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13.17 KB
- 文档页数:1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吴晓东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急性腹痛原因,以及诊治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检查诊断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8.3%,2例死亡,死亡率为1.7%,包括急性白血病1例,尿毒症1例。
结论:对于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应该明确诊断,采取有效的处理,避免引起漏诊、误诊。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方法及效果【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065-02急性腹痛是急诊患者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25%的急性腹痛需要紧急处理,大约有15%~40%的人患过腹痛,其中比较严重的疾病引起的腹痛可以占到所有腹痛的50%以上[1]。
本次主要任务是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急性腹痛原因,以及诊治方法及效果,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通过检查诊断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1.2.1诊断方法患者入院后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和症状发生时间,患者取仰卧式,医生按压腹部进行检查,同时辅以X胸片检查,病理学检查,螺旋CT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肝功能和其他生化指标检查。
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阴道后穹隆穿刺等有创诊断检查,检查前须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
对于育龄期妇女应仔细询问月经史、性生活史首先考虑是否发生宫外孕。
1.2.2治疗方法需要在明确患者病的基础上合理给予患者止疼药进行疼痛缓解。
针对易明确诊断的疾病,例如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溃疡患者可以肌注解痉剂肌注,并且给予抗炎、保护胃黏膜、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综合对症治疗,针对不易明确诊断的患者需要在禁食基础上,开通静脉通道,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具体病因转对应科室进行对症治疗。
急诊内科腹痛患者临床治疗体会摘要】急性腹痛是较为普遍、多发的急诊内科病症之一,是一种由于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腹腔内外脏器发生的急性病变,临床表现通常是急性剧烈腹痛。
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猛,且因致使急性腹痛的原因非常多、且原因复杂,治疗的方式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对病因进行诊断,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关键词】急诊内科;腹痛;临床治疗;急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041-01内科急性腹痛在临床表现中多具有发病迅速、病情恶化迅猛和伴随着急性剧烈疼痛等特点,是急性内科多发、常见症状之一。
由于上述特征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诊疗,就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状况下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各系统引发的腹痛是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但这也最容易产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1.急性腹痛的具体特征和发生因素急性腹痛在临床中常见的特征有以下几种:第一,体征与症状不一致,在对患者的问诊中,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主要是腹部剧烈的疼痛,但是临床检查结果却显示体征并不十分明显,在对患者局部的疼痛部位进行按压时,患者大部分会产生轻度压痛;第二,急性腹痛的严重程度不同,容易反复发作,短时间里不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第三,腹部X光线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变化;第四,短时间里血像检查结果大部分为正常,或者少数指标略微异常,但不会出现中毒的血象。
发生急性腹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真性内脏痛,是指腹部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的疼痛症状;第二,类似性内脏痛,主要由于腹壁、肠系膜等发生炎症,或者由于物理性牵拉产生的疼痛症状,疼痛感类似针刺;第三,放射痛,主要分为内脏放射痛和躯干放射痛,是内脏神经纤维冲动在脊髓中扩散导致。
2. 急性腹痛的诊断方法急诊内科在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先是要收集病患的病史情况,严格按照腹膜刺激症状、X片是否正常来判别腹部疼痛类型。
急性腹痛56例临床诊治体会[摘要] 急性腹痛是急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急性腹痛具有变化多,发病比较急等特点.本文结合我院急诊门诊2010年56例急性腹痛的诊治的案例,进行诊治的具体情况的分析和说明,并针对该案例中所出现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急性腹痛;内科;诊治对于病人来说,疾病的到来都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在急诊方面,腹痛特别是急性腹痛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急诊。
在很多医院的急诊门诊,急性腹痛是一种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病症。
一般而言,急性腹痛在临床上,呈现出发病比较急而且病症变化比较多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诊治方面,要及时的正确的判断并且,一旦诊断失误或者是治疗上不当,则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病人生病安全的事件发生。
所以,在临床上,对急性腹痛的诊治方面,需要医生要及时的识别病症,并加以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才能真正的为患者解除痛苦,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1急性腹痛临床的案例资料说明在本案例中,主要采用的是2010年门诊上所遇到的临床案例来说明。
在本组案例中,共有急性腹痛的患者56例,年龄一般都是在15-70岁之间。
有次可见,在急性腹痛的年龄段方面,覆盖率的还是比较广的。
在这些患者的诊断方面,主要采用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实验室体检x线检查,以及ct等辅助检查手段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
急性腹痛的具体的病症表现和诊断判断上也有所不同,其中属于内科系统的疾病者达到31例,急性胃肠炎18例,溃疡病7例,心肌梗死2例,腹型癫痫1例,尿毒症、胃癌及肺炎各1例;外科21例(37.5%),其中急性阑尾炎8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6例,胃肠穿孔4例,急性胰腺炎1例,输尿管结石1例,肠梗阻1例;妇科4例(7.1%),其中宫外孕破裂3例,附件炎1例。
1.2急性腹痛的误诊情况由于急性腹痛的表现和变化都比较快和多,这使急性腹痛在具体的诊断上,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在本组患者的案例分析中,一个月内,总共56例患者,有48例都及时准确的进行了诊断和治疗,但是同时也有误诊的8例事件。
