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与果醋制作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果酒果醋实验报告课程学号姓名分数国产50L发酵罐的使用实验目的:了解发酵罐的使用方法以及调节控制参数实验材料:国产50L发酵罐实验1 发酵罐蒸汽灭菌系统及反应系统的使用(1)蒸汽灭菌系统的介绍①高温高压蒸汽对发酵罐的灭菌操作②高温高压蒸汽对发酵罐夹套的灭菌操作(2)发酵罐罐体反应系统的介绍①发酵罐发酵参数的设定操作②发酵罐进样、接种和排污的操作实验2 发酵罐使用前的清洗和各项参数的设定①发酵罐罐体发酵前先用5%的NaOH清洗,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②发酵罐发酵温度、时间、pH值、搅拌时的转速等参数的设定芦柑果酒、果醋酿造条件的探讨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芦柑汁的防褐变和澄清处理的原理及方法;了解果酒果醋的基本过程实验3 芦柑汁的防褐变和澄清处理一.材料与仪器:新鲜芦柑;偏重亚硫酸钠;果胶酶;柠檬酸C6H8O7〃H2O;碳酸氢钠NaHCO3;JYZ-A560榨汁机;PL-203电子天平器等。
二.实验步骤:选取个头饱满,色泽均一的芦柑,剥开,分离果皮、肉、瓤,除籽、榨汁,向果汁中添加适量偏重亚硫酸钠静臵1h,然后再分别用8、16、32层纱布过滤。
三.实验方案:(1)研究不同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对芦柑汁褐变程度的影响,得出最适的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
课程学号姓名分数(2)分别研究果胶酶添加量、pH、温度、时间对芦柑汁澄清效果的影响,优化果胶酶的作用条件。
四.测定方法:(1)果汁澄清度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2)果汁可溶性固形含量(%)的测定采用折光法(3)果汁中果胶物质的定性检测采用酒精法(4)pH的调定实验4 芦柑果酒发酵条件探讨一.实验材料与试剂:新鲜芦柑;酿酒高活性干酵母;白砂糖;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碳酸氢钠;柠檬酸C6H8O7〃H2O;果胶酶。
二.实验仪器:JYZ-A560榨汁机;烧杯;玻璃棒;纱布;PL-203电子天平;HH-4数显恒温水浴锅;温度计;量筒;广口瓶;液封管等。
三.测定方法:温度计;pH测定:pH计;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手持糖量计。
关于果醋及果酒的制作过程研究报告第一篇:关于果醋及果酒的制作过程研究报告关于果醋及果酒的制作过程研究报告—研究背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生物学习后,我们在学习细胞结构是接触到了酵母菌。
在知道酵母菌能制作果酒后,我们对于制作果酒的过程十分好奇。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了解了这一过程,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了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学会制作果酒与果醋并掌握其原理。
—实验器材新鲜水果苹果、葡萄、梨等白糖酵母液白醋水果刀榨汁机矿泉水瓶或者是罐头瓶注射器纱布记号笔等—实验步骤1、选取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称量冲洗除去腐烂、坏死部位及其枝梗榨汁2、将果汁转至容器瓶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按每一千克水果中加入大约100ml的酵母液的比例往容器中加入酵母液并迅速盖好瓶盖果酒的制作榨取的汁液与白醋以1:1的比例混合并用2~3层纱布盖住瓶口果醋的制作3、果酒放在室温下即可果醋放在32℃左右恒温培养箱中以保持发酵菌的最适发酵温度4、定期观察果酒与果醋瓶中颜色是否出现气泡等情况的变化并记录下来果酒的瓶每天定时排放气体以免产生的气体过多将瓶涨破5、大约10天左右即可品尝果酒与果醋从色泽酒味果香味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与讨论同时对果酒中酒精浓度进行检测——实验结果1、我们组的果酒与果醋做得都挺成功的果酒的味道很浓其中未榨汁的梨酒的酒味最浓喝了两三口后脑袋就有了发热的感觉果醋的醋香味也很好品尝了的组员描述到有苹果的芳香醋的酵香还有悦目的色泽2、有一瓶果酒中由于加入的白糖过多导致果酒中有很浓的甜味—实验分析1、酒精浓度的高低受加入酵母液的多少加入糖的多少水果本身的含糖量发酵条件的控制及发酵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而果酒的香味则跟水果的种类、水果的新鲜程度有关3、有一个装苹果汁的瓶盖不是很固定产生的气体能将瓶盖崩开因此效果不是太好因为崩开后有氧气进入影响发酵第二篇:《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说课教案一、说设计思路选修1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
果酒的制作实验教学设计及实验报告一、实践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 1 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课题 1 内容。
其中果酒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发酵饮品,制作所需材料多种多样,同时成本也不高,制作并不需要特殊的实验用具或器材,可操作性强,且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学生在必修 1 中已经学习了,因此只要明确实验原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能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
2、学情分析生物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和动手操作有浓厚的兴趣。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敢于大胆尝试。
传统的酒文化和果酒的保健养颜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制作果酒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说出果酒制作所需的菌种。
(2)说明果酒制作的原理。
