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系统报警联锁保护表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3
国电费县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低省运行规程批准:赵圣华审定:张洪苏审核: 李纪华杜伟编写:李振2016-11-20国电费县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低温省煤器系统运行规程1.1 低温省煤器设备规范1.1.1 低温省煤器及暖风器低温省煤器设计参数:二次风暖风器设计参数1.1.2 低温省煤器增压泵1.2 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调节与联锁保护1.2.1 #6低加入口取水电动门:1.2.1.1 开允许条件:1)阀门远方控制允许。
1.2.1.2 关允许条件:1)阀门远方控制允许。
2)低省增压泵A/B均停运。
1.2.2 #8低加入口取水电动调节门:1.2.2.1自动调节:与混水温度做PID调节(混水温度65-75℃,默认70℃)。
1.2.2.2切手动条件(0R):1 ) 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于20℃。
2)指令反馈偏差大于10%。
3)MFT。
1.2.3 二次风暖风器电动调节门:调节二次风暖风器出口风温自动调节:与二次风暖风器A、二次风暖风器B出口温度做PID调节(温度可调,默认40℃)。
1.2.4 低温省煤器再循环水电动门:1.2.4.1 自动调节开度:与混水温度做PID调节。
1.2.4.2 PID调节的限制条件:#6低加入口水温低于70℃且#8低加取水调节门开度100%。
1.2.4.3 联锁开:#7低加旁路电动门全关位消失,开到100%。
1.2.5 变频低温省煤器增压泵转速控制:1.2.5.1 利用调节变频低省增压泵的转速控制低温省煤器系统的取水流量,调节低温省煤器出口的烟气温度。
与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温做PID调节(出口烟气温度90-130℃,默认95℃)。
1.2.5.2 变频器转速(5-50Hz),速度反馈与指令偏差大于10Hz切手动。
1.2.6 低温省煤器增压水泵:1.2.6.1 联锁启动: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联锁启动。
1.3 固定旋转蒸汽吹灰器的控制低温省煤器系统共设8台固定旋转蒸汽吹灰器,可根据#1-#4低温省煤器的进出口烟气差压,手动选择需要进行吹灰烟道的蒸汽吹灰器,然后进行自动吹灰。
●正常运行时,燃烧器前高炉煤气压力≤3000Pa报警,≤2000PaMFT动作停炉,燃烧器前转炉煤气压力≤3000Pa报警,≤2000PaMFT动作停炉;●正常运行时,炉膛尾部CO含量≥0.05%报警;(2)锅炉系统MFT动作条件及结果:●手动紧急停炉,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送风机全部跳闸,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引风机全部跳闸,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汽包水位≥200mm 或≤-200mm (以正常水位为基准)时,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信号三取二);●炉膛压力≥1500Pa或≤-1500Pa,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信号三取二);●总空气流量≤30%MCR,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全炉膛灭火(全炉膛灭火逻辑详见锅炉厂提供的资料),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燃烧器前高炉煤气压力≤2000Pa,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信号三取二);●燃烧器前转炉煤气压力≤2000Pa,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信号三取二);●炉膛尾部CO含量过高,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全部炉膛燃料丧失(燃料丧失逻辑详见锅炉厂提供的资料),MFT动作,切除全部燃料供应;MFT动作后切除全部燃料供应由硬接线回路实现,具体请参照锅炉MFT跳闸原理图。
(1)锅炉主要辅助系统报警、联锁及保护:●炉膛吹扫条件详见锅炉厂提供的吹扫逻辑图;●锅炉点火条件及点火步骤详见锅炉厂提供的锅炉使用说明书;●锅炉正常启动顺序为:煤气放散阀→煤气总阀→引风机→送风机→点火风门→下层转炉煤气点火枪→下层煤气燃烧器→上层煤气燃烧器;●锅炉正常停止顺序为:高炉煤气燃烧器→转炉煤气燃烧器→煤气放散阀→送风机→引风机;。
液位、流量、温度报警、联锁控制参数设定原则液位、流量、温度报警和联锁控制是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参数,其设定原则对于确保生产安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液位、流量、温度报警和联锁控制参数设定的几个原则。
首先,液位报警参数设定原则是要根据工艺要求以及设备特点合理设定,确保生产过程中液位在安全范围内。
例如,在液位过高时应设定报警,防止液体溢出或超出设备容量造成事故。
在液位过低时也应设定报警,避免设备运行时缺液而导致设备损坏。
液位报警参数设定应考虑设备容量、液位传感器的精度等因素,同时还要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其次,流量报警参数设定原则是根据工艺需求和设备承受能力确定。
流量过高可能会导致设备负荷过大或管道堵塞,因此应设定流量过高的报警参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流量过低则可能是流体泵送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也需要设定流量过低的报警参数,防止设备运行时出现故障。
