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斜井跑车事故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斜井跑车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件概述近日,某市发生了一起斜井跑车事故,一辆跑车在行驶过程中失控撞上路边护栏,并滑行至斜井底部。
根据现场勘查,该车共有三人在车内。
其中一人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另外两人受伤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该事故现场存在多条油脂混杂的路面、车辆燃料泄漏,气味浓烈等多种问题,处理起来十分复杂。
二、事故处置方案1.事故现场评估在接到报警后,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应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初步评估。
事故处置方案应以救援人员安全为前提,评估现场情况和采用的处置措施。
此时,救援队应与警察、消防、医疗人员等相互配合,制定现场救援和事故处置方案。
2.现场隔离和交通管制救援队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将周围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确保现场安全。
同时,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并在适当的距离处安排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救援车辆。
如有必要,进行交通管制,以确保救援工作不受交通影响。
3.救援伤员在现场进行评估后,应立即进行伤员抢救和转运。
据现场救援人员初步评估,伤员病情较为严重,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救援伤员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现场环境和救援力量,确保救援过程的顺利和安全。
4.消除危险应设法减少现场燃料泄漏,防止火灾、爆炸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救援队应配备专业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物资,对现场进行检查和处理。
如有必要,可以调用化工、环保、军警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协助处置。
5.现场清理和恢复在处理现场的油脂污染、车辆残骸以及其他垃圾等问题时,应做好环保工作。
采取相应的清理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同时,救援队应迅速抢修道路,保证道路畅通。
三、预防措施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当进一步加强管理和预防工作。
对于使用斜井的车辆,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的斜井管理制度,对斜井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对于滥用道路的飙车行为,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约束。
四、总结斜井跑车事故是一起典型的交通安全事故,现场处理方案应充分考虑到救援人员的安全和事件的紧急性。
11.28斜井跑车事故分析报告一、事故经过2013年11月28日下午16:10,通业公司工人余甫梭、黄正纪在-5中段副斜井码头提升作业,当时正好交接班时间,推车工人黄正纪把原有的6辆空斗车两个一组连好连环插好插销放着备用。
当班值班长余甫梭接班时发现已连好的斗车所用的插销不是斜井提升专用插销,当时就把插销取下,因现场没有专用的插销便未及时插好,且未及时告知推车工黄正纪,黄正纪推车时又没有重新检查斗车的链接情况,致使前面的一辆斗车飞下了-55中段,砸坏了-55一段电缆和一节铁皮风筒,所幸未造成人员伤害。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责任1.工人黄正纪违章操作,使用不规范的插销链接斜井提升的斗车,未到推车时就把斗车连着好,且推车前未认真检查,导致此次跑车事故发生,应负主要责任。
2.当班值班长余甫梭已经发现了问题,但是未解决问题,且没有及时将具体问题告知推车工人,也从而致使了这次跑车事故发生,应付次要责任。
3.此次事故反映了工人的安全意识较差,通业公司项目部安全工作监管不到位,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足,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之一,通业公司项目部应付次要责任。
三、防范措施:通过这次事故,我们需要加强对井下各工种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辨别各种危险源的能力。
为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今后各项目部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学习,熟练掌握斜井提升运输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使用专用插销的必须严格遵守规范使用专用的插销链接车辆;在使用斜井下放空斗车或材料车时,斜井口必须有2人以上互相检查监督,检查钢丝绳、插销是否插上并到位,检查所运送的各种材料是否捆绑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才能下放。
