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导航复习资料

现代导航复习资料

现代导航复习资料
现代导航复习资料

第1章

(1)传统导航的特点是什么?传统陆基导航包括哪些导航源?

1.只能依赖陆基导航2导航台到导航台飞行3导航台建设受地形,自然环境影响大。导航源:VOR, DME, NDB, TACAN, ILS, MLS

(2)现代导航的特点是什么?首选导航源是什么?

1基于性能的导航2基于FMS管理的导航3基于飞行制导的导航4多维导航5导航的综合利用。首选导航源:GNSS

(1)GPS星座至少需要多少颗卫星构成?分布轨道数为多少?每根轨道至少分布多少颗卫星?轨道倾角是多少?轨道周期是多少?

24颗,6个轨道,每个轨道分布4颗卫星,轨道倾角55度,周期11 h 58 min.

(2)GPS导航定位基本原理是什么?导航型GPS接收机能够输出的主要参数有哪些?GPS 接收机有哪些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接收机?

GPS卫星信号从发射天线到用户接收天线进行单向传输。用户接收机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从信号中解调出导航电文,并通过测量信号传播的延迟时间求出伪距,将伪距作为观测量。

GPS能输出的参数:三维位置和一维时钟

分类标准:1按安装位置分:星载,弹载,机载,车载,船载,手持2、按用途分:测量,导航,定位,授时3、按码型分:P码,C/A码,M码,新民用码和无码4、按测量方法分类:多普勒法,伪距法5、按频率分:单频,双频6、按保密程度分:军用,民用

(3)GPS卫星广播的信号中,L1和L2载波的频率是多少?

L1:1575.42MHZ L2:1227.60MHZ

(4)GPS卫星广播的测距码有哪两种?民用测距码是什么码?民用码码长和码周期是多少?美国军用或授权用户高精度导航使用什么码?

C/A码,P(Y)码,

民用测距码是C/A码,码长1023bit,周期1毫秒,

P(Y)码

(5)GPS导航定位误差源主要有哪些?

有系统自身误差和干扰误差,其中系统自身误差有:

与卫星相关的误差: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相对论效应

与传播相关的误差:电离层附加延迟误差,对流层附加延迟误差,多径效应误差

与接收机相关的误差:观测误差,时钟误差,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误差

(6)GPS导航定位结果,参考的坐标系是什么坐标系?使用GPS导航时,机载导航数据库使用的坐标系是什么坐标系?

地心地固坐标系ECEF WGS84坐标系。

(7)GPS系统由哪三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GPS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用户段组成。

基本功能P26,P37,P40

(8)GPS接收机在导航定位时,为什么必须可见至少4颗以上的卫星?为什么使用4颗卫星进行导航解算?第4颗星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GPS接收机在导航定位是3个用来确定三位位置,1个用来消除伪距误差。接收机所在的三位坐标X,Y,Z及时钟误差4个未知数,利用4个方程求解,所以需要4颗卫星求解。

(9)衡量GPS导航性能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四项?在民用航空导航时,这四项指标中,哪一项指标最重要?

导航精度,完好性,可用性,连续性。导航精度最重要。

(10)民用航空导航中,差分GPS(DGPS)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少的误差因素有哪些?DGPS 不能消除的误差因素有哪些?

1完全消除星钟误差2消除绝大部分星历误差3消除绝大部分电离层延时误差4消除绝大部分对流层延时误差5消除少量多径效应误差。6不能消除接收机相关误差

(11)GPS干扰分为哪些类型?什么是SA干扰和AS及时?

1窄带干扰和宽带干扰2系统内、系统间和系统外干扰3人为干扰和无意干扰。

SA:SA技术是在民用的C/A码上加入人为干扰来限制民用用户的定位精度,降低标准定位(SPS)服务的质量。

AS:AS技术主要是在GPS卫星发射的军用P码中增加一种保护码W码,二者进行模2加运算后形成Y 码。Y码具有加密功能,不仅使得没有密码的非特许用户无法获取P码,而且这种加密功能可以防止敌方发送具有GPS信号特征的欺骗信号给授权用户,以避免授权用户混淆正确信号和欺骗信号,造成错误定位。第3章

(1)ICAO 附件10《航空电信》中,定义的GNSS系统由哪三部分组成?

GNSS系统由GPS,GLONASS,GALILEO

(2)GLONASS系统星座至少由多少颗卫星构成?分别分布在几根轨道上?每根轨道至少多少颗卫星?

24颗,3轨道,每个轨道8颗

(3)GNSS导航精度、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概念。

精度:指95%概率下,用户接收计算位置和其实际位置的偏差。

完好性:指导航系统发生故障或者误差超过一定允许的极限,无法提供可信的导航定位服务时,系统会向用户及时发出系统不可用的告警或者关闭系统的能力。

连续性:表示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GPS导航系统不发生服务中断,能满足所需的精度,完好性等性能的概率。

可用性:是面向用户设计的一个指标,伪用户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可使用的导航服务的能力。

(4)ICAO 附件10中,定义的GNSS的增强系统有哪三种?

GNSS增强系统包括机载增强系统(ABAS),星基增强系统(SBAS),地基增强系统(GBAS)

(5)ABAS接收机使用了哪三种技术?实现RAIM(F/D)算法至少需要可见多少颗信号良好的GPS卫星?实现FDE算法至少需要可见多少颗信号良好的GPS卫星?GPS导航接收机出现“RAIM不可用”(RAIM Unavailable)告警说明什么?

