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60例
- 格式:pdf
- 大小:266.98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60例发表时间:2013-05-06T14:36:10.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回忆王翠玉马兰[导读] 滑膜炎能不能彻底治愈,认为及时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时的功能锻炼,做好日常保健。
回忆1 王翠玉1 马兰2(1抚松县中医院 134300;2吉林市龙潭区中医院 132000)【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360-01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中医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是骨伤科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则易发生慢性滑膜炎症,影响关节功能,成为关节顽疾,我科采用中药辨证内服,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60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膝关节滑膜炎诊断标准[1]确诊,并且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
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9~60岁;病程1个月~2年;双膝32例,单膝28例。
2 治疗方法(1)中药内服: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将其分为瘀血内阻型,寒湿凝聚型,肝肾亏虚型,在治疗上以温补肝脾肾,益气养血止痛为原则,给予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等药物,以通痹汤为基础,随症加减,瘀血明显者加用桃仁、红花、泽兰,寒湿重者加附子、干姜、乌梢蛇、细辛,脾肾阳虚重者加附子、肉桂、巴戟天、补骨脂、申姜。
每日一剂。
(2) 中药熏洗:川断 30g苏木25g 申姜50g 大黄30g 伸筋草15g 泽兰10g 土虫 20g五加皮30g 乳香 20g没药20g 透骨草 30g牛膝 15g木瓜 30g白芥子15g赤芍30g 红花 50g鸡血藤 50g 以上方药用500ml水侵泡1小时,文火煎取汁300ml,二、三煎各加水350ml,文火各煎取汁250ml,三煎药液混合后加温至沸,药液烫人时先熏蒸患侧膝关节,待温度降至皮肤能耐受时再用药液泡洗膝关节,每次熏洗30分钟,每天三次,每次用药1付,10天为一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8例摘要:采用关节内封闭与中药烫熨治疗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8例,经1周至1个月的治疗后,68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18例,显效27例,有效23例,愈显率66.18%,总有效率100%。
关键词: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烫熨疗法;关节内封闭疗法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骨科常见多发病之一。
我科近年来采用关节内封闭与中药烫熨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8例,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观察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16~53岁之间,病程最短4d,最长5个月。
所有病人均有膝部外伤史;临床表现膝部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检查可见膝关节肿胀压痛,伸屈活动受限,关节穿刺检查急性期为血性液体,慢性期为淡黄色透明液体;X线膝关节摄片未发现骨质异常。
1.2 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1.2.1 西医治疗采用关节抽液与局部封闭及关节冲洗,如关节疼痛重者,可服消炎止痛类药物以缓解疼痛。
本组68例有13例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68例中有52例行膝关节抽液,另外16例病人行膝关节冲洗;①膝关节抽液与注入药物治疗:对于膝关节积液较多、浮髌试验阳性者,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出积液,并注入1%利多卡因2mL加强的松龙25mg,若1次不能完全控制滑膜渗液,1周后可再重复注射1次;如膝关节热痛而肿,化验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在封闭治疗的同时,可选择适宜的抗菌素关节腔内注射;②膝关节冲洗:采用膝前上外侧入、前下内侧出的小切口,每500mL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配成冲洗液,每次用药量达2000~3000mL,冲洗后加压包扎,一般灌洗1~3次;③基础护理:患膝避免下床行走;急性创伤性滑膜炎2周后下床行走,慢性者3~4周后下床行走。
加压包扎,休息,两天后配合中药烫熨治疗。
所有病人均嘱其行骨四头肌等长收肌及膝关节伸屈锻炼。
【偏方】中医治疗膝关节滑膜炎验方大全膝关节滑膜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因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湿邪乘虚而入客于体内;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湿从内生,久而化热,湿热流注于肌肉、关节,痹阻经络,气血失和所致。
方一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主治】:膝关节滑膜炎,症见膝关节肿胀、膨隆、胀痛,屈膝困难,关节穿刺为黄色粘液,膝关节表面无红肿病灶等【方药】:桂枝12g,赤芍药10g,盐知母10g, 去节麻黄6g,附子30g(另包先煎30min),焦白术10g,防风10g,露蜂房15g,防己15g,甘草6g,生姜1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编按】:方中用桂枝、麻黄、附子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白术、防风祛湿宣痹;赤芍行瘀,生姜止呕,更以知母滋阴清热退肿为佐;再加露蜂房祛风止痛、防己祛风渗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祛风逐湿,散寒止痛,兼能行瘀清热。
60例患者,治愈48例,占80%,其中1个疗程治愈18例,2个疗程治愈20例, 3个疗程治愈10例;好转10例,占16%;无效2例,占3.3%。
