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风网络
- 格式:wps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5
第197篇通风安全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5.1什么是通风网络。
其主要构成元素是什么。
用图论的方法对通风系统进行抽象描述,把通风系统变成一个由线、点及其属性组成的系统,称为通风网络。
构成元素:1.分支,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段,线段的方向代表井巷中的风流方向。
2.节点。
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每个节点有惟一编号。
3.路。
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支首尾相连而成的线路。
4.回路。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称为回路。
若回路中除始末节点重合外,无其他重复节点,则称为基本回路,简称回路。
5.树。
任意两点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殊图。
包含通风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树称为其生成树,简称树。
在网络图中去掉生成树后余下的子图称为余树。
6.割集。
网络分支的一个子集。
将割集中的边从网络图中移去后,将使网络图成为两个分离的部分。
若某割集s中恰好含有生成树t中的一个树枝,则称s为关于生成树t的基本割集。
5.2如何绘制通风网络图。
对于给定矿井其形状是否固定不变。
1.节点编号.。
在通风系统上给井巷交汇点标上特定的节点号。
某些距离较近,阻力很小的几个节点,可简化为一个节点。
2.绘制草图。
在图纸上画出节点符号,并用单线条连接有风流连通的节点。
3.图形整理。
按照正确、美观的原则对网络图进行修改。
网络图总的形状基本为“椭圆形”。
5.3简述风路、回路、生成树、余树、割集等基本概念的含义。
风路: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支首尾相连而成的线路。
回路: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为回路。
树:任意两节点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殊图。
包含通风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树称为生成树。
在网络图中去掉生成树后余下的子图称为余树。
割集是网络分支的一个子集,将割集中的边从网络图中移去后,将使网络图成为两个分离的部分。
5.4基本关联矩阵、独立回路矩阵、独立割集矩阵有何关系?基本关联矩阵表示网络分支ej与节点vi关系的矩阵。
通风网络图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通风网络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通风网络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3. 使学生能够运用通风网络图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通风网络图的基本概念1.1 通风网络图的定义1.2 通风网络图的类型1.3 通风网络图的特点2.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方法2.1 节点和箭线的表示方法2.2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步骤2.3 通风网络图的优化3. 通风网络图的应用3.1 通风网络图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3.2 通风网络图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3.3 通风网络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通风网络图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通风网络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通风网络图,并分析其中的问题。
4. 讨论:分组讨论通风网络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通风网络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3. 课程报告:评估学生对通风网络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通风网络图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
2. 课件:通风网络图的讲解课件。
3. 案例资料:实际工程中的通风网络图案例。
4. 绘图工具:如绘图软件或手工绘图工具。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通风网络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案例。
6.2 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步骤,动手绘制简单的通风网络图,并尝试分析其中的问题。
6.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通风网络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解决方案。
6.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工程中的通风网络图案例,学生分析并解释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7.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通风网络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案例,传授知识给学生。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1. 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企业通风网络的安全运行和有效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潜在风险,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通风网络的设置、维护和使用,保障通风网络的正常运行,有效管理通风设施。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通风网络设施的设置、维护和使用。
3. 术语定义•通风网络:指企业内部与外部通信的网络设施,包含计算机、网络设备、通信线路、软件等。
•管理负责人:指被授权负责通风网络管理的责任人。
•用户:指企业内部的员工和其他经授权使用通风网络的人员。
4. 通风网络设置4.1 管理负责人应依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安全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通风网络,确保网络的正常通信和数据传输。