ABAS使用三种技术: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RAIM)和故障探测与排除(FDE),飞机自主完好性检测(AAIM),导航传感器信息综合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组合系统GPS/INS)

实现RAIM:5颗实现FDE:6颗

表明导航完好性不满足运行要求,信号覆盖不良或者接收机故障。

(6)SBAS(WAAS)增强卫星是什么类型的卫星?能否用于导航定位解算?其广播的增强信息包含哪些主要内容?SBAS接收机可以提供哪些类型的服务?

增强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卫星)。广播修正量和完好性信息。

SBAS按照能够提供的导航服务性能和功能可分为四个不同等级:

1、1级SBAS接收机:提供航路、终端区、LNA V飞行运行性能;

2、2级SBAS接收机:提供1级+LNA V/V ANV飞行运行性能

3、3级和4级SBAS接收机:2级+APV I和II飞行运行性能

(7)GBAS(LAAS)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GBAS广播的信息中,包含哪些主要内容?GBAS接收机为终端区运行的航空器提供哪两种服务?

GBAS组成:1卫星子系统2地面站子系统3机载子系统。

利用VHF频段,向机场周围广播GNSS地面增强信号(修正量和完好性参数)

提供精密进近和定位服务。

(8)GBAS和SBAS增强相比较,哪种增强技术提供服务性能更好?为什么?

GBAS导航定位精度更高。SBAS是广域增强,而GBAS提供的是机场周边范围的局域增强。因此通过性能增强,GBAS能提供比SBAS更高的定位精度服务。

(9)ILS进近引导信号来源于什么?GLS进近航向道和下滑道是如何构建的?GLS进近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ILS信号源:LOC,GS

GLS:通过气压高度构建的一条虚拟下滑道。???

特点:1运行成本低2多类型航空器混合运行3运行环境要求低4缩小进近间隔5多路径干扰小6测距更精确7降低VHF频率需求8避免过早进近9支持曲线进近

(10)GLS进近的通道号为几位数?

5位数字

(11)MMR接收机通常包括哪几种接收机功能模块?

MMR不但能接受GPS或GBAS信号,还能接收ILS,MLS或者SBAS信号。

第4章

(1)INS/IRS惯性敏感组件有哪些?其敏感元件的基本功能分别是什么?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测量运动载体相对惯性空间的角运动和线运动。

(2)根据有无平台分,惯性导航系统分为哪两种?现代大中型运输机上使用的基于激光陀螺的惯性参考系统,属于哪种惯导系统?

分为平台式惯导系统(INS)和捷联式惯导系统(SINS)捷联式惯导

(3)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主要缺点是什么?

优点:1完全自主的导航系统2系统校准后短时定位精度高3工作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具有全天候全方位工

作能力及很好的隐秘性4能测量姿态参数和导航参数5具有很快响应特性5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缺点: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此外对陀螺仪,加速度计和计算机精度要求高,系系统成本高。

(4)捷联式惯导有哪些基本特点?在高纬地区和极区飞行,能不能使用指北方位惯导系统?可以使用什么惯导系统?高纬地区惯导系统输出的航向是真航向还是磁航向?为什么?

基本特点:惯性敏感元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直接装在运动载体上,没有实际惯性物理平台,直接固连在飞机上,通过计算机解算实现类似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功能。

不能使用指北方位惯导系统,可以使用游动方位惯导系统,自由方位惯导系统

(5)为什么在惯导校准时,需要输入的初始化参数,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如果初始化时输入的参考坐标误差太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初始化内容有两个:一是给定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置,进行惯导平台的初始校准;二是对陀螺仪的测漂和定标。初始化输入参考坐标误差太大会导致初始校准的位置偏移过大,定位不精确。

(6)外界大气温度和停机位所处纬度,对惯导校正有什么影响?

外界温度越低,纬度越高惯导的校正时间越长!

(7)为什么在惯导校正时禁止移动飞机?

会影响惯导的系统初始对准

(8)GPS/IRS组合后,其主要优点有哪些?

1有效改善了系统的精度;2加强了抗干扰能力3惯导系统可以辅助GPS对信号的捕获4惯导系统可提高GPS接收机的跟踪能力5解决周跳问题6解决了GPS动态采样频率低的问题7降低了对惯导系统的要求8用途更广

第5章

(1)FMS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FMS最核心组件是什么?

四个部分: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自动飞行系统(AFS),传感器系统(Sensors),自动推力(A/T).核心是: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

(2)在飞行运行中,可以使用FMS的飞行阶段有哪些?

爬升,巡航,下降,等待和进近着陆全过程。

(2)飞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对航空器哪两个方面的管理?

导航管理和性能管理

(3)B737NG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由哪些部分组成?A320系类FMGS由哪些部分组成?

B737NG:1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2自动飞行系统(AFS)3惯性基准系统(IRS)4全球定位系统(GPS)

A320系类FMGS:1两部飞行管理引导计算机(FMGS)2.两个多功能控制盒显示组件(CDU)第三部选装3一个飞行控制组件(FCU)4两部飞行增稳计算机

(4)FMC机载数据库包含哪两种类型?机载导航数据库的更新周期为多少天?飞机上需

要加载多少个周期的导航数据库?

(5)FMS传感器器有哪些种类?大气数据计算机(ADC)在FMS中的作用是什么?

