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技术培训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35
冲压车间新进员工理论知识培训教材一、冲压车间简介【新进技术工人、新进大学生、新招聘人员:了解】二、冲压工艺知识介绍【新进技术工人、新进大学生(技术类):熟知、掌握;新进大学生(非技术类)、新招聘人员:了解】(一)冲压模具1、模具模具是一种专用工具,用于装在各种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另件的形状制品,这种专用工具即统称模具。
2、模具的分类模具分类方法很多,常使用的有:按模具结构形式分类,如单工序模,复式冲模等;按使用对象分类,如汽车覆盖件模具、电机模具等;按加工材料性质分类,如金属制品用模具,非金属制用模具等;按模具制造材料分类,如硬质合金模具等;按工艺性质分类,如拉深模、粉末冶金模、锻模等。
这些分类方法中,有些不能全面地反映各种模具的结构和成形加工工艺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使用功能。
冲压工艺是通过冲压模具来实现的,汽车车身片件主要是通过冲模生产的。
按工序性质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整修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
3、模具的结构凡是模具,无论其结构形式如何,一般都是由固定和活动两部分组成。
固定部分是用压铁、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称下模;活动部分一般固定在压力机的滑块上,称上模。
上模随着滑块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进行冲压工作。
在切边模中凸模或凹模刃口小块剥落的现象称为崩刃。
试模是指模具装配完成后进行的试验性冲压,以考核模具性能及冲压件质量。
相互配合的凸模和凹模相应尺寸的差值或其间的空隙称为间隙。
冲模在工作位置下极点时上模座上平面和下模座平面的距离称为闭合高度。
(二)基本的冲压工艺1、冲压冲压是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或拉力,使得板材塑性成形,有时对板料施加剪切力而使板材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一种零件加工方法。
2、冲压工艺的分类根据通用的分类方法,冲压工艺一般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又分弯曲、拉深、成形等等)两大类。
分离工序是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同时冲压件分离断面的质量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成形工序是使冲压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所要求的成品形状,同时也应满足尺寸公差等方面的要求。
冲压工技能培训教案(一)冲压工技能培训教案一、课程名称冲压工技能培训二、课程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将掌握以下技能:1.掌握冲压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2.能够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冲压模具;3.掌握模具的安装和更换方法;4.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冲床工具;5.了解冲压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6.掌握冲压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1.冲压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a)冲压机的分类及特点;b)冲床的工作原理;c)冲床的操作方法;d)冲床的保养及维护。
2.选择合适的冲压模具a)冲压模具的分类及特点;b)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冲压模具;c)模具保养及维修。
3.模具的安装和更换方法a)模具的装卸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b)模具的更换及调试方法;c)模具的维修及保养。
4.运用冲床工具a)常用的冲床工具及特点;b)操作冲床工具的技巧;c)各种冲床工具的保养及维护。
5.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a)冲压加工常见的质量问题;b)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6.冲压加工安全注意事项a)操作冲床的安全常识;b)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件、讲授等方法,进行相关冲压工基础知识的教学。
2.现场演示:通过冲床实际操作演示,让学员亲自操作,并引导学员理解模具安装、更换和维护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冲压加工的案例分析,引导学员积极思考,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
五、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员对课程知识掌握情况。
2.实操评估:通过模具装卸和冲床实际操作的表现,评估学员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六、教学设备1.计算机及投影仪等设备。
2.冲床等设备。
七、教学时间本课程共计20课时。
八、教学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学员掌握了冲压工常用知识技能,能够独立操作冲床进行冲压加工,并能够解决一定的冲压工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提高了学员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冲压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冲压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一、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通过本次培训,提升冲压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1.2 内容概要:课程包括冲压操作的基本知识、安全规范、常见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
二、冲压操作的基本知识2.1 冲压定义:冲压是指利用冲压机和冲模将金属板材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模具上的冲切、弯曲等形式来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
2.2 冲压工具:冲压机、冲模、夹具等。
2.3 冲压过程:冲压过程包括送料、下模、冲压、顶模、退模等步骤。
2.4 主要危险源:机械伤害、安全装置失效、误操作等。
三、安全规范3.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冲压操作人员应穿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3.2 机器设备检查:在操作冲压机之前,应对机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且安全装置完好。
3.3 操作规程:冲压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临时改变或私自操作冲压机。