4.2 通风网络应分段划分,不同部门或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应分开设置,确保安全隔离。
4.3 通风网络应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等安全设备,及时发现和阻拦潜在的网络威逼。
5. 通风网络维护5.1 管理负责人应定期进行通风网络设施的巡检和维护,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5.2 管理负责人应建立完善的备份策略,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和系统配置,以应对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情况。
5.3 通风网络设备应定期升级软件和固件,确保设备具备最新的安全性能和功能。
5.4 管理负责人应建立问题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通风网络设备故障和安全事件,减少影响。
6. 通风网络使用6.1 用户在使用通风网络前,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通风网络使用规范和安全要求。
6.2 用户应遵守通风网络使用规范,不得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破坏通风网络设备或数据。
6.3 用户应妥当保管账号和密码,不得将账号和密码透露给他人,不得使用他人账号和密码进行通风网络的使用。
6.4 用户不得在通风网络上传播非法、淫秽、暴力、侵权等违法信息,不得利用通风网络从事违法活动。
6.5 用户不得利用通风网络阻碍其他用户正常使用或造成网络拥堵,不得进行恶意攻击、入侵和扫描。
6.6 用户不得私自安装、接入或调整通风网络设备,如需更改网络设备,应提出申请并经管理负责人审批。
通风网络图在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通风网络图是煤矿通风管理的基础图,如果一个通风技术人员能够熟练地根据每张通风系统图绘制出通风网络图,那么他对该矿的通风系统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
但遗憾的是,许多煤矿的通风人员甚至是技术员都不会绘制这种图,而且也不去绘这种图,包括一些国有大矿的通风人员也是如此。
这对于煤矿的“一通三防”工作无疑是不利的。
根据多年通风工作的实践于不断学习,本人觉得通风网络图的绘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通风网络图对煤矿的通风系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根据巷道采掘工程平面图做出的矿井通风系统图,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也是所检查的11种矿图中必不可少的。
但是,我们从通风系统图上看到的是新风、污风在各条巷道中的流动方向,总进风和总回风的风量,各个测风点的数据以及每个用风点风量的配备情况。
如果在通风网络图上去看,不仅能看到上述所有内容,还能看到风流是具体从哪里流向哪里,从哪条巷道流向哪条巷道,怎么分岔,怎么汇合,是串联、并联、混联还是角联。
非常直观,一目了然。
所有的合理与不合理在此无所遁形,矿领导、技术负责人以及技术员均可以根据此图对井下的通风系统进行全面讨论,综合评价。
对于巷道的合理布置、风景的具体分配是非常容易进行的。
即使是一个对煤矿不了解的外行,通过解释以后,再去看我们的通风系统图,也较为容易进入。
二、通风网络图对风量的解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矿井,尤其是多年开采的老矿,巷道多、距离远全面理清本身就不容易。
在通风系统图上进行具体的解算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在通风网络图上就可以很直接地理出线路,然后再根据负压、温度、湿度结合高差等数据进行通风计算。
对于各个用风地点、各条巷道,可以根据分流的分支与汇合一一解算出来。
首先从理论上对风量分配有一个认识,然后再根据各巷道、各用风地点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与调节。
这样从理论到实践的管理是非常可靠的。
三、通风网络图可以指导我们合理设置通风构筑物,优化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一、引言通风网络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和提升网络安全性,在企业或组织内部建立起来的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规范。
本制度的订立和执行旨在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防范网络安全威逼,并规范员工在使用网络时的行为和责任。
本文档将认真说明通风网络管理制度的内容、要求及执行方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通风公司内部全部员工和合作伙伴,无论是使用公司网络设备还是使用个人设备接入公司网络。
全部接入公司网络的主体都需遵守本制度。
三、网络接入与权限管理1.全部员工需通过IT部门审批后方可接入公司网络,包括有线和无线接入方式。
2.不得私自连接无线路由器或其他未授权网络设备。
3.IT部门将为员工调配相应的网络账号和密码,并告知员工相关权限说明。
4.不允许将个人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使用,任何操作与个人账号有关的行为,由账号所属人承当全部责任。
四、网络安全1.严禁通过网络传播、存储、呈现非法、恶意软件及信息。
2.员工不得访问或下载任何未经许可的软件、文件或任何可能带有病毒、恶意代码的文件。
3.员工在上网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相关规定,不得访问、发布违法、淫秽、虚假、暴力与恐怖信息。
4.严禁在公司网络上进行盗版软件、音乐、电影等侵权行为。
5.不得通过网络进行任何形式的网络诈骗、网络钓鱼等违法行为。
6.若发觉网络安全问题,员工需立刻报告IT部门,不得自行处理或传播。
五、网络使用规范1.员工在使用公司网络时需遵守公司内部相关规定,不得滥用网络资源。
2.不得在公司网络上发布、传播敏感信息或未经授权的机密信息。
3.不得使用公司网络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事务,包括但不限于上网购物、刷社交媒体等。
4.不得在公司网络上进行个人利益努力探求、商业推广、传销等活动。
5.不得发布、传播带有人身攻击、辱骂、诽谤等负面言论的信息。
6.不得在公司网络上进行政治宣扬、组织活动等行为,遵守公司关于政治中立的规定。
7.在使用公司网络时,应遵守网上礼仪,不得发布、传播任何形式的不文明或恶意言论。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通风网络的管理,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监督管理1.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并熟悉通风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2.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私自操作或泄露系统信息。
