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备考5.11

最新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备考5.11

最新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备考5.11
最新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备考5.11

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备考5.11

18901、云贵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势比较平坦的山间小盆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坝子”。

18902、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奇异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贵州的龙宫、打鸡洞等。

18903、塔里木盆地位于x疆境内,在天山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18904、塔克拉马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18905、准噶尔盆地位于x疆境内,在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

18906、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里盐矿丰富,据初步估计,足够全世界的人食用1万年。

18907、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因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18908、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18909、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18910、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1891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乡”之称。

1891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稻米和淡水鱼主要产区,所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18913、历史相传的五岳:东岳是泰山(山东)、西岳是华山(陕西)、北岳是恒山(山西)、南岳是衡山(湖南)、中岳是嵩山(河南)。

18914、泰山地处中国东部,古称东岳,是一座历史名山,历代皇帝和许多名人,都攀登过泰山,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联合国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18915、泰山脚下的岱庙是历代皇帝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一起誉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群。

18916、西岳华山雄奇险峻,自古有“华山天下险”之称。

18917、北岳恒山最奇特景点是悬空寺。它建造在3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18918、位于湖南省中部的南岳衡山,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埋葬的地方。

18919、衡山脚下的南岳庙,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是五岳寺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18920、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被称为“中岳”。自古代起,它就成为中国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少林寺。

18921、相传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林寺,创立名闻天下的少林拳。

18922、佛教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18923、浙江省的普陀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按佛教的传说,它是观音菩萨说道的地方。

18924、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境内,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18925、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境内,相传是普贤传道的场所,所以山上的寺庙大多供奉普贤菩萨。山下和山顶气温相差15摄氏度,垂直变化明显,动、植物品种很多。

18926、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18927、千佛崖位于四川省境内,在200多米长、3040米高的峭壁上开凿石窟,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小佛像7000多尊。

18928、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号称“天下第一关”。

18929、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气候温和宜人,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是中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18930、甘肃省敦煌县的莫高窟、山西大同市的云岗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规模特大,艺术最

精,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18931、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中国三大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保存了长达1000多年的古代珍贵壁画和彩塑艺术品,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宝库。

18932、冬季中国大多数地方温度较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18933、夏季中国大多数地方气温普遍较高。

18934、我国的吐鲁番盆地中部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18935、夏季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七月平均气温为33摄氏度以上,人称"火州"。

18936、吐鲁番盆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瓜果生长。这里出产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全国有名。

18937、夏季中国长江沿岸的不少沿江城市气温较高。重庆、武汉、南京号称中国"三大火炉"。

18938、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

18939、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则数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

18940、六月中旬,在江淮流域,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此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

18941、每年的七、八月份,在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刚过,随之便出现季节晴朗干旱的天气,这就是伏旱。

18942、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热降水多。

18943、从地理上看,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界线。但人们常常将长江一线作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18944、长江全长6300公里,它的长度,流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1894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11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

18946、长江流经四川东部,江水横切巫山,形成长江三峡,正在施工建设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发电站。

18947、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长度5500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18948、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汉字--"几"字。