以后各单位、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互相配合,互相监督,认真检查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处理意见:事发后矿安全科立即应对,经讨论决定对通业公司工人余甫梭、黄正纪两人做出了每人贰佰元人民币的处罚,并要求两人到桂华成公司进行为期两天的二次安全学习,一定要让当事人从此次事件中得到教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学校:辽源职业技术学院班级:矿电 103姓名:王志军一、宁乡县大屯营乡天顺煤矿“8.14”运输事故调查报告2002年8月14日8时10分,宁乡县大屯营乡天顺煤矿发生一起运输跑车事故,死亡一人,直接经济损失达七万余元。
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查清了事故经过和事故原因,认定该事故为责任事故。
一、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概况宁乡县大屯营乡天顺煤矿(大屯营乡二分矿)是2001年2月由大屯营乡招商引资开办的,开办地点在大屯营乡八里村,2001年3月20日与乡政府工交办签订了开办协议,协议明确由大屯营乡工交办负责办理相关的证照手续,天顺煤矿按月上交管理费,负责本矿安全生产工作,拥有产供销的权力。
自2001年2月正式破土动工以来,主斜井已掘120多米,但尚未见煤。
该井属于“四证”全无的基建井。
2、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情况及政府、各部门的安全管理情况长沙煤矿安全监察站于2002年3月6日以湘煤安监长字[2002]第11号责令大屯营乡政府立即关闭境内非法煤矿;2002年5月19日以湘煤安监长字[2002]第56号再次责令大屯营乡政府对境内非法煤矿立即予以关闭。
宁乡县煤炭行管办2002年3月对非法矿下达了责令关闭的通知。
宁乡县国土资源局2002年3月1日对天顺煤矿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采矿行为的通知(编号:007)。
宁乡县大屯营乡政府2002年3月12日下达了大政发[2002]3号《大屯营乡人民政府关于煤矿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限令关闭的通知》(通知要求关闭天顺煤矿)、2002年5月21日下达了大政发[2002]6号《关于进一步整顿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的通知》、2002年7月31日下发了大政发[2002]11号《关于印发《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通知》、“8.14”事故发生后于2002年8月17日再次下发了《坚决关闭非法矿井的通知》(通知要求关闭天顺等四个非法煤矿)。
大屯营乡政府每次下文以后,各煤矿均实行了停产整顿,责令关闭矿井的矿主找到乡政府要求大屯营乡政府按2001年3月20日签订的开办协议为各矿办理有关证照,否则要求按协议进行赔偿。
甘肃2012.9.25斜井人车跑车事故事故经过:2012年9月25日0时10分,甘肃省白银市屈盛煤业公司煤矿发生钢丝绳断绳跑车事故。
34名井下作业人员在煤矿副井筒人车提升过程中距井口约80米处,钢丝绳断绳,人车下滑至距井口约230米处侧翻,造成人员伤亡。
发生事故的副井筒总长度704米,坡度28度。
经施救34人分五次全部升井,其中20人死亡,14人受伤。
事故原因:事故直接原因:严重超员的斜井人车在提升过程中掉道,随即与巷道巷帮底部的钢管法兰盘发生碰撞,致使磨损锈蚀严重的提升钢丝绳负荷突然增大超过其承载极限而断绳,导致人车跑车,跑车后的人车在快速下滑过程中与巷道发生强烈撞击,造成斜井人车严重变形、乘车人员伤亡。
事故间接原因:1.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井底车场没有配备安全员维持乘车秩序,带班矿领导、跟班人员和人车跟车工对工人违章挤乘人车未加制止并参与违章,人车超员严重,核定乘坐20人,事故发生时实乘34人。
2.运输安全管理不规范。
轨道敷设规格偏小,铺设质量差,导致提升中的车辆频繁掉道;浮煤、淤泥将道心和枕木掩埋,导致人车跑车落闸后插爪失效;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增加车辆超负荷提升,加剧钢丝绳疲劳损伤。
3.提升设备管理不到位。
副井绞车保护装置不全,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副井筒内安设托绳轮数量不足,大多数被淤泥掩埋不能转动,导致钢丝绳磨损严重;钢丝绳使用中未进行维护保养,钢丝绳锈蚀严重;提升运输制度不落实,人车未按规定做安全运行试验。
4.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钢丝绳检查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对提升过程中车辆经常掉道未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整改;安全投入不足,副井绞车保护装置不全、钢丝绳磨损锈蚀严重均未及时更换,仍继续使用。
5.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矿井将生产经营权承包后,安全监督与生产管理脱钩;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承包方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
矿山斜井跑车事故分析报告范文英文版Analysis Report on Mine Inclined Shaft Trolley Accident1. IntroductionThis report aims to analyze the mine inclined shaft trolley accident that occurred recently, identify the causes, and suggest preven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mine workers.2. Accident OverviewOn [Insert Date], an accident occurred in the inclined shaft of a mine, involving a trolley carrying materials. The trolley derailed, causing significant damage to the shaft and