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AN移动承载网解决方案-入门篇
- 格式:ppt
- 大小:7.39 MB
- 文档页数:28
IPRAN技术解决4G网络承载的研究与部署实现引言;本文介绍了MPLS技术的原理,并阐述了LABEL标签的转发过程的应用,给出了IPRAN分组传送网中解决LTE网络的回传和接口问题。
前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的使用驱动着无线网络从2G到3G,再到现在将要发展的4G-LTE网络。
无线网络宽带化需求已经使得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信运营商传统的承载网技术主要是SDH和MSTP等技术,这种传统的传送技术缺点是钢性带宽,使用效率低,优点是QOS性能、网络保护策略、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方式等非常好。
但如果使用这种技术解决大带宽、动态流量的4G网络是非常浪费投资,并且网络的改造成本高安。
为了解决4G网络的动态流量的承载问题,新出现了分组统计服用技术,也即是PTN技术和IPRAN技术,但PTN技术是L2层技术,无法解决4G网络的X2业务需求,只有IPRAN技术是L3层技术,真正解决了无线移动4G网络的回传难题。
一、4G-LTE网络架构与传统3G网络相比,LTE网络结构更加扁平化、网络结构功能也更加复杂。
省去了RNC一层,原有RNC部分功能上移至EPC设备,而另外一部分功能则下移至eNodeB设备。
这种架构使得eNodeB承担了原有RNC的部分控制功能,网络资源分配,网络切换直接由eNodeB完成,并定义了几个新的接口。
从图中可见,本地承载传送网针对LTE网络需要承载的业务主要包括:eNodeB到MME的S1-MME控制面接口业务;eNodeB到S-GW的S1-U用户名接口业务;eNodeB到O&M系统的管理控制信息;eNodeB之间的X2接口业务,包括X2_C(控制面)、X2_U(用户面)。
EPC核心网初期一般采用集中放置,局点少,各类网元间互联主要在局内,跨局互联链路数量少。
除S1/X2接口以外的其他接口仍纳入IPRAN分组网CE 网络承载。
二、IPRAN技术IPRAN技术中的IP 指的是互联协议,RAN指的是Radio Access Network。
"IPRAN" 代表 "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是一种基于 IP 协议的无线接入网络。
它是一种用于实现无线宽带接入的技术,通常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用于 LTE(Long-Term Evolution)和 5G 网络。
下面是关于 IPRAN 的一些基础知识:
1.IPRAN 架构:IPRAN 是一种基于 IP 的无线接入网络,它基于 IP 协议技术,
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和灵活性。
它通常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和其他网络设备,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路由、安全性和流量管理等任务。
2.功能:IPRAN 提供了对无线网络中数据流量的处理和转发功能。
它可以处
理大量的数据流量,并提供灵活的路由、转发和管理功能,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流量要求。
3.特点:IPRAN 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它可以支持大规模
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适用于处理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大容量的数据流量。
4.应用:IPRAN 技术通常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构建 LTE、5G 和其他无
线宽带接入网络。
它在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实时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升级,IPRAN 技术也在不断发
展和演进。
它不仅适用于当前的 LTE 网络,还可以支持未来的 5G 网络,满足高速、低延迟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要求。
IPRAN 技术在现代移动通信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基于 IP 协议的网络架构,实现了对大规模数据流量的高效处理和转发,为移动通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
浅析联通IPRAN移动承载网【摘要】随着移动业务的发展,对带宽的需要迅猛增长,IPRAN移动承载网进而成为传输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IPRAN;移动承载;带宽需求现阶段,各家运营商的IPRAN移动承载网已建设地如火如荼,并广泛投入使用。
特别是4G牌照的发放,更加大了IPRAN网络的建设。
传统的移动运营商的基站回传网络是基于TDM/SDH建成的,但是随着3G、LTE、4G等业务的部署与发展,数据业务已成为承载主体,其对带宽的需求在迅猛增长。
SDH传统的TDM独享管道的网络扩容模式难以支撑,分组化的承载网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IPRAN移动承载网的运行使用,正是满足日益加速的移动业务的需求。
一、IPRAN与SDH的比较从字面上看,IP指的是互联协议;RAN指:Radio Access Network相对于传统的SDH传送网,IPRAN是基于IP的传送网。
IPRAN的意思:“无线接入网IP 化”。
