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初中生物中考识图作答题的解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75.03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生物中考识图作答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湖北省恩施市龙风初中邹兴平初中牛物学教材中插图量很大,有许多图片或者反映某一生物学事实,或者是展示某一牛•物体结构,或者是展示某一牛物学过程。
图形的种类很多,有解剖图(如耳的结构图)、模式图(如反射弧模式图)、示意图(如小肠绒毛示意图)、光路图(如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图)、曲线图、流程图、概念图、柱形图、剖面图、模型图等。
从人小上分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
要准确把握图形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如何引导学生识图,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本人就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和技巧进行例析。
一、识图是要注意图与实物的关系例1:右图为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学显微镜下, 植物细胞中有一层结构看不清楚,这层结构叫[]_____________ 0(2)植物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人体细胞没有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 、[]____ 和[]__________ 。
解析:对比是区别和掌握图形特征的重要方法,学习时,首先要说明细胞图与细胞实物的关系,动郴物细胞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实际上细胞非常小,是立体结构,以免学牛错谋认为细胞是平面的,有图屮那么大,而形成错误观点。
如对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图就可知二者的共冇结构和特殊结构;对比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便会明白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学生谋认为植物细胞都含叶绿体。
答案:⑴[2]细胞膜; ⑵[1]细胞壁,[3]叶绿体,[5]液泡。
二、识图是要注意图的整合图的整合是指把几个相关知识的图集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表达某一知识的系列图,增加了知识的整合力度和信息容量,图的整合有利于学牛对知识的加工、迁移和应用,有利于从多种途径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例2:右图是玉米种子、菜豆的种子和幼苗,据图回答问题。
丙图中结构A由卬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丙图中结构B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丙图中结构C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冇而来;戊图的玉米苗是由丁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初中生物识图作答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命题走向分析识图作答题作为主观题型,它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是生物试卷中不可缺少的题型。
1. 题型功能这类题目要求给生物的结构图、生理过程图等注图,或给尚未绘完的各种生物图填绘出该图缺少的部分,或根据题目要求自己绘图,然后据图回答一系列问题。
2. 题型特点①识图作答题的作答多以填充题形式出现。
②识图作答题主要考查识图,辨认生物图的能力,观察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③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图,表现有实物图、模式图、示意图。
多数会与教材中的插图完全一样,而有时又会不同,其内容一般源于教材又远于教材。
3. 题型解法解这类题时,首先应能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结构。
阅读生物图时,要把握整体、细观局部(或由大到小、或从外向内),要认真仔细观察,找出差别。
其次弄清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正确理解生理过程的规律,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最好是顺着试题的要求,依次展开思路,从而化繁为简,变综合性题为单一性题目。
回答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并注意根据题目的分值,确定答案的详略。
(1)实物图:实物图中的实物真实具体、形象生动,贴近学生生活。
这类题目更显人性化,是近几年创新题的表现形式之一。
通常是史料的图片,或是照片(实物插图),或是图像,如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牧草、鼠等,或是标本在光镜视野中的成像。
典例分析例1. 下图是家蚕的几个发育阶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家蚕发育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昆虫的“作茧自缚”是指什么发育期?该时期的昆虫具有什么特点?(3)小明学习家蚕的发育后,不禁联想起唐朝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来,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太确切。
最后他大胆宣布:李商隐的这首诗虽然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初中生物学识图题的解题策略
初中生物学识图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题型,由于它涉及到比较多的知识点,所以解题时需要有比较好的策略。
下面就介绍一些解决初中生物学识图题的策略:
一、先理解题目:解决初中生物识图题时,首先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要把握清楚题目的内容,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题目。
二、把握知识点:在解决初中生物识图题时,要把握好所需的知识点,熟悉生物的基本概念,熟悉生物的分类、组织结构,进化规律等等。
三、分析图像:在解决初中生物识图题时,需要对所给出的图片进行分析,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发现图片中的细节,并能正确理解图片表达的息。
四、把握答案:在解决初中生物识图题时,要把握好答案的内容,根据图像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点,正确理解图片表达的息,并把握答案中所要求的内容。
上述是解决初中生物识图题的一些策略,在解决这类题目时,要先理解题目,把握好所需的知识点,分析图像,把握答案,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题目。
只有有效地把握这些策略,才能更好地解决初中生物识图题。
初中生物中考识图作答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插图量很大,有许多图片或者反映某一生物学事实,或者是展示某一生物体结构,或者是展示某一生物学过程。
图形的种类很多,有解剖图(如耳的结构图)、模式图(如反射弧模式图)、示意图(如小肠绒毛示意图)、光路图(如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图)、曲线图、流程图、概念图、柱形图、剖面图、模型图等。
从大小上分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
要准确把握图形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如何引导学生识图,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本人就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和技巧进行例析。