injuring several workers. Fortunately, no fatalities were reported.3. Cause AnalysisEquipment Malfunction: Initial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the trolley's braking system malfunctioned, leading to the derailment.Maintenance Negligence: Routine maintenance checks were not properly conducted, missing potential issues with the trolley.Training Deficit: Some workers were not fully trained on emergency procedures in case of trolley accidents.Supervision Laxity: Supervisory staff were not present at the time of the accident, which delayed the response time.4. Preventive MeasuresEnhanced Maintenance: Strict maintenance protocol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ensure all equipment is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Regular Training: Workers should undergo regular training on safety procedures and emergency responses.Improved Supervision: Supervisory staff should be present at all times, especially during high-risk operations.Technological Upgrades: Consider investing in modern technology to enhance safety, such as automatic braking systems for trolleys.5. ConclusionThe mine inclined shaft trolley accident was a tragic remin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measures. It is crucial to learn from this accident, implement the recommende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all mine workers.中文版矿山斜井跑车事故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近期发生的矿山斜井跑车事故,识别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确保矿山工人的安全。
某煤业有限公司斜井跑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部分轨道运输基本情况第一节方针及原则为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杜绝矿井轨道运输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我矿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并迅速抢救遇险遇难人员,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实现程序化管理,有序化指挥,规范化操作,及时处理并尽快恢复生产,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根据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知精神,制定本预案。
第二节轨道运输概况轨道运输队负责全矿井下所有作业队组物料及人员的运送。
物料运输范围包括1136大巷、11#层305轨道巷、14#层303轨道巷、14#层406轨道巷、14#层305轨道巷、副斜井、第一暗斜井、第二暗斜井、第三暗斜井及西部7#层408盘区轨道巷、西部7#层307盘区轨道巷等。
人员及火工品运输范围包括副斜井、1136大巷、第三暗斜井。
第三暗斜井采用大型绞车提升运输,1136水平大巷采用架线电机车运输,电机车采用平遥产ZK10-6/550型。
盘区轨道巷采用无极车辅以小绞车运输。
无极车型号为WJ1600/80,小绞车型号为JD-25和JD-11.4。
普通物料用矿车运输,大型物料采用平板车装运,火工品用专用车辆运送,人员采用人车运送。
副斜井、1136大巷、第一、第二、第三暗斜井兼做进风井。
副斜井至1136大巷14#层处,以及各盘区轨道巷均铺设24kg/m 的钢轨,14#层到西部1136大巷铺设30kg/m的钢轨。
1136大巷铺设单开及渡线两种道岔,型号分别为DK624-4-12和DX624-5-1516。
一斜井提升绞车型号为JBT1600/1224。
二斜井提升绞车型号为JBT1600/1524。
三斜井采用液压绞车提升,型号为JKYB-2.5×2XP第三节危险源分析根据多年来运输实践,结合我队的实际情况,运输队干部及部分员工认真分析了本单位的危险源,分析结果认为:轨道运输队点多面广,一般情况下都是两人一组作业,只有在放岔子或处理大型物料落道时才动用多人同时作业。
Life is like subtraction. Every page is torn off and you can't start again. So cherish every day, and tomorrow you will thank yourself for your hard work toda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某公司6.23斜井跑车事故一、事故发生经过2007年6月23日,X公司1003水平斜井提升组零点班,井底车场放料工牛二虎、李爱堂、靳鑫发、胡建军,水泵工兼挡车工刘虎龙,共五人在井底车场作业。