18949、人们常说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说明黄河含沙量很大。

18950、世界上开挖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它全长1800公里。

事业单位常识判断

事业单位:常识判断如何拿高分 对于常识判断的复习,由于常识本身蕴含的内容比较多,而且涉及的范围广又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极强的规律性,那么在行测中应该掌握什么高分经验才会让常识判断少丢分呢?经验告诉我们,常识复习的时候也应该掌握方法和技巧! (一)绝对词中的法 绝对词中的法,是指在题目的选项中,有“都有”、“全部”、“任何”、“一律”等比较绝对化的词语,如果选错误选项,则此项多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选项,则可以直接排除,正确答案在剩余的选项中产生。在此类选择正确选项的题目中,一般会有一到两个选项包含绝对化的词语,考生可以直接跳过这样的选项,在其他选项中寻找正确答案。 【例】下列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进行评价 B.部门规章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D.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任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答案】D (二)原则判定法 原则判定法是指,在大家掌握的法律知识不足的情况下,运用生活中基本的行为准则,根据事物产生、运行、发展的基本原理来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部分法律的产生来源于它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的制定更多的遵循了人们日常的行为准则,符合当下社会事物运行的基本原理。 【例】下列条款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 某饭店店堂告知:“请保管好随身物品,丢失概不负责” B. 某干洗店声明:衣物丢失,只赔付洗衣费二倍的价钱 C. 淘宝网某服饰店告示:“本店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货” D. 某商场厕所门口警示牌:“地滑小心摔倒,否则责任自负” 【答案】A (三)去同存异法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未能做出判断正确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及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例】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攻略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攻略 第一,无须“硬啃”法律常识 2007、2008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的题目全部都是法律常识,使得本应该是最简单的一个模块难度大大提升,一时间考生难以适应,头疼不已。但在2009年,法律常识的比重大大减少,25道常识判断中只有7道法律题。从今年的大纲上来看,法律常识仍然不会作为考查重点,相比于去年的题量比重,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考生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翻教材看案例背法条,只需要对比较重要的一些法律部门有简略的了解即可。宪法行政法仍然可能是主要考查内容,最近一两年内新颁布的有重要影响的法律也应该是关注对象,比如《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七》等,考生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第二、热点时事不能放过 “回归”之后的常识判断,时事政治是不可缺少的一块,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两三年之中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这些时事上至党中央国家政府,下至干部百姓,都普遍给予很高的关注,作为常识考查无可厚非。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出现了与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神七飞船、CPI、金融危机等重大热点时事相关的考题。作为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2008年还出现了与改革开放有关的题,而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很有可能在这一点上设置题目。对于时政部分,考生其实没有必要刻意专门复习,完全可以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多接触新闻、报纸、网络等,了解国内的方针政策和国外的大事小情,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细节点滴重视积累 严格来说,“复习”二字并不适用于常识判断模块,因为除了法律常识尚算有迹可循外,常识题根本就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复习根本无从下手。因此,真正适用于常识判断备考的,应该是“积累”二字。这种积累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所接受到的知识都有可能派上用场,比如读过的某一本书、看过的某一条新闻、经历过的某一件事等等等等。同时,积累又绝对是一件欲速则不达的事情,考生切忌心浮气躁盲目求快,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识也不是一夜间能够灌进脑袋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考生需要摆正心态,以平常心面对。 笔者曾经听到一个说法,常识判断只要做上一本“5000题”就可以轻松拿下。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荒谬至极的事情。首先,绝大多数考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上几千道题;其次,常识判断的整体分量不值得下这么大的力气,如果常识都要做上几千道题的话,那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岂不每一部分都要做上万道题?再次,常识判断可以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可考,即便考生能将《大英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倒背如流,也未必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率,又何况区区的5000题。 第四、从真题中寻找方向 常识判断要不要做题,当然要,但绝不是什么“5000题”,而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虽然常识判断命题的规律性不比其它模块,但在历年真题中仍然有蛛丝马迹可寻。真题中考过的知识点,尤其是重复考过的知识点,说明重要程度较高,可能重复出现。试题的考查范围、考查形式,也都能从真题中找出一些端倪。尤其要反复强调的是,对于错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查缺补漏的功夫要下到。常识题原题重复的可能性较小,但同一种类型题考的方式会比较接近,比如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特殊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根据以往出题的规律,在积累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所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比长江还要长的河是:伏尔加河 被人们称作通天河的河流是:沱沱河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 ?【测查内容】 ?常识判断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生物、地理、历史、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主要测查考生的知识面、知识结构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答时,要仔细阅读问题题干部分和四个备选答案,根据常识对事物间的关系作出判断,并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答案。常识判断题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观察和思考,它不依赖于任何一门具体的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多观察,勤思考。 ?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常识记忆;另一类是在常识基础上偏向于判断。 应试技巧: ?(1)有选择有重点地复习和记忆。各类常识浩如烟海,没有一个人可以全部掌握。因此,一方面要靠考生的平时积累,另一方面考生应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在考前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忆相关常识。 ?(2)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复习和记忆。综合基础知识准备过早意义不大,因为会不断遗忘。因此比较好的做法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在考前的适当时间开始背诵和记忆。 ?(3)考试时不必无谓地花费过多时间。常识题对考来说通常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考试时考生只需要看清题目,而不必花费太多时间进行思考。对不会的题目可尽快猜一个答案,然后进入下一题。 ?【文学常识】 一、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二、作家作品并称 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技能:即礼、