一、识图是要注意图与实物的关系例1:右图为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中有一层结构看不清楚,这层结构叫[]。
(2) 植物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人体细胞没有的特殊结构是[]、[]和[]。
解析:对比是区别和掌握图形特征的重要方法,学习时,首先要说明细胞图与细胞实物的关系,动植物细胞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实际上细胞非常小,是立体结构,以免学生错误认为细胞是平面的,有图中那么大,而形成错误观点。
如对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图就可知二者的共有结构和特殊结构;对比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便会明白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学生误认为植物细胞都含叶绿体。
答案:⑴[2]细胞膜;(2)[1]细胞壁,[3]叶绿体,[5]液泡。
二、识图是要注意图的整合图的整合是指把几个相关知识的图集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表达某一知识的系列图,增加了知识的整合力度和信息容量,图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加工、迁移和应用,有利于从多种途径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例2:右图是玉米种子、菜豆的种子和幼苗,据图回答问题。
(1)丙图中结构A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丙图中结构B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丙图中结构C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戊图的玉米苗是由丁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中考生物图解题目的答题技巧中考生物考试中,图解题目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图解题目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图表、图像或示意图进行分析,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正确理解图解题目,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生物考试的得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生物图解题目的答题技巧,并希望能给考生们一些帮助。
一、理解图解题目意思:在应对生物图解题目时,首先要理解题目所给图表或图像的含义。
应仔细观察图表的各个部分,并分析其表达的信息。
同时,注意观察图表的标题、坐标轴、单位等。
通过综合分析,理解图表所传递的信息,才能正确回答问题。
二、注意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在理解图表的基础上,注意抓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可能包括数字、文字或特定图形的位置等。
通常,这些关键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与问题相关。
通过识别关键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要求。
三、审题准确,答题有序:当试题要求回答多个问题时,应按照题目的顺序解答。
每个问题都要认真审题,明确问题的要求。
在答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画线或标记的方式,将关键信息与问题做对应,以确保回答准确无误。
四、合理运用已知信息推断答案:有时,在图解题目中,可能需要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断,得出更多的答案。
在运用已知信息进行推断时,应考虑与图表相一致的观察结果、科学原理和逻辑关系。
通过合理运用已知信息,可以得出准确的推断答案。
五、配图比较:有时,图解题目中可能给出了多个图表或图像,要求考生进行比较。
在进行配图比较时,应首先理解每张图表或图像所表达的含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最后根据比较结果回答问题。
六、注意细节,防止丢分:在回答生物图解题目时,应注意细节,尤其是单位、数据等。
在拼写单位时要准确无误。
在转换单位时要确保计算正确。
此外,要对数字进行精确转化,避免四舍五入等计算误差。
七、练习是关键: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熟悉图解题目的答题技巧,并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可以通过做题来提高对图解题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对关键信息的辨识能力,提高答题的效率。
初三生物图像题解题技巧
图像题是初三生物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可以
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题目。
以下是一些解答图像题的技巧:
1.仔细观察图片:首先,同学们需要仔细观察给定的图片,注
意其中的细节和特征。
可以利用放大镜等工具来观察更细微的部分。
2.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图像题之前,同学们需要确切理解题
目要求。
根据题目中的指示,判断需要解答的问题是关于观察对象
的什么特征或变化。
3.分析图片和题目:基于对图片和题目的观察,同学们需要分
析图片中的关键信息。
注意图片中不同部分的形状、颜色、大小、
位置等特征,并将其与题目要求进行对比。
4.建立联系:将图片中的特征和题目要求进行联系,寻找相互
之间的关联点。
可以使用箭头或线条来表示这些关联,帮助自己更
清晰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5.利用科学知识:在解答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生物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
结合题目要求和所学的知识,找出合理的答案,并作出解释。
6.确认答案:在完成解题过程后,同学们应该仔细检查自己的答案,确保与题目要求相符,并且合乎科学常识。
7.练和复:图像题的解答需要经验积累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同学们可以通过做相关练题,并定期复已学的知识,以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
以上是初三生物图像题解题技巧的一些建议。
同学们在备考和考试中,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解答图像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考生物综合识图题的解答策略及技巧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识图题的解题基本思路和解题技巧,并且选取全国近年中考题中的典型综合识图题进行解析,掌握综合识图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综合识图题解题策略知识迁移文字和图表是初中生物教材的两大组成部分,并且图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比较直观简洁地表达和传递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过程和原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识图题在中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综合识图题成了全国各地新的命题趋势。
识图题一般包括教材的识图题、模型图、类似图、曲线图、概念图,示意图、柱状图,表格图,图与图的组合,图与表综合运用等。
