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结构图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1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分朝代、时期(阶段特征)汇总中国古代史(远古、夏、商)历史及其阶段特征远古时期(距今170万年—前2070年)政治:禅让制、公天下、部落联盟。
经济:1.农业:经济形态从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北方种植粟麦,南方种植稻谷);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3.生产工具:石刀、石斧;4.水利:大禹治水;二、手工业:制陶(白陶、黑陶、彩陶)、养蚕并有丝织品;三、商业:物物交换,原始商业;文化:1.书法:仓颉造字,原始文字;2.绘画:《鹳鱼石斧图》;3.戏剧:傩戏;科技:远古时期的科技不太发达。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政治:1.中央:制,王位继承的传子有制被破坏,井田制出现;2.占卜来神化王权;二、手工业:青铜铸造;三、中央与地方关系:内外服制度,地方封侯和伯;(方国联盟,“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
“方国”一词最初由孙怡让在《契文举例》中提出。
《周易·既济》篇载,“方,国也”。
“方”便是“所有的国”,甲骨文中称为“多方”);四、中央官制:相、卿士,相权力大,甚至可以放逐王(伊尹放逐太甲);文化:1.书法:象形文字;2.历法:《夏小正》;科技:夏朝时期的科技相对较发达。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政治:启以王位制取代禅让制;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经济:1.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发展,村社结构仍有保留;生产工具:少量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为主;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2.手工业:冶金、制瓷、纺织;3.商业:商人善经商,名称由来;文化:1.书法:甲骨文,文字成熟;2.历法:殷历——①干支纪日法;②月亮圆缺一次作为一个月,1年12月,闰年13月;③大月30天,小月29天;科技:商朝时期的科技相对较发达。
总体: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西周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第七章社会结构与阶层一、商朝的社会结构商朝的社会结构在甲骨文中有较多记载,根据甲骨文:商王为最高统治者,自称“余一人”。
贵族集团的主体是与商王血缘关系较近的宗族,包括“王族”、“子族”、“多子族”等。
贵族的宗族关系主要通过祭祀来体现,直系祭祀与旁系祭祀有明显区别。
农业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亦即广大的农村公社成员,在卜辞中称为“众”或“众人”,他们是商部族的后裔,与商王有着疏远的血缘关系。
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是“工”或“百工”,其社会地位还不完全清楚。
奴隶在社会上大量存在,其来源主要是战俘,在卜辞中则具体有“羌”、“仆”、“奚”、“妾”等不同名称。
商朝统治者往往将奴隶成批用于人殉和人祭,这既在卜辞中有大量记载,又为已发掘的许多墓葬、祭祀坑所证实。
人殉、人祭的盛行表明奴隶在生产劳动上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体现了商朝奴隶制的不发达性或原始性。
二、西周的社会结构西周社会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国、野区分制,它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职能。
国、野之分在商朝可能只有粗略的萌芽,形成较普遍的制度是在周初分封以后的事。
周初分封诸侯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
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首先要建立一个名为“城”的军事据点(通常就成为封国的都城),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
这种城(包括其近郊)在当时也称为“国”,“国”以外的广大田土则称为“野”。
国、野之分由此形成。
诸侯又向下分封采邑给卿大夫,采邑分为都、鄙,其中心据点为都,都外田土为鄙,区分原则与国、野相同,也可以纳入国野制范围论述。
国、野的居民分别称为国人、野人。
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其上层即贵族,又称“君子”。
他们世代垄断官职、爵禄,辅佐国君统治国家。
贵族是国人的核心,所以有“不有君子,其能国乎”的说法。
占国人大多数的下层成员皆属于平民(自由民),他们有自己的经济、职业(如务农、从事工商业等),并对国家承担当兵作战的义务。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秦始皇的功与过: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3)思想封建,焚书坑儒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专制制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清单(1-12课)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清单0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考点一:我的境内的古人类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发现于陕西蓝田。
(3)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发现于湖北郧阳。
考点二:北京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1)发现:1921年发现北京人遗址;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
