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专业实践计划表
- 格式:doc
- 大小:25.55 KB
- 文档页数:2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目录课程编号、课程分级及研究生获取课程学分计算说明.............................................................1 电子科技大学学科点一览表(2006.06)....................................................................................4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9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5 区域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8 金融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1 金融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1 数量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4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7 国际政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6)应用心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9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2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5 传播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8 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1 凝聚态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4 光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7 无线电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6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63 生物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66)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69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2)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5 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8 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81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成都电子科大-29所联合培养基地招生通知(模版)第一篇:2010年成都电子科大-29所联合培养基地招生通知(模版)关于2010年申请到“电子科技大学—29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报名通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9研究所为我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每年都将选拔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到该基地做毕业学位论文,29所将为来所做论文的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场地、仪器和设备,出题目的专家作为副导师全程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申报截止时间为5月21日(周五)上午。
一、该基地对研究生选拔的基本要求:1、已读完研究生课程、修满学分,准备做毕业设计的硕士和博士;2、自愿到该基地做毕业设计。
报名之前请征求导师的意见,导师同意后方可报名。
3、面向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信号处理类相关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光学、光学工程相关专业。
二、有意向的同学报名流程:1.选择课题(课题详情请到学院研究生科教学秘书处查看);2.填写报名登记表;3.提交相关资料到学院研究生科。
三、关于面试29所将根据据选题情况安排面试,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四、需要提交的资料:1、学院和导师同意的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课题的申请报告(包括扫描件);2、本科成绩单、研究生成绩单(学院打印),包括扫描件;3、纸质版以及电子版的简历各一份;4、选题登记表(电子版)。
请学院汇总后于5月21日上午之前将上述资料交研究生院教学管理科,过期将不予受理。
研究生院2010年5月12日附件:1、选题登记表2、电子科大-29所联合培养基地报名通知第二篇:成都高校魔术演出活动策划-电子科大电子科技大学校内魔术演出及交流活动策划书活动名称:《科大魔幻之夜》(可由主办方更改)活动目的:通过本次魔术交流及表演活动推动高校内魔术氛围并提升魔术在高校内知名度;以本次活动为平台,为校内魔术爱好者提供表演舞台,加强校内魔术爱好者舞台表演能力;进一步增加电子科大魔术社的凝聚力及社团的校内影响力。
活动时间:2011年5月13日(周五晚19:00——21:00)活动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活动内概要:本次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魔术社主办,成都爱魔术俱乐部承办。
重庆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姓名:XXX学号:XXXXXXXX年级:XXXXXXXx专业(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方向:XXXXXXXXXXXX校内导师:XXXXXXXXXXxXX校外导师:填表日期:2010.3.2研究生院制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的几点说明一、专业实践计划是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监督硕士生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对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工作进行审核评估的基础材料,也是学校对硕士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基本文件。
二、导师(组)按照本专业(领域)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硕士生制订个人实践计划,对其实践目标、内容、方法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三、硕士生应按制订的实践计划进行学习,通过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四、实践计划一旦确定应认真遵照执行,无特殊原因,原则上不予更改。
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提出书面修改计划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部审批备案。
五、计划制定和审核程序实践计划一般应在第二学期开学初第一教学周,由导师(组)与硕士生共同制定,并由导师负责,导师组同意,责任导师审核签字,经学院负责人、实习单位负责人同意后,在本学期执行。
六、实践计划一律用A4纸正反面打印,一式1份,由学院或导师留存,研究生院定期检查。
七、未尽事宜再行议定。
(含导师本人)二、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计划1、拟实践方向:冷热源理论与建筑节能方向重庆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日志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姓名:XXXXXXX学号:XXXXXXX年级:2009级专业(领域):XXXXXXXXXXXXX研究方向:XXXXXXXXXXXXXXX校内导师:XXXXXXXXXXXXXX校外导师:填表日期:2011.9.8研究生院制说明:实践学时最低不低于320,导师(组)可根据硕士生的实际情况和实习项目酌情增加学时;此表一式1份,实习结束后由实践单位交到硕士生所在学院。
