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调查检查记录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320.00 KB
- 文档页数:10
地籍调查表(表格行数可调整,可附页)(表格行数可调整,可附页)注:无共有/共用情况的无需填写此表。
地籍调查表填写方法1、宗地基本信息表(1)权利人a)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的,填写国家;属于集体所有的,填写××农民集体。
b)使用权:填写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
权利人为自然人的,填写身份证件上的姓名;权利人为法人、其它组织的、填写身份证件上的法定名称。
1)权利人类型:填写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其他。
无法归类为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填写其他。
2)证件种类:写权利人身份证件的种类。
境内自然人一般为《居民身份证》,无《居民身份证》的,可以为《户口簿》、《军官证》等。
法人或其他组织一般为《组织机构代码证》,无《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可以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港澳同胞的为《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同胞回乡证》、《居民身份证》;台湾同胞的为《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其他有效旅行证件,在台湾地区居住的有效身份证件或经确认的身份证件;外籍人的身份证件为《护照》和中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居留证件。
3)证件号:填写身份证件上的编号。
4)通讯地址:填写权利人的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2)权利类型:填写具体的权利类型,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国家土地所有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草原使用权、水域滩涂养殖权等法律规定的权利。
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滩涂等承包经营权。
(3)权利性质:国有土地填写划拨、出让、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租赁、授权经营、家庭承包、其他方式承包等;集体土地填写家庭承包、其他方式承包、批准拨用、入股、联营等。
土地所有权不填写。
(4)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填写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的名称,有编号的还需填写编号。
(5)坐落:填写土地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土调查办发〔2007〕4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全面完成调查任务,统一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县级土地调查成果、市(地)级汇总成果和省级汇总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成果的自检、抽查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检查验收的制度对县级调查成果实行自检、预检、验收、核查确认的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验收工作分别由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县级负责自检,市(地)级负责复查,省级负责预检和验收,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核查确认。
市(地)级、省级汇总成果,实行自检和上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制度。
第四条检查验收的依据(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四)《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五)《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六)《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八)《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九)《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十)《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十一)《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第五条检查验收的程序(一)县级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1.自检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调查承担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
附录1:xx县(区、市)图斑一致性核查记录表省市县图斑一致性核查记录表(非疑问图斑)填写说明:(1)-(12)为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内业核查队伍填写;(13)(14)(17)为地方复核时填写;(15)(16)为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外业核查队伍填写。
(1)序号:按照先疑问类型,再图幅,再疑问图斑编号。
(2)原图斑标识码:填写未分割前的地类图斑标识码。
(3)图幅号:填写该疑问图斑所在的标准分幅图幅号。
(4)疑问图斑编号:在同一县级辖区内的疑问图斑顺序编号。
(5)权属名称:填写该疑问图斑所在的权属单位的名称。
(6)权属代码:填写该疑问图斑所在的权属单位的代码。
(7)所属图斑号:疑问图斑所在原图斑的编号。
(8)数据库地类编码:数据库中该疑问图斑的地类编码。
非疑问图斑修改则填写复核前数据库中的地类编码。
(9)判读地类编码:根据影像判读出的疑问图斑的地类编码。
(10)问题及说明:描述疑问图斑的疑问类型。
(11)疑问类型编号: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规定》附录C填写疑问类型编号。
(12)疑问图斑面积:填写疑问图斑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3)复核结果:由地方复核人员填写,填写地方复核的地类编码,具体到二级类,非疑问图斑修改则填写复核后数据库中的地类编码。
(14)是否正确:填写数据库地类与复核结果是否一致,由地方复核人员填写。
非疑问图斑修改不需填写此项。
①经实地复核确认修改的疑问图斑,将修改后的地类编码填写在表格的“复核结果”栏中,如修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类,用逗号隔开。
表格中“是否正确”栏填写“否”。
②经实地复核确认原数据库地类正确的疑问图斑,在表格的“复核结果”栏中填写复核地类编码,在“是否正确”栏中填写“是”,并在“备注”栏中填写复核情况说明。