1导航传感器2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3燃油传感器4飞行时钟5其他传感器。

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ADC/ADS)向FMS提供飞机气压高度,空速,马赫速度,温度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计算空中风,修正偏航等。

(6)FMS的水平飞行计划有哪些内容?FMS的垂直飞行计划有哪些内容?

水平飞行计划:指水平航路点布局及航路结构。

垂直飞行计划:包括各航路点的速度,高度,时间,飞机全重,预报空中风,温度,起飞/着陆机场气压等信息。

(7)FMS的导航传感器中,哪种导航传感器水平导航精度最高?哪种导航传感器导航误差随时间而积累?哪些导航传感器导航误差与时间无关?

GNSS

IRS/IRU

ADF,DME,ILS,MLS

(8)飞行管理计算机(FMC)/飞行管理(FM)位置,位置更新导航源有哪些?首选位置更新导航源是什么?按导航精度从高到低排序,其顺序是什么?

更新源:IPR-GPS, IRS-DME/DME, IRS-VOR/DME, 仅用IRS

顺序:IPR-GPS, IRS-DME/DME, IRS-VOR/DME, 仅用IRS

(9)B-737NG典型配置包括几部独立工作的IRS?IRS的地面校准典型时间为多长?A320系类典型配置包括几部独立工作的IRS?大中型运输机上,在PFD上显示的姿态信息来源于什么?

B737NG:2部独立IRS,时间在南北纬78度15分之间为5到17分钟

3部

IRS

第6章

(1)解释区域导航(RNA V)概念和所需导航性能(RNP)概念。RNAV运行和RNP运行各有什么显著特点和要求?

RNA V区域导航是一种导航方式,允许航空器在陆基导航设施信号覆盖范围内或者在机载自主导航设备的工作能力范围之内,或者二者组合,沿任意期望的路径飞行。RNA V的特点:RNA V又具备导航能力的机载导航系统实现,这些能提供区域导航的传感器主要包括VOR/DME.DME/DME,INS/IRS和GNSS等,这些导航传感器可以单独提供导航服务也可以组合提供导航服务,GNSS为首选导航源。RNA V运行要求:在PBN运行框架下,RNA V运行需要在地面监视下运行,主要采用陆基二次雷达或者其他等效监视手段。RNP概念:所需导航性能,是建立在RNA V基础上的一种导航和运行概念,是一种附加机载性能监视和告警(OPMA)功能要求的RNA V. RNP系统是具备OPMA功能的RNA V系统。

RNP运行特点:在PBN运行框架下,RNP运行时机载系统必须具备OPMA功能。OPMA功能要求航空器在RNP飞行运行中,一旦导航性能不满足要求,则机载系统应向机组发出提醒和告警信息。

(2)解释PBN概念。PBN运行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PBN运行代表了从什么到什么的转变?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明确了再指定空域概念下运行时,对航空器区域导航系统的精度,完好性,可用性,连续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要素是:导航应用,导航规范和支持运行的导航基础设施。

PBN运行标志着由基于传感器导航运行,向基于性能导航运行的转变。

(3)目前,仪表进近程序分为哪三类?APV运行最低决断高(DH)为多少?如果一条仪表跑道既有CAT I类ILS进近程序,又设计有RNP APCH程序,正常情况下首选进近程序是哪种类型?CAT I类ILS进近程序和RNP APCH程序着陆标准有什么区别?

仪表进近程序分为:1精密进近(PA)2非精密进近(NPA)3类精密进近APV

APV运行最低决断高为75米。P360

首选CA T I

(4)阐述PBN运行的优势。全球推广实施PBN运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精确的引导航空器实现飞行运行安全2提供垂直引导,实现连续稳定下降,减少可控撞地风险3改善全天候运行水平,提高航班正点率,保障地形复杂的机场运行安全4优化飞行航迹,增加飞行业载,减少飞行时间,节省燃油5规避噪音敏感区,减少排放,提高环保水平6实施平行航路,增加终端区进离场程序定位点,提高交通流量7缩小航空器侧向和纵向间隔,增加空域容量8减少陆空话音通信和雷达引导需求,降低飞行员和管制员工作负荷9减少陆基导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行的整体经济效益。

PBN运行主要目的:是严格控制和充分发挥航空器的导航性能,以符合不同导航规范下航路、终端区、进近等各飞行阶段运行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飞行运行安全性和效率。

(5)中国民航PBN实施计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段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分别是什么?

三个阶段:2009~2012所有国际机场和30%的国内机场。2013~2016所有机场,2017~2025PBN与CNS/ATM 系统整合。

(6)RNAV导航规范有哪些类型?RNP导航规范有哪些类型?每一种导航规范适用与哪个飞行阶段?

RNA V:RNA V5,RNA V2,RNA V1,RNA V10

RPN:RNP10(RNA V10无OPMA),B-RNP1,RNP APCH,RNP AR

RNP4,高级RNP1

进近:RNP APCH, RNP AR APCH

RNA V导航规范主要包括RNA V10(RNP10),RNA V5,RNA V2和RNA V1.其中,RNA V10(RNP10)适用于

海洋及边远航路,RNA V5/2/1适用于陆地航路,RNA V2/1也适用于终端区进/离场程序,中国民航目前仅将RNA V1应用于终端区进/离场程序。RNA V1还可以用于起始进近,中间进近和复飞阶段。

(7)RNAV和RNP导航规范中,对应的数值(如RNP4规范的4)含义是什么?在PBN 运行过程中,总系统误差(TSE)由哪些元素构成?如何才能有效控制TSE?TSE(95%概率)如果超过RNP值会出现什么情况?