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实践的通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教研[2015]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推进我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工作,保障专业实践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地实践规定2017级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基地实践给出了明确规定:1.基地实践为必修项目;2.基地实践为2-4个学分,按照实践时间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及以上,分别认定为2学分、3学分和4学分。
研究生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合作单位给予相关支撑证明材料,经导师审核通过,学院审核通过后可获得相应学分。
二、基地实践基本要求工程硕士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应及时开展基地实践。
(一)实践形式专业实践时间可采用集中实践或分段实践方式,以集中实践方式为主。
研究生进行基地专业实践,可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以下三种途径之一完成:1.参加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选拔,符合条件者进入基地实践;2.参加院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选拔,符合条件者进入基地实践;3.由导师选拔、推荐,直接进入以科研合作项目为载体的导师(团队)合作单位,开展基地实践。
(二)实践内容要求专业实践的内容应由各专业学位培养学院根据工程领域的培养要求,结合本学院的特色同合作单位共同确定,可以是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等。
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实行“双导师制”,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合作单位专家担任研究生的校外指导教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基地专业实践的指导工作。
三、申请与审核(一)实践信息发布每年3至6月,实践信息将会通过研究生院网站、相关学院网站、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研究生联系群等途径发布,该工作由各学院研究生科牵头完成。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哲学类:1.哲学2.科学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4.社会学5.政治学6.法学7.伦理学二、经济学类:1.经济学2.财政学3.经济管理4.经
济信息管理5.金融学6.投资学7.国际经济与贸易三、管理类:1.企业管理2.工程管理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市场营销5.劳动与社会保障6.
人力资源管理7.财务管理8.项目管理9.公共管理四、理学类:1.数学2.金融数学3.统计学4.应用数学5.物理学6.电子科学与技术7.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8.材料学9.化学五、工学类:1.土木工程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3.工程力学4.电子信息工程5.通信工程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控制科学与工程8.测控技术与仪器9.地质学六、信息科学类:1.信息与
计算科学2.软件工程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信息社会5.智能科学与技术6.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7.网络空间安全七、其他:1.法医学2.生物技术3.生物信息学4.无线电技术。
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及总结报告表学院:学号:姓名:专业(领域):校内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专业实践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制附件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姓名:学号:专业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导师:辅导教师:填表日期:研究生院制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的几点说明一、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应由导师与辅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组”)按照本专业工程领域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硕士生制订个人实践计划,对其实践目标、内容、方法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二、硕士生应按制订的实践计划进行学习,通过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三、实践计划一旦确定就应认真遵照执行,无特殊原因,原则上不予更改。
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提出书面修改计划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后方能执行。
四、计划制定和审核程序实践计划一般应在第二学期结束两周之前,由导师(组)与硕士生共同制定,并由导师(组)同意,经学院负责人与实践基地负责人同意后方能执行。
五、实践计划一律用A4纸正反面打印,一式1份,由所在学院留存,研究生院定期检查。
一、研究生基本资料二、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计划 1、拟实践方向公路隧道工程超前预报、围岩稳定性分析以及监测沈阳药科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学院:姓名:学号:研究方向: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填表日期:xx年3月6日研究生处制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的几点说明一、个人专业实践计划是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监督硕士生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是 __对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工作进行审核评估的基础材料,也是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基本文件。
二、导师按照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硕士生制订个人实践计划,对其实践目标、内容、方法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电子科大沙河校区官网人才培养计划表一、计划简介20xx年,我校“越培计划”将选拔55名综合素质强、基础知识扎实、志存高远的优秀高中理科毕业生(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不分文理,3+3模式省份选考科目要求须为物理,3+1+2模式省份首选科目要求须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不限)。
该计划通过配备一流师资、创造一流条件、搭建一流平台,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学业评价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培养具备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越培计划”包括本硕类和特区类两个类别,其中本硕类包括“珠峰计划”、“英才计划”和“双A计划”三个计划,特区类仅包含“特区计划”。