③内业核查未提出,经地方复核发现错误并修改的图斑(非疑问图斑),应在“图斑一致性核查记录表”中增加相应记录。
“疑问图斑编号”、“判读地类编码”、“问题及说明”、“问类型编号”不用填写;“数据库地类编码”填写原数据库中图斑地类编码;“疑问图斑面积(亩)”填写图斑修改前的面积;“复核结果”填写复核后数据库地类编码。
农村土地调查检查记录表格表1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整体检查总分值表
表2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资料齐全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县(区)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
表3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填写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4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原图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5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填写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6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各图幅原图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7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外业图斑、线状地物检查表(室外)图幅号: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8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行政界线及权属界线检查表(室外)乡(镇、街办)村组图幅号:
检查者调绘者
年月日年月日
表9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绘质量统计表(室外)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黑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地类调查外业阶段成果质量检查办法为规范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外业阶段成果质量,保证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入库资料准确可靠,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土调查办发〔2007〕48号)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在黑龙江省土地调查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的地类调查外业成果质量检查工作,包括县级自检、地市级复查、省级抽查及对外业成果的日常检查工作,适用本办法。
按照本办法组织的地类调查外业阶段成果检查结果只能作为外业阶段成果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是否能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不能作为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最终成果质量评定的依据。
二、主要任务通过对外业调查阶段形成的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补测成果,以及外业调查工作报告和自查报告等成果资料的检查,评定成果质量,为农村土地调查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三、检查制度对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查成果实行县级自检、地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检查制度,由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土地调查办)负责。
县级自检:外业调查工作完成后,由作业单位向县级土地调查办提出外业阶段成果检查申请,由县级土地调查办组织进行县级自检;地市级复查:县级自检合格后,提出外业阶段成果复查申请,报市级土地调查办组织复查,复查合格后,出具阶段工作复查报告,决定是否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省级抽查:地市级复查合格后,将复查结果上报省土地调查办,省土地调查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外业阶段成果抽查。
农垦系统各分局、森工系统各管局土地调查办组织开展本调查区内的县级自检工作,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土地调查办组织开展本调查区内的地市级复查工作。
作业单位在工作中应当建立成果质量检查监督机制。
县、市(包括农垦、森工各级)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照本规定对辖区内的调查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查时要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
四、主要依据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6、《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7、《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8、《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9、《黑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0、《黑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补充规定》(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1、国家和省制定和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Investigation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right to rural landcontractual management(NY/T 2537-2014)2014-02-19 发布2014-03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调查任务 (2)4.2 数学基础 (2)4.3 调查步骤 (2)4.4 区域界线 (3)5 准备工作 (3)5.1 方案准备 (3)5.2 宣传培训 (3)5.3 资料准备 (3)5.4 表册与工具准备 (3)6 权属调查 (4)6.1 发包方调查 (4)6.2 承包方调查 (4)6.3 承包地块调查 (4)6.4 调查表格填写 (8)7 审核公示 (8)7.1 调查信息公示表 (8)7.2 审核公示 (8)7.3 勘误修正 (8)7.4 结果确认 (8)8 