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 (二)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 (三)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三)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1.认知评价 2.人格特征 3.生活经历 4.应对策略 5.社会支持系统 6.身体健康状况
四、心理应激与健康
(一)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促进人的生长和发展的重 要条件
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生理和心理功 能的必要条件
(二)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加重或导致心身疾病 2.加重或导致心理障碍
1.躯体性应激源 2.心理性应激源 3.文化性应激源 4.社会性应激源
(二)按照事物的客观属性分类:
1.客观事物 2.主观事物
三、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就是指当个体察觉到应激源 的威胁后,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生理变化 (一)应激的心理反应
1.认识反应 2.情绪反应 3.行为反应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图5-2)
第五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心理应激定义为:当个体觉察到需求和满 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索表现出的心身紧张性反 应状态
应激: 1.是一种刺激物,承受限度,产生效果 2.是一种反应(保护,防卫适应) 3.是一种觉察,威胁
二、应激源及其分类
(一)按照事件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分 类:
五、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应对是指个体在处理应激情境时自觉不 自觉地采取的种种认知行为和策略,是保持心理 平衡的一种适应性手段。
(二)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1.消除和回避应激源 2.改变不合理认知 3.调整期望值 4.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5.放松训练 6.转移注意 7.适当运动
第二节 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