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市改造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36
巴黎城市规划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管理这座城市,巴黎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方案,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城市发展规划巴黎的城市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方面。
1. 土地利用规划:巴黎市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该规划旨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
2. 交通规划:巴黎市政府致力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为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交通规划,包括建设新的地铁线路、改善公共交通设施、鼓励步行和骑行等。
此外,他们还推行了智能交通系统,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3. 建筑规划:巴黎的建筑规划旨在保护城市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鼓励创新和现代化的建筑设计。
市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建筑规范,以确保新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并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4. 环境保护规划:巴黎市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规划,包括减少废物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保护自然资源等。
此外,他们还推行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鼓励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工具。
二、城市改造项目为了提升巴黎的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巴黎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改造项目。
1. 城市绿化项目:巴黎市政府致力于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供更多的公园和绿地供市民休闲和娱乐。
他们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并创造了更宜人的居住环境。
2. 城市更新项目:巴黎市政府对老旧的建筑进行了更新和改造,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他们修复了许多历史建筑,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同时还建设了现代化的商业区和住宅区,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3. 城市交通项目:为了改善巴黎的交通状况,巴黎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他们修建了新的地铁线路和公交车站,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一、1852年-1870年,奥斯曼在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下对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建。
有人认为奥斯曼的巴黎城市改建是一种“创造性破坏”,使巴黎完成了城市现代化,发展成现代大都市;但也有人指责奥斯曼“粗暴地折断了巴黎的历史”。
请问你如何评价奥斯曼巴黎城市改建?今天巴黎所呈现的风貌,是法国著名都市计划专家奥斯曼男爵于1850到1860年代规划和建设的。
奥斯曼男爵全名乔治·尤金·奥斯曼,1809年生于巴黎,1830年出任法国西南部内哈克镇副镇长,1859年任塞纳-马恩省省长。
他获拿破仑三世委任,负责巴黎市的重建工作。
自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以来,巴黎经历多次动荡,至拿破仑三世时代,巴黎已残破不堪。
奥斯曼接下改造巴黎的任务后,拆除旧有城墙,建设环城道路,于市区内开辟多条笔直的林荫大道,著名的香榭大道,就是在其改建计划中完成的。
此外,奥斯曼还在原有基础上,建造新的供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兴建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喷水池和街心雕塑。
整座城市仿佛脱胎换骨。
奥斯曼改造巴黎的过程中,将市区内60%的建筑拆毁重建或改建,许多中世纪名胜古迹在他一声令下灰飞烟灭,这件事也令他为后世所诟病。
今天,人们只能从美术馆悬挂的早期绘画作品中,去寻找巴黎往昔的风采。
谈起对老城区的保护和新城区的协调发展,对巴黎的溢美之词已泛滥至陈腔。
然而巴黎真正堪称翘楚的,实在不仅仅是其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这块不赖的补丁。
真正令巴黎脱胎换骨的,是拿破仑三世时期,一位叫做奥斯曼的男爵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
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
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
巴黎改建及巴黎总体规划的图示布局分析说明一、巴黎改建巴黎改建时间为18世纪初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雅各宾时期;2.拿破仑时期;3.拿破仑第三时期。
改建内容如下:雅各宾时期:最下层的贫苦人民的专政,城市建设重点是第三等级和城市贫苦手工业和工业者的聚居区①改善城市交通,增辟几条交通干道,特别是为劳动人民居住区铺设街道和路面,增加供水水井,清除垃圾,添置街灯;②将巴士底狱夷为平地,修建绿化广场,广泛绿化;③提出建筑应该追求简单,体现“建筑就像平民的道德一样单纯的”原则。
拿破仑时期: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权,城市建设活动主要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为颂扬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服务。
①出租牟利的多层公寓为居住建筑的主要类型②改建贵族,市中心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群点缀广场与街道,以控制帝都风貌③改善城市面貌,对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及坡度做了明确规定④修建协和广场,并以其为控制城市的中心⑤修建凯旋门和明星广场拿破仑第三时期:背景:法国国内国际铁路建成,成为欧洲的最大交通枢纽之一。