(4)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5)生产生活: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群体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6)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复原头像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1)时间、地点:距今约3万年,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2)模样:和现代人相同。
(3)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制作骨器。
(4)生产生活: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有埋葬死者的行为。
清单0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考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1)农业的起源: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考点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1)主要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例7-8:高中语文知识点“文章结构”跨学科综合教学设计坚实的骨粱(《文理艺大综合课程与教学设计》中学下.第18课)一、综合发展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结构”及“结构”的含义与功能(语文)。
2.能够理解建筑、音乐、数学、化学、生物、地理及社会学等领域中各种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跨多学科,智育)3.能够运用结构知识,优化文章布局,提高谋篇布局技能。
(语文,智育)4.能够理解健康人格结构的标准,加强自身人格的修养。
(心理教育,德育)5.有归纳整理各学科知识,逐步建立完善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行为。
(智育)6.能够感受各种事物内在的结构美。
(美育)二、教学内容1、视点:结构(语文)。
定义:文章各个组成部分间的有机搭配.......与排列。
关键词:有机搭配、排列2、审美特征:有序协调错落有致有机联系稳固统一整体3、相关知识和技能点:建筑结构(建筑)数学模型(数学)物质结构(化学)生理结构(生物)人格结构(心理,德育)经济结构(社会)社会结构(社会,德育)曲式(音乐)知识结构(科学、教育)三、教学材料1.[典型材料]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的对称性结构,《水浒传》的结构。
2.[延伸材料](1)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雅典卫城、西欧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建筑结构)(2)古老的数学模型、欧几里德几何(数学模型)(3)金刚与石墨的结构图(物质结构)(4)人体结构中的黄金分割律现象(生理结构)(5)健康人格结构11条(人格结构)(6)恩格尔系数(经济结构)(7)我国目前的人口构成(社会结构)(8)刘炽的《我的祖国》(曲式)(9)现代人类知识体系(知识结构)3[检测材料](1)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国北京的明清故宫和凡尔赛宫(2)某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3)物质分子和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4)《中国古代史》唐代部分的知识结构,本课的知识结构4.教学仪器:多媒体、人体骨格模型、原子结构模型5.教学场景:桌椅按纵横结构和园弧结构摆放6.教师形象:最好穿结构端正的西装外套四、教学时间共4课时。
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图:1)农业:①木石骨器、耒耜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①青铜 ②丝织 ③官营 3)商业:职业商人出现经济: 3.西周(镐京) 政治: 1)分封制:①含义 ②对象③义务 ④等级序列 ⑤作用 2)宗法制:①目的 ②核心 ③大小宗 ④作用 3)礼乐制:①作用 4)三者关系: 一:夏商西周 1.夏:公元前2070年,国家,公共权力,阳城 2.商:神权色彩,占卜,甲骨文,殷 总体特征 二:春秋战国洛邑经济: 1.农业:1)工具:铁犁牛耕 2)水利:都江堰 3)土地制度:私有 2.手工业:私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商业:1)私商兴起 2)重农抑商 时代特征 1.思想: 百家争鸣 文化: 1)背景: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2)流派: 3)意义: ①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②道家:老子、庄子 ③法家:韩非子 ④墨家:墨子 2.科技:①司南②日食、彗星、《石氏星表》③九九乘法表 3.文艺:①甲骨文②楚辞《离骚》③绘画《人物龙凤图》魏国,李悝 秦国,商鞅 政治: ①背景: ②措施:政治;经济;文化③结果:④影响:1.变革背景: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区别 1)春秋:齐国,管仲 2.改革: 2)战国:五:魏晋南北朝1)背景:1.中央官制的变化:三省制2.北魏孝文帝改革政治:2)措施作用:(见表格)3)影响:4)成功原因:前期后期经济:1.农业:1)水利:翻车2)土地制度:均田制3)税收:租调制2.手工业:1)灌钢法2)白瓷文化:1.思想:佛道思想冲击着儒学:1)原因2)内容3)作用2.科技: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3.艺术:1)东晋,书圣,王羲之2)东晋,“以形写神”,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时代特征经济: 1.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经济中心完成南移2.商业的发展 1)纸币出现:交子2)市的变化:时空限制被打破 3)城市功能的变化:经济功能增强 4)外贸兴盛于港口城市的繁盛:广州、泉州 七.两宋东京、临安 2.社会危机:三冗两积1.中央集权的加强: 1)中央削相权:中书门下、枢密院、 三司行政 军事 财政2)地方收实权:兵、权、钱3)影响:利、弊政治: 3.改革 1)庆历新政:①主持 ②中心内容 ③结局2)王安石变法:①主持 ②核心 ③措施作用 ④结局(见表格)文化: 1.