(3)写出果酒制作的实验流程,并分析影响发酵的因素。
2、能力目标(1)根据果酒制作原理,设计果酒制作的实验操作过程。
(2)参与制作果酒的过程,分析评价发酵的结果,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学习相关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结合教学条件,采用课上课下即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即课前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自学本课题内容;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建议及参考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评,组间口头交流,确定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相关评价及建议;课下学生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观察记录;中期汇报成果,学生之间对中期成果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对学生能否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否就问题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能否并实事求是记录观察的现象等进行评价;对实验后期工作提出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继续完成实验,最终进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并进行最终的适度评价。
四、实践活动过程1、活动前准备学生自学本节内容;收集有关果酒及家乡葡萄酒制作的相关资料。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果醋的酿造原理,研究果醋的酿造过程,了解如何控制果醋的品质和口感,并掌握果醋酿造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 水果(如苹果、葡萄、梨等)- 砂糖- 醋酸菌- 清水- 滤纸- 温度计- 玻璃瓶- 玻璃棒- 酒精灯- 消毒剂2. 实验试剂:- 硫酸铜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盐酸- 碘液三、实验器材1. 实验器材:- 玻璃瓶(500ml、1000ml)- 三角瓶(100ml)- 烧杯(250ml、500ml)- 玻璃棒- 滤纸- 温度计- 砂糖- 醋酸菌- 消毒剂四、实验原理果醋酿造是一种利用醋酸菌将含糖物质转化为醋酸的过程。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水果榨汁,加入砂糖和醋酸菌,然后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醋酸,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其他风味物质。
五、实验步骤1. 水果处理:- 将水果洗净,去皮,去核。
- 将水果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果汁。
2. 果汁调配:- 将果汁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砂糖,搅拌均匀。
- 用滤纸过滤果汁,去除杂质。
3. 接种醋酸菌:- 将醋酸菌用无菌水稀释后,加入果汁中。
4. 发酵:- 将果汁装入玻璃瓶中,密封瓶口。
- 将玻璃瓶放入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25-30℃)进行发酵。
5. 观察与检测:- 定期观察果汁的变化,如颜色、气味等。
- 使用酸度计检测果汁的酸度。
6. 离心分离:- 将发酵好的果汁倒入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得到醋酸。
7. 调整酸度:- 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酸度调节剂(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
8. 包装与储存:- 将醋酸装入瓶中,密封瓶口,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发酵过程中,果汁颜色逐渐变深,产生酸味。
- 使用酸度计检测,果汁酸度逐渐升高。
2. 结果分析:- 果汁中的糖分在醋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醋酸,使果汁酸度升高。
- 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产生风味物质,使果汁具有独特的酸味。
果酒与果醋制作实验报告2页实验一:果酒制作一、实验目的1、理解果酒的制作原理;2、掌握果酒的基本制作流程及技巧;3、探究果酒的裸眼识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酒的制作原理是将果汁或果肉加糖发酵,利用酵母等微生物代谢果糖、葡萄糖等单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三、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水果(草莓、橙子、苹果等)、酵母、糖。
2、清洗水果,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3、将制作容器清洗干净,加入适量糖和水果块,搅拌均匀。
5、用保鲜膜封口,放置于温暖通风的地方,约7-10天后即可获得果酒。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制作出的果酒颜色各异、清新自然,口感酸甜适中,有些许的酸味和酒香味。
裸眼识别方法:果酒颜色如红葡萄酒一般,具有酸味和酒香味。
五、实验总结果酒是一种口感醇厚、营养丰富的饮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认识果酒的制作原理,掌握了果酒的基本制作流程及技巧,并且探究出了果酒裸眼识别方法。
果酒的制作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果醋的制作原理是将水果制作成果酱或纯果汁,再利用大肠杆菌在含糖液体中的酒精发酵氧化过程,产生乙酸而形成的。
4、用棉布将制作容器口覆盖,放置于温暖通风的地方,观察果醋状态。
5、经过约7-10天时间,闻到酸味和品尝感觉到有酸味即可得到果醋。
制作出的果醋呈淡黄色或淡红色,具有酸味和果香味。