城市迅速发展,使城市原有功能结构由于急剧变化而产生城市现状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目的:城市的改建既有功能要求,又有改造市容、装点帝都的要求、还有政治目的:从市中心迁出无产阶级,改善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居住环境,拓宽大道,疏导交通功能,消灭狭窄街巷,以便镇压起义者。
功能要求、艺术要求、政治目的内容:1)完成了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2)在市中心开辟95公里顺直宽阔的道路3)为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的宽度与两旁建筑高度,屋顶坡度都规定了一定比例的限制4)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5)为适应城市结构变化带来的分区要求,市中心分散为几个区中心6)建造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和其它市政设施,促进城市近代化7)重视绿化建设,修筑大面积公园。
1.不足:1)未能解决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2)城市内外交通衔接问题3)以巴洛克的风格对城市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的原有面貌;2.意义:1)基本上达到了改建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宣传帝国、军事防御2)使得巴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最现代化的城市3)对后世城市改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提供了实践奥斯曼改造的经验、教训及启示19世纪中叶,奥斯曼对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巴黎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产生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等问题。
奥斯曼——巴黎大改造谈起对老城区的保护和新城区的协调发展,对巴黎的溢美之词已泛滥至陈腔。
法国巴黎一直是全球观光客最喜欢造访的城市之一,今天巴黎所呈现的风貌,是法国著名都市计划专家奥斯曼男爵于1850到1860年代规划和建设的。
1、奥斯曼简介奥斯曼男爵全名乔治·尤金·奥斯曼,1809年生于巴黎,于1830年出任法国西南部内哈克镇副镇长,自此展开其公职生涯。
1859年,时任塞纳-马恩省省省长的奥斯曼获拿破仑三世委任,负责巴黎市的重建工作。
2、巴黎大改造背景“1848年后,巴黎几乎变得不适合人居住了。
铁路网的不断扩张……促进了交通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挤满了狭窄、肮脏、弯曲的旧街道。
人们挤在一起,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迪康自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以来,巴黎经历多次动荡,除了大革命期间的大破坏,还有拿破仑战败后遭到反法同盟占领、1830年以及1848年爆发的革命。
至拿破仑三世时代,巴黎已残破不堪。
存在千多年的巴黎,原来也是个杂乱肮脏的地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到拿破仑时期才被彻底整治了一次,而在其侄子拿破仑第三执政之后,又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巴黎了。
3、改造难题“1848年后,巴黎几乎变得不适合人居住了。
铁路网的不断扩张……促进了交通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挤满了狭窄、肮脏、弯曲的旧街道。
人们挤在一起,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迪康迪康的这段文字点出了奥斯曼在改造巴黎城中遇到的几个问题:①交通:在这个“全球联系”的时代,大部分修建于中世纪的狭窄街道,只适合步行,限制了城市交通,尤为严重的是在城市的重要节点时间,在各个独立街区之间,缺乏道路联系。
②卫生:私搭乱建造成民居区的开敞空间越来越少,中世纪和古典主义时期修建的花园被废弃,很多简易住宅中缺乏空气和光线,缺少散步活动的空间,垃圾成堆,造成了传染病的流行。
③社会和谐:错综复杂且狭窄的街道引发并扩大社会滋事行为。
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对武汉实践性规划的启示文/罗岑1809年拿破仑皇帝说过:“要把巴黎打造成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200多年后的今天,全世界都公认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整齐连续的街道界面,具有强烈透视效果的城市广场,艺术品级的纪念构筑物,及优雅精致的公园绿地,整个巴黎看上去高贵而有秩序感,与其他世界城市相比,具有古典主义审美的整体城市形象突出而鲜明。
而这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特色风貌,其实是19世纪巴黎城市改造的结果。
巴黎凯旋门19世纪欧洲的城市规划19世纪是一个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欧洲的“城市”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巴黎也不例外。
19世纪以前,巴黎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城镇形态:有城墙,自由生长的街道,除了是法国的政治中心,城市肌理没有显现出中心城市的明显特征。
但是进入19世纪后,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大量的农村人口及外来移民涌入巴黎市区就业,市区人口急剧膨胀,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其1862年发表的《悲惨世界》中对当时的巴黎社会有入木三分地描绘,城市人满为患,房子拥挤不堪,没有自来水,没有排水沟,照明和通风设备都很差,疾病、贫困、死亡如同梦魇般笼罩着整座城市,恐惧、绝望、愤怒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世界。
中世纪城镇肌理(意大利锡耶纳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世纪的城市规划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
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
比如在城市中禁止建设茅草房屋;要求原有木构建筑的室内和室外都要抹灰等。
另外,政府对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保证建筑的稳固性。
比如在巴黎,建筑高度不能超过22.5米;必须拆除居住建筑上用铁或木头支撑的出挑部分等。