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疗体会胡媛【摘要】目的分析探讨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方式,为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腹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接诊之后采取平卧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结果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严密的仪器探查等方式最终发现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中有急性肠梗阻患者1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细菌性痢疾患者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4例和宫外孕患者3例.通过针对性的治疗,62例患者中有61例得到治愈,死亡1例,治愈率为98.39%.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病情复杂,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医生一定要提高诊疗水平,通过辅助检查确定患者病情,以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4)004【总页数】2页(P131-132)【关键词】急性腹痛;内科疾病;诊疗体会【作者】胡媛【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三局医院急诊科,广东东莞 5237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患者突发的腹痛剧烈疼痛,由于起病较急、病情发展变化较快,延误治疗很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1]。
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腹外脏器或是全身性疾病造成的,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一般情况下,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还会伴随出现呕吐、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等表现,此时应嘱咐患者采取仰卧位,做好饮食控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本文对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具体的诊疗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应用全面体检、胸片、病理学检查、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辅助检查。
急腹症临床学习心得急性腹痛多是指1w之内的腹痛,其中包括有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以及妇产科疾病。
与外科相关的腹痛,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
1急性腹痛的病史1.1现病史要客观地采集病史,以腹痛作为主线,包括腹痛的诱因,始发的时间、部位、性质、转变过程等等。
①诱因:饮食胆囊炎、胆石症常发生于进食油腻食物后;急性胰腺炎常与过度饮食、饮酒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在饮食后多见;剧烈活动后突然腹痛应考虑肠扭转的可能;驱虫不当可能是胆道蛔虫病的诱因。
②部位一般来说最先出现腹痛的部位或腹痛最明显的部位往往与病变的部位一致。
1.2月经史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准确的月经史、停经史、近期月经的变化等对腹痛的诊断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1.3既往史已做胆囊切除术者可排除胆囊结石和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常有溃疡病史;粘连性肠梗阻多有腹部手术史。
2急性腹痛的病理、生理急性腹痛从病理、生理的角度可以分为如下的四种:①出血性的腹痛,出血性的急性腹痛包括宫外孕、肝脾破裂,它主要的是要血性腹膜炎,产生失血性休克。
②穿孔性的疾病,产生感染性休克。
肠穿孔往往是细菌性的腹膜炎。
③胃、肠、胆道的扭转和梗阻,它产生感染性休克。
④出血性或坏死性的疾患,炎症性和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堵塞性化脓性胆管炎,往往危及患者生命。
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3腹痛机制在腹痛的早期病变是在内脏的内部,所以它表现为是内脏性疼痛。
只有当病变扩散到这个脏器的壁层,炎症侵袭到腹膜的壁层的,患者才感觉到躯体疼痛。
内脏性疼痛,内脏性疼痛上腹部往往就提示胃、十二指肠、胆囊等胰腺。
内脏性疼痛大多表现在中线部位的疼痛,中线部位的疼痛,这是它的特点,具有迷走神经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和出汗。
放射痛或牵涉痛。
胆道疾患可以放射到肩胛下层。
泌尿系统疾患可以放射到大腿内侧或者会阴部。
胰腺病变可以放射到腰背部。
临床上有的学者将腹痛按腹痛区域划分为:3.1上腹痛包括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脾破裂,自发性肝破裂。
急诊内科腹痛患者临床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9-03-29T10:19:17.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作者:沈培起陈峰[导读] 急性腹痛是较为普遍、多发的急诊内科病症之一,是一种由于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腹腔内外脏器发生的急性病变(中国人民解放军32134部队;天津301900)【摘要】急性腹痛是较为普遍、多发的急诊内科病症之一,是一种由于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腹腔内外脏器发生的急性病变,临床表现通常是急性剧烈腹痛。
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猛,且因致使急性腹痛的原因非常多、且原因复杂,治疗的方式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对病因进行诊断,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关键词】急诊内科;腹痛;临床治疗;急性病变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041-01内科急性腹痛在临床表现中多具有发病迅速、病情恶化迅猛和伴随着急性剧烈疼痛等特点,是急性内科多发、常见症状之一。
由于上述特征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诊疗,就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状况下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各系统引发的腹痛是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但这也最容易产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1.急性腹痛的具体特征和发生因素急性腹痛在临床中常见的特征有以下几种:第一,体征与症状不一致,在对患者的问诊中,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主要是腹部剧烈的疼痛,但是临床检查结果却显示体征并不十分明显,在对患者局部的疼痛部位进行按压时,患者大部分会产生轻度压痛;第二,急性腹痛的严重程度不同,容易反复发作,短时间里不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第三,腹部X光线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变化;第四,短时间里血像检查结果大部分为正常,或者少数指标略微异常,但不会出现中毒的血象。