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 (8)8.1 数据库建设 (8)8.2 信息系统建设 (9)9 成果整理 (9)10 检查验收 (9)附录A(规范性附录) 发包方调查表 (11)附录B(规范性附录) 承包方调查表 (12)附录C(规范性附录) 承包地块调查表 (14)附录D(资料性附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 (16)附录E(规范性附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 (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xxx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建设报告xxx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一三年十二月目录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区概况 11.2 数据库建设背景 31.3 总体要求 41.4 主要内容 42 技术依据 53 数据库建设方法 63.1 准备工作 63.2 工作流程 63.3 具体流程83.3.1 建库准备8建库方案制定及人员准备 8数据源准备8软硬件准备10管理制度建立103.3.2 数据采集与处理113.3.3 数据转换入库13创建数据库:标准MDB数据库创建 1316171919243.3.6 入库后数据维护25椭球面积计算2526262627分幅数据生成27所属图幅维护2728河南所有权界址点重排28河南所有权地类维护29河南地类代码到地类名称维护29全库标识码维护303030扫描件入库31成果汇总 323232334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与方法344.1质量控制制度34343435354.1.5 数据及时检查记录原则: 354.2 质量控制方法 354.3成果评定365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375.1已解决的问题及处理方法375.2未解决的问题及处理意见371 项目概述1.1 项目区概况xxx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北,地处豫东平原,介于北纬31°15’-34°34’和东经114°18’-114°38’之间。
东接杞县、西连尉氏县,南邻扶沟县太康县,北交开封县。
东西宽30.5公里,南北长34.8公里,总面积767.81平方公里。
全县辖6镇6乡,304个行政村,613个自然村,人口62.46万人。
xxx耕地面积893285.1亩,占总面积的77.56%,人均耕地1.43亩。
其基本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开发利用;垦殖率较高,但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资源匮乏。
两合土和沙土面积居多,占土壤面积的99.45%,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等农产品。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农村土地确权调查技术设计书二〇一〇年十月目录1 概述 (5)1.1调查区概况 (5)2 资料收集 (9)2.1权属调查资料 (9)2.2地类调查资料 (10)3 作业依据 (12)3.1调查依据 (12)3.2测绘依据 (12)4 技术流程和路线 (13)4.1作业流程 (13)4.2技术路线 (14)5 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15)5.1坐标系统 (15)5.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6)5.3图幅比例尺、规格与编号 (16)5.4精度指标 (17)6 行政区域界线 (17)7 土地权属调查 (18)7.1土地权属的确认 (18)7.2土地权属调查方法 (20)7.3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 (24)8 地类调查 (24)8.1线状地物调查 (24)8.2图斑调查 (25)8.3零星地物调查 (25)8.4地物补测 (25)8.5调查底图标绘及手簿填写 (25)9统计汇总 (26)9.1面积统计 (26)9.2数据汇总 (27)10主要成果 (28)10.1县级调查成果 (28)10.2汇总成果 (28)11检查验收 (29)11.1调查成果检查验收 (29)11.2汇总成果检查验收 (30)参考文献: (31)1 概述1.1 调查区概况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享有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的美誉,曾先后被列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苎麻加工重点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
全县幅员面积2075平方公里,辖50个乡镇、57个社区居委会,115个居民小组,384个行政村、34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7.5万,县城所在地竹阳镇,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
大竹县区位优越。
国道318线、210线纵横交错,达渝高速公路贯通全境,县城西至襄渝线渠县火车站40公里,北至达县火车站67公里、达县机场70公里,南至重庆江北机场130公里,东至梁平机场90公里、万州港176公里,形成半小时达州、1小时重庆、3小时成都通达格局,成为川、渝、鄂、陕的物资集散地和川东北地区的商贸中心1.2 目的、任务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两部分,本次外业调查的具体任务为:(1)土地权属调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编制研究张淑芬苏博文张寒梅(湖北省地图院,湖北武汉430071)摘要: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已全面开展,本文对于二调的过程及矢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数据,建立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做了具体说明,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关键词: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MAPGIS建库1、引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开展二调,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此重要而繁杂的成果数据,MAPGIS 软件作为机助类软件提高了二调工作效率,图件成果能反映多种利用规划现状信息于一图,不仅使图形信息更直观更有参考价值,还提高数据准确度和精确度,检查功能避免了人工误操作,提高了数据的正确性,统一规范的数据属性,使数据的调用更便捷、更有效,可以说整个二调工作过程从配准套合信息到数据入库和调用,每一环节都有MAPGIS软件的参与。