思想: 1)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学产生新的变化2)程朱理学:①代表 ②思想 ③影响3)陆九渊的心学:①代表 ②思想区别2.科技: 1)活字印刷术2)火药的广泛使用3)指南针用于航海3.文艺: 1)兴盛原因:时代特征六:隋唐大兴、长安政治: 1.中央:三省六部制 1)确立 2)内容 3)作用2.地方:藩镇割据 节度使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玄武门之变2)贞观之治 ①表现②措施(政经文族外)③晚期3)评价唐太宗经济: 1.农业:1)工具:曲辕犁 2)水利:筒车2.手工业:1)制瓷: 2)丝织3.商业与城市的发展:1)原因 2)表现①市②行③大都会④外贸文化: 1.思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2.科技:1)雕版印刷术 2)唐末火药用于战争3.文艺:1)诗歌①李②杜③白 2)传奇 3)书法:楷、草 4)绘画 时代特征1.中央:中书省,一省制,宰相专权 2.地方: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农业:棉花种植普及,由南向北推广2.手工业:1)棉纺织业:①黄道婆②松江③新兴产业主要衣料2)制瓷业:彩瓷时代,青花瓷,釉里红3.商业:1)大都 2)泉州1.思想:儒学受到冲击2.科技:1)天文:郭守敬,简仪,《授时历》 2)农学:王祯,《农书》3.文艺:1)元曲:①杂剧②散曲③关汉卿、马致远2)绘画:山水画,文人画1)原因:太祖废宰相,直统六部,政务繁忙,无力应付 2)过程:①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②成祖,设内阁,讨论军国大事 ③后来,获票拟权,权力增大 3)职责:皇帝的内侍咨询机构,不是行政、决策机构1)原因: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的限制2)设立:雍正,军务,皇宫内,初始暂设军事机构,后为中枢机构 3)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4)特点:简、速、密5)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1)利: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弊:极大妨碍着社会的进步,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了被动挨打的祸根 1)平定三藩叛乱 2)收复台湾 3)平定准准噶尔叛乱和多伦会盟 4)中俄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2)评价:1. 手工业发展:1)私营占主导 2)明代斗彩,五彩瓷3)清代珐琅彩2. 商业:1)商业市镇兴起 2)农产品进入市场 3)商帮:徽商,晋商3.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2)海禁与闭关政策:4.资本主义萌芽:1)特点:雇佣关系 2)受阻原因 3)影响1.思想:1)更新理学:王阳明心学:2)批判思想:①李贽的异端思想②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2.科技:1)医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2)农学:明王祯《农书》3.文艺:1)小说 2)绘画 3)书法 4)京剧 八:元朝大都 政治 经济 文化 时代特征 九:明清应天京师 政治 经济 文化 明内阁清军机处 影响 1.中央集权的强化 2.康熙帝 1)巩固统一措施 时代特征。
班级姓名高三历史综合复习学案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一)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时期本课涉及教材:必修一1-1;必修二2-1.2.3.4;必修三3-8.10一、中国古代史分期:1.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约前2070年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
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3.封建社会:公元前475 年至公元1840 年。
4.封建社会传统分期:①战国秦汉时期:前475-220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③隋唐时期:581-907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⑤明清时期:1368-1840(鸦片战争前)1.政治:①社会结构: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②禅让制父系氏族公社→部落→部落联盟2.经济:生产工具:石刀、石斧、耒耜①原始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农作物:粟、水稻②原始畜牧业:猪、狗、鸡、水牛③原始手工业;冶铜,养蚕缫丝3.思想文化:神话传说,三皇五帝: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绘画:《鹳鱼石斧图》四、夏、商、西周我国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1.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商朝(约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1)①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②特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行政管理: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伯。
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度有直接的影响。
2.西周的政治制度: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④礼乐制度⑤世卿世禄制⑥井田制(经济)3.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也叫封邦建国,“封建”。
①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②内容: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