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细胞膜及其表面(二)
- 格式:ppt
- 大小:22.96 MB
- 文档页数:84
第一、二、三章经典细胞学说1所有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4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以肽键为主键,或有少量二硫键为副键的多肽链。
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三维构象,从而影响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作用。
2在一级结构基础上,氨基酸残基之间借氢键在对应点链接,是蛋白质结构发生折曲。
分为三种类型:α螺旋,β折叠,三股螺旋。
3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行折叠。
蛋白质有的区域为α螺旋或β折叠,其他区域则随机卷曲。
参与维系三级结构的有氢键、酯键、离子键和疏水键。
4由多个亚基借助化学键的作用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
*一二三级结构都是单条多肽链空间结构的变化。
只有一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必须在三维结构水平上才表现出生物活性;由两条或多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必须构成四级结构,才具有活性。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1-10μm 较大,10-100μm细胞壁肽聚糖纤维素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有遗传物质一条没有与组蛋白结合的裸露环装DNA 若干与组蛋白结合的DNA核糖体70S(50+30) 80S(60+40)膜性细胞器间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细胞骨架无有转录与翻译均在细胞质转录在细胞核,翻译在细胞质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细胞膜细胞内膜:除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外,细胞内有许多膜性细胞器(如…),称为细胞内膜,它们共同构成细胞的内膜系统生物膜:细胞内膜+细胞膜+线粒体膜单位膜:“两暗一明”的膜相结构细胞膜的作用1限定细胞范围,维持细胞形状。
2作为屏障,防止胞内物质外漏。
具有高度选择性(半透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维持细胞内环境。
3接受外界信息,进行信息交流,使细胞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应答。
4对细胞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分化癌变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5在进化上,膜的出现是细胞形成的重要阶段。
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单位膜模型:1认为所有的生物膜都具有“两暗一明”结构,其厚度大致是7.5nm。
---------第二篇细胞膜及其表面(第五章~第十一章)一、选择题8.完成细胞膜特定功能的主要成分是A.膜脂双层B.膜蛋白C.细胞外被D.糖脂9.不能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膜的物质是A. O2B. N2C.乙醇D. Na+、K+10.O2或CO2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A.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C.帮助扩散D.主动运输11.不能通过简单扩散透过膜脂双层的物质是A.CO2B.苯C.甘油D.葡萄糖12.Ca2+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A.简单扩散B.被动运输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13.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A.协同运输B.易化扩散C.被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4.肠腔中葡萄糖浓度低时,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C.通道蛋白运输D.伴随运输15.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A.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进行B.形成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C.吸入大量的细胞外液D.胞吞速率比液相胞吞快16.细胞摄入微生物或细胞碎片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A.吞噬作用B.异噬作用C.入胞作用D.吞饮作用17.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A. cAMPB. IP3C. DGD. AC18.能使细胞内cAMP升高的G蛋白是A. GiB. GsC. GpD. Gt19.能结合并活化磷脂酶C,导致PIP2分解,生成IP3和DG的G蛋白是A. G S B .G i C. G P D .G T20.动物细胞中cAMP信使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活化A.蛋白激酶CB.蛋白激酶AC.蛋白激酶KD. Ga2+激酶21.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胞内信使A. cAMPB. cGMPC. DGD. EGFR22.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称为A.细胞膜B.细胞表面C.细胞外被D.细胞外基质23. 微管和微丝大量存在于A.细胞核B.细胞外被C.细胞膜D.胞质溶胶30.构成膜受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磷脂B.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31.参与构成细胞外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磷脂B.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32.细胞膜上能与细胞外的化学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并引起胞内特定反应的结构称为A.膜受体B.通道蛋白C.载体蛋白D.膜抗原33.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属于A.膜受体B.通道蛋白C.载体蛋白D.膜抗原34.细胞对大分子物质及颗粒状物质的转运方式为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C.被动转运D.膜泡运输35.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都属于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C.被动运输D.膜泡运输36.钠钾泵所进行的物质转运属于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C.主动运输D.膜泡运输46.能封闭上皮细胞间隙,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保证组织内环境稳定的细胞连接是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47.膜蛋白的分布是A.相对不对称B.不太对称C.完全对称D.绝对不对称48.生物膜的流动性不受哪一种因素的影响A.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B.胆固醇的含量C.内质网的分布D.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49.下列哪一结构为高脂性膜A.线粒体膜B.高尔基复合体膜C.神经髓鞘D.内质网膜56.配体闸门通道开放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B.Ga2+增多C.膜电位改变D.膜流动性增加57.电压闸门通道开放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B.Ga2+增多C.膜电位改变D.膜流动性增加58.表皮生长因子(EGF)通过下述哪一个信使系统传递信息A. 环磷酸腺苷信号系统B. 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C. 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信号系统D. Ga2+与钙调蛋白59.关于细胞膜上Na+- K+离子泵,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Na+- K+泵具有ATP酶活性B. Na+- K+泵将Na+离子泵入细胞,将K+泵出细胞C. Na+- K+泵的本质是蛋白质D. Na+- K+泵通过反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工作69.PKC在没有被激活时,游离于细胞质中,一旦被激活就成为膜结合蛋白,这种变化依赖于()A、磷脂和Ca2+B、IP3和Ca2+C、DG和Ca2+D、DG和磷脂70.下列通讯系统中,受体可进行自身磷酸化的是()A、鸟苷酸环化酶系统B、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C、腺苷酸环化酶系统D、肌醇磷脂系统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构成膜主体的化学成分是。