保护区作用各四海里

总系统误差(TSE):PDE航迹定义误差,FTE飞行技术误差,NSE导航系统误差。

要约束和控制侧向总系统误差,必须要分别约束和控制FTE,NSE,PDE这三个分量,在95%的总飞行时间内,TSE不能超过RPN值,FTE原则上不超过1/2RNP值。

???

(8)RNAV和RNP运行,为什么要求机载导航数据库一定要基于WGS-84坐标系统???因为RNA V和RNP运行都是经纬坐标空间上的一个物理点,所以一定要采用WGS-84坐标系。(9)RNP APCH进近程序在进近图上的标识是什么?RNP AR进近程序在进近图上的标识是什么?RNP AR进近的AR代表什么含义?

RNP APCH : RNA V(GNSS)

RNP AR: RNA V(RNP)

AR:authorization required要求特殊授权

(10)RNP APCH进近程序有哪两种构型?

Y型程序和T型程序

(11)实际导航性能(ANP)/估计位置误差(EPE),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水平ANP和垂直ANP

(12)RNP APCH和RNP AR进近,水平导航基于什么导航?垂直导航基于什么导航?为什么进近有高、低温限制?与ILS进近的典型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运行局限性?

水平导航:GNSS

垂直导航:气压高度。

气温限制:气温下降,飞机实际下滑航迹偏低,保证超障余度。

第7章(1)ADS-B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中国民航推广应用哪种ADS-B?ADS-B的监视信息中,航空器的水平位置信息来源于什么?垂直位置信息来源于什么?

机载ADS-B应用功能科分为发送(OUT)和接收(IN)两类。

中国民航拟采用S模式1090兆赫兹扩展电文(Mode S 1090ES)作为运输航空应用ADS-B数据链。

水平位置信息来源于GNSS

垂直位置信息来源于气压式高度表。

(2)RVSM运行高度层配备基本规则是什么?在8900米以上,相对飞行最小垂直间隔由原来的多少缩小到多少?

基本规则:在FL290一下采用1000英尺(300米)垂直间隔最低标准

在FL290以上采用2000英尺(600米)垂直间隔最低标准。

在8900米以上,相对飞行最小垂直间隔由原来的600米缩到300米

自考现代礼仪学复习要点

自考现代礼仪学复习要点

年自考现代礼仪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现代礼仪学研究的对象 第一节什么是礼和仪 一.什么是礼 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古代的礼可分为广义的礼和狭义的礼. 古代的礼分三层含义.1、指典章制度.2、指礼节仪式.3.指道德规范。在这三种中.单有其中一种含义 时.是狭义的礼.以一种为主兼有其它含义时.是较广义的礼.三种兼有.是最广 义的礼。 广义的礼.克己复礼。.泛指周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泛指周礼仪. 狭义的礼.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单指典章制度.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单指礼节或礼仪. 《十三经》中的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周礼》是专讲政治制度.是狭义的礼.《仪礼》是单讲贵族的礼节仪 式的.也是狭义的礼.《礼记》是涉及庞杂的礼仪论文集.是广义的礼。 礼的概念.礼是指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

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 二.什么是仪 仪与礼仪有关的的含义主要有.1、法度、准则.2、典范、表率.3、形式、仪式.4.容貌、风度.5. 礼物。 第二节什么是礼仪. 礼仪一词.早在《诗经》和《礼记》中已出现。 《诗经》中.“礼仪足度.笑语足获”。《礼记》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礼仪的概念.是在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 方式的总和。具体形式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器物、服饰、标志、象征等。 礼、仪、礼仪这三个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礼仪与礼节、礼貌是.类与分子的关系.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 礼貌.是指语言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节.指表尊敬、祝颂、哀悼的各种形式。 第三节礼仪学的研究对象 礼仪学的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和应用两方面。 礼仪学.是研究礼仪的性质、构成、规律、基本原则、礼仪常识、礼仪规范的一门科学。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为仁”的“礼”指的是.

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嘉园

地图学复习 练习一: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15、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2200年。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一幅属于驻军图、一幅属于城邑图。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223——271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在他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17、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其中“高下、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试卷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 A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 B )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贩卖奴隶 D、掠夺土地 3.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的根本目的是( D ) A、宣传自然、科学的思想,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帮助中国建立政治制度 C、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污蔑中华民族的愚昧落后 D、为帝国主义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 4.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D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C、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6.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 D )。 A、失业的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工人阶级 7.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C )。

A、文化渗透 B、经济掠夺 C、军事侵略 D、政治控制 8.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 C )。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 9.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B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C、帝国主义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 D、西方列强主观上没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意图 10.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B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的条约是( D ) A、《天津条约》 B、《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近代中国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D ) A、鸿章 B、源 C、观应 D、林则徐 13.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D ) A、林则徐 B、源 C、康有为 D、 1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A ) A、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 C、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紧密联系 D、结构稳定、延续,发展缓慢、迟滞 15.鸦片战争爆发前,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优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含义是( B )