3.4 停机与开机:停机时应将冲压机上的电源关闭,开机前应先检查机器设备是否正常。
四、常见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4.1 夹紧装置问题:避免夹紧装置松脱,可通过钳工夹住冲模,添加夹紧螺丝等方式来加固。
4.2 冲床油污问题:定期对冲床进行清洗和润滑,确保冲床表面干净且润滑良好,避免滑动不畅造成操作困难。
4.3 模具损坏问题:要定期检查模具状况,发现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五、操作技巧5.1 控制力度:控制冲压机的动作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冲压机或模具受损。
5.2 注意位置: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防止手、身体等部位被冲压机或模具夹伤。
5.3 加工速度:要根据金属板材的材质和厚度等条件,调整冲压机的加工速度,避免金属板材变形或开裂。
六、应急措施6.1 紧急停机:当发生危险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按紧急停机程序进行处理。
6.2 提前预防:提前了解冲压机的紧急停机装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五金冲压培训资料第一节冲压常识介绍一、冲压工序术语冲裁:切开、切边、切舌、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戳切、整修、工序总称等。
1、切开: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面不是完全分离,被切开面分离的材料位于或基本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上。
2、切边:利用冲模修切成形工序件边缘,使之具有一定直径,一定高度或一定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
3、切断: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分离材料成为工件或工序件。
4、冲中心孔:在工序件表面形成陷凹中心孔的一种冲压工序,背面材料无相应凸起(工艺孔)。
5、冲孔:将废料沿封闭轮廓使材料从工序件上分离,在材料或工序件上获得需要的孔6、冲缺:将废料沿敞开轮廓使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敞开轮廓形成缺口,深度不超过宽度。
7、冲槽:将废料沿敞开轮廓使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敞开轮廓呈槽形,深度超过宽度。
8、压筋:起伏成形的一种,当局部成形以筋的形式出现时,相应起伏成形工序称为压筋。
9、压花:强行局部压挤材料,在工序表面形成浅凹花纹、图案、文字或符号,背面无凸起。
10、校平:提高局部或整体平面型,零件平直度的一种冲压工序。
11、落料:将材料沿封闭轮廓分离,被分离材料成为工件,大多为平面。
12、戳切:利用尖刀戳切模进行落料或冲孔,无下模,材料下面为平板(非金属被冲)。
13、整形:依靠材料流动,少量改变工序件形状、尺寸保证工件精度。
14、整修:沿外形成内形切去少量材料,提高边缘光洁度和垂直度,同时提高尺寸精度。
二、冲模零件术语1、上盖板、上模座、垫板、公夹板、脱料板、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垫板、下模座。
2、刃口斜度、刃壁。
3、凸模、凹模、导板模。
4、导柱(内外)、导套、导料板、定位销、顶料销、顶板、顶杆、固定板、废料切刀、定位针等。
三、冲压工艺术语1、工件:已完成工艺工件规定的各道工序的冲件。
2、工序件:已经冲压的坯料或冲件尚需进一步冲压。
3、毛刺(批锋):冲裁后冲件断面边缘锋利的凸起。
4、毛刺面:边缘有毛刺的冲件平面,对于落料、毛刺面且接触凸模的平面,对于冲孔、毛刺且接触凹模的平面。
冲压工艺相关知识培训一、冲压工艺简介冲压工艺是一种利用模具将金属板材进行成型和加工的方法,常用于生产各种金属零件和产品。
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在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冲压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冲压工艺使用的材料一般为金属板材,需要对材料进行切割、折弯等预处理工序。
2. 模具设计:冲压工艺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相应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模具板、模具座等组成。
3. 模具安装:将设计好的模具组装到冲床上,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模具安装正确、功能正常。
4. 冲压成型:将金属板材放置到模具之间,通过冲压机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完成产品的形状成型。
5. 后续加工:冲压成型后,产品可能需要进行退料、冲孔、折弯、焊接等后续加工工序,以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三、常见的冲压工艺问题与解决方法1. 模具设计不合理导致产品变形:模具设计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材料的特性、成形工艺等因素,避免产品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变形。
解决方法是重新设计模具,优化成形工艺。
2. 冲压机调试不到位导致产品尺寸不准:冲压机的参数设置和调试对产品尺寸精度有很大影响,需要仔细调试,确保产品尺寸达到设计要求。
3. 材料选择不当导致冲压成型困难: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成形特性,需要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解决方法是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者对材料进行预处理改性。
四、冲压工艺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冲压工艺涉及到大型机械设备和高速运动的金属板材,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装备,确保安全生产。
2. 模具维护: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润滑和保养,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3. 质量控制:冲压工艺需要严格控制产品尺寸、表面质量、材料成形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4. 环保节能:冲压工艺涉及到大量的金属加工,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料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环保节能目标。