3.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
第三章安全保密1.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保守通风系统的相关信息,不得将信息外传或用于非法用途。
2.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更新密码,并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信息安全。
3. 通风系统设备应当设置防火墙和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不明入侵。
第四章紧急处理1. 通风系统发生故障或安全事故时,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
2.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
3.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上级汇报故障情况,并积极配合解决问题。
第五章效率提升1.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性能优化和调整,提高系统效率。
2.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水平。
3. 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1. 对于违反通风网络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将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降低评定等级等。
2. 对于表现突出的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将给予奖励和表彰,包括荣誉证书、奖金、晋升职位等。
第七章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异议可以提出并经审核后修改。
2. 本制度解释权归通风网络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为通风网络管理制度,望各位通风网络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以确保网络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管理措施。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网络设备安装与维护:规定网络设备的安装位置、布线要求、设备维护和保养等内容,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通风良好。
2. 网络设备防尘与散热:规定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防尘操作,如清理设备内部的灰尘和异物,清洗设备外壳等,以保证散热通道畅通,防止设备过热。
3. 温湿度控制:规定网络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以确保设备能在适宜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并防止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设备产生损害。
4. 空调系统管理:规定空调系统的安装、调节和维护要求,以确保网络机房内的温度控制和空气流通。
5. 灭火系统管理:规定灭火系统的安装位置和使用方法,以确保网络机房内的火灾风险得到控制和防范。
6. 网络设备监控和报警:规定网络设备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要求,以及事件的处理流程,以及保证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设备故障的问题。
7. 人员管理:规定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以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处理各类问题。
8. 维修与检修管理:规定网络设备维修和检修的要求和流程,以确保设备故障得到及时修复和处理。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的存在可以保证网络设备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和安全风险。
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传输速率,为企业和组织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内部通风网络的使用,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流通的顺畅。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通风网络使用人员。
二、紧要定义1.通风网络:指企业内部实现信息交流、共享和存储的网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服务器、计算机、移动设备等。
2.通风网络管理人员:指被授权管理和维护通风网络的专业人员。
3.通风网络使用人员:指被授权在通风网络上进行工作、交流和存储数据的员工。
三、通风网络管理标准1.资源调配与访问权限–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依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需要,为其调搭配理的资源,并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
–通风网络使用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取得未经授权的资源和权限。
2.数据安全与保护–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实行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通风网络中的数据安全和保护。
–通风网络使用人员在使用通风网络时,应遵守企业相关的保密协议和条款,保护企业机密信息和客户信息。
3.病毒与恶意软件防护–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定期更新和升级防火墙、杀毒软件和恶意软件防护工具,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通风网络使用人员不得在通风网络上下载、安装或传播未经授权的软件、文件或任何可能带来风险的内容。
4.网络访问掌控–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设置合理的网络访问掌控策略,限制对通风网络的外部访问。
–通风网络使用人员不得从未经授权的外部网络访问通风网络。
5.备份与恢复–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通风网络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测试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通风网络使用人员不得在通风网络中存储未经备份的紧要数据。