行测常识判断备考6.15.doc

行测常识判断备考6.15 掌握方法做事永远都是事半功倍,国考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常识判断备考6.15”,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常识判断备考6.15 19401、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市场中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19402、经济体制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区分不同经济体制的根本标志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劳动者掌握生产资料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反之,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19403、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依靠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经济体制。 主要优点: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19404、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基于以上两种体制的优劣,在资源配置上,我国既非采取单纯的市场经济机制,也非采取单纯的计划经济机制,而是两者兼而有之。这种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940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显然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同一般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它又有其特殊性: 19406、按劳分配,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

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体现着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 19407、按要素分配是一种总产品在扣除资本耗费与劳动力耗费后,所有剩余被劳动力要素所有者与资本要素所有者依照等量投入得等量剩余的原则分别获得的分配方式,其实质是各要素主体按照要素的产权含量参加收入分配。 19408、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它旨在实行按劳分配并坚持其主体地位的同时,还采取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 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19409、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②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它是实现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 194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是对全国公有总资产而言,并不要求每一地方和每一产业的公有资产都要占优势。另外,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19411、市场体系:市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的总和构成有机的整体,叫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市场组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及复习建议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历史、公文写作、道德、国情市情、时事常识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为客观性 试题。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写作等。 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复习建议】政治部分是考试中的绝对重点,必考,占分最高,这一部分要重点练习和记忆,特别是中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部分,是重点,同时有一定难度,这部分的题目要多做几遍,把握命题的规律。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重点】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习建议】经济常识在近几年分值逐渐加大,与日常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在本题库中已经把尽可能多的题型列出,做完即可保证高分。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重点】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

行测做题技巧之常识判断

中公学员内部专用资料 1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常识判断是国考行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综合管理基本素质,就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常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这方面的考查,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其出题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领域的知识。做常识判断的题目,平日对知识的积累是最关键的,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百科常识的广泛涉猎,对社会各种现象的留心观察和深刻思考。虽然这个部分考查的内容范围很广,涉及科目众多,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解题技巧,有章可循。 本章重点介绍了解答常识判断题的几种重要方法与技巧,旨在树立考生正确的做题态度,并提高速度与准确率。 技巧一:题干分析 题干分析的技巧,主要适用于题干较长或带有词语定义的题目。公务员考试形式严谨,常识判断题干中的文段大都是有用信息,语句本身对答案的提示作用不容忽视。在做题的过程中,部分的常识判断题,考生可以酌情将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快速选择答案。 例1: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 .生产的发展 B .效率的提高 C .社会的公平 D .内需的扩大 技巧解说:本题的题干中,先是说明了什么是“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然后说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最后问的是这样做是为了促进什么。对于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方针政策的考生,就可以从题干入手,看到题干中提供的定义。定义强调的是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即这种分配结构的目的,是要保证大部分人都能有中等收入,同时缩小社会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这就是一个“平均”的过程,这样做自然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故答案为C 。 技巧二:排除部分 排除的方法是一种适合于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常识判断也不例外。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可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选出正确答案。有些题甚至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例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 D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技巧解说: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才是科学正确的观点,因此,