发生急性腹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真性内脏痛,是指腹部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的疼痛症状;第二,类似性内脏痛,主要由于腹壁、肠系膜等发生炎症,或者由于物理性牵拉产生的疼痛症状,疼痛感类似针刺;第三,放射痛,主要分为内脏放射痛和躯干放射痛,是内脏神经纤维冲动在脊髓中扩散导致。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治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诊断结果显示,因内科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占了一半以上,主要为胃溃疡、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其次为急性阑尾炎等外科疾病。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48%,高于对照组的65.5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急性腹痛急性腹痛是一种常见于急诊内科的重要急症,具有致病因素复杂、发病迅速、进展速度快、病情重等特点。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肌紧张、腹泻、剧烈呕吐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病在患病初期难以正确诊断,若出现误诊或治疗方法不当,则会危及患者生命,故对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1]。
本研究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腹痛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腹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48.31±7.26)岁。
对照组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0~62岁,平均(49.08±6.64)岁。
两组于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接诊后,均先询问既往病史以及手术史,寻找腹痛部位、疼痛程度和性质,进行体检、生化检查和血尿常规检查。
参照病情选择X 线片、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若需要可行阴道后穹隆以及腹腔穿刺等有创诊断检查。
之后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大学生常见急性腹痛的诊治体会张勇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基本成熟,机体的生长发育接近或达到成份水平,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强,较少患病,但急性腹痛在大学生中仍时有发生.。
急性腹痛是指发生于1周内,由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外脏器病变而导致的腹部疼痛。
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病因多样,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常涉及多个专业,可使诊断发生困难,如果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
约有15%~40%的人患过急性腹痛,25%的急性腹痛需要紧急处理[1] 。
急性腹痛重在诊断,只有明确了诊断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不仅要掌握急性腹痛的相关知识,还要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程序,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分析,认真全面查体,辅以相关辅助检查和相关科室会诊,大多数急性腹痛病人能在较短时间内及时做出初步诊断和予以相应的治疗。
现就急性腹痛的诊治体会谈以下几点:1.详尽的病史采集病史的采集是诊断急性腹痛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一个采集详尽而准确的现病史,对正确诊断的贡献率约可达到50%[2]。
病史包括既往史、现病史、外伤史等,对于女性病人应询问月经史。
病史中重点是现病史的采集,主要以急性腹痛为核心,包括腹痛的部位,起病的诱因,腹痛的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等。
1.1 腹痛的部位除了放射性和转移性腹痛外,一般情况下,最先出现疼痛的部位,常常就是病变的所在部位,结合脏器的解剖位置,不难确定病变脏器。
1.2 腹痛的伴随症状是否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
一般地,外科疾病的急性腹痛引起的发热,常在腹痛后出现,而先发热后出现腹痛,常是内科疾病引起。
1.3 腹痛的诱因和既往史既往是否有同样性质的腹痛发生和诊治经过及此次腹痛发作的诱因。
如既往有泌尿系结石病史者,突发一侧腰部绞痛,常想到泌尿系结石可能;既往有胆囊炎病史,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痛,多半是胆囊炎急性发作。
试论急性腹痛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急性腹痛是指发作时间短暂(一般在24小时内),疼痛强度较大,病程急剧的腹部疼痛。
急性腹痛患者在就诊时往往病情较为紧急,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应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的技能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和护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我对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有了一些体会。
对于急性腹痛患者,应首先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镇痛、抗生素等治疗,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应鼓励其休息,并观察其病情的变化。
只有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才能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尽早纠正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
及时进行临床护理评估,掌握病情的变化。
急性腹痛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护理人员应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疼痛的变化。
对于疼痛的变化,应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评估疼痛的强度和性质,并及时记录和报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还要留意患者出现的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急性腹痛患者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急性腹痛往往让患者非常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安慰,打开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窗口,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减轻心理负担。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关心患者的疼痛感受,及时给予疼痛的缓解措施,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团队合作。
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涉及多个科室和专业,护理人员要与医生、检验师、放射科医师等紧密合作,及时共享病情信息,协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工作中还要与同事们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内科急性腹痛的诊治体会急性腹痛,是急症内科的常见急诊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一旦诊断延误,治疗不合理,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死亡。
它是急诊内科的常见急诊患者主诉之一,同时,急诊患者也在急诊病例中占到很大比例。
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牵涉痛、其他全身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或者腹腔内脏器引起的腹部疼痛。
因此,其在临床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而误诊、漏诊对患者的危害非常严重,所有提高对急性腹痛的确诊,给予患者及时、合理的治疗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21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715例,其中男性患者443例,女性患者272例,男女比例1.62:1。