IPRAN与SDH实际上就不是一种技术,无法比较。
但是长期从事SDH维护的同事习惯性会把两者进行比较的。
简单的说IP RAN就是数据的路由器加上原传输强大的网管和电信级别的保护。
IP RAN和SDH/MSTP最大差别在于统计复用能SDH/MSTP为刚性管道,不具备统计复用能力。
SDH是采用刚性管道,业务映射的相应的VC中,而虚容器一旦映射固定后,不管用户有无业务固定占用资源,不可被其他用户竞争,IP RAN为弹性管道,具备统计复用能力(带宽规划可按一定比例收敛),提高带宽利用率根据不同业务模型可设置不同的收敛比。
IPRAN将是主流技术,4G承载网就是IPRAN,无线的接入速率要达到20兆,这是SDH无法做到的。
二、IPRAN网络解决方案优势IPRAN网络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资源满足未来数据爆炸式增长需求;IPRAN网络有着良好的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IPRAN网络丰富三层功能提供更高的传输效率,支持综合业务承载和向LTE的无缝演进;IPRAN网络即插即用功能可以快速建网,响应市场需求;IPRAN网络借助IP网络的通用性特点,一方面降低运维人员的技术门槛,可以节约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快速的与互联网以及企业网进行融合。
IP RAN网络解决方案概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RAN网络的历史演进....................................... 1-11.1 RAN网络的发展............................................... 1-11.2 IP RAN网络概况.............................................. 1-21.2.1 IP RAN网络的出现........................................ 1-21.2.2 IP RAN网络的传送需求.................................... 1-31.2.3 IP RAN网络的组网形式.................................... 1-51.2.4 我司IP RAN网络的设备演进 ................................ 1-82 IP RAN网络解决方案概况................................. 2-112.1 我司IP RAN网络解决方案简介 .................................. 2-113 无线业务需求与IP RAN网络规划设计 ........................ 3-133.1 概述....................................................... 3-133.2 无线业务需求................................................ 3-153.2.1 业务QOS和可靠性 ....................................... 3-153.2.2 流量模型............................................... 3-173.2.3 业务带宽............................................... 3-183.2.4 时间要求............................................... 3-183.2.5 业务安全............................................... 3-193.2.6 业务广覆盖............................................. 3-203.3 物理网络规划设计............................................. 3-203.3.1 设备选型............................................... 3-203.3.2 物理拓扑设计 ........................................... 3-203.4 逻辑网络规划设计............................................. 3-223.4.1 设备/链路/逻辑通道的命名规范.............................. 3-223.4.2 带宽规划............................................... 3-233.4.3 VLAN规划.............................................. 3-24 3.4.4 IP规划................................................ 3-29 3.4.5 IGP路由规划........................................... 3-30 3.4.6 BGP路由规划........................................... 3-37 3.4.7 MPLS规划.............................................. 3-40 3.4.8 VPN规划............................................... 3-44 3.4.9 可靠性规划............................................. 3-52 3.4.10 QOS规划.............................................. 3-61 3.4.11 时钟规划.............................................. 3-68 3.4.12 OAM规划.............................................. 3-76 3.4.13 网络DCN规划.......................................... 3-781 RAN网络的历史演进1.1 RAN网络的发展移动承载网,又名RAN(Radio Access Network),指的是承载从基站到基站控制器之间网络流量的网络。
