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30.20 KB
- 文档页数:2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疗效观察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草本植物提取物组成,具有调和心脉、平肝激、安神宁心的功效。
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
老年室性早搏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衰、猝死等严重后果。
本研究旨在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的疗效。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60岁以上患有室性早搏的患者90例,男女比例大致相等。
患者均无其他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另一组接受美托洛尔单药治疗。
二、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稳心颗粒10g,分两次服用。
同时口服美托洛尔每日50mg,分两次服用。
对照组患者仅口服美托洛尔每日50mg,分两次服用。
疗程为连续3个月。
三、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四、疗效观察经过3个月的治疗,结果显示:1.治疗组患者心电图上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的这些指标改善较治疗组明显偏低。
2.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得到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增强,心绞痛发作频率也明显减少。
对照组患者的这些指标改善较治疗组明显偏低。
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的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提高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提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老年室性早搏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长周期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效果评价目的评价分析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效果。
方法自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中选取88例,盲选随机性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心律平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3.9%,明显优于对照组82.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标签:稳心颗粒;冠心病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为冠心病患者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发后患多合并心悸乏力、胸闷不舒、头晕目眩等,早搏初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形成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明确冠心病室性早搏,并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相当重要[1-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我院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中选取88例,随机性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为43~77岁,平均年龄为60±1.0岁,心律失常病史为178d~3年,平均病史为(1.8±0.6)年,观察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61±1.2)岁,心律失常病史为150~3.5年,平均病史为(1.5±0.4)年。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作分析比较。
1.2选取标准所选取的患者均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修订的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接受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室性早搏,观察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小便黄、自觉有停跳感、心悸、胸闷、舌红苔黄,均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可见:频发室早、窦性心律,二联律或三联律,有ST-T波变化。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Ⅲ-V级心力衰竭;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3]。
步长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联用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比索洛尔联用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轻者可无症状或感心悸、气短、胸闷,重者可引起短阵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常用的抗室早药物(IB或IC类抗心律失常药)因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负性肌力作用而增加病死率[1];胺碘酮长期应用毒副作用较大,患者依从性差。
目前主张药物首选β-受体阻滞剂减轻症状[2]。
步长稳心颗粒是针对心律失常治疗的一种中药制剂,与比索洛尔联用治疗冠心病室早可否进一步控制及改善症状,为此我们作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门诊冠心病患者中符合下列条件者为入选观察对象:(1)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既往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典型心绞痛症状,或静息心电图示心肌缺血且有动态变化;核素心肌显像示心肌缺血表现;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50%;(2)动态心电图证实具有室早的心律失常患者;(3)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血压,预激综合征,Ⅱ°或Ⅲ°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心功能Ⅲ级以上,严重肝肾功能衰竭。
符合上述条件的10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比索洛尔对照组51 例,其中男40 例,女11 例,年龄52~70 (59.3±4.6) 岁;②步长稳心颗粒联用比索洛尔治疗组56例,其中男46例,女10例,年龄50~69 (58.6±3.3)岁。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室早Lown分级、吸烟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入院后均常规测血压、血尿常规、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动态心动图。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25例)口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4周。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对照组80.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稳心颗粒胺碘酮早搏资料与方法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45~85岁,平均57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6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25例应用胺碘酮。
两组一般资料经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其中合并高血压性9例,糖尿病5例。
均经心电图等检查,确定为冠心病室性早搏(诊断标准参照心血管病诊断标准[1])。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步长稳心颗粒9g,3次/日。
对照组口服胺碘酮200mg,2次/日,1周后减为维持量为200mg/日,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记录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记录早搏、心率、血压变化、新的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化验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
疗效标准: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2]。
①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末2次或3次心脏听诊及心电图未见早搏,ST-T正常,或动态心电图示早搏减少>75%,且早搏均为单发,ST-T正常者;②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心脏听诊及心电图偶见早搏,但较治疗前减少>50%,或减轻一度;或动态心电图示早搏次数虽较前减少>75%,但仍有连续发作早搏,ST-T正常或压低0.05mV者;或动态心电图示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且均为单发,一形态,ST-T正常或压低0.05mV者;③无效:治疗后未达上述标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