酸度指标约为4.2,口感适中。
酸度检测方法:取一定量的果醋样品,加入少量酸度指示剂(例如苯酚红),颜色变化可知道酸度等级。
掌握果醋的制作流程及技巧,能够快速、简单地制作出具有酸味和果香味的果醋。
此外,我们还探究出了果醋的酸度检测方法,有助于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及时了解果醋的质量。
制作果醋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餐桌,还能够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果酒与果醋制作实验报告【1】实验原理: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中,酵母液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的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果酒与果醋,并掌握其原理。
实验器材:新鲜水果苹果、葡萄、梨等,白糖,酵母液,白醋,水果刀,榨汁机,矿泉水瓶或者是罐头瓶,注射器,纱布,记号笔等实验步骤:1、选取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称量,冲洗,除去腐烂、坏死部位及其枝梗,榨汁;2、将果汁转至容器瓶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按每一千克水果中加入大约100ml的酵母液的比例,往容器中加入酵母液并迅速盖好瓶盖(果酒的制作);榨取的汁液与白醋以1:1的比例混合,并用2~3层纱布盖住瓶口(果醋的制作);3、果酒放在室温下即可,果醋放在32℃左右恒温培养箱中,以保持发酵菌的最适发酵温度;4、定期观察果酒与果醋瓶中颜色,是否出现气泡等情况的变化,并记录下来;果酒的瓶每天定时排放气体,以免产生的气体过多将瓶涨破;5、大约10天左右,即可品尝果酒与果醋,从色泽,酒味,果香味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与讨论,同时对果酒中酒精浓度进行检测;实验结果:1、我们组的果酒与果醋做得都挺成功的,果酒的味道很浓,其中未榨汁的梨酒的酒味最浓,喝了两三口后脑袋就有了发热的感觉;果醋的醋香味也很好,品尝了的组员描述到:有苹果的芳香,醋的酵香还有悦目的色泽;2、有一瓶果酒中,由于加入的白糖过多,导致果酒中有很浓的甜味;实验分析:1、酒精浓度的高低受加入酵母液的多少,加入糖的多少,水果本身的含糖量,发酵条件的控制及发酵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而果酒的香味则跟水果的种类、水果的新鲜程度有关;3、有一个装苹果汁的瓶盖不是很固定,产生的气体能将瓶盖崩开,因此效果不是太好,因为崩开后有氧气进入,影响发酵;。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⑴简述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⑵说出制作果酒、果醋的相关微生物及其代谢特点⑶尝试利用简单装置制作果酒、果醋课前导学(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原理:菌种为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即____ ____发酵。
2.菌种来源:⎩⎨⎧。
:。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3.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细胞的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原来__________内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深红色。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原理:菌种为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_ ______。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
2.菌种来源: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购买。
3.发酵条件:最适合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____________;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再变为醋酸。
另,要根据原料不同,加入不同菌种。
例如,以淀粉为原料时,需加入_______和________以产生_________和__________酶;以二糖和_____为原料时,需加入________。
(三)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流程:挑选葡萄→清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果酒 果醋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1.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物质在 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呈现 。
2.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 作进一步的鉴定。
课题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实验报告,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探究报告小组成员:吴霖东(负责人)、曹烨、陈琼、柯娜、耿朋、梁庭榕、万达高二(8)班指导老师:傅兴晨果醋:实验材料:中等大小的成熟紫皮葡萄细白糖每500g葡萄加40-60g细白糖醋曲或米醋米醋量为葡萄汁液的5%(醋曲按说明加)葡萄果酒的制作方法:一、首先,于25-28度环境中进行前发酵。
1、准备消毒陶罐或广口瓶一只,以深色不透光的为好,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2、葡萄用水冲洗干净,不要用洗涤剂之类的化学物品。
晾干后把手伸进广口瓶里三两粒一起充分捏碎,加盖发酵一天。
3、第二天加一半糖并搅拌均匀,发酵三天后加另一半糖两样搅拌均匀,再行发酵三天。
4、每天一到两次用干净的筷子或勺将上浮的葡萄皮压至液面以下。
5、至此,前发酵结束。
用虹吸管和滤布过滤出葡萄汁液。
二、前发酵结束后于18——25℃度环境中进行后发酵。