当班提升队长翟元生,上班后安排3人井下放料,4人在井上车场推罐。
井下放料人员下井后就开始正常的生产作业,水泵工刘虎龙看了一下井底和910水平水仓后就去了910水平磅房。
井下底部挡车门处于无专人看守状态,提升时档车门未按规定开启或关闭,一直处于开启状况在l时50分左右,正在上行的钢丝绳在距井口30米处从绳头的第四个卡处被拉断,三个装有矿石的罐车顺轨道跑下,大约到910水平口上10米处罐车出轨翻罐向下滚动。
前面的两个罐车撞到下部挡车门傍边的水管和风管上后,罐斗竖起将挡车门打下挡住,斗内矿石被抛向井底:另一罐车被甩到910水平硐口。
其中有一块1 0 0斤左右的矿石,由于惯性较大一直滚动向2号放料口处冲来,此时正在清理轨道傍边矿石的牛二虎和靳鑫发听到斜井上响声不正常,顺眼看到井筒内有火花,就赶紧拔腿向后跑。
矿石从他二人身体擦过,两人在慌乱的奔跑中摔到在地,致使他们的头和腰、腿有不同程度的碰擦,导致受伤。
当班绞车司机两人,常俊英是主司机、赵军平是副司机。
在l时5 0分左右赵军平开车感到有问题时,就停车检查发现钢丝绳断了,立即向在值班室的翟元生报告。
翟元生接到报告就边通知值班主任范海芳边向井下跑去,范海芳接到报告就向矿部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到井下进行事故抢救。
现场发现有两人受伤,就立即组织人员将受伤的人员用担架抬出井口,而后送往西井镇医院治疗。
事故树分析斜井跑车事故事故树分析斜井跑车事故⼀、事故树图⼆、事故树定性分析1、求最⼩割集T=T1T2=(T3+T4+T5+T6+X15)(X20+X21+X22 +X23)=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 +X19)(X20+X21+X22+X23)=X1X20+X1X21+X1X22+X1X23+X2X20+X2X21+X2X22+X23+X3X21+X3X21+X3X22+X3X23+X4X20+X4X21+X4X22+X4X23+X5X20+X5X21+X5X22+X5X23+X6X20+X6X21+X6X22+X6X23+X7X20+X7X21+X7X22+X7X23+X8X20+X8X21+X8X22+X8X23+X9X20+X9X21+X9X22+X9X23+X10X20+X10X21+X10X22+X10X23+X11X20+X11X21+X11X22+X11X23+X12X20+X12X21+X12X22+X12X23+X13X20+X13X21+X13X22+X13X23+X14X20+X14X21+X14X22+X14X23+X15X20+X15X21+X15X22+X15X23+X16X20+X16X21+X16X22+X16X23+X17X20+X17X21+X17X22+X17X23+X18X20+X18X21+X18X22+X18X23+X19X20+X19X21+X19X22+X19X23得出最⼩割集76组,分别为:K1={X1,X20} K2={X1,X21} K3={X1,X22} K4={X1,X23}K5={X2,X20} K6={X2,X21}K7={X2,X22} K8={X2,X23}K9={X3,X20} K10={X3,X21} K11={X3,X22}K12={X3,X23}K13={X4,X20} K14={X4,X21} K15={X4,X22} K16={X4,X23}K17={X5,X20}K18={X5,X21} K19={X5,X22} K20={X5,X23}K21={X6,X20} K22={X6,X21} K23={X6,X22}K24={X6,X23}K25={X7,X20} K26={X7,X21} K27={X7,X22} K28={X7,X23}K29={X8,X20}K30={X8,X21} K31={X8,X22} K32={X8,X23}K33={X9,X20} K34={X9,X21} K35={X9,X22}K36={X9,X23}K37={X10,X20} K38={X10,X21} K39={X10,X22} K40={X10,X23}K1={X11, X20}K42={X11,X21} K43={X11,X22} K44={X11,X23}K45={X12,X20} K46={X12,X21} K47={X12,X22}K48={X12,X23}K49={X13,X20} K50={X13,X21} K51={X13,X22} K52={X13,X23}K53={X14,X20}K54={X14,X21} K55={X14, X22} K56={X14,X23}K57={X15,X20} K58={X15,X21}K59={X15,X22} K60={X15,X23}K61={X16,X20} K62={X16,X21} K63={X16,X22}K64={X16,X23}K65={X17,X20} K66={X17,X21} K67={X17,X22} K68={X17,X23}K69={X18,X20}K70={X18,X21} K71={X18,X22} K72={X18,X23}K73={X19,X20} K74={X19,X21} K75={X19,X22}K76={X19,X23}2、求最⼩径集T′=T1′+T2′=T3′T4′T5′T6′X19′+X20′X21′X22′X23′=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3′得出⼆组最⼩径集:P1={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P2={X20′X21′X22′X23′}3、结构重要度分析由最⼩割集得出结构重要度⼤⼩的排序为:IΦ(20)= IΦ(21)= IΦ(22)= IΦ(23)﹥IΦ(1)= IΦ(2)= IΦ(3)= IΦ(4)= IΦ(5)=IΦ(6)= IΦ(7)= IΦ(8)= IΦ(9)= IΦ(10)= IΦ(11)= IΦ(12)=IΦ(13)= IΦ(14)= IΦ(15)= IΦ(16)= IΦ(17)= IΦ(18)= IΦ(19)三、结论1、事故树最⼩割集有76组,其中任何⼀组的最⼩割集的⼆个基本事件同时发⽣,顶上事件就必然发⽣,说明跑车事故发⽣的途径有76条。