礼仪学试卷复习

2011年下学期《礼貌礼节》期末考查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拟卷老师 一、填空题。(15分) 1、着装TPO原则中的T代表__________ ,P代表________,O代表______________。 2、在喜庆场合不能穿的古板,在庄重场合不能穿的随便,这个主要是遵循着装的“四协调”当中的穿着要与相协调的原则。 3、戒指的戴法也是一种信号或标志,如戴在无名指上,语义是。 4、在礼貌用语中,常用的“十字用语”是、、 、请、再见。 5、“布朗小姐、史密斯先生”属于礼貌用语当中的语。 6、手势是一种体态语言,它的基本要求是,。 7、微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8、客人自远方来时,藏族人要献。 9、是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10、有“日出之国”、“樱花之国”之称的国家是。 二、选择题( 15分) 1、“礼”是怎么产生的() A.从人类在狩猎时代使用的礼仪产生的 B.源于西方的脱帽礼 C.从古代民间习俗演变而来 D.是国际礼仪惯例 2、"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说明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对人的()行为作了要求。 A、礼貌 B、举止 C、卫生 3、服务人员在接听电话时,铃响——内必须接起,微笑问好,并自报家门。() A.二声 B.三声 C.一声 D.四声 4、与女士握手应相对轻些。握手时一般-----以内。如要表示真诚和热烈,可稍延长。 A、三到五秒 B、八到十秒 C、十到二十秒 D、二十到三十秒 5、在参加各种社交宴请宾客中,要注意从座位的()侧入座,动作应轻

而缓,轻松自然。 A、前侧 B、左侧 C、右侧 4、蹲姿()。 A、蹲姿不雅观,所以不要蹲。 B、蹲姿有益健康,应该多找机会蹲一会儿。 C、在孩子面前蹲下与他交谈,会使孩子感到亲切。 D、蹲姿最好采取两膝一高一低的姿式。 5、()作为敬语的一种,是一种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A.谦语 B.雅语 C.郑重语 D.敬语 6、在握手场合,以下哪种是正确的选择()。 A男士与女士见面时,男士先伸手 B.上级和下级见面时,上级先伸手C.可以交叉握手 D. 握手时可以戴墨镜 7、关于介绍顺序错误的是()。 A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B.先把主人介绍给客人 C把晚辈介绍给长辈 D.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8、使用手机也要讲礼仪,在开会时,手机铃声应设置成()。 A.振动 B.无所谓 C.音乐 9、鞠躬礼在——等国家,应用十分广泛。() A.日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 B.印度、埃及、韩国、中国 C.中国、日本、韩国、朝鲜 D.韩国、泰国、英国、中国 10、中国的国花是()。 A、玫瑰 B、牡丹 C、荷花 D、百合 11、下列属于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的是() A那达慕 B.开斋节 C泼水节 D.火把节 12、傣族人善舞,其( )舞闻名全国。 A、孔雀舞 B、扇子舞 C、长袖舞 D、腰鼓舞 13、泰国人常用的礼节是()。 A.握手礼 B.拥抱礼 C.合掌礼 D.亲吻礼 14、下列哪个民族被称为“白衣民族”?

现代礼仪学第五章测试题

现代礼仪学第五章测试题 一、单选。 1、《礼记﹒曲礼下》所云“谨修其法而审行之”,意思是()。 A、礼仪受法律的制约 B、礼仪如法律般严谨和审慎 C、礼仪是人为制定的 D、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并且审慎地加以实施 2、孔子说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原因是()。 A、季氏“贱用贵礼”,违反了等级相称律 B、违背时空有序律 C、季氏“贵用贱礼”,违反了等级相称律 D、违背客随主便律 3、礼仪规范一旦后,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确定 B、约定俗成 C、众所周知 D、广为宣传 4、“谨修其法而审行之”是礼仪规律的要求。 A、时空有序律 B、等级相称律 C、客随主便律 D、约定俗成律 5、《礼记?乐记》中“礼者,天地之序也”是对礼仪规律的概括。 A、时空有序律 B、等级相称律 C、客随主便律 D、约定俗成律 6、《西方礼节与习俗》中说:“座次问题在上最为突出。” A、家中 B、电影院 C、饭桌 D、舞会 7、划分客位礼仪当事人和主位礼仪当事人是根据礼仪行为活动所处不同。 A、时间 B、场合 C、地域 D、民族 8、俄罗斯谚语“不要把自己的规矩带到别人家中”是对礼仪规律的表现。 A、时空有序律 B、等级相称律 C、客随主便律 D、约定俗成律 二、多选。 1、邓小平在国内接见新加坡领导人和罗马尼亚领导人时主动约束自己不吸烟,这是()。 A、客随主便 B、主随客便 C、是对客随主便律的真正理解和把握 D、是一种相互尊重 2、在体现时空有序律的时候,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安排都要尽可能为考虑。 A、尊者 B、长者 C、领导 D、亲者 E、晚辈 3、《西方礼节与习俗》中在安排男宾座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地位高低 B、人际关系 C、年龄大小 D、民族异同 E、社会关系 三、填空。 1、礼仪规律主要有:律、律、律和律。 2、维持礼仪规范的办法只能是社会成员的和因而 、无疑是最有效又必不可少的途径。 3、1914年美国将每年月的定为母亲节,其发起人是。 4、既,又,这就是礼仪规范形成的共同规律。 B、广义的等级概念,包括的等级(如贵贱、上下等)和的等级(如 C、 辈分、长幼、亲疏等),同时,各种等级中都包含状况。 7、礼仪的等级必须与礼仪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等级关系相称,是由决定的。 8、等级相称律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礼仪的、和都恰如其分,