流量报警参数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再次,温度报警参数设定原则是要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承受能力,确保设备运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高温可能导致设备过载、材料老化等问题,因此应设定温度过高的报警参数,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低温可能涉及流体凝固、材料硬化等问题,因此也需要设定温度过低的报警参数,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温度报警参数设定要综合考虑设备特点、工艺要求和环境因素,合理调整参数值。
最后,联锁控制参数设定原则主要是为了保证设备操作的顺序和安全性。
联锁控制是根据设备运行特点、工艺要求等进行逻辑设计,通过相互制约的信号交互实现。
联锁控制参数设定要考虑到设备的运行速度、稳定性等因素,确保设备在符合工艺要求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在设定联锁控制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对设备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液位、流量、温度报警和联锁控制的参数设定原则是根据工艺要求、设备特点以及环境因素综合考虑,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名称:制冷供热系统序号联锁、保护试验内容试验情况备注A热水冷机冷冻水循环泵(00QKB30AP301)1 开允许条件A热水冷机冷冻水循环泵出口电动门(00QKB30AA301)在开位A热水循环泵(00QKD40AP302)1 开允许条件2号或4号炉热水出口电动门、进口电动门在开位2 联锁开当作为备用泵时,另一台运行泵跳闸A热水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1)1 开允许条件A热水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1)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A热水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1)1 联锁开A热水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1)启动2 联锁关A热水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1)停止B热水冷机冷冻水循环泵(00QKB30AP302)1 开允许条件A热水冷机冷冻水循环泵出口电动门(00QKB30AA302)在开位B热水循环泵(00QKD40AP303)1 开允许条件2号或4号炉热水出口电动门、进口电动门在开位2 联锁开当作为备用泵时,另一台运行泵跳闸B热水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2)1 开允许条件A热水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2)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B热水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2)1 联锁开A热水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2)启动2 联锁关A热水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2)停止C热水循环泵(00QKD40AP304)1 开允许条件2号或4号炉热水出口电动门、进口电动门在开位2 联锁开当作为备用泵时,另一台运行泵跳闸A离心冷机冷冻水循环泵(00QKB30AP313)1 开允许条件A离心冷机冷冻水循环泵出口电动门(00QKB30AA313)在开位A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3)1 开允许条件A离心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13)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A离心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13)1 联锁开A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3)启动2 联锁关A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3)停止B离心冷机冷冻水循环泵(00QKB30AP314)1 开允许条件B离心冷机冷冻水循环泵出口电动门(00QKB30AA314)在开位B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4)1 开允许条件B离心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14)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B离心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14)1 联锁开B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4)启动2 联锁关B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4)停止C离心冷机冷冻水循环泵(00QKB30AP315)1 开允许条件C离心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15)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C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5)1 开允许条件C离心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15)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C离心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15)1 联锁开C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5)启动2 联锁关C离心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15)停止A蒸汽冷机冷冻水循环泵(00QKB30AP304)1 