矿山斜井跑车事故分析报告范文英文回答:Mining Shaft Racing Car Accident Analysis Report.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 recent racing car accident in a mining shaft. The accident occurred on [date] at [location] and resulted in [number] of injuries and [number] of fatalities. This report aims to provi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cident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ng similar accidents in the future.Causes of the Accident.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accident was identified as a mechanical failure in the racing car. The vehicle's brakes malfunctioned, causing the driver to lose control andcollide with the walls of the mining shaft. Additionally, inadequate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of the racing car contribu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accident.Consequences of the Accident.As a result of the accident, [number] of individuals sustained serious injuries, and [number] of individualslost their lives. The impact of the collision also caused damage to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mining shaft, leading to significant financial losses for the mining company.Recommendation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cident,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to prevent similar incidentsin the future:1. Implement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procedures for all racing cars used in mining shafts.2. Provid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for drivers to ensurethey are equipped to handle emergency situations.3. Install additional safety measures, such as barriers or warning systems, to prevent racing cars from colliding with the walls of the mining shaft.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racing car accident in the mining shaft was primarily caused by a mechanical failure and inadequate maintenance. By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ed safety measures, similar accidents can be prevented in the future, ensuring the well-being of workers and theintegrity of mining infrastructure.中文回答:矿山斜井跑车事故分析报告。
斜井跑车事故案例及安全知识 2010-09-04 14:39:30 互联网一、斜井跑车事故案例绞车提升事故是煤矿的多发事故,其跑车原因主要是挂钩工、信号工违章操作,未很好使用挡车装置,超挂多提,未使用保险绳,采用不正规连接装置等原因造成的。
以下是我矿发生的几起事故案例,现介绍如下。
打磨沟矿井1989年“10·9“绞车事故1989年lO月9日中班,打磨沟矿井掘进六队仁自伟班在12542运输巷上班。
该班在册人数9人,当班出勤4人,班长仁自伟参加矿上班组长培训学习,当班工作由敖合云负责。
当班工作安排是:黄初学、黄登飞放炮,敖合云、缪稳忠打眼。
放完炮后,黄初学开扒斗装岩机,缪稳贵开绞车,敖合云与黄登飞推车。
矸石装完后,黄初学修理迎头,敖合云、黄登飞摘挂钩进行滑坡提升工作。
第一钩提上2个重车,摆在上部车场(最后一辆矸石车距变坡点5.8米)把中间的链环拔掉,又将道岔接通重车道,然后便下放空车,黄登飞及敖合云随车向下行走,下到5米左右,敖合云叫住黄登飞一起蹬钩下行。
与此同时,由于绞车钢绳压在上部车场重车轮子上摩擦,重车在钢绳带动下便启动下滑,沿滑坡向下冲去。
当矿车下放到33.8米处时,被绞车钢绳带动下冲的(原已停在上车场)重车,冲击在钢绳牵引下放的空车碰头处,致使蹬钩的敖合云被撞击当场死亡、黄登飞受轻伤,下放的空车跳道停住,重车跑车撞击下放的空车后翻在滑坡上而停住。
(风险世界网 专业研究安全风险管理,安全员的门户网站!)该次事故系一起严重违章蹬钩、跑车造成的伤亡责任事故。
其主要原因是:1.黄登飞、敖合云违章蹬钩下滑坡,违章在斜井放车时行人;2.阻车器损坏未及时修复,没有挡车栏继续生产;(由于阻车器不能使用,致使提到坡头的重车下滑跑车,再加上变坡点下20米范围无挡车栏,跑车重车继续下跑导致违章蹬钩人员被冲击伤亡。
3.教育工作差,自主保安及相互保安意识低,遵章守纪未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4.未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阻车器失灵未整改,冒险生产;5.劳动组织不合理。
