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面积单元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876.0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复习前几个单元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二、教学重点1.理解多边形的面积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用同一单位面积的正方形所覆盖的多边形面积。
2.掌握计算矩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1 矩形的面积计算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长 \\times 宽$ 。
例如,一个矩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则面积为15平方厘米。
1.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边长2。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则面积为16平方厘米。
1.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frac{底边 \\times 高}{2}$ 。
例如,一个底边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
2. 复习前几个单元内容复习并巩固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图片,引出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讲解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的例子,分别讲解矩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跟着计算。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并相互交流讨论。
4.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前几个单元的知识点,向学生提醒并巩固前期所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述和总结,让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复习提供参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前几个单元内容。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朽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一、填空。
(每空2 分,共26 分)1.5.5 公顷=( )平方米8500 平方米=( )公顷0.75 平方千米=( )公顷3800 公顷=( )平方千米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5 m2,如果把它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 倍,那么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m2。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7.5 平方厘米,高是3.5 厘米,这条高对应的底是( )厘米。
4.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25 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 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6.如图,如果图1 中梯形的面积是16 平方米,高是4 米,那么图3 中大三角形的底是( )米。
7.如图,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 米,如果把底延长2 米,那么面积就增加5 平方米。
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8.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半广以乘正从”。
如图,如果三角形的底是10 厘米,高是12 厘米,那么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 分,共5 分)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上、下底分别相等的两个梯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在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5.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等高的三角形。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 分,共10 分) 1.大约在两千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方田章”就讲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
“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所指的是( )面积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cm,高是7.5cm,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2.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的面积是0.4公顷,它的底是100m,那么该底边对应的高是m。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厘米,底是14厘米,拉成长方形后,面积增加28平方厘米,拉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厘米。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三角形的高所对应的底是8dm,平行四边形的高所对应的底是dm。
5.如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cm,如果把上底延长3cm就变成了一个面积是120cm²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原来梯形的面积是cm²。
7.下图中有两个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大正方形的边长为3cm,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2。
二、判断题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也是梯形面积的两倍。
()9.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和。
()10.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梯形面积的大小分别与它们的底和高有关,与它们的形状和位置无关。
()11.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形状一定相同。
()12.梯形的上底、下底长不变,高乘4,则它的面积也要乘4。
()三、单选题13.计算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的列式是()。
A.8×4.8B.6×4.8C.8×61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A.6厘米B.3厘米C.12厘米15.比一比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
结果是()。
A.①>②B.①<②C.①=②16.如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50B.100C.15017.下图是一个等腰梯形,比较图中甲和乙的面积,()。
A.甲>乙B.甲<乙C.甲=乙四、作图题18.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各一个。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01:平行四边形面积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知识点02:三角形的面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 =ah ÷2 知识点03: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 )h ÷2知识点04:组合图形的面积1. 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把组合图形分割或者拼凑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再算这些简单图形的面积的和,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2.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数方格的方法进行估算;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估算。
考点0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2021秋•和平区期末)平行四边形的相邻边分别长10cm 和8cm ,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9cm ,那么另外一条边上的高是( )cm 。
A .12B .11.25C .7.2D .3【思路引导】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由此可知,高9厘米上底下底b对应的底边是8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那么h=S÷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完整解答】解:8×9÷10=72÷10=7.2(厘米)答:另外一条边上的高是7.2厘米。
故选:C。
2.(2021秋•河南县期末)小明将一些数学本摞成一个长方体,它的前面是一个长方形,再将它均匀地斜放,这时前面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比较这两摞数学本的前面,()相同。
A.形状B.面积C.周长D.周长和面【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将这摞书的前面由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虽然前面的形状变了,但是面积不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六《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图形的认识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分割、拼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难点: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多边形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多边形卡片、剪刀、胶水等;3.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公园里的花坛、教室的地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形状,让学生感受到多边形面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几种常见的多边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多边形的名称,并让学生尝试计算这些多边形的面积。
操练(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多边形卡片,让学生尝试分割、拼接这些多边形,探索并总结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地板的面积、公园花坛的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姓名:班别:【知识回顾】:1、单位进率(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通过移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形四边形的高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底×高。
字母表示:S =ah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a=s÷h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h=s÷a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面积一定相等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方框,然后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其中一个三角形面积=底×高÷2,S =ah÷2。
S=ah÷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a=s×2÷h (三角形的底=面积×2÷底)h=s×2÷a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面积一定相等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4、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26分)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0 cm,高是2 cm,面积是()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2.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是10 cm和15 cm,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12 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3.下图中,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废品收购站的李爷爷收购了很多空饮料瓶,他把这些空饮料瓶堆放成了一个近似的梯形。
从上到下,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个饮料瓶,最上面一层有4个,最下面一层有7个,这堆空饮料瓶共有()个。