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题特点及备考策略.doc

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2007年和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的考查对象集中在法律常识上,2009年考点分布在时政、历史、政治、生活常识等等区域,并重点考查了法律常识,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紧贴国情,几乎做到了在时政、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区域的平均分布。作为风向标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常识判断近年来从专到博的显着变化,对地方公务员考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难看出,常识判断的知识日益彰显出公务员的能力倾向和职业特性,这就要求考生须拥有公务员在从业中所需的广博的知识背景,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个考试机器。再次提醒考生,在备考常识判断时,需要以大纲考点的分布为指引,并对法律知识着重复习,切忌无重点、无针对性的盲目备考。 (二)法律常识案例受宠 法律知识因其在公务员实务中所具的普遍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各地省考常识判断的重点,而其中以案例为背景来考查的模式更是颇受青睐。案例考查模式的盛行反映出公务员考试对考生能力要求的提升,简单的书本理论知识已经不够用了。 面对占比例很高的案例考查模式,考生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其次须具备对案例的分析、适用法律原理的能力,同时要适当加强案例题的练习,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法律题难度的提升。 (三)常识判断部分涉及某些重点常识领域

常识判断尽管涉及面非常之广,给人繁杂的感觉,但仍存在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往年考查过的知识点在之后的考试当中可能会以新的素材得以再现。常识判断考查的都是作为公务员来讲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然而这些常识也存在主次之分。比如法律常识部分,关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主体的考查,就有多年重复考查的现象。另外,考查近年来试题,对当年时政的考查是一大重点,尤其是09年,第1、2、5、7、9、12、14、25等试题均直接或间接涉及时政。对于这些重点考查领域,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对照历年真题多加总结、体会,然后对照相应辅导用书加以重点复习。 (四)试题灵活,从识记型走向应用型,难度略有提升。 从06年开始,常识判断逐渐摒弃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型考查方式,更加侧重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且出现对多个知识点同时考查的趋势。分析06年及近年来真题,案例分析题型、综合运用题型、材料分析题型的比重增大。在常识判断试题中,对知识点的考查已经超越了那种单纯识记的阶段,而深入理解、运用层面。并且,不少试题出现多个知识点同时考查的现象。常识部分难度逐年加大,近几年难度基本固定。据09年真题,其难度与08年持平。 试题难度加大一方面体现在考查方式上上升为对知识点理解、运用的考查,另一方面体现在试题本身的难度,比如试题阅读量的加大、运用案例材料的形式来设置题干等,导致试题本身进一步复杂化。不过,常识判断强调的是对常识的考查,而淡化专业上的深入要求。常识判断考查的是对公务员来讲所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而并非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就算07年、08年单纯

最新行测备考:常识判断6.2

行测备考:常识判断6.2 19201、地形雨:暖而湿的气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时,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水。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我国台湾北端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它背倚高山,面迎潮湿的东南季风,地形雨充沛,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19202、台风雨:台风是发生在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一种热带气旋。由于气流自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台风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有破坏力。但台风雨可解除或缓解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 19203、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地区,最早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19204、青藏高原其特点主要包括:多雪山冰川,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措、青海湖等。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热资源十分充足,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铜、铅、锌、水晶等。 19205、青藏高原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目前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 19206、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包括内蒙古大部分和甘、宁、冀的一部分,在大兴安岭、祁连山之间,属于风蚀地貌。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称。 19207、内蒙古高原其特点包括:地势起伏和缓、山脉少;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沙漠。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属欧亚温带草原区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 19208、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属于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800~3000米,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人文常识练习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人文常识练习题 推荐阅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013事业单位招聘人文常识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类型,这部分内容涵盖面广,考生要在平时多看、多积累,为公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并且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著作,它()。 A.与《国语》一样是孔子编写的 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史 C.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美誉 D.是以语录的形式记叙历史大事的 2.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决定在台湾正式设立行省,()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 A.刘铭传 B.左宗棠 C.关天培 D.冯子材 3.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 A.钟繇 B.王羲之 C.顾恺之 D.吴道子 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在()。 A.新疆 B.印度 C.西藏 D.甘肃 5.古希腊神话中,常叫过路人猜谜,猜不出就将行人杀害的是()。 A.斯芬克司 B.普罗米修斯 C.阿波罗 D.雅典娜