第1篇一、培训目的为确保冲压岗位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特进行冲压岗位操作规程培训。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适用于所有从事冲压岗位操作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冲压设备的基本知识(1)冲压设备的种类及用途(2)冲压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冲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2. 冲压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1)原材料准备(2)模具安装与调试(3)设备启动与运行(4)送料与取料(5)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3. 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的安全检查(2)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3)操作后的安全处理4. 事故应急处理(1)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2)事故应急处理措施(3)事故报告与处理流程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由专业讲师进行冲压设备、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讲解。
2. 实操演示:现场操作人员跟随讲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加深对操作规程的理解。
3. 互动问答:学员就培训内容提出疑问,讲师现场解答。
4. 考试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确保学员掌握培训内容。
五、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2天。
六、培训考核1. 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满分为100分。
2. 实践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40%,满分为100分。
3. 考核合格标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均达到80分以上。
4. 考核不合格者,可进行补考,直至合格。
七、培训总结1. 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2. 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员对操作规程的理解。
3. 强调安全生产意识,要求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今后的培训提供改进方向。
通过本次冲压岗位操作规程培训,希望各位学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培训目的为确保冲压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高效、规范作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操作规程培训。
冲压工操作规程培训冲压工是在金属冲压加工过程中操作设备和工艺技术的人员,其操作规程培训是为了确保冲压工具的安全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冲压工操作规程培训内容。
一、安全操作规程1. 了解和熟悉冲床的各个部件和工作原理;2.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等;3. 揭示若干禁止行为,如涉及怠慢、疏忽、不服从指挥等行为者,要依法制定相应的法规;4. 在操作前确保紧急停车按钮有效,并清除操作区域的杂物;5.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清醒,不得饮酒、吸烟或服用药物。
二、设备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转部位是否正常,无故障;2. 执行设备的开关机操作,操作人员应保持警惕,防止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3. 使用工装夹持金属材料时,应检查确保其与设备相匹配;4. 在操作期间,操作人员应时刻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5. 在停机期间,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电源,设备周围不得留有金属处理残留物。
三、金属材料处理规程1. 在操作之前,必须核对金属材料类型及规格,并通过相关手段进行鉴别;2. 在将金属材料设置到合适的模具上时,操作人员必须保证其稳定放置;3. 操作人员应通过合适的工具进行计量和预测金属材料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4. 在操作期间,如发现金属材料存在异物、损伤或弯曲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5. 在定量计数结束后,操作人员要即时整理金属材料,并将其分类、存放。
四、模具安全和维护规程1. 检查模具的安全状态,如有损坏或磨损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理;2. 确保模具上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处于完好状态,必要时进行加固;3. 在模具使用前,应进行充分的润滑和清洗,以确保平稳的操作;4. 切勿在模具还在加热期间进行更换或拆卸,以免造成烫伤或其他伤害;5. 在模具停用期间,要进行适当的存储和保养,防止湿气等影响模具质量。
通过对冲压工操作规程培训的学习,冲压工能够掌握安全操作知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降低事故风险。
冲压车间员工理论知识培训生产一部品质培训1、冲压生产的注意事项⑴操作者要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⑵生产前应认真检查好工装,确保设备和模具等是完好的⑶修模后,必须经检验员确认,才能进行生产⑷所有模具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必须放在卡木/模具台上。
⑸装模前先把工作台擦拭干净,确认模具上、下面是否附有废料、废料、砂粒等⑹。
生产前,先将模具工作表面擦拭干净⑺操作人员首次进行冲压生产时,5件(首检)以内必须送检验员检查,经检验员检查合格后才能生产。
⑻及时清理废料⑼原则上要求操作人员每生产30件进行一次自检⑽。
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必须马上停止生产,找出问题原因并解决。
如不能解决,应及时向班长主管报告⑾生产结束后必须搞好模具卫生及现场卫生2、产品质量【工人、:了解】1)毛刺判断方法:用眼睛看原因:凸凹模间隙大。
处理办法:修模2) 少孔判断方法:与样件比较。
原因:冲头断掉。
处理办法:立即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班长,通知修模。
3)孔(凸包)变形(凌腾产品)判断方法:用眼睛看。
原因:冲头磨损。
处理办法:轻微的打油,严重的打油仍出现变形的应报告班长,主管,通知修模。
4)折边不良判断方法:与样件比较原因:件没摆好,定位装置问题。
处理办法:将工件摆好,如仍不良,应向班长,主管报告,通知模修人员修模。
5)压印,压伤判断方法:用眼睛看原因:模具上模工作面粘附有颗粒状杂质。
处理办法:将模具上模擦拭干净。
6)碰伤、划伤判断方法:用眼睛看原因:进料或出料碰到模具等硬质物体。
处理办法:进出料要小心,产品要轻拿轻放,必要时将模具的闭合高度调大。
3、不合格品的控制:“三检”“三自”“三分析”“一控”自检的频次为:一般的外观件至少每30件检一次,其他件至少每50件检一次,自检合格的方可继续生产。
发现不合格品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标识和隔离(对不合格的冲压件进行明显的标识并隔离);记录和传递(对不合格品做好记录,并将记录及时地传递和上报到相关单位或部门)。
4、如何保证冲压件质量:①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②开工前应检查设备、模具是否正常;③成品首件应由检验员确认合格,操作者自检应按样件及质量检查要点图核对产品的问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