年龄15~68岁。
平均年龄47岁。
在715例子急性腹痛患者中,其中属于内科系统疾病患者476例,包括急性肠胃炎282例,溃疡病79例;外科系统性疾病患者210例,包括急性阑尾炎95例,肠梗阻6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17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66例;妇科系统疾病29例,包括宫外孕7例,附件炎10例,子宫内膜炎6例等,还包括其他疾病100例。
1.2 方法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医生在接诊后,详细询问患者基本资料和病史,症状发生时间,症状出现的顺序等;进行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
必要的时候进行辅助性检查,包括X胸片检查,病理学检查,螺旋CT 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肝功能和其他生化指标检查。
若经确定不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腹痛症状,及时与相关科室进行会诊,采取治疗措施。
诊断不明确的留诊观察,全面检查配合影像学检查后确诊入院治疗。
确诊病例直接住院治疗。
对急性腹痛症状严重的患者给予各类止痛药,缓解疼痛症状。
确诊患者治疗状况好转者,给予出院。
2 结果在715例急性腹痛患者中,578例患者能及时作出诊断,正确诊断率为80.8%。
误诊、漏诊共计72例,误诊率1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年第6卷第16期2019Vol.6No.1630急诊内科急性腹痛60例诊疗体会李利英(包钢三医院急诊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急诊内科进行治疗的急性腹痛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分析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诊治体会。
结果 6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疗效评价为显效,占比为50%,有27例患者疗效评价为有效,占比为45%,有3例患者疗效评价为无效,占比为5%,6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结论 造成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原因较为复杂,在诊疗过程中,应先进行明确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内科;急性腹痛;诊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6.30.02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同时具有发病急的特点,部分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出现急性腹痛之后,患者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分析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急诊内科进行治疗的急性腹痛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患者33例,女患者27例,年龄范畴在18~74岁之间,年龄平均数为(32.74±5.69)岁;从发病到进行就诊的时长为1~10 h,平均(3.16±0.59)h。
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了发热、腹泻、胸闷以及呕吐的症状。
1.2 方法患者入院就诊后,医生需要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询问患者具体的病史以及手术历史,通过检查和询问了解患者腹痛的具体位置,了解患者疼痛的程度以及疼痛的性质。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急性腹痛患者的急诊诊断水平。
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共168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168例急性腹痛患者,正确诊断率为81.55%(137/168),误诊率为18.45%(31/168)。
其中内科疾病误诊率为 5.95%(10/92),外科疾病误诊率为9.52%(16/60),妇科疾病误诊率为2.98%(5/16)。
结论:急诊科医师应该全面掌握专业的诊断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好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做好临床诊治工作,以防止误诊、漏诊的发生。
提高临床治愈率。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in emergency medicine,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mergency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Methods:Our hospital in March 2009 to July 2011 admitted to emergency medicine,a total of 168 case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This group of 1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the correct diagnosis rate of 81.55%(137/168),misdiagnosis rate was 18.45%(31/168).The misdiagnosis rate of 5.95%(10/92) in which medical and surgical misdiagnosis rate was 9.52%(16/60),gynecological misdiagnosis rate was 2.98%(5/16).Conclusion:The emergency physician should fully grasp the professional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a wealth of clinical experience,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do a good job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o prevent misdiagnosis,missed the occurrence.improve the clinical cure rate.[Key words] Emergency medicine;Acute abdominal pain;Diagnosis and treatment急性腹痛是急診内科最为常见的重要急症,其发病急、进展速度快、病情重,且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即有可能是腹内病变引起的腹部疼痛,也可能是腹外脏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症状性腹部疼痛。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深知急腹症诊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疾病,病因多样,病情危急,诊断和治疗都极具挑战性。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提高对急腹症的认识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了解急腹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临床实践: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观察典型病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对急腹症的认识。
二、严谨的诊疗态度1. 详细询问病史:急腹症患者病情危急,时间紧迫,但详细询问病史对诊断至关重要。
了解患者腹痛的起病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等,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