6.八股取士始于何时?() A.秦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被国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官名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郡守,北宋时设置,戍守边郡,起初为地方边郡官员,后逐渐演化为太守,即最高行政区域官员 B.郎中,始置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后改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历代沿置 C.钦差大臣,古代中央掌握军、政、监察的最高职官 D.巡按,清代总督、巡抚、将军的随从官称巡按,有文、武两种,文巡按以本省的佐杂官充任,武巡按以本省低级武官充任 9.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经历了100多年,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下列选项中,对于变法运动的原因和条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这是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B.旧中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运动 C.新兴地主阶级(奴隶主贵族,将士)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大,他们渴望国家的制度能够更有利于自己势力的扩大,故他们强烈的愿望是变法运动的精神力量 D.随着新的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的出现,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统治者改革是为了满足其巩固统治的需要

国家公务员行测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常识判断超省时间的七种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网更新:2011-11-8 编辑:春上冬下 国考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要求考生需在参考用时10分钟做完25道题,也就是说平均24秒要做完1道题,属于非常需要答题速度的一类题型。常识判断的独特特点在于文理综合,既需要简单计算,也需要快速阅读。有些考生可能要问了,常识判断题也有答题技巧么?答案是肯定的。 在题量不变的情况下,出题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加大题目的难度。其一是增加题目的文字数量,比如题干的信息量增多、选项叙述加长等等,如2009-7题;其二是增加选项的复杂度,如不同的选项涉及不同的学科知识(2010-116题),选项本身存在排列组合问题(2010-124题),或选项和题干之间存在排列组合(2009-6题、2010-117题)。 那么,下面针对这些题目给大家提供一些方法: 1、关键词法 (2010-1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①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这道题目的突出特点是题干特别长,但其关注的领域是“区域政策”,所以在阅读题干时就顺手划出每条叙述的关键词,由此①“经济特区”、②“西部大开发”、③“浦东”、④“协调、共同发展”是我们找到的关键词,再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下一步的做题。本题正确选项为B。 2、共性排除法 观察选项时,如果存在共性或相同排序的选项,则可以忽略或排除。还以2010年117题为例,ABCD四个选项中把④都排在了第4位,所以④的内容其实已经可以忽略了,只需要排前3个叙述即可。再如: (2009-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观察四个选项,回忆基本的新中国历史知识,知道B。大跃进时期指的是1958年前后,这个时期恰好被包含于A选项的时间范围内,A和B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根据考试经验可以知道A和B都不是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为C和D其中的一个。这就是共性排除法。本题正确选项为C。 3、共性留存法 与2所说的共性排除法恰好相反,有时共性是我们留存某些选项的标准,特别是那些具

公务员行测备考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doc

公务员行测备考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 哲学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人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 (二)唯物辩证法 1.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一切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发展是具有前进和上升性质的运动和变化,揭示运动和变化总趋势的哲学范畴。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量变与质变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有两种基本形式:质变和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3.矛盾分析法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做事情要把握重点和主流,同时也要统筹兼顾;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三)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会反作用于实践。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四)价值和价值评价 (1)价值基本特征:客观性、主体性、相对性。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及其利益满足的关系。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五)唯物主义历史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就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和谁决定谁的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每周一练——常识判断(二)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每周一练——常识判断(二)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以下哪个行业不属于周期性行业? A.钢铁 B.煤炭 C.有色金属 D.商业连锁 2.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是: A.遗传病连代传递 B.产生交叉遗传 C.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出现返祖现象 3.在下列太阳系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是: A.水星 B.地球 C.火星 D.土星 4.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以下不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是: A.青花 B.白瓷 C.玲珑 D.粉彩 5.目前,我国采用三角形符号作为塑料回收标志,一般标在塑料瓶底。三角形标志里面的数字表示该塑料瓶是否可以循环使用。当数字大于等于()时表示该塑料瓶可以循环使用。 A.5 B.4 C.3 D.2 6.陈某、王某结婚后购得房屋一套,仅以陈某的名义进行了登记,后陈某独自将房屋以市价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B.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C.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D.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7.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10分钟后,王某来到院墙外,发现货物已无踪影。对于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盗窃罪(既遂) B.王某和刘某成立盗窃罪共犯(既遂) C.王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D.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的联系和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的联系和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的联系和区别首先,它们是不同考试科目下的考试内容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而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考试的内容。常识主要考查目的是测出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而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出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党情、社情的了解程度、事业单位的基本知识、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知识和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前者更强调考查对知识运用的能力,而后者更注重考查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其次,它们的考查范围不同,侧重点亦不同 常识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东西不会太难,需要理解的地方十分的庞杂,有时甚至需要一定的发挥运用,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常识判断考查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会知识、有能力、懂国情。而且常识考查范围也往往不止测查上述这些方面的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涉及政治(包括时政)、经济、社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法律、历史、人文、公文写作、地理、环境、自然科技、文学作品(包括外国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点。需要进一步识记里面的多种知识点,加大对知识的理解,更多的考查了知识的再现和再认能力,综合能

