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和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19.17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独立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摘要: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院工科类专业都开设的一门课程,本文在分析了c语言实验中普遍存在问题后,结合我院在实际探讨了c语言实验教学改进,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 c语言实验教学改进1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c语言不但可以编写系统软件,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编写出满足用户要求的应用软件,尤其是c语言具有很好的对计算机的硬件编程能力。
我院计算机类、电子类和通信类专业都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它也是“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单片机”等课程的选修课程。
由于c语言这门课程比较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且c语言的数据类型较多、表达式丰富、语法结构较复杂,使它成为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
所以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训练。
通过实践,学生能更好的掌握c语言理论知识。
那么学生上机实验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堂听课,是巩固和发展课堂知识的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 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兴趣很高,但随着深入学习,兴趣逐渐减小。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都会告诉学生这门课程很重要,学生当然也比较重视,但随着深入学习,有的学生就觉得c语言很难、很枯燥,再加上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兴趣也就逐渐减小。
1.2 现在大多数c语言教材只注重对c语言语法的剖析,对算法进行剖析过于简单,使学生在上机编程时没有软件工程的概念。
现在大多数的教材在编写时对算法问题只用了很少的章节来分析,使得学生在编程时只有理论知识而不知道怎样把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1.3 在实验设置上只有验证性实验而没有综合性实验。
在实验设置上,c语言实验课是随着理论课的开设的,都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只验证了一些c语言的知识点,而没有综合性实验,没把c 语言与实际程序开发联系起来。
基于OBE理念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程序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学习程序设计。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应用等。
有必要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基于结果的教育,是一种注重学习成果、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
它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OBE理念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程序设计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2)熟练运用至少一种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程;(3)熟练掌握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算法。
2. 能力与素质目标(1)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具备持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1)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程序设计的浓厚兴趣;(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1. 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传统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语法、算法、数据结构等。
在教学改革中,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引入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o i 盟熊丝盗查塑。
翌塾里丝数学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温雅敏(广东商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系,广东广州510320)摘要:针对数学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f,-j题,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上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不再局限于计算机争业人才应用的工具,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都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根据专业的特点编写实用程序。
尤其对于与计算机学科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开设汁算机专业课程。
然而,在高校数学专业中开展计算机教育,其要求的教学内容与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照搬计算机专业的做法,必须根据数学类专业的特点及规律组织教学,课程设置应该基于数学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
笔者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通过自身体会分析了在对数学专业本科生讲授程序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1数学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按照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对数学专业的学生讲授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
1.1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文科类院校的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数学专业在以经管商为优势的文科学校中处于较不被重视的地位,数学专业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招生的质量远远低于其他专业,录取分数线也相对较低,并且很多学生都不是以第一志愿考入数学专业。
因此,本院数学专业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也较弱;另外,有部分学生对于调剂到数学专业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思想还不稳定,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改革与探讨。
本文将围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一、课程设置调整与创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结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与创新。
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评估,更新教学大纲,确保与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领域的发展保持同步。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增加一些专业课程的选修内容,如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学生的选课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还可以引入跨学科的教学资源,与其他相关专业或学科进行合作,开设跨学科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更新与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的现代教学方法和工具,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可以开展更多的项目化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如编程比赛培训、软件开发实训等,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师培训与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组织定期的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还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教学团队,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组成,共同参与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机会。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改过程中,提出了案例教学法、项目推动法、改革实验内容、改革考核环节具体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这类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涉及多方面知识,而如今以网络技术发展迅,程序设计类课程出现很多新概念和新技术。
程序设计类语言也由单机版发展到网络版,所以这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也很活跃,但没有一种成果能完全满足我学校的教学需求,因此研究该类课程教学改革非常必要。
1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教学模式不合理当前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上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经常是老师讲,学生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生如果听完理论课不做实验,理论知识得不到巩固,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
程序设计类课程与其它的专业课不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要把理论知识学透之外,上机编程很重要。
如果只注重理论教学与不注重上机编程,那无异于纸上谈兵,对于培养计算机人才没有意义。
1.2 考核环节不合理考核方式不利于实际编程能力测评。
目前的闭卷考试偏重记忆性内容、计算能力的考核,而较少考核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有的学生上机编程能力很强,但笔答编程题可能考核不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反之,有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不强,但即擅长答卷,也能得高分。
因此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应该大胆改革考核方式。
1.3 教学难度大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较多。
在学生稍具备或完全不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就学习程序设计,比如大一新生一来,就开C 程序设计,学生在没有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经验情况下学习,这使得教学难度很大,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难度都很大,在教学进度和复杂控制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教学改革研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提出以下教学研究方法。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摘要:该文结合实际教学的体会,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兄弟院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和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面向对象项目教学教学实践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teaching method improvement and teaching practice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 in 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 design course,to brother institutions program design course teaching system set up and reform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words:Object—Oriented teaching of project teaching practice《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思想和应用技能,使学生具备开发一般应用程序的能力。
我院自08年开设这门课程以来,经过老师的潜心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教学体系的改革计算机课程全体同仁充分分析了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差异,得出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整个编程思想是自底向上的模式,由预定的顺序来控制流程,把一个大的程序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块,每一个模块由一个或几个函数来实现,注重的是功能模块及函数,处理的数据由函数控制,并且数据操作与数据分离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整个编程思想是自上向下的思维模式,由事件来控制流程,注重的是数据的使用,对数据的操作和数据封装在一起(类中),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更加接近现实的事物。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采用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建构对知识点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实训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及团队意识。
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明显提高。
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入门语言,学好这门语言可以为后续语言和《数据结构》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c语言除了学习必须的基础知识,如:概念、方法和语法规则之外,还要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和编程能力,这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效果,具体如下。
1.教学模式——任务驱动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相结合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知识以任务驱动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牵引理论教学,以课堂实训任务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应用,以综合实训任务及课程设计提高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并且在综合实训与课程设计阶段,鼓励并要求学生通过c语言课程网站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查阅有关的资料,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及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第一,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案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建构自己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第二,为配合案例教学的进行,精心设计了15个实训题目和4个综合设计题目,这些题目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建构对问题的认识,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开拓精神及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