斜井跑车事故分析原因分析从生产管理上分析发生跑车事故的原因有:1、工人技术素质低,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如斜巷跑车事故案例1,工人用直径10毫米的插销小链,代替直径30毫米的三环链,结果小链折断,造成跑车。
又如案例3,工人盲目用Φ12毫米的钢丝绳作绳套,把装耙斗装岩机的材料车与矿车连接起来进行提升,结果钢丝绳折断,造成跑车。
2、思想麻痹,忽视安全。
3、缺乏严格的定期检修制度矿车部分零部件,由于没有严格的定期检查与修理制度,以致坏车反复下井使用,造成事故。
4、没按斜井行车不行人或不允许上面行车下边有人作业的规定。
5、没有执行斜井运输关于一坡安设三档的规定,因此一跑车就一直跑到底了。
预防措施1、生产管理方面1)井筒(1)加强井筒维修,及时翻修变形的部分井筒巷道,保持井筒畅通无阻,井筒有淋水时,应采取疏导措施,将淋水疏导到排水沟。
(2)在北方严寒地区,进风井筒应设有防寒设施,保持井筒温度在+2℃以上。
对绞车道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冰冻应及时处理。
2)线路(1)加强轨道维修,经常保持轨道合乎《煤矿安全规程》第353条的要求,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2)井筒的倾角大于15度时,轨道应设有防滑措施,防止轨道接头突起,造成矿车颠覆事故。
(3)线路应及时清扫矿车撒落的煤和杂物,保持矿车运行无阻。
(4)线路中的托绳轮应完整、齐全,转动灵活,磨损应及时更换。
3)车辆(1)矿车连接装置所用的连接链和连接插销,必须由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指定专业工厂生产,并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2、414条的规定。
(2)车辆应执行定期检修制度,检修后的车辆应符合《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3)使用中的车辆,应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4)井口车场(1)单钩提升串车倾斜车场的正线长度,从最上部甩车道岔起,至过卷开关,应为重载串车总长度的2.5倍。
过卷开关应符合规定的过卷距离;(2)双钩提升串车车场应做到:①提高操作和管理水平。
井口车场的操作工、把钩工、信号工,熟悉车场各种设备性能和系统相关作用,具有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
第八篇事故案例分析一煤矿事故(一)瓦斯事故1、北岩煤矿“10·1”瓦斯窒息事故1982年10月1日,北岩煤矿3#九盘区北辅助回风巷顶头盲巷内发生一起瓦斯窒息死亡事故。
事故简述:1982年10月1日八点班,调度室安排检修任务,临时布置掘进队给采二队维修0917回风巷。
队长安排新工人王某送班中餐,并交代了行走路线。
11时,王某下井送餐。
但掘进队维修人员到13时也没有见送来班中餐,副队长派赵某去找,在一处盲巷口看到里面有矿灯,遂进去找人,同时感到憋闷,距巷口80米处,看到王某已窒息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1、井下缺少路标指示牌;2、忽视了盲巷管理,使工人误入盲巷。
事故教训:要加强对职工的“一通三防”知识培训教育,加强井下盲巷管理,巷道交叉点要及时安设路标指示牌。
2、大阳煤矿“8·14”瓦斯窒息事故1999年8月14日上午,大阳煤矿中央盘区3005右翼回风巷发生一起瓦斯窒息死亡事故,造成两人死亡。
事故简述:1999年8月14日,大阳煤矿采煤技术员赵某和通风技术员尚某两人,拆开3005右翼回风巷400 m处的栅栏,进入3005右翼回风巷,两人窒息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技术员尚某、赵某安全意识不强,自主保安能力差,擅自违章拆开盲巷栅栏,冒险进入盲巷,造成了本次事故。
事故教训:要切实加强井下盲巷管理,井下废弃、不用的巷道要及时封闭。
3、唐安煤矿“2·8”瓦斯爆炸事故2002年2月8日14时左右,唐安煤矿3205工作面发生了一起瓦斯燃烧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简述:2002年2月8日,采煤二队3205工作面上隅角2.2KW局扇无计划异常突然停止运转,局扇责任人李某找到电工温某准备检查电缆时,老空轰的一声扑出了火,造成本次事故。
随后,晋城矿务局救护队赶到,打好密闭墙,火情才得到控制。
事故主要原因:局扇无计划异常停止运转,造成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达到燃烧范围,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教训:要切实加强井下局部通风管理及局扇的管理,防止瓦斯积聚。
矿井斜井提升跑车事故的原因分析矿井提升系统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斜井轨道提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跑车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矿山斜井轨道运输危害最大的事故是跑车事故。
斜井跑车事故,主要是指斜井上部车场或在斜坡道上,车辆脱离机械牵引装置(绞车、卷扬机)在自重力作用下冲入井下的情况。
脱轨跑车事故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除了撞坏井筒和沿巷的电缆、风管、水管等设施外,还会将作业人员撞伤或撞死,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斜井跑车事故典型案例:①乐平矿务局东方红煤矿2003年“9.21”斜井跑车事故,2003年9月21日14时45分乐平矿务局东方红煤矿主井跑车事故,主要原因则是11名工人违章乘坐矿车下井,信号工、挂钩工对违章乘坐矿车下井的行为熟视无睹,没有对违章行为予以制止。