力考查力度相对加大。 理解它们的不同点,可以用例题来观察,以哲学为例: 【常识题例题】2014-吉林(甲级)-7、美国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返老还童》,描述的是主人公本杰明巴顿一出生便如80岁老人一般,之后便越活越年轻,最后竟以婴儿的形态离开人世。但现实中,古今中外,从没有真正出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 ) a、人类还没有找到可以“返老还童”的神奇干细胞 b、人类现有的医学、生理学技术手段还不可能实现“返老还童” c、“生-弱-壮-衰-亡”是事物发展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d、人类还没有真正找到“穿越”时空的技术手段 本题的特点是知识直接的理解性,也可以说成是言语理解,不懂知识点,亦可以做出来。 【常识题例题】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这段话说明( )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 而这些公基的题型,需要考生进一步理解一些哲学基础知识,并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才可以做出来。 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 首先,都是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为依托,来进行考查的 不论是常识还是公基都是以考查一定的基础知识点为依托的,

广西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就内容上来说,常识主要侧重对时事和国情社情的考察,这里就不再赘述。在方法上来说,常识判断也有很多命题思路是可以破解的,考生也是可以用技巧答题的! 钥匙一:求同存异法 2011-16.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B。本题考查政治常识。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个观点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进步的历史。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所以B项正确。 这样看来,这个题考查考生对90年代一项民族政策的把握,所以很多考生都觉得考得太难太过了,这道题的正确率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题是有技巧的,A、C、D三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讲发展,只有B项是在讲团结。大家结合一下目前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首先要强调的必须是团结!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直接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几个选项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或有共同的特征就可以将其排除掉,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剩余的选项中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钥匙二:两相矛盾选其一。 这也是国考命题者比较喜欢的出题思路。 这类题目会设置迷惑性较强的选项,看上去很难。其实仔细审题后,会发现其中两个选项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意见,这样就可以先把其它两项排除掉,在互相矛盾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2011—24、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波被用作停车信号时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分析一下,B项在加油站打手机会爆炸,D项煤气泄漏应该打电话,两者情景相似,说法截然不同,相互矛盾。在这个题中,A、C两项就可以直接忽略,不管你知不知道波长最长的是什么,螺母六角形是不是因为最大限度利用材料都不影响你的正确率,答案肯定在B、D之中。 另外,需要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的是:一定注意选非的题目,即否定型题干,不正确、不属于、不对、不包括、不可以、非。这在国考里边占的题目越来越多。因为否定型题目不仅可以加大考试难度,更可以减轻出题人负担,所以今年应该也会有很多。 钥匙三:反常识思维。

2020最新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备考7.6

2020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备考7.6 1970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当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买入有价证券,投放货币,刺激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抑制需求,抑制经济增长。 19702、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9703、通货膨胀按其形成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19704、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无论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过热,还是政府需求、国外需求过热,都可以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9705、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上升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由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引起,也可以由工会组织对劳动力市场垄断或其他原因导致工资上涨引起,还可以由垄断企业利用市场优势操纵价格、抬高利润引起,甚至可以由汇率变动使本国货币贬值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引起。 19706、结构型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即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19707、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19708、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19709、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19710、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19711、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行测答题技巧:常识判断题