开允许条件A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4)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A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4)1 开允许条件A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4)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2 保护停A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电机定子绕组温度3取1(>155℃)跳闸A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电机轴承温度2取1(>95℃)跳闸A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4)1 联锁开A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4)启动2 联锁关A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4)停止B蒸汽冷机冷冻水循环泵(00QKB30AP305)1 开允许条件B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5)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B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5)1 开允许条件B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5)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2 保护停B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电机定子绕组温度3取1(>155℃)跳闸B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电机轴承温度2取1(>95℃)跳闸B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5)1联锁开B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5)启动2 联锁关B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5)停止C蒸汽冷机冷冻水循环泵(00QKB30AP306)1 开允许条件C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6)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C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6)1 开允许条件C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6)在关位与冷却塔任一回水电动门在开位2 保护停C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电机定子绕组温度3取1(>155℃)跳闸C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电机轴承温度2取1(>95℃)跳闸C蒸汽冷机冷却水回水电动门(00QKC30AA306)1 联锁开C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6)启动2 联锁关C蒸汽冷机冷却水循环泵(00QKC30AP306)停止A1冷冻水二级泵(00QKB30GH009)1 开允许条件A1冷冻水二级泵出口电动门(00QKB30AA329)在开位2 保护停A1冷冻水二级泵电机定子绕组温度6个任意2个(>115℃)跳闸A1冷冻水二级泵电机轴承温度2取1(>90℃)跳闸A2冷冻水二级泵(00QKB30GH010)1 开允许条件A2冷冻水二级泵出口电动门(00QKB30AA330)在开位2 保护停A2冷冻水二级泵电机定子绕组温度6个任意2个(>115℃)跳闸A2冷冻水二级泵电机轴承温度2取1(>90℃)跳闸A3冷冻水二级泵(00QKB30GH011)1 开允许条件A3冷冻水二级泵出口电动门(00QKB30AA331)在开位2 保护停A3冷冻水二级泵电机定子绕组温度6个任意2个(>115℃)跳闸A3冷冻水二级泵电机轴承温度2取1(>90℃)跳闸逻辑动作正确,反馈正确确认签字调试人员:年月日监理人员:年月日运行人员:年月日。
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摘要:一、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的概念与作用1.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的定义2.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的作用二、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的内容与格式1.设备基本信息栏2.高高报警设置栏3.低低报警设置栏4.联锁记录栏三、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的填写与维护1.填写要求与规范2.数据采集与更新3.异常处理与报表生成四、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在设备安全管理中的作用2.在故障排查与预防中的作用3.在设备优化与升级中的作用正文: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是一种记录设备高高报警和低低报警联锁信息的表格,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的概念、作用、内容与格式、填写与维护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一、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的概念与作用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是一种保护设备安全的措施,当设备运行参数超过预设的高限或低限时,联锁系统将自动切断电源,防止设备因过载、欠载等异常情况造成安全事故。