2. 全面体格检查: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腹部体征,如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3. 辅助检查: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合理选择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腹部B超、CT等,以明确诊断。
三、准确诊断1. 排除法:急腹症病因众多,需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胆石症、肠梗阻等。
2. 确诊疾病:针对病因,明确诊断,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等。
四、及时治疗1. 紧急处理:针对急腹症,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止痛、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以缓解患者病情。
2. 针对性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如急性胆囊炎可采用抗生素、解痉止痛、消炎利胆等治疗;急性胰腺炎可采用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等,需进行手术治疗。
五、加强术后护理1. 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切口愈合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预防感染。
3. 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促进康复。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6-02-23T09:36:47.9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苗积国毛丽君
[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由此表明,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苗积国毛丽君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急性腹痛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
该病发病急,病情急骤、变化快,若不及时治疗将会给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该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嘱患者卧位,采取控制饮食及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抗生素在治疗急性腹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传统治疗急性腹痛的方法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对此观点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为进一步探讨糖皮质激素(本研究选用临床上较常用的地塞米松为代表)在治疗内科急性腹痛中的临床疗效,我院对8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 2015年1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80例纳入到本研究之中。
80例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及其它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等。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使两组患者在性别、既往史、年龄、当前腹痛情况、及其他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嘱患者平卧位,并给予控制饮食及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每日两次。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两次。
统计两组患者经治疗1天、2天、3天后的腹痛消失情况,及经过3天治疗后的有效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1天后腹痛消失为显效;治疗2天后腹痛消失为有效;治疗3天后腹痛仍未消失为无效。
显效和有效二者之和为总有效情况。
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评判。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的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说明二者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1天、2天、3天后的腹痛消失情况统计结果
将两组急性腹痛的患者经治疗1天、2 天、3天后的腹痛消失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两组急性腹痛患者经过1天、2天治疗后,腹痛消失的例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得出,P均<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势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2.2两组急性腹痛患者3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情况
将两组急性腹痛患者经过 3天治疗后按照疗效评定标准评判的显效、有效、无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急性腹痛患者经过3天的治疗后,总有效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后得出,P均<0.05,治疗组的总有效情况优势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3、讨论
近年来,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由于导致急性腹痛的病因非常复杂,既有腹部脏器因素引起的也有非腹部的因素,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均有可能表现出急性腹痛的症状,鉴别起来非常困难。
医生在诊疗时切忌见痛止痛,以免一味止痛掩盖了病情,导致病情的恶化。
内科急腹症的腹痛没有固定部位,开始就感觉全腹都有腹痛,且出现腹痛后喜欢按压或按压后腹部疼痛能缓解。
在诊断时对患者的询问要尽可能详细,包括腹痛的发病前诱因,起病时间,主要疼痛部位,疼痛特点伴随症状等,同时内科急腹症的发病一般都有过程。
在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务必仔细认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不要被剧烈的腹痛所主导【2】。
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能够消除患者的腹痛也有助于减少相应的并发症。
常规的对急性腹痛的治疗主要有嘱患者平卧,控制饮食,进行胃肠减压,针对患者由于呕吐、腹泻导致的体液代谢紊乱情况进行补液纠正电解质。
抗生素是治疗内科急性腹痛的较常用的药物之一,其机理主要是大多数的患者的腹痛是由于细菌感染的感染引起的,头孢曲松是临床上使用的广谱抗生素之一。
近来研究发现在传统的治疗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腹痛,减少由于腹痛引起的各种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机理可能与糖皮质激素能够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减少腹部剧痛造成的应激,但其疗效的确切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
我院将8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的时间和治疗的有效情况具有明显的优势,且P均<0.05,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势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由此表明,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玉淑,曹丽华,姜洪池.急性腹痛的急诊治疗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2(5):12-13.【2】王红卫,谢光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厂矿医学,2008,16(5):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