导致10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②江西涌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5.16”斜井跑车事故,导致1人死亡;2007年5月16日13时12分,江西涌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副井井筒发生的跑车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装在井筒内的雷达捕捉器(一种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的机械挡车闸被人为绑死,虽然雷达捕捉器的电控部分反应正常,也未能使机械挡车闸下落阻止跑车。
③2007年7月19日12时30分,江西仙槎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的跑车事故,就是因为采区下山提升时,矿车运行至巷道中段而提升钢丝绳断开,下山起坡点以上未安装跑车防护装置,将井底车场1人撞死。
④横峰县沈家垅煤矿2007年“7.14”斜井跑车事故,导致1人死亡;⑤2011年8月12日云南省泸西县,东源泸西煤业有限公司红升公司一号井副井12日发生一起煤矿跑车事故,造成4人死亡、6人受伤。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12日上午8时许,该副井的10名下班夜班工人走至井口时,突然迎面冲下来3辆矿车,工人们躲避不及,纷纷被矿车撞翻。
据警方初步调查,事发时,该矿井口停放着6辆矿车,但操作员却将矿车间的插销拔了出来致使后面3辆矿车快速下冲,酿成事故。
矿山斜井跑车事故分析报告范文英文回答:The Analysis Report of the Mining Incline Shaft Racing Accident.Introduction.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5th, a serious racing accident occurred in the mining incline shaft, resulting in multiple injuries and significant damage to the equipment. This report aim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accident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ng similar incidents in the future.Incident Description.The racing accident occurred when two vehicles, carrying mine workers and equipment, collided head-on while descending the incline shaft. The impact caused thevehicles to lose control and crash into the side walls of the shaft, resulting in injuries to the occupants and damage to the vehicles.Causes of the Accident.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accident 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failure to follow established safety protocols and procedur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vehicles were traveling at excessive speeds and the drivers failed to maintain a safe distance between them, leading to the collision. Additionally, inadequat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drivers and the lack of proper training on incline shaft driving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accident.Recommendations.To prevent similar accidents in the futur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1. Strict enforcement of speed limits and safe driving practices in the incline shaft.2.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rogram for incline shaft drivers, focusing on safe driving techniques and emergency procedures.3. Installation of warning signs and barriers to indicate safe distances between vehicles and to alert drivers of potential hazards.4. Regular safety inspections and audits to ensure compliance with established protocols and procedures.Conclusion.The racing accident in the mining incline shaft was a result of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failure to adhere to safety protocols, inadequate training,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ed measures, similar accidents can be prevented in the future, ensuring the safety of the mine workers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equipment.中文回答:矿山斜井跑车事故分析报告。