5.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则图中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12 dm,高是6 dm,面积是()dm2。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2 m2,如果把它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变为()m2。
8.如下图,在由五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中画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A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B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如图,A的面积是12 cm2,B的面积是()cm2。
10.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按下图所示的方法剪开后(M、N是左右两边的中点),再拼成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周长是()cm。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图中,有()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算式“4×3÷2”进行计算。
A. 1B. 2C. 3D. 42.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B.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C.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3.将一个底是8 cm、高是4 cm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则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面积可能是()cm2。
A.16B.24C.32D.484.如图所示,聪聪和典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长方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灵活运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基本概念和公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复杂多边形的划分和计算过程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复杂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多边形的图片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多边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们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2.呈现(10分钟)回顾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通过实例,展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公式中各变量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复杂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决。
如:计算校园花坛的面积、计算游泳池的体积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不同类型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多边形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多边形知识,对多边形的特征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及应用。
2.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实例分析等。
2.学习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实例,如足球场、自行车轮胎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面积。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章节总复习一.选择题1.(2019秋•鹿邑县期末)兰兰家一面外墙墙皮脱落,中间有一个长米2米,宽1米的长方形窗户.现要重新粉刷这面墙,每平方米需要用500克涂料.一共需要()千克涂料.A .22.5B .16.2C .15.22.(2019秋•澄海区校级期末)一个花坛的长为25米,宽为40米,()个这样的花坛面积为1公顷.A .1B .10C .1003.(2020春•沈阳期末)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3倍,宽扩大2倍,面积扩大()倍.A .5B .3C .64.(2020•岳麓区)一根彩绳和A、B、C三个钉子围成如图的三角形,如果将三角形一角顶点处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则所钉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A .7或15B .16或15C .7或15或16D .无数个答案5.(2013•浦东新区模拟)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为14厘米和16厘米,它的一条高为15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 .105B .210C .224D .2406.如图中A是梯形上底的中点,甲三角形和乙三角形的面积比较,是()A .甲=乙B .甲>乙C .甲<乙二.填空题7.(2019秋•铜官区期末)如图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斜边上的高是厘米.8.(2020秋•偃师市期中)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厘米,三角形的高是.9.(2019秋•武川县期末)一个直角梯形,如果把下底减少3cm,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边长7cm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2cm.10.(2020•交城县)如图正方形边长是8厘米,AB长10厘米,那么CD长是厘米.11.(2019秋•濉溪县期末)一堆钢管,每相邻两层都相差1根,最上层2根,最下层8根,这堆钢管共根.12.(2014秋•深圳期中)如图,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是平方厘米.13.(2014•上海校级模拟)如图由三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AB将这个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图中所示的x等于米.1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50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7厘米,下底是13厘米,则它的高是厘米.15.一个三角形高不变,底增加1.3厘米,面积增加5.2平方厘米,如果底不变,高增加1.5厘米,面积增加9.6平方厘米,原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三.判断题16.(2018秋•南开区期末)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判断对错)17.(2019•株洲模拟)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无论形状是否一样,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判断对错)18.(2018秋•点军区校级期末)三角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判断对错)19.看如图列式是13512x=⨯.(判断对错)四.计算题20.(2018秋•环江县期末)计算下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21.(2011•海口校级模拟)图形计算:如图分别由2个边长为5cm和4cm的正方形组成,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2.(2010秋•宁波期末)求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23.求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2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五.应用题25.一个正方形果园的边长是45米。
教案: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程: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复习多边形面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各种多边形的面积,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常见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实际问题中多边形面积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常见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示例题目。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多边形面积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示例题目,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常见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示例题目,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三、巩固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拓展提高1. 教师给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2.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0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运用转化法计算图形的面积一转化:通过切割、平移等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二计算: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也就是原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边上的任意一条高剪成两个图形后,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a×h。
知识点02:三角形的面积1.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即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
2.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h÷2。
知识点03:梯形的面积1.梯形面积计算中的“转化”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也就是: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2。
2. 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知识点04: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1.公顷的认识测量或计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可以写成hm²。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1公顷=10000平方米。
2. 平方千米的认识测量或计量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平方千米可以写成km²。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多边形面积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整理,提高学生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多边形面积公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实例分析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几何图形模型,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花园里的花坛、学校操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关于我们的宽敞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截了当阻碍到以后的学习,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伙儿整理了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期望对大伙儿有用!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总结1、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 或者s=aa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或者c= a4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4、三角形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s=ah2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6、运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7、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8、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运算。
只要大伙儿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期望提供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能关心大伙儿迅速提高数学成绩!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