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 练习课
- 格式:pptx
- 大小:655.44 KB
- 文档页数:15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例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0×3= 40×22=20×20= 53×30=学生开火车回答。
2.笔算425 X 32=237 X 12=22 X 40=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探究新知A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160×30= 106×30 =问:这道乘法算式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笔算: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160 160× 30 × 30————————4800 000480————48002)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4)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5)小结:笔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乘0前面的数,然后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板书:末尾有0,先算非0,算完再添0;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巩固导入1、口算2×3= 6×5= 8×9=20×3= 60×5= 80×9=200×3= 600×5= 800×9=师:同学们的口算掌握的可真不错!我相信在这节课上肯定也会表现的非常好的!2、师:在前面我们领略了大海的无限风光,并且见到了了大海给予我们的馈赠,现在我们一起再到海产品加工厂一起去看看吧!请看大屏幕。
3、师:通过观察这幅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平均每小时加工102千克。
生:平均每个车间加工820千克。
4、师:那你能不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生: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生:2个车间加工多少千克带鱼?生:一箱带鱼398元。
如果买7箱,3000元钱够吗?生:·············二、解决问题(一)解决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1、学生估算。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来估一估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能不能把你估的过程给大家分享一下!2、学生独立尝试并列竖式1 0 2× 4 (十位上为什么是0 ?)4 0 8提醒:中间有零的数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8课时: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填一填。
1.在计算170×4时,可以先算()×4,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2.5×230的积的末尾有()个0;80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3.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803×5×0的积是()。
4.在○里填“>”或“<”。
14×6○41×6 403×5○400×5430×4○340×4 8×270○207×85.62□×4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填()。
□01x5的积的中间有2个0,□里填()。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50×8的未尾有()个0。
A.2B.3C.42.一条跑道长250米,小明跑了4个来回,他跑了()千米。
A.1000B.2000C.23.要使260×□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A.3B.4C.5三、先找出错在哪儿?再改正。
四、列竖式计算。
803×6= 6×580= 340×6=450×8=五、计算下面各题。
20×6×9= 8×130×2=8×205×3= 5×120×4=六、解决问题。
1.小红家养了5匾蚕,平均每匾能收180个蚕茧,一共能收多少个蚕茧?2.小明有140本书,小红的本书是小明的4倍,两人一共有多少本书?3.工地运来3车水泥,每车180袋,用去240袋,还剩多少袋?4.万老师每天要在水上乐园和游乐园之间往返4次,他一共要走多少米?5.松树有130棵,柳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少8棵,(1)柳树有多少棵?(2)柳树比松树多多少棵?【拓展运用】小猴运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三位数中间是0的乘法口诀;2.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笔算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题目、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笔算方法;2.教学难点:三位数中间是0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三位数中间是0的乘法口诀;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笔算方法。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三位数中间是0的乘法口诀,如:200×4=800;2.练习口诀,让学生快速背诵,熟练掌握。
步骤二:讲解笔算方法1.教师出示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例题,如:230×4=?2.教师让学生自己推算,然后用翻转和相乘的方法,写出结果;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题的方法和规律;4.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完成几道三位数中间是0的乘法口诀的计算。
步骤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若干道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适时进行纠错和指导;3.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2.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3.教师让学生完成一个小测验,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2.通过本次教学,学生理解了乘法口诀和竖式笔算方法,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和思维挑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说课稿程戈庄小学张须海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二、说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包括不进位的,有进位的,连续进位的三种。
三、说教学理念本节课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把前面所学的各种计算方法都融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当中,同时注重了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融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
通过和学生一起探究,研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尽可能大的发挥。
四、说教学设计思路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先是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开始的,接着是由浅入深的学习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本节课教学中,我把培养计算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加强口算、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等方法融入整个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计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五、说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六、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说教法、学法从素质教育着眼点来看,要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去学。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Believe that you are the only one you can rely on in this worl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优秀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之后,经历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准备举办《冬季阳光体育运动会》,你们高不高兴?为了迎接这次运动会,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来到操场排练。
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题⑴课件出示例题:提问:从以上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有120人,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列出算式吗?⑵让学生独立口算或列竖式计算。
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因为4×12=48,所以4×120=480⑶指导竖式的另一种写法。
说说这种竖式写法中要注意什么?2.教学“试一试”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
⑵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观察:后两题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进行评讲。
提醒学生注意写结果时不能漏掉算式中数字末尾的0。
2.想想做做2说说这些错题给你什么样的启示?你以后在做题时会注意哪几点?3.想想做做3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4提问:你打算如何计算这些题?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5.想想做做5引导学生读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中间、末尾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初步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出示:421×4=726×7=285×4=561×2=478×4=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2这是我们在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但前一节课只算了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