除了建筑安全,政府也对交通安全作出规定。
交通安全规定主要是通过街道平直线规划对道路进行拓宽或改造。
1807年9月16日颁布的法律明确:在所有超过2000人的城市中实行“街道平直线规划”。
巴黎城市规划引言概述: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使其成为了一个文化和艺术的中心。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巴黎的城市规划,包括历史发展、建筑风格、公共交通和绿化环境。
一、历史发展1.1 巴黎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罗马时期。
当时的巴黎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1.2 中世纪时期,巴黎成为法国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城市的防御体系,建造了许多城堡和城墙。
1.3 巴黎在19世纪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城市改造,由拿破仑三世主导。
这次改造使得巴黎的城市规划更加现代化,包括建造了许多广场和大道。
二、建筑风格2.1 巴黎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等。
这些建筑风格的融合使得巴黎的城市景观独一无二。
2.2 巴黎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
这些建筑物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
2.3 在现代,巴黎的建筑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许多新的建筑物融入了现代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
三、公共交通3.1 巴黎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有轨电车。
这些交通工具覆盖了整个城市,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3.2 巴黎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地铁之一,拥有多条线路和站点。
它不仅提供了高效的交通服务,还成为了巴黎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3.3 巴黎还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和步行作为出行方式,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了骑行和行人的需求,建造了许多自行车道和行人街区。
四、绿化环境4.1 巴黎注重保护和增加城市的绿化空间,以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中有许多公园和花园,如卢森堡公园、图利尔公园等。
4.2 这些公园不仅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还起到了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
居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4.3 巴黎还致力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建筑和环境保护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巴黎城市规划引言概述: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全球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城市规划向来备受关注。
巴黎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城市设施。
本文将从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绿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未来发展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巴黎的城市规划。
一、城市布局:1.1 主城区规划:巴黎主城区规划以塞纳河为中心,分为左岸和右岸两大区域。
左岸以文化和艺术为主,拥有众多博物馆和艺术学院;右岸则是商业和政治中心,集中了政府机构和商业区。
1.2 市郊规划:巴黎市郊规划注重平衡城市发展,将工业区和住宅区分开,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
市郊还建有大型公园和休闲区,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1.3 城市更新项目:巴黎进行了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旨在改善老旧建造和城市设施。
这些项目包括改造公共交通站点、修复历史建造和改善街道照明等。
二、交通规划:2.1 地铁和轻轨交通:巴黎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地铁系统之一,覆盖了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
此外,巴黎还建有轻轨交通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2.2 自行车共享系统:巴黎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出行,建设了自行车道和自行车停车场,并推出了自行车共享系统,方便市民租借自行车。
2.3 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为减少私家车使用,巴黎实施了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包括限制私家车通行、建设公交专用道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
三、绿化建设:3.1 公园和花园:巴黎拥有众多公园和花园,如卢浮宫花园、凡尔赛宫花园等。
这些公园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3.2 绿色屋顶和立体花园:为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巴黎鼓励建造物的绿色屋顶和立体花园设计,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
3.3 河岸景观改造:巴黎将塞纳河两岸打造成漂亮的景观,修筑了河岸步行道和休闲区,使市民能够更好地享受河岸体面。
四、文化遗产保护:4.1 历史建造保护:巴黎拥有众多历史建造,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这些建造是巴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反思巴黎改建运动是指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法国政府在巴黎进行的一系列城市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的运动。