解答好识图题的关键在于:1)是记住图中的结构名称与功能;2)是要注意理解图中的箭头指向,表明的相应含义;3)是要注意理解图与图的综合组合,各系统及器官之间的联系;4)是要将图中各器官发生变病之后表现出的病理变化、常规检测数据的变化及表示的意义,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多联系生活实际;5)是要注意图与教材中的相关生物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的有效迁移应用;6)注意图与实物的关系;7)注意生物的动态过程、图表与曲线图的相互转化,曲线的升高、平行和下降表示的含义;8)理解识图题中所给的情景材料,捕捉有效信息;9)是要思路清晰、线索明确、书写规范、特别要注题图中标注的番号与名称对应。
掌握了识图题的解答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正确效率。
例1:(2012年山东临沂市)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
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一)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_,图(二)所示曲线中的__________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
请结合图(一)、图(二)完整叙述人体的吸气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中考答题方法与应试技巧生物考试常常设有两种题型,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又以填空题为主,包含识图作答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
现将答题方法与技巧总结如下:一、中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选择题按顺序做即可,做完题目之后最后回头检查一下,以防万一,但不轻易修改答案。
遇到不会的题,能排除的选项先排除,不能排除的,做好标记,先蒙个答案,有时间再回来细细再思考。
要点:1.按顺序做2.遇到不会的题,相信第一感觉3.不轻易修改答案4.实在不会的先蒙一个,有时间再回头5.审题要慢,划好关键词[审题策略]1.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2.掌握“错误原理”“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3.启用“对比思维”图表类,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
而针对有的选择题涉及到新材料、新情景、新知识等新内容的情况,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即如果三个已知选项都是错误的,那个未知的选项就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两个已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个未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另一个选项就应该是正确的。
4.注意学科“潜规则”生物学科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
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5.答案填涂要规范,注意避免多涂或漏涂;整体上把握答题时间,尽可能留有检查的余地,避免非智力性因素失分。
[易错规避]1.对于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个概念。
2.误差可以减小,不可以避免。
因此,好多实验题应该这么答卷: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中考生物重点题型攻略题型一识图题初中生物识图题作为主观题型,它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是生物试卷中不可缺少的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给生物的结构图、生理过程图等注图,或给尚未绘完的各种生物图填绘出该图缺少的部分,或根据题目要求自己绘图,然后据图回答一系列问题。
题型特征:1.识图作答题的作答多以填充题形式出现。
2.识图作答题主要考查辨认生物图的能力、观察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图,表现有实物图、模式图、示意图,多数会与教材中的插图完全一样,而有时又会不同,其内容一般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解答识图题时,首先应能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结构。
阅读生物图时,要把握整体、细观局部(或由大到小、或从外向内),要认真仔细观察,找出差别。
其次弄清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正确理解生理过程的规律,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最好是顺着试题的要求,依次展开思路,从而化繁为简,变综合性题为多个单一性小题。
回答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并注意根据题目的分值,确定答案的详略。
考点1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例1】(2021北部湾中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C)A.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蛇和猫头鹰只存在捕食关系C.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草D.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解析】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猫头鹰和蛇是捕食和竞争关系;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生产者(草);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能量流动关系。
通过图表及生活实例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例2】(2018百色中考)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
初中生物中考识图作答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插图量很大,有许多图片或者反映某一生物学事实,或者是展示某一生物体结构,或者是展示某一生物学过程。
图形的种类很多,有解剖图(如耳的结构图)、模式图(如反射弧模式图)、示意图(如小肠绒毛示意图)、光路图(如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图)、曲线图、流程图、概念图、柱形图、剖面图、模型图等。
从大小上分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
学生们要准确把握图形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培养识图能力,就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识图是要注意图与实物的关系
例1:右图为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学显微
镜下,植物细胞中有一层结构看不清楚,这层结构叫[]。
(2) 植物细胞
与人体细胞相比,人体细胞没有的特殊结构是[]、[]和[]。
解析:对比是区别和掌握图形特征的重要方法,学习时,首先要说明细
胞图与细胞实物的关系,动植物细胞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实际上细胞非常小,是立体结构,以免学生错误认为细胞是平面的,有图中那么大,而形成错误观点。
如对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图就可知二者的共有结构和特殊结构;对比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便会明白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学生误认为植物细胞都含叶绿体。
答案:⑴[2]细胞膜;(2)[1]细胞壁,[3]叶绿体,[5]液泡。
二、识图是要注意图的整合