6.监视与审计–通风网络管理人员有权对通风网络进行监视和审计,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并发觉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通风网络使用人员应理解并接受通风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活动的监视和审计,搭配相关工作。
四、通风网络使用人员考核标准1.遵守规章制度–通风网络使用人员应时刻遵守通风网络管理制度,确保合规操作。
2.数据安全与保护–通风网络使用人员应妥当保管和使用企业和客户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或滥用相关数据。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进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促进了社会的进展。
然而,网络中不只有好人,还有不法分子,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如何保障网络的安全和稳定,已经成为网络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和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订立一套通风网络管理制度是特别有必要的。
以下是我对通风网络管理制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二、管理范围1.本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是适用于通风网络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包括通风网络的构建、管理、维护等工作。
2.本制度的管理目的:本制度的管理目的是保障通风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网络使用效率,避开盲目投入和不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三、网络架构1.通风网络依据业务需要构建,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网络设备。
依据业务需要,可以适当加添非关键性设备,但需保证网络拓扑的简洁和稳定。
2.通风网络应当遵从网络分层原则,常用的分层包括三层、四层、七层分层管理原则。
针对通风网络的特点,应当综合考虑业务需求和安全性,在安全性和高可用性之间进行平衡。
3.为了保障通风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网络需定时进行备份,包括设备配置备份、紧要数据备份、时间同步等。
备份应当存放在安全牢靠的硬件设备或云存储服务中。
四、网络安全1.通风网络安全是通风网络管理的核心。
网络管理员必需保证通风网络安全稳定,防止网络攻击、病毒侵害等。
2.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员需要订立网络安全策略和规定,包括访问掌控、口令策略、审计管理、流量监控等,并对网络安全策略和规定进行检查和更新。
3.网络设备的管理口令需定期更换。
4.网络设备需要开启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软件等安全措施。
5.针对网络威逼,网络管理员需要订立应急处理流程,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本领。
五、网络维护1.网络维护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状态检查、系统软件升级、安全漏洞修复、备份数据检查等。
1.通风网络分析的方法有 图解法 、 电模拟法 和 数学解析法 。
2.任一图中各节点的线度之和等于其边数的 2 倍。
3.对于m 个节点n 个分支的回路,基本关联矩阵为 (m-1)×n 矩阵,基本回路矩阵为 (n-m+1)×n 矩阵,基本割集矩阵为 (m-1) ×n 矩阵。
4.生成树选择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破圈法 、 加边法 、 收缩法等。
5.描述图的矩阵很多,通风网络中常用的矩阵有:邻接矩阵、关联矩阵 、回路矩阵、割集矩阵 。
6.回路法是通风网络解算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斯考特—恒斯雷 、牛顿—拉夫森法、京大二式 等。
7.风网解算的任务是由已知的风网结构、分支风阻 及 风机参数 ,求解风网内风流的分布,亦称自然分风。
8.按风网解算中未知量的选取,网络解算方法分为两类。
以风量为未知量为回路法 ;以风压为未知量为割集法 、节点法。
9.复杂风网解算的理论基础通风三大定律构成了建立网络方程的两类约束。
阻力定律称为分支元件约束;风量平衡定律和风压平衡定律合称为风网结构约束。
10.通风网络解算程序vnt 中需要输入的分支基本数据为:始节点、 末节点 、 风阻 、 和 固定风量 、 调节标志 等。
11.通风网络理论,主要是从宏观上揭示风网内风流的分布规律,以及风网中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风网解算和 风量调节(控制) 两个方面。
12.图论中的图是由一个点的集合和线段的集合构成。
这些点称为顶点或节点,线段称为边或分支 。
13.在应用网络理论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分析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协调原则、动态原则、以及相关性原则、有序性原则。
14.图中与某节点关联的边的条数称为该点的线度,对有向图,进入节点的为负线度,离开节点的为正线度。
15.独立回路选择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矩阵运算法、试探回朔法。
1.生成树:如果T 是图G 的一个生成子图且又是一棵树时,则称T 是G 的一棵生成树(亦称支撑树)。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范文网络通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网络通风活动,提高信息发布的透明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网络通风活动。
第三条网络通风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宣传报道、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
第二章通风原则第四条通风活动必须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信息公开为原则。
第五条通风活动必须以客观、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基础。
第六条通风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发布含有违法违规内容的信息。
第七条通风活动应根据实际需要,按时、定量进行。
第三章通风责任第八条本单位设立通风管理委员会,负责通风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检查。