联锁记录表则是记录这些报警信息的载体,对于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故障排查以及设备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的内容与格式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通常包括设备基本信息栏、高高报警设置栏、低低报警设置栏和联锁记录栏。
其中,设备基本信息栏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高高报警设置栏和低低报警设置栏分别记录设备的报警高限和低限值;联锁记录栏用于记录实际的报警和联锁事件。
三、设备高高报警低低报警联锁记录表的填写与维护填写联锁记录表时,应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遵循相关规范。
联锁记录表的数据采集与更新应定期进行,以实时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分析原因并在联锁记录表中进行记录。
此外,可通过联锁记录表生成相关报表,为设备安全管理、故障排查和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持。
联锁位号信号源报警位号报警类型设定值HV-101/102/141FV-101/102HV-109/142/3/4HV-11HV-156HV-115FV-103HV-125HV-124HV-112HV-118HV-127HV-169/120/119HV-168/122/123PV-115TV-114TV-106/8PC-101PC-103HV-191AHV-191BPC-104APC-104BHV-184AHV-184B备注1PIT-105PAH105P100√√在批次中激活或解除2LSH-108LAH-108L0.6√√3PIT-108PAH-108P100√√在批次中激活或解除5PIT-103PAH103P600√√√6TE-TAH10T190√√√√7LIT-101LAH101L0.9√√√√√√8M。
C。
CXL-154ST停√√9PIT921-103PDAL-101P100√√延时5秒激活10PIT922-103PDAL-102P100√√延时5秒激活11PIT-103P>50√√√√√√12PIT-103P>150√√√√13PIT-103P<=0√√√√√√14M。
C。
CXL-150ST停√√M。
C。
CXL-150ST运行√HV-119不锁定。
15M。
C。
CXL-151ST停√√M。
C。
CXL-151ST运行√√√HV-123不锁定16M。
C。
CXA-150ST电源故障√√17M。
C。
CXA-151ST电源故障√√19ZSL101/141OFF阀位√√√√√√√√√√√√20ZSL15OFF阀位√√√√√√√√√√√√21ZSH103OFF阀位√PC-103S泵入口阀未打开联锁位号信号源报警位号报警类型设定值HV-101/102/141FV-101/102HV-109/142/3/4HV-11HV-156HV-115FV-103HV-125HV-124HV-112HV-118HV-127HV-169/120/119HV-168/122/123PV-115TV-114TV-106/8PC-101PC-103HV-191AHV-191BPC-104APC-104BHV-184AHV-184B备注22ZSH106A/BOFF阀位√PC-101泵入口阀未打开23ZSL16OFF阀位√√延时3分钟24ZSL11OFF阀位√√25ZSL127OFF阀位√√SV-102底部阀没有关闭26ZSL11OFF阀位√√√√27ZSL11OFF阀位√√28ZSL16OFF阀位√√延时3分钟29ZSH11OFF阀位锁定PD-101计量泵30ZSL11OFF阀位√√锁定HV-17731ZSL11OFF阀位√√√√32ZSL12OFF阀位√√√√33ZSL16OFF阀位√√√√34ZSL12OFF阀位√√√√35ZSL12OFF阀位√√√√36ZSL12OFF阀位√√√37ZSH12OFF阀位锁定PAL-10145ZSL11OFF阀位√√√√√46ZSL10OFF阀位√√在批次中激活与解47ZSH117/138OFF阀位√√在批次运行中激活和解除48M。
件。
根据该透平的技术规格及使用条件,设计单位提供了压力传感器Pi 、Po 及Pm 的联锁报警限制条件,如(1)式所示。
Pm ≤a ·Pi b ·Po c (1)式中:a ,b ,c 为经验参数;Pi 为透平壳体的进气压力,单位为bar(绝压);Po 为透平壳体的排气压力,单位为bar(绝压);Pm 为透平壳体的中段压力,单位为bar(绝压)。
由于该联锁报警的判别条件中a ,b ,c 均为浮点数,且为幂函数关系式,在现场的单片机编程显示及后续的PLC 编程与上位机通讯过程中[5],计算速度较慢,可能导致联锁报警响应不及时,造成透平因转速过高而损坏。
另外,由于设计单位选用的压力传感器不是国家标准单位,在后续的压力传感器校准、维修或更换过程中,如果换用常用的国产压力传感器,单位为MPa(表压),会导致该联锁报警条件失效。
因此,需要对该联锁报警条件进行优化改进。
2 数据处理首先根据该透平的设计使用条件,确定了Pi 的参数范围为10.0~15.0bar(绝压),Po 的参数范围为2.0~2.5bar(绝压);其次根据PLC 上位机的工艺参数显示精度,确定参数计算的变化幅度为0.01bar(即0.001MPa),在MATLAB 软件中构建了数组如图2所示[6]:图2 MATLAB软件中数组截图根据经验公式(1),计算得到了透平壳体中段压力的报警上限Pma(该数据进行了非密化处理),部分结果如表1所示。
0 引言目前,核能、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等多个工业生产领域都需要低温技术的应用[1],而工业低温环境的获取主要靠工作气体的膨胀,尤其是气体的等熵绝热膨胀。
透平膨胀机作为实现气体物理状态变化的有效设备[2, 3],是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所在低温系统的性能。
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生产厂家在透平研究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建成了低温透平整机运行状态测试平台[4],丰富了透平的研究、测试及实验手段,显著提高了大型低温透平的系统研究水平,对大型低温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行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