斜井跑车撞人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斜井运输事故主要有:斜井跑车事故,蹬钩碰人事故,行车行人事故,违章摘挂钩事故等。
其中,斜井跑车撞人事故死亡人数最多。
发生斜井跑车的主要原因如下:(1)钢丝绳断绳跑车。
钢丝绳强度降低;钢丝绳断丝超过规定;绳径减少过限或密封钢丝绳外层钢丝厚度磨损过限;钢丝绳锈蚀过限;钢丝绳出现硬弯或扭结;提升过载;刮卡车辆;拉掉道车辆。
(2)连接件断裂跑车。
连接件有疲劳隐裂或裂纹;刮卡车辆张力过大。
(3)矿车底盘槽钢断裂跑车。
底盘槽钢锈蚀过限,失于管理;超期服役,遭受严重脱轨冲击形成隐患。
(4)连接销窜出脱轨跑车。
没使用防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轨道或矿车质量低劣,运动颠簸严重。
(5)制动装置不良引起跑车。
制动装置出现故障,引起制动力缺乏。
〔6)工作失误造成跑车。
没挂钩或没挂好钩就将矿车从平巷推下斜巷;未关闭阻车器就推进矿车造成跑车;钢丝绳在松弛条件下,提升容器突然自由下放,造成松绳冲击。
斜井跑车的预防措施如下:(1)按规定设置可靠的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实现一坡三挡。
(2)倾斜井巷运输用的钢丝绳连接装置,在每次换钢丝绳时,必须用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实验。
(3)对钢丝绳和连接装置必须加强管理,设专人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矿车要设专人检查。
矿车的连接钩环、插销的平安系数不得小于6。
(5)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装置。
(6)把钩工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各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的平安功能,检查各矿车的连接情况、装载情况、牵引车数,不符合规定不准发出开车信号。
严禁先翻开挡车装置后进行挂钩操作;严禁矿车在没有运行到平安停车位置就提前摘钩;严禁在松绳较多的情况下把矿车强行推过变坡点;严禁用不合格的物件代替有保险作用的插销。
(7)斜井串车提升,严禁蹬钩。
行车时,严禁行人。
(8)斜井轨道和道岔的质量要合格。
(9)斜井支护完好、轨道上无杂物。
矿井斜井提升跑车事故的原因分析
矿井提升系统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斜井轨道提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跑车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矿山斜井轨道运输危害最大的事故是跑车事故。
斜井跑车事故,主要是指斜井上部车场或在斜坡道上,车辆脱离机械牵引装置(绞车、卷扬机)在自重力作用下冲入井下的情况。
脱轨跑车事故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除了撞坏井筒和沿巷的电缆、风管、水管等设施外,还会将作业人员撞伤或撞死,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斜井跑车事故典型案例:
①乐平矿务局东方红煤矿2003年“9.21”斜井跑车事故,2003年9月21日14时45分乐平矿务局东方红煤矿主井跑车事故,主要原因则是11名工人违章乘坐矿车下井,信号工、挂钩工对违章乘坐矿车下井的行为熟视无睹,没有对违章行为予以制止。
导致10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
②江西涌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5.16”斜井跑车事故,导致1人死亡;2007年5月16日13时12分,江西涌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副井井筒发生的跑车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装在井筒内的雷达捕捉器(一种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的机械挡车闸被人为绑死,虽然雷达捕捉器的电控部分反应正常,也未能使机械挡车闸下落阻止跑车。
③2007年7月19日12时30分,江西仙槎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的跑车事故,就是因为采区下山提升时,矿车运行至巷道中段而提升钢丝绳断开,下山起坡点以上未安装跑车防护装置,将井底车场1人撞死。
④横峰县沈家垅煤矿2007年“7.14”斜井跑车事故,导致1人死亡;
⑤2011年8月12日云南省泸西县,东源泸西煤业有限公司红升公司一号井副井12日发生一起煤矿跑车事故,造成4人死亡、6人受伤。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12日上午8时许,该副井的10名下班夜班工人走至井口时,突然迎面冲下来3辆矿车,工人们躲避不及,纷纷被矿车撞翻。
据警方初步调查,事发时,该矿井口停放着6辆矿车,但操作
员却将矿车间的插销拔了出来致使后面3辆矿车快速下冲,酿成事故。
这名操作员外逃,被警方追捕。
造成斜井跑车事故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
1、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存在严重缺陷,包括钢丝绳强度不够,箕斗与轨道配合缺陷或质量不好,防跑车装置和绞车制动失灵等。
2、人的不安全行为。
包括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绞车司机工作失职,违章操作。
3、安全管理缺陷。
如对设备使用管理不善,检查、监督系统不健全等。
2010年8月13日9时左右,内蒙古包头市满都拉地区包满线施工现场,1列(10节车厢)卸砟专用车发生溜逸事故,造成11人死亡、3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