“越培计划”针对上述四个计划开展选拔及培养,实施优中选优的策略,并配套更丰富的培养资源。
其中,入选“珠峰计划”、“英才计划”和“双A计划”三个计划的考生,品行优良、达到培养方案要求后全部给予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及享受保研资格。
(一)珠峰计划“珠峰计划”是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珠峰计划”计算机拔尖人才实验班)专门设立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介绍详见附件1)。
获得我校“越培计划(珠峰计划)”资格的考生,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珠峰计划’计算机拔尖人才实验班)”专业录取后,在该专业现有培养优势的基础上,还将配备以下资源:1.享受一对三导师资源(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四年全程定制个性化课程修读和科研训练。
2.进入“珠峰撷英计划”,获全额资助参加国际会议。
3.授予“外语强化专项”培训资格,全额资助TOEFL/IELTS/GRE 考试培训费及考试报名费。
4.进入“珠峰海外科研实习计划”,享受专项奖学金,获资助前往世界名校进行3—6个月科研训练。
5.进入“珠峰国际菁英营”,推荐“Top30海外名校”深造。
(二)英才计划“英才计划”是针对电子信息类(“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专业设立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介绍详见附件2)。
获得我校“越培计划(英才计划)”资格的考生,被“电子信息类(‘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专业录取后,在该专业现有培养优势的基础上,还将配备以下资源:1.进入“未来一流科学家培育计划”,到成电一流科研团队进行学术能力培养。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
(学院盖章)
报告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专业实践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监督培养过程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
2.导师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其制订个人实践计划,对其实践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3.实践计划一旦确定就应认真遵照执行,无特殊原因,原则上不予更改。
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提出书面修改计划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4.实践计划一般应在第二学期初,由导师(课题组)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并由导师负责,专业实践领导小组审核签字,方可执行。
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毕业生不少于1年)。
5.研究生应按个人专业实践计划进行实习,实践结束后,撰写总结报告。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应为5000字以上。
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实践内容和实践计划执行情况等。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最晚在第三学期末进行,报告采取全校公开方式进行。
6.经专业实践领导小组考核。
评价记录为“通过”或“不通过”。
“通过”后方能获得学分。
7.此表一律用A4纸正反面打印,一式1份。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由各相关学院放入学生。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暂行办法为做好我校与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总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效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培养方式联合培养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培养模式,总校导师为主导师,我校导师为副导师。
研究生第一年在总校完成课程学习后,从第二年起在我校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二、管理机构及其职责1.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联合培养研究生发展规划,副导师遴选,培养质量监督等。
2.科技与研究生处,负责执行校学术委员会有关决定以及总校相关要求和规定,制订研究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负责学校与总校相关部门和学院的联系,落实研究生招生情况;协助二级学院组织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跟踪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协调学校各部门,协助解决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困难等。
3.二级学院,由院长落实部门及人员,负责研究生学习及生活的相关管理,落实学校相关要求,跟踪研究生培养进展,督促研究生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审查答辩申请资格,协助导师组织研究生学术交流或专题报告,解决或反馈导师及研究生的诉求等。
三、副导师的遴选及其职责1.基本条件(1)思想品德好,热爱研究生教育工作,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2)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3)年龄在55岁以下,身体健康。
2.确定程序(1)由本人向所在学院提交招生申请,首次申请者还需填写《电子科技大学新增硕士生导师资格申报表》,经所在学院学术分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将相关材料提交科技与研究生处。
(2)校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申报教师的科研教学情况,确定当年度拟招收研究生的副导师名单。
3.副导师职责(1)副导师应了解研究生培养流程和规律,熟悉总校研究生培养要求和规定,严格遵照总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要求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
电子信息学院
专硕:电子与通信工程代码:0852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与工程师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尤其是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能够胜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二、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科代码:085208)研究方向:①集成电路设计及CAD ②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③嵌入式系统设计④射频电路设计与应用⑤测试技术与仪器⑥电子器件设计与应用⑦抗电磁干扰技术⑧物联网技术与应用⑨信号与信息处理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专业型硕士参加专业实践、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1.5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
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10学分,非学位课10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工程实习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2学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