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第1-3节)一、填空A-五-1.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A-五-2.生物膜脂在正常生理温度下以液晶态存在,随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可发生状态的改变,这种变化称相变。
A-五-3.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膜脂、膜蛋白、膜糖。
A-五-4.动物细胞连接有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__等几类,其中通讯连接具有细胞通讯作用。
A-五-5.按照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以及膜蛋白存在的位置,可分为膜内在蛋白、膜周边蛋白、脂锚定蛋白三种。
B-五-6.在正常生理温度下,膜脂呈液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中,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小(大或小)。
B-五-7.细胞膜中所含有的主要脂类为磷脂、胆固醇、糖脂,它们都是双亲性分子。
B-五-8. 质膜中磷脂、胆固醇和糖脂等成分是具有双亲性的分子。
C-五-9.真核细胞膜中有四种主要的磷脂分子: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和鞘磷脂。
C-五-10.膜脂的分子运动方式包括:旋转运动、侧向扩散运动、内、外层翻转运动和弯曲运动。
C-五-11.点状桥粒的主要结构包括:①__桥粒斑__;②____钙黏蛋白___;③__中间丝___。
D-五-12.改变溶液温度或离子强度就可以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的膜蛋白是膜周边蛋白,用去垢剂处理才能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的膜蛋白是膜内在蛋白。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A-五-1.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C )。
A 蛋白质和水B 蛋白质和糖类C 蛋白质和脂类D 脂类和糖类A-五-2.膜脂中最多的是( C )。
A 脂肪B 糖脂C 磷脂D 胆固醇?A-五-3. 下列哪种结构不是单位膜( C )。
A 细胞膜B 内质网膜C 细胞外被D 线粒体外膜A-五-4.细胞膜性结构在电镜下都呈现出较为一致的三层结构,即内外两层电子致密层中夹一层疏松层,称为( C )。
A 生物膜B 质膜C 单位膜D 板块模型A-五-5.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哪项有误( D )A 镶嵌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B 含胆固醇C 含糖脂D外周蛋白在外表面A-五-6.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规律是( A )A 极性头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尾部朝向膜的中央B 极性头部朝向膜的外侧,疏水尾部朝向膜的内侧C 极性头部朝向膜的内侧,疏水尾部朝向膜的外侧D 极性头部朝向膜的中央,疏水尾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A-五-7.生物膜是指( D )A 单位膜B 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 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D 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A-五-8.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 A )A 区域化B 合成蛋白质C 运输物质D 合成脂类A-五-9.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 D )A 氢键B 离子键C 疏水键D 非共价键A-五-10.目前得到广泛接受和支持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 C )A 单位膜模型B 片层结构模型C 流动镶嵌模型D 以上都不是A-五-11.由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 C ),能够很好地解释生物膜的分子结构,并获得1972的诺贝尔奖。
细胞生物学重点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E)A. 是细胞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B. 是最大的细胞器C. 是转录的场所D. 是DNA复制的场所E. 以上都是哺乳类动物中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红细胞)、成熟的植物筛管无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核膜 (核孔、核纤层)、染色质、核仁、核基质 2.核定位信号(B) C. Exportin A. 可引导蛋白质出核 D. NESB. 对其连接的蛋白质无特殊要求 E. NLSC. 完成转运后被切除 4.关于蛋白质入核运输机制错误的是(B)D. 与线粒体基因有关 A. 需要ATP供能的主动运输过程E. 与染色体的组装有关 B. 与膜性细胞器之间的运输相同 3.以下哪些组件与蛋白入核有关(ABE) C. 由核膜孔道控制A. Ran-GTP D. 运输过程不切除核定位信号B. Importin E. 运输时保持完全折叠的天然构象 5.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6.蛋白质入核运输的机制与膜性细胞器之间的运输有何不同,7.举例说明转录因子核输入的调控。
8.异染色质是(AB) B. 核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RNA和少量A. 转录不活跃的染色质 DNAB. 螺旋化程度高C. 核仁的形成与核仁组织区有关 C. 均匀分布在核内D. 核仁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D. 有核纤层蛋白支持E. 在有丝分裂间期,核仁消失 E. 以袢环形式伸入核仁内 15.核仁(ABCD)9在分子组成上,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是A. 见于间期的细胞核内 (E) B. 增殖较快的细胞有较大和数目较多的核A. 有无组蛋白仁B. 非组蛋白的种类不一样C. 功能是组装核糖体C. 是否含有稀有碱基D. rRNA的合成位于纤维中心和致密中心D. 碱基数量不同的交界处E. 没有区别 E. 在染色体的组装中其主要作用 10.端粒是(ABCD) 简述核仁的功能A. 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16.细胞核是下列哪种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B. 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 (C)C. 具有细胞“分裂计数器”的作用 A.蛋白质合成 B.有氧呼吸D. 复制需要反转录酶(端粒酶) C.DNA的储存和复制 D. DNA的复制E. 与细胞的衰老无关 17.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通道是11.简述核小体的结构特点 ( C )12.简述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A.胞间连丝 B.外连丝 C.核孔 D.核13.关于核仁的描述,错误的是(E) 膜A. 一个细胞有1个或多个核仁 18.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B )A(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也消失了。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笔记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笔记 1细胞膜和细胞壁1.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1)主要成分: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类。