Huawei ConfidentialSecurity Level:移动网ALL IP 发展及意义中国移动IP RAN 方案建议华为IP RAN 产品与技术方案目录移动网ALL IP化步骤()IP RAN的优点-构建全扁平化更安全的架构ØIP的灵活性和自主寻址能力实现MSC Pool/SGSN Pool/BSC Flex和负载分担,提升网络安全性;Ø支持基站之间的本地交换,RNC/BSC之间的本地交换,全面提升网络性能和容量;Ø支撑接入网朝业务和控制分离的下一代网络架构演进,网络的容量、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IP RAN 的优点-大容量、高带宽ØHSPA 宽带数据业务引发高达5倍于R99的传输带宽需求;Ø传统传输方案面临资源瓶颈,扩容困难。
Ø1个FE 可以提供50个E1的带宽,IP 网络可以提供2.5G/10G 等大容量ØIP 宽带接入是最高带宽、最低成本的一劳永逸的最后一公里带宽解决方案BSC/RNCIP RAN 的优点-低成本Ø传统E1、SDH 和微波建设和扩容成本高;ØHSPA 的发展将引发传输成本飚升,加剧网络建设负担;Ø统一承载技术、满足未来演进,降低维护成本-存在端口扩容成本;-传输资源不能共享;-ATM 设备成本高;-网络维护人力成本高;-后续端口扩容少;-传输资源充分共享;-IP 设备成本低;-网络维护人力成本低;传统ATM 传输成本IP RAN 解决方案高低Ø采用IP RAN 解决方案,传输成本建设相比传统方案节省20%~60%!IP RAN 的优点-差异化、可运营大客户Ø传统TDM 组网方式不能针对业务进行分类传输管理;ØIP 组网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不同的QoS 级别的传输;Ø资源拥塞时,优先保证高QoS 等级的业务传送,网络运营更加方便,投入产出比更高。
电信IPRAN网络方案1. 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开展,使得网络通信成为现代社会开展的根底设施之一。
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局部,IPRAN〔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技术在电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信IPRAN网络方案的根本概念、架构、工作原理以及优势。
2. IPRAN网络方案的根本概念IPRAN网络方案是一种基于IP协议的广域网接入解决方案。
它通过将不同地域的局域网〔LAN〕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功能。
IPRAN网络方案可以提供高速、高可靠性和灵巧性的网络接入效劳,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企业和组织。
IPRAN网络方案的核心架构包括三个主要组件:核心路由器、接入设备和传输介质。
核心路由器负责处理和转发数据包,接入设备提供用户接入,传输介质通过光纤等物理媒介连接不同设备和地域。
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地区的网络之间进行快速和可靠的传输。
4. IPRAN网络方案的工作原理IPRAN网络方案的工作原理基于IP路由技术。
当数据从源设备发送到目标设备时,数据包将根据目标IP地址的路由表进行转发。
核心路由器通过播送路由信息,将数据包传递到目标网络。
接入设备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设备,完成数据的传输过程。
整个过程依赖于IP协议和路由协议的支持。
5.1 高速性IPRAN网络方案采用光纤等高速传输介质,可以提供更高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度。
这使得企业和组织能够更快速地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5.2 可靠性IPRAN网络方案采用冗余设计和容错机制,可以防止单点故障和数据传输中断的风险。
即使网络中的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数据仍然可以通过备用路径传输,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3 灵巧性IPRAN网络方案支持灵巧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根据企业和组织的需求进行定制。
可以实现星型、环型、网状等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满足不同规模和功能要求的网络需求。
分析Technology AnalysisI G I T C W 技术130DIGITCW2021.020 引言目前,5G 技术的应用已经让网络延时缩短到了毫秒级别,以此来保障连接密度的超高化,本文将3GPP 设置的相关标准作为基础,对5G 通信IPRAN 综合承载网络的组网架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承载网络方案。
通过该方案的应用,可有效实现5G 通信网络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并为运营商的5G 通信技术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1 I PRAN 技术概述IPRAN 技术主要是将IP/MPLS 协议和关键技术作为基础,面向移动业务承载来提供的二层、三层通道类的业务承载。