新编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编地图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判断、填空、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 (2)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国家图、海湾图等等。(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注: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4)按其他指标分类:用途(文化地图)、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历史年代(古地图)、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 5.《制图六体》——————晋朝、裴秀。 6.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 7.现代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组成。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1.大地测量系统 (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1975年国际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陕西安的大地原点。 (2)大地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3)全球定位系统:GPS\GLONASS\GALILEO\COMPASS\(3S是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2.地图投影概念 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平面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换,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3.地图投影的变形 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等 4.投影的分类 (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非几何投[根据经纬线形状可以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2)按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注:用为编制世界地图的投影,主要有多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伪圆柱投影。我国选用的投影是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5.比例尺和多尺度的概念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地图比例尺是地图精度和内容详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

世界历史复习资料 考点1:欧美国家巨变与殖民扩张一.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共和国的诞生于克伦威尔的独裁 1.1640年11月,议会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武装-------新模范军。 3.1649年一月,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5月10日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4.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 2.1668年,“光荣革命”威廉三世当上国王。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2.时间:1689年 3.3.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4.内容: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国王无权废除法律, 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5.意义:确定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 阶级专政在英国建立起来。(注意:《权利法案》的材料) 三、美国的独立:(九上第一主题第3课) (一)、独立战争爆发与《独立宣言》: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战争的经过 (1)爆发:1775年4月列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2)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决定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①时间:1776年7月4日 ②制定机构和起草人:大陆会议杰斐逊起草 ③内容:《独立宣言》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④历史意义: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胜利:1781年英军在司令康华利的带领下向大陆军投降。 (6)独立: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3.1787年宪法: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4.性质和作用: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5.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使美国赢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6.华盛顿: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被誉为“美国国父”。 四.攻占巴士底狱。 1、革命的根本原因:法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1789年,法王路易十六为摆脱财政危机召开的三级会议。 3、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五《人权宣言》和共和国诞生: 1.《人权宣言》的发表: (1)时间:1789年8月 (2)制定机构:制宪会议。 (3)《人权宣言》内容:①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②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历史意义:《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它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暨南大学公选课排行榜

“家庭用药与非处方药” 考试:没有,成绩按平时交的3次作业的总分算 作业:3次小论文,可以自愿的做ppt讲课(有加分) 点名:一般是第一节课后点,不是每次都点 上课:课程内容很实用,不过不喜欢听的可以自己看闲书 “现代礼仪学” 考试:开卷,主要是笔记上的 作业:自荐书一份 点名:一共点了两次,还是有通知过的:“同学们,我们下周要点名了,请大家互相转告” 上课:同样是实用的内容,老师很好人 “现代食品营养与安全”给分很高的!!!开卷考 “微量元素概论” 一学期点几次名,通常挑几个人来点,也会提前通知。 课上有几次小作业,问题很简单,老师之前会说答案的,目的是点名。 开卷考试,据可靠消息,题目简单,分数很高。 实用针灸 几乎不点名,不过要考试。平时有作业呢。不是很推荐。而且考试的内容不是只是背就可以过关的。虽然好像挺有用的。慎重咯! 麻醉治疗学 哇!那老师真是超级好人啊。不点名,考试的题目告诉你,而且很简单。 音乐欣赏: 每节课都点名,不过17周给答案,18周就考那些,过是没问题……老师讲的挺有趣的!不过那些音乐……让人很想睡觉!!! 行书:

没学过楷书的人千万别选,而且不是很有兴趣也不要选,不然你会后悔的,老师不点名,不过要每周都交作业! 营养与公共保健功课不考试 美国政治与政府论文不考试 中国电影史 美女老师,人又幽默,还是博士,讲课很风趣 从不点名,不考试,最后交论文,不过还不知道分数如何 素描 很自由的课,老师有个性,上课还放许巍的歌,最后拿92分 美容牙医 偶尔点名,考试特别容易,拿了98,不过之后同学选就没这么高分了 文学与电影 女权老师,讲话很直白,观点挺有趣 基本上隔周放电影,抽点名,不考试,写论文,成绩还不知道 推荐想认真学的人去选广告系杨先顺老师的 逻辑学 讲得非常好,每堂点名,考试, 明代文化: 很好人的老师.很少点名,没有作业. 考试都是笔记上的,开卷.分很高. 生物信息学基础: 考试分笔试和机试,两样都超级简单,机试全部一样的操作,只是输入查询DNA不同,笔试简直无敌简单,2学分,老师不错,不过一定要交作业,学期尾可以补交,成绩就低1~~2分左右 美术鉴赏杨小玲:

现代地图学重点和考点概括word精品

各章的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结合你对现代地图和地图学理解,谈谈它与你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2.未来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如何?请描述你想象中的未来地图是什么样子?第二章: 1.自然球体、大地球体和旋转椭球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2.空间参照系都有哪几种类型? 3.什么叫椭球体定位? 4.地图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5.叙述传统实测成图法的一般过程。说明每一过程完成的主要成果。 6.数字测绘成图法可有几种成图的类型?请简述其一般过程。第三章: 1.简要说明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2.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进行比较,观察经纬线网和大陆轮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度变形是主要的? 4.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那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简要说明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的投影特点。 6.墨卡托投影有何特点?为什么航海图和航空图选用此种投影? 7.我国地形图都选用哪几种投影?说明它们的投影原理。 8.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分布规律。为什么要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说明6°带和3 带的分带规定。 9.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统的特点和坐标值的表示方法。 10.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概念,为什么要换带? 11.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每种换带方法原理。第四章: 1.什么是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作用有哪些? 2.按空间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地图符号各分为哪几类?各类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按符号表示的维数和表示内容的动静状态进行分类?请说出这两种分类的各 4. 种类型。 5.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有哪些?其视觉感受效果是什么? 6.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设计? 7.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 8.地图上可以进行哪些色彩的配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进行色彩的调和? 9.地图注记的作用是什么?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 10.如何运用地图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 11.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 1.简述地图概括的目标、任务、实质和方法。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影响地图概括的根本因素与主导因素? 3.简述地图内容选取、概括和图形简化的基本方法。 4.什么是地形图?什么是地理图?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各有哪些特点? 5.结合你所了解的实例,说明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理图的用途及其差异。 6.什么叫水系?地形图上要反映水系的哪些内容?其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7.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那几种?哪种方法是基本的?为什么? 8.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和类型? 9.绘图并简要说明各类基本地貌形态的等高线图形及其特点。 10.在普通地图上对于居民点主要反映那些特征?是如何表现的? 11.举例说明各种点状、线状、面状、片状和动态分布事象应采用的表示方法。

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改革政治制度 2、下列活动中,南洋备派筹划讲行的是 ( )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创立新式学堂④开办民用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4、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 ) A.保国会成立 B.强学会成立 C.万木草堂成立 D.时务学堂成立 5、戊戌变法法令的公布有利于 ( ) ①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⑦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③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 ①组建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你应首选 ( )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9、李大钊发表的颂扬十月革命的文章有 ( ) ①《庶民的胜利》②《敬告青年》③《狂人日记》④《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A.反孔复古运动 B.文化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运动 11、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两次重大斗争是 ( )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维新变法运动③义和团运动④辛亥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 ) A.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4、在中国近代,传人的新式交通、通讯工具有 ( ) ①火车②轮船③有线电报④照相术⑤《申报》创刊 A.①⑦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④⑤ 15、下列关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 B.电影和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 c.照相是极少数人家的奢侈享受 D.传统的社会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16、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包括() ①照相②电影③电视④报纸的传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8、首先提出“实业救国”这一口号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张謇 D、荣氏兄弟 19、在近代中国,使人们出行速度加快,还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车、轮船 B.马车、火车 C.火车、轮船 D.飞机、自行车 20、下列哪一“变化”不是从辛亥革命后开始的( ) A.剪发辫 B.易服 c.禁止缠足 D.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21.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 A.《三国志》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 2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时务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23.在《新青年》上发表过文章的有() ①陈独秀②鲁迅③郭沫若④李大钊⑤丁玲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24.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情况的著作是( ) A.《天演论》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中外纪闻》 2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戊戌政变 26.以下活动中,发生在洋务运动前期的有( )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开办民用工业③兴办新式学堂④筹办新式海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对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D.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 28.“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A.谭嗣同等人被杀 B.光绪帝被囚禁 c.顽固派势力的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

礼仪学_自考_卷

《现代礼仪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现代礼仪学的研究对象 一、单选 1、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中的“礼”的含义是广义泛指西周社会的礼。 2、孔子说”殷因夏礼”,其中有“礼”指的是狭义,指社会制度或典章制度。 3、“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礼记·中庸》中的“礼仪”意为礼的纲目。 4、“礼仪卒度,笑语卒获”《诗经·小雅·楚茨》中的“礼仪”意为古之祭祀之仪式. 5、我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五常,除仁、义、智外,还有礼与信。 6、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中《周礼》是专用谈政治制度的书。 7、《礼仪》中的概念为礼节仪式。 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礼应理解为礼物、献礼。 9、礼仪学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是礼仪。 二、多选 1、礼仪学有关理论的探讨包含有研究对象、礼仪的历史、礼仪的性质、礼仪构成要素、礼仪规律、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原则。 2、我国古代“礼”概论基本含义有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 3、在书中“仪”的概念为法度准则;容貌风度;典范表率理学;形式仪式;礼物。 三、填空题 1、三纲指_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三礼是指《周礼》《仪礼》《礼记》等三部讲述儒家经典著作。 3、礼是礼仪学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礼仪是这门学科重要的基本概念。礼仪的概念是以礼的概念为前提条件的。 4、“礼仪”一词,早在《诗经》和《礼记》中就已经出现了。 5、英语表示礼仪的单词是“ETIQTTE”它泛指人际交往通行证。 6、礼仪学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 7、礼仪学的研究研和运用,只有贯彻贯彻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才能取得理想的效应和丰硕的成果。 8、现代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的概念,其它基本概念还有礼、仪以及礼貌、礼节等。 9、在“仪表堂堂”中,“礼”的概念为容貌和风度。 10、在现代“礼仪小姐”、“礼仪先生”称谓中,仪的定义为典范和表率。 11、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并民展起来的。 五、简答题 1、分辩礼貌、礼节与礼仪。 答:礼貌是指语言动作(还包括表情)谦虚恭敬的表现,如有礼貌、讲礼貌。