方二五苓舒筋汤加味结合药物外敷【主治】:膝关节滑膜炎【方药】: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赤芍9g,桂枝6g,木瓜12g,赤小豆12g,当归12g,丹参12g,牛膝12g。
【加减】:若属于寒湿凝聚型加制附片6g,片姜黄6g和独活9g;若属于损伤瘀血型,加乳香9g,没药9g和红花6g;若属于肝肾不足型,则加鹿角胶9 g,杜仲9g和黄芪12g;若属于湿热下注型,要加银花藤15g,苦参9g和黄柏9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另外对于外敷药物,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证进行科学的分型,如果患者是病程较短,起病急的外伤型患者,运用木瓜、羌活、独活、紫荆皮、白芷、片姜黄、秦艽、怀牛膝、木瓜、马前子和天花粉以及防风、防己等进行外敷;如果患者的病程比较长,并且反复发作或者属于老年患者,运用生胆南星、薄荷油、川续断、独活、生草乌等药物进行外敷。
运动系统病症中药方——膝关节滑膜炎、滑膜积液效验方
膝关节滑膜炎
1主治;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疼痛,遇寒、劳累后加重。
方;赤小豆30乌蛇25生地茯苓皮赤芍三棱莪术各15丹皮制川乌制草乌寻骨风生甘草各10。
水煎日服一剂。
2主治;膝关节滑膜炎,滑囊积液。
方;熟地川续断各20牛膝鸡血藤各15独活五加皮红花白芷防风制乳香制没药各10。
[同时用川乌草乌五加皮菖蒲白芷小茴香威灵仙花椒桂枝乳香没药各10为未醋拌敷于膝部]
3主治;膝关节滑膜积液。
方;当归白芍川芎苏梗黄芪枳壳乌药陈皮半夏茯苓防风青皮各6槟榔枳实泽泻木香甘草生姜大枣各3日一剂。
方;熟地40熟附子20鹿角胶12肉桂白芥子牛膝各10炮姜5麻黄细辛甘草各5。
日服一剂。
方;薏苡仁30土茯苓槟榔各18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生地牛膝泽兰黄柏丹皮姜黄各9。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60例徐北辰【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中选取120例,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灸熏蒸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应用于膝关节滑膜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9(034)008【总页数】2页(P1181-1182)【关键词】鹤膝风;膝关节滑膜炎;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刺;熏蒸【作者】徐北辰【作者单位】富锦市中医院中医内科黑龙江富锦 156100【正文语种】中文膝关节滑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发病主要是因为膝关节滑膜遭受到慢性劳损或是急性伤害等,进而引发滑膜出现破裂和损伤,造成膝关节腔积液和积血,导致感染[1]。
轻度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会出现活动不方便,严重患者膝关节会出现畸形,甚至因此丧失活动功能,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影响。
临床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有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但西医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且存在较多不良作用[2]。
中医学认为,膝关节滑膜炎属于“鹤膝风”和“痹症”等范畴。
近年来,通过临床上的不断实践,已达到了预期效果。
现本文就我院60例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对其效果做出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0例,并且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
对照组中女25例,男35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45.21±2.37)岁;病程最长为2年,最短为2 d,平均病程(8.34±2.13)个月。
中医治疗膝关节疼痛、积水、滑膜炎证候诊断1.肝肾亏虚证:关节疼痛、肿胀、时轻时重、曲伸不利,或伴关节弹响,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屈伸运动时疼痛加剧;或伴关节变形,筋肉萎缩,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午后潮热。
舌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细涩。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酸痛,或关节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得热痛减,遇寒痛增,活动时疼痛加重;或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或纳食欠佳,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
3.湿热阻络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拒按,局部触之灼热。
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或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大便干结,小便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互结证:曾有外伤史,或痹痛日久,关节刺痛、掣痛,或疼痛较剧,入夜尤甚,痛有定处;或伴肢体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可见瘀色。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
5.气血两虚证:关节酸沉,隐隐作痛,曲伸不利,肢体麻木、四肢乏力;或伴形体虚弱,面色无华,汗出畏寒,时感心悸,纳呆,尿多便溏。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虚而缓。
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杜仲、党参、秦艽、川芎、桂枝、细辛、狗脊、鸡血藤、骨碎补、淫羊藿、生姜、大枣、甘草。
中成药:金乌骨通胶囊、天麻祛风补片、益肾蠲痹丸、壮骨关节丸、尪痹胶囊(片、颗粒)、金天格胶囊、仙灵骨葆片、独活寄生合剂等。
2.寒湿痹阻证治法:散寒除湿,温经活络。
