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原则: 繁华地区:分散性多点(路侧与路外结合); 一般地区:集中单点(交通汇集处和换乘点)
交通组织:对外交通设施附近; 大量人流汇集的公共设施附近 人流大量集散的地段:配置路外综合性公共停车场和综合性公
共交通站场。 大型文化生活设施前:(量大、集中、单向、车辆类型多)合理
组织几条客运能力较大的公共交通疏散线、结合周边街道与其环 通。
21
22
23
城市邻里单位规划示意图
工业过于集中城市的一隅, 形成明显的单向交通
24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分级
快速路(大城市设置) 联系功能区、交通枢纽、
主干道 全市性干道 公共活动中心
次干道 区干道
联系主干道
支 路 街坊道路 联系街坊
分类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来自解决分区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联系; 如快速路。
规模
17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 城市干道的走向 • 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 城市面貌的反映 •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
18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1、城市交通(实质是道路系统)体现城市用地空间联系
交通吸引点(工业企业、住宅区、公共服务区、车站、码头、 仓库等)引起交通的发生、流向、流量,形成全局分布。
2、城市道路交通特征
• 吸引点之间的车辆行人交通错综交织,分为必要性与其他交通 • 各类交通的流动线路、发生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具有一定 规律性; • 交通工具(方式)不同对道路系统提出不同要求; • 道路的通过能力取决于交通方式的组织。 • 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