最全走姿礼仪教案

教案 学科现代礼仪学课题走姿礼仪 授课地点授课 时间 年月日,第周,第~节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走姿是展现人的动态美的重要形式,并能够正确规范的行走。体会标准走姿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主动地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规范自己的行走。 教学难点:走路时的摆臂、步位步幅、稳定性和协调性。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走姿要求: (1)双目平视前方,收颌,表情自然。 (2)两肩平而不摇,上身挺直,立腰收 腹,身体重心稍前倾。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3)两臂自然摆动。以肩关节为轴, 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掌心向内,两手自然弯 曲,摆幅以30度~35度为宜。 (4)男士双臂向前。 (5)女士双臂内收。 (6)两腿直而不僵,脚尖略开,脚跟先 接触地面,依靠后腿将身体重心送到前脚掌, 使身体前移。(女士)两脚的内侧落地的轨迹要在一条直线上,男士两脚的内侧落地的轨迹应为平行线。男士常见的走姿是“平行步”。其要领是双脚各踏出一条直线,使之平行,步伐快而不乱, (7)重心放稳前移,走路时腰部用力,要有韵律感。如果走路时腰部松懈,会很不美观。如果拖着脚走路,更显得没有朝气,十分难看。 (8)步幅一脚之距,一般应是前脚的脚跟与后脚的脚尖相距为一脚长,但因性别和身高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着装不同时,步幅也会有所不同。 (9)步速相对稳定,行进中的速度应保持均匀、平稳,不要忽快忽慢,女性步速每分钟在80~100步,男士的步幅一般在50厘米左右,每分钟108~118步。与女士通行时,男士步子应与女士保持一致。

(二)按照行走的方向,走姿可分为以下几种: (1)前行式走姿:直立前行。 (2)后退式走姿:与他人告别时,应先后退两三步,再转身离去。 (3)侧行式走姿:引导他人前行或在较窄的地方与他人相遇时,要采用侧行式走姿。 二、礼宾活动走姿 (一)变向行姿 变向行姿是指在行走中需要向他人告别、祝愿、提醒、寒暄等时的行走姿态。这时需要转身改变方向,要注意身体先转,头随后转向。 1、与人告别时 与人告别时,不能扭头就走,应先向后退三步, 再转身离去。退步时脚轻擦地面,不要高抬小腿, 后退步幅要小。转身时,要身体先转,头稍后转。 2、引导宾客时 引领宾客时,要尽量走在宾客的左侧前方,整 个身体半 转向宾客 方向,左肩稍前,右肩稍后,保持米 左右的距离,要根据被引导者得步速 来调整自己的速度。遇到上下楼梯、 拐弯、进门时,要伸出左手示意,提示客人先行。

第一章 地图学基础复习题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

(2020年7月整理)《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doc

《地图学》复习提纲 练习一: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15、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2200年。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一幅属于驻军图、一幅属于城邑图。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223——271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在他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17、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其中“高下、

大学历史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1917年四月,列宁回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7日):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4.四月危机和六月危机(1917年):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临时政府的危机,扩大布尔什维克在群众中的影响。 5、粉碎协约国的三次武装进攻(1919——1920年) 第一次:高尔察克的叛乱(白匪)第二次:邓尼金匪军第三次:波兰侵入 6、.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也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它使德军包抄和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速决战计划完全破产。 (2)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血战,双方共伤亡70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或“地狱”。 (3)索姆河战役: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个师的兵力,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消耗战。 日,苏德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 8、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确定了农业集 体化的方针。 9、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该五年计划片面强调工业化,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致使农业生产力遭受损害。 10、为了应付国内战争,苏俄政府与1918年夏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实行国有化,实行贸易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建立劳动军。 11、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当时没有特别地表现,但是后来从金融业开始,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1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德日: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 美英法: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 13、.绥靖政策的表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侵占捷克,进攻波兰。 14、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 2、7―194 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1942年)――美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海上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1942年冬到1943年初)――英军在北非发动反攻,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6、二战的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于在德黑兰举行会议。会议决定,英美盟军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开辟欧陆第二战场,苏军届时发动大规模攻势加以配合。会议最后通过了《德黑兰宣言》,表示三国将在战争中一致行动并在战后继续合作。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德国(分区占领、赔款)、波兰、苏联对日作战、组建联合国等问题。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首脑会议,着重讨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并在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会后,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17、反法西斯联盟(三个阶段) P125 美英联盟的建立:1941年前后,美英事实上结成了反德联盟。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马京振29020142001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者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描述和分析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工具,而地图便是这样一种最普通最常用的工具。从古代地图的起源与萌芽到近代地图的发展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再到现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图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地图学的历史轨迹 1.地图学史 1.1古代地图 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行路线。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 27 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在《左传》中记载的关于鼎地图的传说,后人称之为《九鼎图》;《山海经》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必先审之地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古代地图从原始地图逐渐发展到具有相当绘制水平的地图,无论就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内容要素、地图测绘技术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图科学的蓬勃发展,但这时在制图的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阐述。从西晋到明末,这时期,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制图的理论基础,中经贾耽、沈括、朱思本一直到罗洪先,终于形成在我国古地图中最有影响的《广舆图》体系。 1.2近代地图的发展 公元 14 世纪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的罗盘、造纸、印刷等技术的西传,推进了当时欧洲探险的地理发现,也推动了地图的发展。从 16 世纪开始,出现了社会对新地图的需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地图学家,在东方是我国的罗洪先,西方就是佛兰德Flanders的墨卡托(Gerhardus,1512-1594)。墨卡托的《世界地图集》和我国罗洪先的《广舆图》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历史成就。 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欧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国家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并先后测制和出版了大比例尺地图和中比例尺地图。我国是亚洲最早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朝乾隆皇帝期间就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全国的三角网,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在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后来又编成中国分省图。这些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奠定了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1.3传统地图学的形成 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图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形成。一方面,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