第九条通风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单位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宣传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第十条通风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网络通风工作规划和发展战略;(二)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通风活动计划,协调资源的配置;(三)监督和检查通风活动的执行情况;(四)组织通风活动的培训和宣传;第十一条本单位各部门负责人是通风活动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通风工作。
第十二条本单位宣传部门负责网络通风活动的执行和具体操作。
第四章通风流程第十三条本单位的通风活动应符合以下流程:(一)制定通风计划:通风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本年度通风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和任务。
(二)编制通风方案:各部门负责人根据通风计划,编制具体的通风方案。
(三)审核方案:通风管理委员会对各部门编制的通风方案进行审核,确定后进行公示。
(四)组织实施:宣传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的通风方案,确保按计划进行。
(五)监督检查:通风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通风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处理。
(六)总结评估:每年结束时,通风管理委员会对本年度通风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第五章通风内容第十四条本单位的通风活动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本单位的最新政策、法规、规定的解读和解析;(二)本单位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三)本单位的重要活动和会议的通知和报道;(四)重大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的快速反馈和解答;(五)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解答和回应;(六)其他与本单位工作相关的信息发布。
通风网络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保障通风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通风网络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网络服务及网络用户的管理。
第二章网络设备管理第三条设备采购网络设备的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并确保设备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性能。
第四条设备安装和布线网络设备的安装和布线应按照规定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的堆放以及电线等布线要整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五条设备维护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及时进行,包括设备的清洁、散热、防尘、防潮等工作,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及时修复或更换,并建立设备维护记录。
第六条设备备份重要设备的数据和配置应定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第七条设备报废设备报废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备信息和数据要安全处理,确保不会泄露敏感信息。
第三章网络服务管理第八条网络服务等级根据网络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网络服务等级,并按照等级提供相应的服务。
第九条网络服务监控对网络服务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定期对网络服务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条网络服务记录对网络服务的情况和事件进行记录,包括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故障处理过程等,以备查阅和分析。
第四章网络用户管理第十一条用户注册网络用户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注册,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并接受网络用户协议。
第十二条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用户的身份和需求,进行适当的权限设置,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用户行为管理网络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不得从事违法活动,不得侵犯他人的权益,不得干扰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用户违规处理对违反网络用户管理规定的用户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暂停使用或永久封禁等,严重违规的将向相关管理机关举报。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安全策略制定安全策略,包括用户登录安全策略、数据传输安全策略、信息存储安全策略等,确保网络的安全。
通风网络模型(相对于场模型)
1.矿井通风网络:
各国学者对矿井通风网络分析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 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究出许多用于矿井通风网络分析的方法,开发了一大批优秀的矿井通风网络分析软件。
1.1 书籍
矿井通风网络图论 1982年煤炭工业出版社
通风网络计算原理 1989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矿井通风网络分析及电算方法 1990年煤炭工业出版社
通风网络图论 1991年煤炭工业出版社
通风网路理论 1991年煤炭工业出版社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与优化 199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矿井通风降温与实践 2013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文献
1.矿井通风网络模糊优化数学模型及其数值解法1999年
2.陆秋琴. 矿井通风系统模拟软件包. 中国钼业. 2001 年
3.于耀国. 矿井通风网络数据模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应用. 国外金属矿山.2002 年