图的整合是指把几个相关知识的图集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表达某一知识的系列图,增加了知识的整合力度和信息容量,图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加工、迁移和应用,有利于从多种途径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例2:右图是玉米种子、菜豆的种子和幼苗,据图回答问题。
(1)丙图中结构A
由甲图中[]所示的
结构发育而来;丙图中
结构B由甲图中[]所
示的结构发育而来;丙图中结构C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戊图的玉米苗是由丁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2)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相比,二者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解析:把菜豆种子结构图与萌发的菜豆幼苗图整合在一起,按照发育顺序把胚个部分与幼苗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清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及胚四部分(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的功能。
把玉米种子结构图与菜豆种子幼苗图放在一起,利于区别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的异同点。
答案:(1)[4]胚芽,[1]胚轴,[2]胚根,[7]胚;(2)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营养储存在胚乳中,有胚芽鞘、胚根鞘;菜豆种子有2片子叶,肥大,无胚乳,无胚芽鞘和胚根鞘。
三、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
利用流程图或概念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所学知识构成网络,形成有机整体,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同时有效促进教师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例3:要求学生在下图1至6处填上最合适的概念,构建绿色开花植物生活方式概念图。
使学生将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运输作用五种生活方式等知识点用概念图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1. ,
2. ,
3. ,
4. ,
5. ,
6. 。
评析:构建概念图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浓缩知识结构,建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理性化。
选择应用“概念图”组织学习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运输作用五种生活方式,不仅能高效的达到上述目的,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水, 2筛管, 3导管, 4根, 5叶绿体, 6线绿体。
四、认识曲线图中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意义
分析坐标曲线的形变,即变化趋势及其含义,联系相应的知识点,分析出横、纵坐标所示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分析内在原因。
生物坐标图的曲线是生物体某一生命活动或一种生理过程的反应,如何对某一生理过程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我们对曲线就要作全面地分析。
例4:农业生产中,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要让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图(2)示叶面积指数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生理过程的关系(叶单位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面积指数为时,对农作物的增产最
有利。
(2)通过对图(2)曲线的分析,你得出的
结论是。
解析:如图2, A点为光合作用面积的饱和
点;OA段表明叶面积指数从0→6时,光合作用实际量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叶面积指数大于6时,光合作用实际量不再随叶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因为有很多叶子被遮挡在光补偿点以下;OB段表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的增加而增加;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而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其呼吸量也不断增加(直线OC),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如BC段。
答案:(1)6 ;(2)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要合理密植(其他答案若意思表达正确亦可)。
坐标图是物质间量变规律的重要表达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体现两个生物学现象间的量变(或逻辑)函数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少;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或者说明了“横轴”对“纵轴”的什么影响,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的语言。
解题方法是要抓住“二标一线一名称”。
“二标”,即横、纵坐标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一线”,即曲线的变化走势,特别应抓住曲线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一名称”,即要准确命名“坐标曲线图”。
五、真题演练
1.以下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物质从小
肠进入组织里毛细血
管的过程叫。
(2)赵爷爷感到
身体不舒服,到医院进
行血常规检查,测得血
红蛋白含量为100.5克/升(正常值范围是120克/升—160克/升),他应该注意多吃的食物是。
(3)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4条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是。
(填数字)
(4)某人患肠胃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经过心脏的顺序是。
(填字母)
(5)周叔叔在医院化验2排除的液体,发现里面含有葡萄糖,医生给他开了胰岛素,周叔叔工作很忙,他想口服可以吗?说明理由。
2.冬天,我市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
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
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某温室从16点开
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体积
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右图。
试分析:
①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②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
答案: 1、(1)吸收。
(2)鱼、猪肝、红菜薹等含蛋白质和铁质丰
富的食物。
(3)1 2 3。
(4)ABCD。
(5)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在胃和小肠内被蛋白酶分解而失去药效。
2.①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②晚上植物停止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少量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