用,将混凝土压实。
因此它既具有土石坝大规模机械化快速、连续施工的优越性,又保持了混凝土坝体积小、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优点。
同传统的常态混凝土相比,采用碾压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大量掺入掺和料,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水化热温升低,温控措施简单,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可采用粉煤灰、磷渣等工业废渣作为掺和料,减少环境污染;施工设备通用性强,可进行高强度的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快、并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碾压混凝土成本较低,又因其施工速度快,可使所建工程尽早投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采用碾压混凝土施工成为当今最具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施工技术,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碾压混凝土的发展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筑坝技术,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全世界已建成碾压混凝土坝三百多座。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上坝强度高、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等特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坝型之一,在世界大坝建设中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
中国于1986年建成了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坑口重力坝,在此之后的20多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理论研究或工程实践都有大量的创新与突破。
目前中国已建成各类碾压混凝土坝百余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由50 m发展到100 m级、200 m级,坝体碾压混凝土方量由4万余立方发展到500万余立方;碾压混凝土拱坝高由75 m发展到100 m级、130 m级,坝体碾压混凝土方量由10万余立方发展到50万余立方。
浅析高边坡混凝土溜管输送施工技术摘要:我国号称“基建狂魔”,说明国家的基础建设水平高,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混凝土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根据混凝土自身性质,落差大会造成混凝土离析,从而影响建筑物外观质量,严重将导致结构不稳定、不安全,为项目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对混凝土溜管输送施工技术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施工;混凝土输送;溜管;高边坡在高边坡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往往受到地形影响,道路无法通行且道路修筑成满足自卸车、砼运输车辆的通行难度极大、费用极高,修筑施工便道会导致工程进度缓慢、滞后。
本次简单介绍高边坡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溜管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入仓质量的同时施工便捷、经济合理。
一.工程简介1.概况两河口水电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砻江干流上,主要建筑物包括砾石土直心墙堆石坝,引水发电系统、泄水建筑物等。
坝顶高程为2875m,最大坝高295m。
黏土心墙与两岸坝肩接触部位设有帷幕灌浆平洞和厂区防渗灌浆廊道。
根据设计图纸,大坝右岸EL.2820高程设置YGJ2帷幕灌浆平洞,为城门洞型断面,断面尺寸为4.0×4.5(宽×高),经过渐变过渡段后断面尺寸为3.6×4.1(宽×高),成型尺寸为3.0×3.5m。
右岸YGJ2灌浆平洞长123.28m。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YGJ2灌浆平洞衬砌厚度为50cm(除渐变段外,C25混凝土)、衬砌钢筋含筋率为85..54kg/m3。
第二层厂区防渗帷幕灌浆廊道(AGR2进口位于右岸YGJ2灌浆平洞桩号纵0+729.45m处。
AGR2开挖断面尺寸为3.0m×3.5m(宽×高),总长度595.00m。
2.施工范围YGJ2灌浆平洞混凝土工程非渐变段包括50cm厚底板混凝土浇筑和厚50cm的钢筋混凝土衬砌,均分为两次浇筑成型:第一次将厚50cm底板浇筑成型、第二次将厚50cm边顶拱浇筑成型,渐变段也两次浇筑成型,第一次将底板浇筑成型、第二次将边顶拱浇筑成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1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11]公告号CN 2116046U〔43〕公告日1992年9月16日[21]申请号92202468.5[22]申请日92.1.24[71]申请人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施工科研所地址443002湖北省宜昌市清波路18号[72]设计人毛明宽 朱远新[51]Int.CI 5E04G 21/02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54]实用新型名称负压式砼溜管[57]摘要负压式砼溜管,是一种密封式溜管,其本体由刚性的半圆形钢管和柔性的半椭圆形橡胶管组成,当砼在管内下行时,由于管内产生真空度使橡胶管变形,从而使管内砼受挤压产生摩擦力,减缓了砼的下降速度,解决了砼的分离问题,从而扩大了溜管适用的高差范围。
92202468.5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砼溜管,由集料斗、阀门、溜管本体等组成,其特征是溜管由呈半圆柱状的钢筒与呈半椭圆柱状的柔性筒组合而成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管,其特征在于半圆柱状的钢筒板材厚度为1.5-10毫米。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管,其特征在于半椭圆柱柔性筒材质为耐磨橡胶或橡胶帆布压制品,其厚度为2-4毫米。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管,其特征在于断面直径在200-800毫米之间。
92202468.5说 明 书第1/3页负压式砼溜管本实用新型属土建施工领域。
在土建施工中,时常需要将砼从高处向下方的作业仓位溜放,为此需要溜管。
通常的溜管工作系统如图1所示:1为受料斗,2为阀门,3为薄钢板卷制的溜筒,4为连接相邻两节溜筒的挂钩。
当砼用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倒入受料斗1之后,即顺着溜筒3直接进入仓位。
由于相邻溜筒之间都有空隙,在自重的作用下,砼下行近似于自由落体运动,其末速度较大,因而引起内部骨料的撞击及分离,如图2所示,大骨料6因惯性大滚向外侧,而细骨料和砂浆5停在中央,这就破坏了设计要求的砼结构,影响质量。
因此这种方式只使用于高差小的部位。
Vesse丨 & piping 总第344期r容器与冑i t高边坡复杂地带明敷大型压力钢管下放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应用朱建波汪海(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成都610091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中高边坡复杂地带明敷大型引水压力钢管下放的特点和难点,阐述了下放运输装 置台车的设计与制作、牵引装置及下放轨道的选型与布置.卷扬机钢丝绳的选型计算,管节下放安装工艺等 关键技术.分析总结的下放技术措施解决了压力钢管下放过程中的多个技术难题,提高了施工安全可靠性,加快了安装进度,节约了安装成本,可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杂地带大型明敷压力钢管下放研究与应用中图分类号:TV73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607 (2021) 01-0057-031研究背景1.1工程槪况某电站引水系统采用一洞两机布置,引水隧洞洞径6.0m,长1299.62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引水隧洞后接地下埋藏式对称月牙肋钢岔管,岔管后接两条压力明钢管,总长分别约2.32km和2.30km。
其中隧洞内明钢管长约750m,缓坡段地面明钢管长约605m,管径均为4.4m。
缓坡段至厂房钢管布置在高边坡两边的山 凹之间,单线长约785m,落差约为 350m,纵向坡度18.5° ~40° ,管 径从4.4m渐变到4.0m、3.8m、3.4m 和2.4m后与机组进水球阀对接,此段 地貌最为复杂,途中有多处拐弯,钢 管下放安装难度极大。
电站施工钢管 下放布置见图1。
1.2陡坡段压力钢管特点根据设计要求,钢管的制作共有三 种形式:支墩上带支撑环、镇墩上带止 推环、其他部位不带任何支撑结构。
管 节下放最大重量约26.0t,长度为5m,图1电站施工过程中钢管下放布置图直径最大为4.4m。
最大管节重量为结构最复杂的并带有支撑环(见图2)。
图2带支撺环结构1.3压力钢管下放难点及解决措施由于陡坡段压力钢管布置特点,钢管沿线不仅存在平面拐弯,还存在立面下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