这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
巴黎改建运动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巴黎改建运动以其对城市美学和环境的重视,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里程碑。
它强调规划、设计和执行的综合性,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设被赋予了更高的重要性。
巴黎改建运动注重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功能的协调和交通的便利,尤其是赋予了公共空间更多的价值。
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非常有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巴黎改建运动给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美学上的启示。
巴黎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和文化之都,改建运动更是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通过改善建筑物的外观,修复历史建筑,改善公共景观等手段,巴黎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这给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迪,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善城市的美学品质,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巴黎改建运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
巴黎改建运动虽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它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争议。
部分改建项目的执行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历史建筑遭到了破坏,而新建的建筑物又未能达到原有建筑的水平。
这给我们提醒,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不能割裂历史,不能为了追求新颖而完全抛弃传统。
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好现有的资源。
巴黎改建运动中的一些决策和实践也可以给我们以警示。
一些改建项目被指责为是城市粉饰和社会差异化的表现。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城市改建运动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城市形象的提升,也不能只关注发展中的富裕阶层,而忽视了广大市民的利益和需求。
城市建设应该以人为本,要注重社会公正和公平,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反思。
我们可以借鉴巴黎改建运动的经验,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整体性、美学品质和文化保护。
巴黎城市更新的经验及其对国内的启示发布时间:2022-02-15T03:33:54.808Z 来源:《全球城市研究》2021年第6期作者:唐傲雪[导读] 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一直是国内外城市规划师、学者和建筑师们一直讨论的议题。
如何在保存历史街区原始风貌与城市文脉的条件下,进行城市更新,怎样应用各种办法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亦是国内外学者和规划师讨论的焦点。
巴黎旧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经验丰富,随着很多制度和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巴黎在城市更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本文将列举一二并讨论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唐傲雪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510000摘要: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一直是国内外城市规划师、学者和建筑师们一直讨论的议题。
如何在保存历史街区原始风貌与城市文脉的条件下,进行城市更新,怎样应用各种办法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亦是国内外学者和规划师讨论的焦点。
巴黎旧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经验丰富,随着很多制度和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巴黎在城市更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本文将列举一二并讨论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保护、活化历史区、法国巴黎0引言我国改革开放经历40余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旧城区也逐步显现出建筑性能落后,经济落后和社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于2014年正式发布,内容提出要“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
在旧城改造和更新方面,广州恩宁路永庆坊可以作为一个典型,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永庆坊微改造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多采用微改造等“绣花”功夫。
因此,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街区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给人留下印记,成为了城市更新改造的美好愿景。
于此同时,国内多个城市同时推出老旧小区微改造,着力解决旧城衰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改善旧城人居生活环境和空间优化提升。