2、技术依据与路线2.1技术主要依据在此次二调过程中主要的技术依据为: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6-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GB/T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2007年8月颁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2007年12月颁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2007年12月颁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和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2.2技术路线此次二调运用航空摄影测量、全球定位(GPS)、全野外数字采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利用更新调查成果及国家下发转换后1∶1万正射影像图,按新的土地分类,采用综合调绘法,先进行内业转换和室内预辨,再进行室外补调获得每一块土地的类型、面积、土地权属和分布信息,完成农村土地登记发证,满足建立互联互通的土地调查数据库的需要,并以数据库建设为内业工作核心内容,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相继完成数据汇总、图件编制和文字报告的编写等内业工作。
表1 农村土地调查记录表(图斑)
行政村名称:第页共页
调查人:调查日期:检查人:调查日期:
填表说明:
1.调查底图上无法完整表示内容的图斑,以及补测地物应填写本表。
其他图斑视情况填写;
2.1栏填写顺序号;
3.2栏填写图斑所在图幅编号;
4.3栏填写外业调查时图斑的临时编号;
5.4栏填写数据库建成后图斑编号;
6.5栏填写图斑地类编码;
7.6栏填写图斑所属的权属单位名称;
8.7栏填写G(国有)或J(集体);
9.8栏仅填写梯田耕地,用T表示;
10.9栏填写需要备注的内容;
11.草图栏,当图斑为补测地物时,必须绘图斑草图。
表2 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表(线状地物)
行政村名称:单位:米(0.0)第页共页
填表说明:
1.调查底图上无法完整表示内容的线状地物,以及补测线状地物应填写本表。
其他视情况填写;
2.1栏填写线状地物顺序号;
3.2栏填写线状地物所在图幅编号;
4.3栏填写外业调查时线状地物的临时编号;
5.4栏填写数据库建成后线状地物编号;
6.5栏填写线状地物地类编码;
7.6栏填写线状地物所属的权属单位名称。
当线状地物与权属界线重合时,应分别填写相邻权属单位名称;
8.7栏填写G(国有)或J(集体);
9.8栏填写线状地物实地量测的完整宽度;
10.当线状地物与权属界线重合时,9栏填写在本权属单位内的线状地物宽度占完整宽度比例;
11.10栏填写需要备注的内容;
12.草图栏,补测的线状地物必须绘草图。
其他可视情况绘制。
1地籍调查表填写要求1.1 地籍调查表由封面、基本表、界址标示表、界址签章表、宗地草图、界址说明、调查审核表和共用宗地面积分摊表等组成。
1.2 地籍调查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每宗地填写一份。
所有宗地的地籍调查都应填写此表。
1.3 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内容与实地一致,表达准确无误,字迹清晰整洁。
1.4 表中填写的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允许划改一次,划改符号用“﹨”表示,并在划改处由划改人员签字或盖章;全表划改不超过2处。
1.5 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得空项。
确属不填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1.6 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1.7 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
宗地草图可以附贴。
凡附页和附贴的,应加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印章。
2 地籍调查表填写方法2.1 封面2.1.1编号。
可以是流水号,也可以是预编宗地号,用自然数编制。
2.1.2宗地代码。
填写按照本细则3.1.4的规定预编宗地代码,其中县级行政区代码可省略。
2.1.3土地权利人。
填写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名称。
共用使用权宗地,填写任意共用人名称。
2.2 基本表2.2.1土地权利人。
填写宅基地使用权人或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名称。
2.2.2单位性质。
(1)宅基地填写个人。
(2)集体建设用地按照使用单位的性质分别填写。
行政事业单位填写行政、事业。
企业单位填写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联营、股份制、个体或其他(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
2.2.3证件类型。
(1)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2)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自然人的填写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
2.2.4证件编号。
(1)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
(2)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自然人的填写公民身份号码、军官证号码、护照号码等。
农村土地调查检查记录表格表1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整体检查总分值表
表2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资料齐全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县(区)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
表3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填写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4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原图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5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填写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6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各图幅原图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7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外业图斑、线状地物检查表(室外)图幅号: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8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行政界线及权属界线检查表(室外)乡(镇、街办)村组图幅号:
检查者调绘者
年月日年月日
表9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绘质量统计表(室外)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