1、前发酵结束后将汁液装入避光的玻璃瓶里加盖静置12小时,之后密封进行后发酵。
2、30天后启封,可以发现酒液变澄清,底部有一层沉淀,这是酵母完成历史使命后的“尸体”及杂质,工业上用这层东西做成酵母膏。
3、将上层的清纯酒液同样用虹吸或过滤的方法再提纯一次。
用不透光的酒瓶灌装,然后密封存放半年至酒品成熟。
制醋:于30-35度环境中进行后发酵。
1、以一份葡萄酒加一份晾凉的开水混合均匀,再按说明加入适量醋曲或5%的米醋做引子,装入广口瓶敞盖发酵,上面盖一层纱布防虫。
2、发酵至表面产生一层完整的醋酸菌白膜后再行发酵3-4天。
(我是在22度环境下出膜以后发酵了6天。
) 3、最后过滤出澄清的醋液入锅中火煮至锅边起稀疏小泡时关火,趁热装瓶密封。
果酒的制作过程一.实验目的学会利用葡萄制作果酒,并知其原理二.实验原理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来制作果酒三.材料和用具葡萄,70%酒精,配置好的重铬酸钾溶液,3mol/L的硫酸溶液,试管,试管夹,量筒(5ml)棉球,榨汁机,特制的酒精发酵装置,温度计. 四.制作步骤 1. 材料的选择及处理选用新鲜的葡萄,冲洗,除去枝梗,榨汁。
实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背景知识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一种乙醇饮料,不但口感好,而且富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点经掌握了利用微生物来发酵制酒的技术,民间的家庭时常会自酿一些水果酒来饮用,常见的有葡萄酒、苹果酒、李子酒等。
不同的果酒具有不同的味道和口感,葡萄酒醇厚浓郁,耐人寻味。
果醋是以水果或果品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而成的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酸味调味品。
它兼有水果和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
科学研究发现,果醋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消除疲劳、降低胆固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
本实验将介绍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实验目的1.学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
三、实验原理1.果酒的制作原理传统的葡萄酒酿造工艺采用的是自然发酵,即将葡萄破碎加人相应的容器后,不添加任何菌种,依靠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葡萄浆或分离后的葡萄汁里繁殖,最终发酵成葡萄酒。
因此,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野生型酵母菌起主要作用。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如下:C6H12O6+6O2→ 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进行乙醇发酵,反应式如下:C6H12O6→ 2C2H5OH +2CO2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环境条件是温度。
通常,酵母菌最适繁殖温度为20℃左右,乙醇发酵时的最适温度一般为18 ~25℃。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乙醇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人发酵液中,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生长受到抑制。
2.果醋的制作原理在果醋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醋酸菌起主要作用。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 ~35 ℃。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在环境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
果酒与果醋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中,酵母液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的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果酒与果醋,并掌握其原理。
实验器材:
新鲜水果苹果、葡萄、梨等,白糖,酵母液,白醋,水果刀,榨汁机,矿泉水瓶或者是罐头瓶,注射器,纱布,记号笔等
实验步骤:
1、选取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称量,冲洗,除去腐烂、坏
死部位及其枝梗,榨汁;
2、将果汁转至容器瓶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按每一千克水果中加入大约
100ml的酵母液的比例,往容器中加入酵母液并迅速盖好瓶盖(果酒的制作);榨取的汁液与白醋以1:1的比例混合,并用2~3层纱布盖住瓶口(果醋的制作);
3、果酒放在室温下即可,果醋放在32℃左右恒温培养箱中,以保持发酵
菌的最适发酵温度;
4、定期观察果酒与果醋瓶中颜色,是否出现气泡等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下来;果酒的瓶每天定时排放气体,以免产生的气体过多将瓶涨破;
5、大约10天左右,即可品尝果酒与果醋,从色泽,酒味,果香味等各方
面进行评价与讨论,同时对果酒中酒精浓度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
1、我们组的果酒与果醋做得都挺成功的,果酒的味道很浓,其中未榨汁的梨酒的酒味最浓,喝了两三口后脑袋就有了发热的感觉;果醋的醋香味也很好,品尝了的组员
描述到:有苹果的芳香,醋的酵香还有悦目的色泽;
2、有一瓶果酒中,由于加入的白糖过多,导致果酒中有很浓的甜味;
实验分析:
1、酒精浓度的高低受加入酵母液的多少,加入糖的多少,水果本身的含糖量,发酵条件的控制及发酵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而果酒的香味则跟水果的种类、水果的新鲜程度有关;
3、有一个装苹果汁的瓶盖不是很固定,产生的气体能将瓶盖崩开,因此效果不是太好,因为崩开后有氧气进入,影响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