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7
《特异性免疫应答》讲义一、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神奇而强大的防御机制,那就是特异性免疫应答。
简单来说,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针对特定的抗原物质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要理解特异性免疫应答,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抗原。
抗原可以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表面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多糖等分子,也可以是自身细胞发生变异产生的异常蛋白质。
当这些抗原进入我们的身体后,免疫系统就会被“激活”,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来对抗它们。
特异性免疫应答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一是特异性,它能够精准地识别和针对特定的抗原;二是记忆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身体曾经接触过某种抗原,再次遇到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强地做出反应。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一)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由 T 淋巴细胞来执行。
当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比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摄取、加工和处理后,它们会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T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被激活后,会分化成不同的效应 T 细胞,比如细胞毒性 T 细胞。
细胞毒性 T 细胞能够直接识别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或者肿瘤细胞。
它就像是身体里的“杀手”,精准地攻击那些被病原体“入侵”的细胞,从而保护我们的身体。
(二)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则主要依靠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在接触到抗原并在辅助性 T 细胞的帮助下,会被激活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们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使抗原失去活性或者被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记忆 B 细胞则具有记忆功能,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它们能够迅速被激活并产生大量的抗体,快速清除抗原。
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一)感应阶段在感应阶段,抗原呈递细胞会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激活它们。
人与细菌大战体液免疫情景一、准备分别写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淋巴因子、抗体、抗原、细菌的各种纸片;分别写有第一次免疫反应和第二次免疫反应的标志牌。
12名学生演员和参与人员根据设计剧本进行排练。
二、过程设计1.第一次免疫反应人:“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
这时,一个细菌正靠近我们的身体,它通过了人类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以及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现在它正在攻击我们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我是吞噬细胞,我每天在人体的体液中巡查,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忽然发现入侵的细菌,冲向前)“你是何方妖怪?”细菌:“别管我是谁,为了生存,我必须侵袭人类。
”吞噬细胞:“露出你的真面目吧!”吞噬细胞和细菌纠缠在一起,细菌的外衣被吞噬细胞扒掉,露出了抗原。
接着吞噬细胞将细菌拽向T细胞,对T细胞说:“他已经原形毕露了,赶紧想办法处理掉。
”T细胞对抗原说:“你不是我的菜,让我赶紧给我兄弟发信号,让他来收拾你。
”并大喊:“分泌淋巴因子。
”迅速将标有淋巴因子的纸条递到了B细胞手中。
B细胞看了看淋巴因子,说:“主人有危险,紧急行动变身!”随即变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记忆细胞仔细地观察抗原,说:“我是记忆细胞,我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你。
”浆细胞:“我是浆细胞,我的任务是分泌抗体,杀灭抗原。
”抗体:“接下来看我的了。
”吞噬细胞:“让我来清理战场吧。
”随即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吞噬处理掉。
2.第二次免疫反应过了一会,同样的抗原又侵入人体。
说:“上次我的兄弟被消灭了,这次我要报仇。
”记忆细胞跑上前去:“看我的超人变身。
”增殖和变身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浆细胞大喊:“分泌抗体,杀灭抗原。
”抗体:“又该我们战斗了,看我们的。
”吞噬细胞:“又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束了,又该我来清理战场了。
”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吞噬处理掉。
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生命观念——基于对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的理解,阐释生命的本质。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身份标签(1)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分子标签——蛋白质。
(2)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有各自的身份标签。
2.结构基础: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
二、体液免疫1.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体液免疫过程(1)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2)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3)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4)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
(5)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
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6)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
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三、细胞免疫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过程(1)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2)细胞因子的来源:辅助性T细胞合成分泌。
(3)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识别靶细胞并增殖分化为大量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1)体液免疫中:参与B细胞的活化。
(2)细胞免疫中: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2.病原体的消灭(1)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被抗体消灭。
(2)细胞内的病原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后,体液免疫继续发挥作用。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课题:第三章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第二节特异性反响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课时完成对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个内容的教学。
2.教材的地位及知识的前后联络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免疫的概念、非特异性免疫特点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根底上进展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有关特异性免疫的根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生继续学习免疫接种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的理论根底。
3.我的教材处理①教材在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方面既讲述了特异性识别原理,也概括了免疫应答的过程,而后者恰好对后文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做了铺垫。
因此先做好对免疫应答过程的概括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络。
②教材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中均未表达一次免疫应答和二次免疫,而这个内容却在后文的免疫接种中提到,因此讲解该内容时及时做好教学铺垫。
③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展了修改:P51页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这部分内容讲述淋巴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巨噬细胞细胞对病原体识别处理,因此执教者把“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改为“免疫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识别后“B淋巴细胞的反响和巨噬细胞的反响〞归纳为“免疫细胞对病原体入侵后的反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习的免疫内容,为本课时的学习打好了一定的根底。
但由于免疫部分与教材的其它章节联络很少,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根底,加上本课时内容概念多、知识抽象,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不容易深化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①区分抗原与抗体、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②简述免疫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③概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2.才能目的:①尝试通过绘制概念图,培养学生归纳才能和概述才能,实现有效学习。
②通过师生一一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步学生理论联络实际的才能。
3.情感目的:通过学习免疫细胞对“非已〞的特异性识别和去除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