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南亚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17
第七单元《南亚》教学案编号:011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知道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要求学生知道南亚主要宗教、人口、农作物分布、印度发展迅速的产业。
学法指南:(要有针对性,体现自主合作尝试探究的精神)学习过程:一、独学学习任务五:气候【自主学习】读课文P43-44及“南亚图”,思考:1.南亚大部分位于北纬10℃~30℃之间,多属于(温度带)。
南亚主要是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热季:____至___月——高温少雨;雨季:_ _ 至_ _月——降水多,盛行____风;凉季:__至__月,盛行_____风,其中西南季风容易引起灾害,印度东北部的是世界“雨极”2.【合作探究】南亚气候对农业的重要影响(44页活动4)学习任务六:南亚的居民和经济【自主学习】读课本45-46页,回答问题:1.宗教和社会:南亚是教和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和不丹以___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____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教为主。
位于印度北方阿格拉市郊的伊斯兰风格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2.人口与经济(1)此处为世界人口稠密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______ 、____ 3个(2)南亚长期来经济以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和,水稻主要分布在,小麦主要分布在。
经济作物以和为主,黄麻主要分布于下游区,棉花主要在高原西部地区。
(3)南亚7国按经济水平划分都是国家,其中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近20年来,印度的技术、技术以及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______产业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
二、合学三、用学(可另附纸张也可放在课件上)1.南亚气候显著的特点是()A全年高温多雨 B 全年炎热干燥 C一年分干、湿两季 D一年分热、雨、凉三季2.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是()A.植被遭到破坏B.西南季风不稳定C.水利设施不完备D.东北季风强盛3.南亚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4.南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玉米B.小麦、玉米C.水稻、小麦D.棉花、茶叶5.发源于南亚地区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和印度教D.佛教和印度教6.在印度有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A.白金汉宫B.克里姆林宫C.泰姬陵D.故宫7.读“南亚地区图”(图2-2-5),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南亚》第二课时教案分析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⑴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⑵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⑶了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⑷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发展概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 教育目标: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请同学说说南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一.导入新课:从《西游记》中我们看到唐僧取经的天竺气候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二.讲述新课:㈣气候特征指导学生熟悉解题思路。
从纬度位置入手,探讨南亚地区可能的气候类型。
逐月降水量图指导学生按照(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温差、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差异)的方法分析气候统计图。
根据地图册第8页观察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利用书44页的活动分析南亚地区雨季降水多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
)——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吹向陆地,给南亚陆地带来充足的水分;以及雨季时东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降水特别多的原因——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西高止山脉的迎风坡,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地形雨特别多。
通过板书及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
分析并得出结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板书总结。
1.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有少量热带沙漠气候,南部有少量热带草原气候。
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第二课时(总第13课时)设计人:边冬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合作学习小组____组_____号【学习目标】1、说明南亚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2、知道南亚农作物的种类、分布。
知道南亚的宗教、人口与经济。
【学习重点】南亚季风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学习过程】(教师寄语:每一天的坚持是成功的保证)一、自主预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43-44内容,读图7—15---16,完成以下题目:1、气候类型:南亚大部分气候,2、气候特征:一年分季。
(1)3---5月为季,特点(2)6-----10月为季,盛行风,特点,(3)11月至次年2月,盛行季风,气候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方面: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不利条件:降水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灾害。
任务二:阅读“宗教与社会”说出南亚宗教信仰及文化景观1、南亚是教、教的发源地。
2、信仰佛教的国家有:信仰印度教的国家主要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主要有:任务三:了解南亚的“人口与经济”1、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总人口达亿,占世界人口的。
南亚有三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分别是、、。
其中人口最多。
2、主要农作物:(1)南亚的农业以种植为主。
水稻主要分布于;小麦主要分布于。
(2)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和。
黄麻主要分布于,棉花主要分布于。
3、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二、自主拓展:读“南亚一月、七月风向图,孟买气温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1、南亚地区一月份为季,风向,由吹向,性质七月份为季,风向,由吹向,性质2、能给南亚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季风,即月风向图所示。
3、受一月和七月两种季风的影响,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代表城市为印度的孟买,结合上图气温和降水的资料,说出该气候的特征三、系统归纳四、自主评价:(每题1分,共10分)1、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高山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2、南亚地区的降水集中的月份为()A.10月至次年5月 B.7月到8月 C.6月到10月 D.全年降水较多3、南亚地区的降水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4、春节期间,李明去了印度,他发现那里()A、寒冷干燥、刮西北风 B.高温多雨、刮东南风C.温暖湿润、刮西南风D.凉爽宜人、刮东北风5、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为()A.水稻、小麦 B.玉米、小麦 C.黄麻、棉花 D.小麦、棉花6、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信奉的宗教是()A.佛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7、南亚地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A.1个B.2个C.3个D4个8、南亚是什么宗教的发源地?()A.伊斯兰教、印度教B.佛教、基督教C.天主教、佛教D.佛教、印度教9、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A.巴基斯坦B.孟加拉国C.印度D.斯里兰卡10、关于印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B.是南亚经济发展最慢的国家C.大多信奉印度教D.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节南亚(二)【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图2-13、图2-14、图2-15,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2、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4、了解南亚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5、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学习重点、难点】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主学习】一、南亚的气候1、读图2-10,在图中描出北回归线。
2、南亚的纬度位置:___________,处在五带中的________带。
3、读图2-13,自主探究南亚的气候特征:(1)该城市一年中哪几个月气温较高?为什么?(2)为什么该地7-8月气温不是最高?(3)该地哪几个月气温较低?为什么?(4)该地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月?(5)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该城市的气候特征是什么?(6)你知道这是什么气候类型吗?3、读图2-14和图2-15,完成课文P44活动题1、2.4、阅读P43“德干高原”,完成其中的问题。
二、宗教与社会阅读课文P44第三段和P45“泰姬陵”、“印度的牛”1、南亚是_________教、______________教的发源地,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到南亚取________经。
南亚人民还信仰____________教。
2、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位于__________国家。
3、 _________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
三、人口与经济阅读课文P45正文部分1、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分布_____的地区之一,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已突破10亿,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_,2、南亚七国都属于________(经济性质)国家,他们的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