法国和我国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同为具有悠久的历史的国度,亦是农业化大国,其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在二战以后快速发展,直至1970年代达到法国国内“繁荣三十年”的经济顶峰,经历石油危机后城镇化速度放缓,与此同时,国家逐步推出一些法律法规和更新政策,如《分权法案》、《国家建筑师制度》和《历史保护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均对旧城保护、城市更新以及旧城区活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意义。
巴黎城市规划巴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巴黎的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科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巴黎的城市规划。
一、历史背景1.1 巴黎的城市规划起源于中世纪时期,受到罗马城市规划的影响。
1.2 巴黎在19世纪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由拿破仑三世下令重新规划城市。
1.3 巴黎在20世纪继续进行城市更新,保留古老建筑的同时引入现代元素。
二、城市布局2.1 巴黎的城市布局呈放射状,从巴黎市中心的圣母院广场向外辐射。
2.2 巴黎的街道规划以塞纳河为中心,河岸两侧分布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建筑。
2.3 巴黎的城市规划注重保护历史遗产,许多古老建筑得到保留和修复。
三、公共交通3.1 巴黎拥有发达的地铁系统,便利市民和游客出行。
3.2 公共交通网络覆盖整个城市,让人们可以轻松到达各个景点。
3.3 巴黎还有许多自行车租赁点,鼓励市民和游客骑行。
四、绿化环境4.1 巴黎的城市规划注重绿化,许多公园和花园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4.2 塞纳河畔的树木成荫,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4.3 巴黎的绿化政策不断完善,致力于打造更加环保的城市。
五、未来展望5.1 巴黎将继续致力于城市更新和改造,保留历史遗产的同时引入现代元素。
5.2 巴黎将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5.3 巴黎将继续注重绿化环境,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
总结:巴黎的城市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融合了历史、文化、现代化等多种元素。
通过不断的改造和创新,巴黎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居民。
巴黎的老城改造:现代巴黎城市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高潮时期:1945—197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国家没有严格得控制措施,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失控状态。
第二阶段为正轨时期:1978—1989年。
开始建立健全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和规章,所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依照法律和规章来进行。
第三阶段为反思时期:1989年以后。
建设项目的论证要求很高,且对老城的整治开发愈加重视,巴黎的建设规模趋于稳定。
有一段时间,由于大量的投资集中于新城的开发建设,巴黎老市区城建经费大大削减,巴黎市民大量向郊区迁移,市区变得越来越冷清,许多商业店铺甚至商业街区纷纷关门闭户,销声匿迹。
为扭转这一局面,巴黎市府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加速建设新的现代化街区中心,包括新的居住建筑、新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及商业办公间;其次是在对城市局部街区进行综合改造的同时,完整地保存了城市街区原有的传统历史风貌,对许多重要的历史建筑甚至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和维修,使昨天与今天、传统与现代有机相联;在城市局部街区改造中,尽可能地增加城市绿化用地,使绿色空间渗进传统的封闭的街区空间中区。
此外,就是建造和完善环城公路,修建地下高速地铁系统,形成巴黎和大巴黎地区间的快捷联系。
这些新的建设举措为巴黎城市发展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巴黎的城市交通建设:早在拿破仑时代,统治者为便于调动军队、防止市民进行街垒巷战,巴黎建设了许多开放型交通干道,其恢弘的气势为以后的城市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间,直到今日类似香榭丽舍田园大道等城市干道都不显得落后,古朴的弹石路面不仅使道路的维护成本大为降低,也充分体现了巴黎浓厚的文化底蕴。
20世纪中叶,巴黎的新城建设速度加快,为体现城市特色,巴黎的拉德芳斯等地区采用了“阳光城”的城市设计理念,城市的全部地面由行人支配,屋顶设花园,地下建地铁,距地面5m高的空间布置汽车道路干道和停车场,使城市特色更加明显、突出。
2015年第2期现代园艺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强力支持下,奥斯曼男爵在19世纪50~60年代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进行巴黎城市大改造。
奥斯曼改造巴黎的过程中,将市区内60%的建筑拆毁重建或改建,许多中世纪名胜古迹在他一声令下灰飞烟灭,这件事也令他为后世所诟病。
今天,人们只能从美术馆悬挂的早期绘画作品中,去寻找巴黎往昔中世纪的风采。
在这场改造中,1/3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建筑被毁,西岱岛首当其冲,奥斯曼几乎拆毁了所有的中世纪建筑,用以打通一条南北贯穿的大路,今天的游客应该庆幸还可以看到幸存下来的巴黎圣母院。
20世纪初,法国的文物保护法诞生后,巴黎人反思奥斯曼时代如果未曾来临是否会更好。
不管怎么说,奥斯曼的改造都创建了更好的公共卫生条件,顺畅的交通和城市绿化景观。
今天我们在巴黎看到笔直宽敞的林荫大道,众多新古典风格的广场、公园、街心雕塑、喷水池、火车站等等,加之辐射形的街道网络都出自于奥斯曼时代。
1奥斯曼的巴黎道路大改造作为直线控的典型代表,奥斯曼重新书写的巴黎地图(图1)就是最好的证明,城市交通的重组避免了交通堵塞,3种不同的颜色阐述了前后的工程时序。
黄线标注大十字交叉街道位于城市的心脏,是巴黎大改造的第一步骤。
红线标注中最瞩目的无疑是今天香榭丽舍大街尽头的凯旋门所在地星形广场与其辐射型街道,这是在第2次改造中完成的。
我们来看看拿破仑三世执政前后的星形广场平面对比图(图2),在拿破仑三世强力支持下的奥斯曼迅速开拓星形广场周边,新加入的辐射性街道带来饱满的构图。
香榭丽舍大街是12条射线道路中的重中之重,通畅的大街和实业家银行家掀起的豪宅店铺热潮将香榭丽舍大街塑造成为时尚优雅和成功的典范,巴黎今日的面孔已然浮现。
2以香榭丽舍林荫大道为首的巴黎线形景观空间今天巴黎第八区这条约1900m 长,100m 宽的香榭丽舍大街,从西北端的星形广场中点凯旋门,延伸到东南穿过协和广场,连接皇家地标杜樂丽花园和卢浮宫,如图3清晰可见巴黎今日的历史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