(2)细胞膜的支(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3)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的是膜蛋白。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5)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细胞外被(糖萼或糖蛋白)起识别作用3、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有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处理温和去掉细胞壁,而不破坏其他结构。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笔记 2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4、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
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
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6、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7、脂类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
)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
)8、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A-五-1、正常情况下,乙醇、甘油等物质都是以(A )方式进出细胞的。
A 简单扩散B 易化扩散C 通道蛋白D 胞吞作用A-五-2、以下物质分子中不能以简单扩散方式透过细胞膜的是( D )。
A H2OB O2C 尿素D 葡萄糖A-五-3、下列关于小分子穿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 一般来说,相对分子量越小,穿膜的速率越快B 一般来说,水溶性越强,穿膜越容易C 带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难以穿膜D 非极性的小分子往往很容易穿膜A-五-4、既能介导主动运输,又能介导被动运输的膜蛋白为( B )。
A 通道蛋白B 载体蛋白C 钠钾泵D 质子泵A-五-5、下列膜泡运输中能够形成由网格蛋白所构成的特殊膜囊泡——有被小泡的是( C )。
A 胞饮作用B 胞吞作用C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D 胞吐作用A-五-6、下列关于钠钾泵的生理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 )。
A 维持细胞外低钠高钾的浓度梯度B 维持膜电位C 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D 为细胞主动运输葡萄糖、氨基酸提供驱动力A-五-7、下列载体蛋白中,介导被动运输的是(B )。
A 葡萄糖载体蛋白B Na+驱动的葡萄糖泵C 钠泵D H+泵A-五-8、海带细胞从比自己浓度低40倍的海水中吸取碘,属于细胞膜的哪种运输方式( B )。
A 简单扩散B 主动运输C 易化扩散D 胞吞作用A-五-9、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属于细胞膜的哪种运输方式(D )。
A 简单扩散B 易化扩散C 易化扩散D 胞吞作用A-五-10、K+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膜到浓度高的一侧,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A )。
A 载体蛋白主动运输B 形成亲水通道主动运输C 形成载体蛋白被动运输D 形成亲水通道被动运输A-五-11、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通过(A )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
A 与钠离子相伴运输B 与钾离子相伴运输C 与钙离子相伴运输D 单运输A-五-12、在下列细胞物质运输方式中,不需要能量的是(A )。
A 胞吞作用B Na+驱动的葡萄糖主动运输C 易化扩散D 钠钾泵A-五-13、下列膜泡运输方式中,对运输的物质具有很强的特异性的是( C )。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名解:细胞学说:①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④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
第二章细胞的起源与进化问答: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特征填空:1.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中干重物质99%以上由C、H、O、N、S、P 6种元素构成,还有少量K、Ca、Mg及微量元素。
2.分子组成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其中小分子物质又分为无机小分子(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小分子(包括单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这两类。
大分子物质包括核酸、蛋白质、脂类、多糖。
3.水,以游离水、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是细胞内生化反应场所。
4.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和pH值,还可以与蛋白质或脂类结合,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合蛋白质(如血红蛋白)或类脂(如磷脂)。
5.细胞的大分子物质多糖、蛋白质、核酸分别是由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聚合而成。
6.蛋白质分子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依次缩合而形成的多肽链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具有一定数目和顺序的氨基酸残基之间以肽键为主键或二硫键为副键连接起来的线性多肽链。
二级结构:就是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借氢键在氨基酸残基之间连接,使多肽链折曲的结构。
分a-螺旋、ß-折叠片层、三股螺旋三种类型。
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氢键、酯键、离子键、疏水键再行折叠。
而四级结构是2条以上呈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借氢键相互形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
8.蛋白质的一二三级结构都是单条多肽链的变化,说明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的功能特性,即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构象才能具有生物活性。
9.蛋白质的主要功能:1.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主要结构成分;2.作为载体,运输物质,传递化学信号;3.参与收缩运动;4.调节免疫防御作用;5.作为酶催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10.核酸是一种遗传物质,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