这里还有这么多的商品呢?你能看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来大家解决吗?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29页看着第4题,请你帮助这些小动物判断一下,它们的计算究竟对不对?如果有错,错在什么地方?又该怎样克服呢?2.教学练习五第5题(1)让学生在书上计算出结果,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3题。
完成后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课堂小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在掌握的计算方法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计算,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7×9=30×8=90×7=6×60=300×5=7×700=2.估算401×9798×7295×6502×2498×43.笔算87×66×4567×79987×3254×6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上)第82页练习八第1~5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主要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1—5题,主要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
第1题是口算练习。
口算的题目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不进位的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其中大部分题目都可利用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进行思考,从而也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第2题通过题组对比,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帮助学生在计算和比较中,进一步明确相关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提高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第3题是一组估算题。
第4、5题都是用乘法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
其中第5题是用表格形式呈现的几个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计算和填表,能进一步明确“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的关系。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相乘,一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有耐心地做题。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熟练计算乘数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1.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结合例子说说在计算时分别要注意什么?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
3.分组自由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
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相乘,一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下面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这一主题。
一年级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学习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
本单元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时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迁移和知识类推体会“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为学习多位数乘除法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二、课标解析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在解决生活情景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熟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算法,基本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这些都是本节课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通过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难点:理解因数末尾有0竖式简便写法的算理。
六、教学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5个教学环节。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笔算。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其次时让学生利用在这种一特殊性简便计算相关问题。
所以在新课开始前,通过计算练习帮助学生回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二)在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后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出示带鱼加工厂的情境图,勾起了学生的记忆,学生的兴趣立刻高涨。
《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篇6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并且能用被乘数、乘数后面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关键:使学生的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14×3100×5140×25×3015×420×460×33×192、出示卡片,指名判断下面各题乘得的数的末尾要添写几个0?二、新授。
1、引言。
应用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口算,可以提高口算速度。
今天继续学习例8,内容是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口算。
(板书课题)2、教学例8。
说一说下面各题怎样算得快。
80×5012×40400×2014×50(1)审题,题目有什么特点?(2)讨论:怎样算得快?归纳: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如80×50,8×5=40,末尾再添写两个0,得4000。
(3)学生口述算法训练。
三、巩固。
完成教科书第16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四、学生自学教科书第16页的“你们知道吗?”五、作业。
做练习四的第6—11题。
《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篇7教学内容:第16页的例8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巩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简便算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口算比赛:5×30=100×10=8×60=5×70=300×6=40×20=18×20=30×50=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1.出示例8,学生独立口算。
乘数中间有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主备教师周次5总课时数13教学内容第 13 课时乘数中间有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型练习的笔算教材 21 页例 8、例 9。
课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3.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计算方法。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 :1.快速口算:(屏幕闪现后隐藏)200× 2 800 × 2 6 ×700 7 ×80030 × 32. 揭示研究问题:有关 0 的乘法1、通过练二、探索新知习,希望同学们1. 探索理解“ 0 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0”进一步掌握口算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一位数与整十、2、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 和 3 相乘等于 0,下面我整百数相乘,一们再来做几道题目,想一想: 0×7= 8×0=0 ×0=位数和三位数相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7 个 0 相加等于 0)乘的算理算法,教师:现在你知道50×0=0 还是 50×0=50?你能给出合能比较熟练地进理的解释吗?行计算,提高计3、填一填: 25×□ =0□× 0=0算正确率与计算4、结合□× 0=0总结“ 0 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0”速度。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0 的乘法”笔算方法2、学生写得1. 师:刚才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有关0 的新的知识点,下数交流、板书。
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引导:小朋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 4 个同样的看台,友看看这里的算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你能看出这个看台有几排座位,每式,想想有什么排几个吗?提出问题: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学生独立特点,得数是几,计算,交流反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3课《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3课《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主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能力,但对于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理解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现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纸:准备练习纸,方便学生进行笔算练习。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
通过讲解和示范,展示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笔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