在IPRAN 技术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区域技术、无连接技术、网络保护技术以及多进程技术等,而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就是无连接技术。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解决规模组网方面的问题。
在当今,IPRAN 技术已经能够有效进行网络保护,在连通了网络之后,其中的以太网保护措施将会起到良好的网络保护效果。
因此,将该技术应用到现实中,可以让客户端的网络效率得以良好保障,将系统控制协议和路由作为基础,让数据之间实现有效转换[1]。
而那些与路由器相关联的协议,都将会通过承载技术而组成IPRAN 技术的接口。
2 5G 通信IPRAN 综合承载网络方案2.1 5G 通信IPRAN 综合承载网络部署需求在当今的5G 时代中,IPRAN 综合承载网络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新业务需求,比如eMBB 、VR/AR 、mMTC 以及智能驾驶等。
而在当今的业界,对于5G 通信技术和组网模式依然处在一个技术探讨以及技术验证的研究阶段中。
因为5G 通信网络属于一种很多个业务统一融合在一起的承载网络,其融合情况也十分复杂,尤其是大宽带技术、网络结构技术以及多种新SDN 技术引入之后,更是对传统的IPRAN 技术综合承载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这些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流量出现了明显的归属变化,且在回传协同方面也有了更加明显的需求。
数据网-IP-RAN(含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LT数据网—IP RAN知识目录称IP RAN)。
中国电信选择了IP化的MPLS VPN路线,并确定了采用PW+三层VPN的技术策略。
中国电信的IP RAN网络主要承载CDMA 的1x和DO业务,以及未来的LTE业务,同时承载基站动环监控和安防等附属业务。
待业务和网络成熟后,逐步承载L2、L3大客户业务。
1.2 IP RAN的常见组网结构IP RAN在本地网的组网上主要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两部分。
接入层由接入路由器(A设备)和汇聚路由器(B设备)组成,A设备通过GE 链路成环状组网,连接到一对B设备上,B设备之间由一对光纤直连构成10GE保护链路。
(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A设备双上行到B 设备的组网结构)核心层由汇聚路由器(B设备)和核心路由器ER、连接BSC设备的RAN CE组成。
对城域网现有网络的状况以及无线业务的不同,主要有三种组网模式:IP RAN通过RAN CE和BSC对接,收容CDMA的1x和DO业务,通过ER、CN2网络和LTE核心网(以省为单位集中部署,一般设点在省会)连接,通过ER连接动环和安防平台。
1.3 IP RAN使用的主要技术中国电信的IP RAN采用PW+三层VPN的技术策略,主要采用了MPLS技术。
在接入层A和B设备间,采用OSPF协议作为IGP,启用MPLS并通过PWE3伪线仿真技术实现基站上各业务由A设备传输到B设备。
同时在A和B设备间配置BFD for PW进行快速故障检测,触发业务快速切换。
在核心层B设备和ER、RAN CE间,采用ISIS作为IGP,启用MPLS并通过MP BGP构建L3 MPLS VPN实现各业务由B设备到ER或RAN CE的传输。
在B和ER、RAN CE间采用了多种快速故障检测技术,触发业务快速切换。
此外在A设备的快速入网(即插即用)和基站入网功能上,还使用了DHCP技术。
IP RAN----综合业务承载优选组网方案一、综合业务发展趋势及其承载新需求1、无线迈进了宽带时代,每bit流量收益大幅下降,专享网络模式已不适应2009年12月全球无线网络中数据流量超过了话音流量,2010年随着智能无线终端的规模应用,无线数据和话音流量的差距加速扩大。
预计2015年全球无线业务流量将达到2EB/月,其中话音流量仅大约占0.15EB/月,只有7.5%。
当无线宽带蓬勃发展时,运营商收入增长却比较缓慢。
无线数据流量的指数型增长并没有给运营商多少收益,每bit的价值大幅降低。
来自Informa 2010三季度数据显示,中移动无线数据收入(不含短信)大约24亿美元,可以看出,这部分的收益占比是比较小的。
传统的面向窄带话音的无线承载模式是封闭和专享的,无线宽带时代的到来使这种模式不得不改变。
在无线话音时代流量是可控并且每bit收益是明确的,那么建设一个专享的承载网络是合理的,而在无线宽带数据时代,流量是巨大和变化的,并且每bit收益是不确定的,那么就需要一个开放的、共享的承载网络。
因此,无线的宽带化促使承载从专享模式走向共享模式。
2、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本质逐步趋同,多张承载网络并存,已不适合运营商的发展需求。
进入综合业务运营时代后,运营商在WCDMA 、LTE、DPLC/IPLC、MPLS-VPN、NGN以及IPTV 等业务上展开全面竞争。
为更好支撑固定宽带、各类专线和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节省建网成本和运维复杂度以及最大程度的提高基础资源利用率,运营商对具备支撑综合承载发展和开放式的网络架构需求愈发强烈。
在规划综合网络承载目标时,重点要从各种业务和业务网的业务流向、接口类型、QOS、等方面分析,在充分结合本地基础资源的基础上构架具备高扩展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经济性以及具备组播业务支持及端到端管理能力的综合承载网。
3、基站不断扩容带来的运维难题为了提高覆盖和接入能力,无线扩容和站点增加频繁,需将小区分裂和扩展,基站间插入新基站并增加新的基站控制器,称为插花式扩容,之后还将对同一区域的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归属关系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