4.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可视化研究2004
5.矿井通风网络非稳定流动数值解收敛性分析2004
6.用梯度法解算矿井通风网络2005
7.基于回路阻力闭合差最优分配的通风网络解算方法2006
8.节点风压解算通风网络的改进方法2007
9.存在风阻未知分支的大规模复杂通风网络解算方法2008
10.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研究综述2011
11.单风机矿井通风网络非稳定流动模型及MATLAB数值模拟2011
总结:
:
求解网络流量分布是最重要的问题,主要方法有回路流量法、网孔流量法、分支压力法、节点压力法、割集压力法等。
其中回路流量法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现有的风网解算程序以回路流量法最多。
按求解非线性回路压力平衡方程组的具体方法不同,回路流量法又有牛顿法、Scott-Honsley法、京大一试法。
目前已有很多应用软件用于矿井通风系统模拟分析,CONTAM 是代表性计算工具软件。
CONTAM: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igy)研发的,多区域气流和污染物传播分析软件。
2. 水电站
文献:
1.用MTLAB分析流体输配管网的初步研究重庆大学学报肖益民
2.水电站地下洞室群通风网络关键部位的流动阻力特性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3.水电站地下洞室群通风空调网络的关键基元流动特性分析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4.基于网络分析的水电站地下洞室群通风系统设计方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5.地下洞室群自然通风网络计算机分析模型暖通空调 2004
6.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自然通风网络模拟及应用研究肖益民博士论文(2005)本文主要成果:
a.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空间的网络图化与分支阻抗 U 值
b.建立了网络流动模型。
包括节点的质量流量平衡方程组和独立回路压力平
衡方程组以及分支流动阻力模型和动力模型。
c.建立了网络温度模型。
根据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的空间结构与热源传热的特
征,提出了两种分支温度分布模型,即均匀分布和线性分布模型。
d.建立了网络热压模型。
提出了分支热压的概念,导出了两种温度分布模型
时分支热压的计算方法。
3. 关于通风网络的外文文献
外文文献作者多为国内学者,研究领域也是mine ventilation network.
1.1997,Richard M. Aynsley,A resistance approach to analysis of natural ventilation airflow networks
A resistance approach to airflow in networks using electric circuit analogies can provide a useful framework when developing computer software packages for estimating airflow in complex indoor airflow networks.
Public domain software such as CONTAM developed by Walton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 Gaithersburg contains AIRNET modules for solving complex network air flows.
2. 1989,G.N. Walton, AIRNET a computer program for building airflow network modeling, NISTIR 89-4072,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Gaithersburg, MD
3. Solving Natural Distribution Ventilation Network with Homotopy Method,
Wu Bing Procedia Engineering, V olume 26, 2011, Pages 531-537
4.W. Stuart Dols, George N. Walton. CONTAMW 2.0 User Manual――Multizone Airflow and Contaminant Transport Analysis Software. Building and Fire Research Laboratory National,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ovember 2002.
5. George N. Walton W. Stuart Dols. CONTAM 2.1 Supplemental User Guide and Program Documentation,(NISTIR 7049 )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October 2003.
6.Reliability Calculation of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 Procedia Engineering, V olume 84, 2014, Pages 752-757
7.Application of Simulink Simulation for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Nonlinear Variation of Airflow in Ventilation Network .
Procedia Engineering, V olume 43, 2012, Pages 431-436
8.Topology theory of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
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V olume 1, Issue 1, September 2009, Pages 354-360
9. A new algorithm for calculating ventilation network reliability based on truncation error theory and networksimplification
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V olume 1, Issue 1, September 2009, Pages 169-172
10. A comparison between CFD and Network models for predicting wind-driven ventilation in building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V olume 42, Issue 12, December 2007, Pages 4079-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