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工作原理与基本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62
4极直流电机的结构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工业中,电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4极直流电机作为一种常见而有效的电动机类型,具有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以及调速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场合下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对4极直流电机的结构、理论原理以及概述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4极直流电机的整体结构,并详细讨论其外壳和定子结构以及转子结构。
随后,我们将解释磁场产生的机制,并探讨其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将对4极直流电机的理论原理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将解析其工作原理,并研究磁场变化与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我们还会对转速稳定性进行分析,以了解该类型电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最后,在本文的概述部分中,我们将探讨4极直流电机在实际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评估其优势与劣势。
我们还将探讨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展望其未来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通过对4极直流电机结构、理论说明和概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并认识这一类型的电机,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对相关领域的学者、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 4极直流电机的结构2.1 外壳和定子结构4极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其结构主要由外壳和定子组成。
外壳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机械强度,以保护内部元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定子是电机的固定部分,也称为齿轮组。
它由绕组和铁芯组成。
绕组是多股导线经过特定的方式绕制而成,通过通入电流产生磁场。
2.2 转子结构转子是直流电机中的旋转部分,包括转子轴、绕组及磁极等。
转子轴通常使用高强度材料制成,以承受机械载荷并确保正常运行。
绕组则与定子绕组相连接,在通入电流后产生力矩使得转子旋转。
磁极是固定在转子上的磁体,根据应用需求可有多个磁极。
2.3 磁场产生机制在4极直流电机中,磁场产生是通过将直流电源连接到定子绕组上来实现的。
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是依靠直流工作电压运行的电动机,广泛应用于收录机、录像机、影碟机、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电子表动玩具等。
1.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由定子磁极、转子(电枢)、换向器(俗称整流子)、电刷、机壳、轴承等构成,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磁极(主磁极)由铁心和励磁绕组构成。
根据其励磁(旧标准称为激磁)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串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因励磁方式不同,定子磁极磁通(由定子磁极的励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规律也不同。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与转子绕组之间通过电刷和换向器相串联,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成正比,定子的磁通量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转矩近似与电枢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转速随转矩或电流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其起动转矩可达额定转矩的5倍以上,短时间过载转矩可达额定转矩的4倍以上,转速变化率较大,空载转速甚高(一般不允许其在空载下运行)。
可通过用外用电阻器与串励绕组串联(或并联)、或将串励绕组并联换接来实现调速。
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与转子绕组相并联,其励磁电流较恒定,起动转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起动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2.5倍左右。
转速则随电流及转矩的增大而略有下降,短时过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1.5倍。
转速变化率较小,为5%~15%。
可通过消弱磁场的恒功率来调速。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接到独立的励磁电源供电,其励磁电流也较恒定,起动转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
转速变化也为5%~15%。
可以通过消弱磁场恒功率来提高转速或通过降低转子绕组的电压来使转速降低。
复励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磁极上除有并励绕组外,还装有与转子绕组串联的串励绕组(其匝数较少)。
串联绕组产生磁通的方向与主绕组的磁通方向相同,起动转矩约为额定转矩的4倍左右,短时间过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3.5倍左右。
转速变化率为25%~30%(与串联绕组有关)。
转速可通过消弱磁场强度来调整。
换向器的换向片使用银铜、镉铜等合金材料,用高强度塑料模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