行测答题技巧:常识判断题 常识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表述: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 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 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不同的考生,知识储备和做题能力不同,常识判断的备考方式也因人而异。不过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不要裸考。认为,未做准备就 参加考试,在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除非对自己的能力特别有 信心,否则,后果只能是当陪考。 常识判断给人的印象是知识庞杂,复习起来毫无头绪。下面就和大家谈一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冲刺阶段怎么复习常识判断,帮助 大家备战,夺取高分。 这一阶段,做练习题是重点。公务员备考时间精力有限,做题不要盲目。在做题之前,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常识判断考试规律 常识判断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但是也不是什么都考,而是侧重考查和国家大政方针、时政等相关的知识。从2010年-2012年考查的 情况来看,人文、科技和国情社情是考查重点,考生应该对这些知 识重点复习。 二是常识判断部分的薄弱环节 每个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都比较熟悉,但对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不太了解,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查找自己的知识盲区,对于 自己的专业或者感兴趣、平时积累较多的知识,可以少花一点时间 复习,而把时间用在自己不了解的知识上面,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三是如何选择练习题

一般人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很多,因此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做题要少而精,挑选优质的教辅资料,能保证题目原创性高,答案解析精准全面。 四是快速提升成绩的方法 做题时:一要有准确的定位,做常识判断的练习题同样以思维训练为主,同时紧扣最新的热点趋势。如果你是想尽可能多地掌握所有常识考点,那一定是错误的方向。二要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其他考试的考前训练一样,常识判断的训练要重视做错的题,反复地回顾一下做错的题,思考一下为何做错,某种程度上比花同样时间做新的题目更有用。

笔试备考:常识判断应该这么准备

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应该这么准备同学们,又到了每年复习国考的时候了,今年的国考常识应该怎么复习呢?这里我相信有很多同学是第一次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也不乏很多身经百战,但考试结果让人倍感无力,甚至与成公失之交臂的同学。从我个人接触的考生来看,一些考生认为常识不好把握,甚至有“没指望常识”的心理。有了这种心理就会使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忽视常识,考试的时候大家也就完全靠“蒙”。大家殊不知,这些自己放弃的常识题目很有可能就是自己最后差的那1分或0.5分,这些常识考题也有可能就是自己圆梦的金钥匙。那么在今年的国考考试备考中同学们将会出现哪些疑惑和问题?在今年的国考备考中大家又应如何应对、如何准备呢?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说说怎样备考常识课。 一、考点归纳 从最近几年的国考常识出题来看,出题范围虽相对广泛,但也有一些固定的出题方向。比如在法律部分中,仍然以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为重点,每年20道考题中平均会涉及2-3道的考题,可以说是我们的复习重点。在非法律部分中,历史人文、地理国情、物理常识、科技常识等也是考试常考的考点。历史人文中,以中国的历史人物、传统文化和民俗、历史事件等部分出题较多,是我们复习的一个重点,当然这个知识面较为广泛,需要同学们在后期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地理国情部分,不仅需要同学们掌握我国的山川湖海,气候成因和分布,还需要同学们掌握一些世界地理的知识,但是世界地理的考点相对简单,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世界上的国家、洲、大洋的地位位置。在物理常识中,大家可以从最简单的初中物理着手复习,因为考试会把升华、凝华、摩擦、惯性、光的折射、反射、散射等简单的物理知识和常见的生活现象比如、雾凇、彩虹、海市蜃楼等常见的生活现象相结合来出题考试,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总结,多归纳。 二、备考方案 (一)制定复习计划 对于第一次备考的考生,很多考生会抱怨不知常识要如何复习,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不知如何规划复习时间。因此,为了确保我们每天的足够的学习时间,面对这么多内容,我认为只有制定严格的复习计划才能事半功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