推荐方药:乌头汤合桂枝附子汤加减,附子、黄芪、桂枝、白芍、细辛、川芎、炙麻黄、羌活、秦艽、白术、独活、怀牛膝、生姜、大枣、甘草。
中成药: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附桂骨痛胶囊、通痹片、骨龙胶囊、寒湿痹颗粒(胶囊、片)、疏风活络胶囊、草乌甲素片、祖师麻片、独一味片、盘龙七片等。
中医治疗滑膜炎方剂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中医治疗滑膜炎通常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选用相应的中草药进行组方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滑膜炎的方剂:1. 活血化瘀方-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 丹参15克- 牛膝10克- 地龙10克- 甘草5克该方剂适用于滑膜炎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2. 祛湿消肿方- 茯苓15克- 泽泻10克- 猪苓10克- 桂枝10克- 羌活10克- 防风10克- 秦艽10克- 桑枝15克适用于滑膜炎患者伴有湿热内蕴,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活动不便等症状,具有祛湿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
3. 补肝肾强筋骨方- 熟地黄15克- 杜仲10克- 牛膝10克- 桑寄生10克- 续断10克- 枸杞子10克- 菟丝子10克- 甘草5克适用于滑膜炎患者肝肾不足,表现为腰膝酸软、关节无力等症状,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4. 温经散寒方-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甘草5克- 细辛3克- 干姜5克- 附子10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适用于滑膜炎患者感受寒邪,表现为关节冷痛、遇寒加重等症状,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5. 清热解毒方- 金银花15克- 连翘10克- 黄芩10克- 黄连5克- 板蓝根15克- 蒲公英15克- 地丁10克- 甘草5克适用于滑膜炎患者因感染引起的炎症,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在使用上述方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质,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受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老中医治疗滑膜炎验方
芪萆通络汤
组成:黄芪30克、萆薢15克、当归15克、姜黄12克、丹皮10克、海桐皮10克、
秦艽12克、川断15克、桑寄生12克、牛膝12克、柴胡10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膝关节滑膜炎
外敷方:
赤芍10克、红花10克、干姜20克、杜仲20克、牛膝20克、川断20克、五加皮20克、川乌10克、草乌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狗脊20克、木瓜20克、土元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桂枝20克、细辛10克、川芎30克、天麻10克、冰片5克、血竭5克共为细末
用法用量:根据患者局部肿胀的范围,每次取药粉50-100克,用黄酒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外覆塑料薄膜,并用绷带固定。
隔日一次,每次2-5个小时,用药后有灼热痛感,不能耐受者可缩短用药时间。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膝关节滑膜炎60例福建省安溪县河滨西路12号义安堂诊所(362400) 陈敬坚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炎 桂枝芍药知母汤 笔者自1990~1996年,运用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露蜂房、防己治疗膝关节(积液)滑膜炎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22~80岁;发病原因:急性挫伤10例,暴力打击8例,关节附近骨折所致6例,外科手术后所致6例;有劳损史12例,老人膝关节骨质乏钙退化型8例。
1.2 诊断标准 60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外伤史或劳损史。
②多发于年老、体胖者。
③膝关节肿胀、膨隆、胀痛,屈膝困难。
④浮髌试验阳性。
⑤关节穿刺为黄色粘液,膝关节表面无红肿病灶。
2 治疗方法方药:桂枝12g,赤芍药10g,盐知母10g, (去节)麻黄6g,附子30g(另包先煎30min),焦白术10g,防风10g,露蜂房15g,防己15g,甘草6g,生姜15g。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浮髌试验阴性,无复发;好转:膝关节肿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并且肌肉萎缩或关节强硬。
3.2 治疗结果 60例患者,治愈48例,占80%,其中1个疗程治愈18例,2个疗程治愈20例,3个疗程治愈10例;好转10例,占16%;无效2例,占3.3%。
4 讨论4.1 膝关节(积液)滑膜炎是因为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属无菌性炎症性病变,临床上有急慢性之分。
其发病机理:急性炎症多因暴力撞击、扭伤、挫伤及关节附近骨折手术而致;慢性炎症多因创伤性滑膜炎失治、误治而成;或老人膝关节骨质疏松退化慢性劳损而致。
由于膝关节受损,膝关节滑膜充血、渗出水肿,在膝关节内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压力增大,阻碍淋巴循环,由于大量的积液堆积,使关节液由碱性变成酸性而产生疼痛。
中医治膝关节滑膜炎
中医治膝关节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常伴有程度不同的膝关节腔积液,属中医痹证范畴。
多由外伤、劳累或慢性劳损,加之居处潮湿,涉水冒雨,以致寒湿或湿热乘虚侵袭,注入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成。
临床多采取穿刺抽液、理疗等,但效果欠佳,很多病例抽液后数日又复发;反复穿刺,易继发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采用中药治疗,疗效尤为显著。
药用:当归、羌活、川乌、云苓、川牛膝各9克,苍术、白术、甘草各6克,豨莶草15克,茵陈9~30克,黄芩6~15克,车前子5克。
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服药期间注意休息,尽量减轻膝关节负荷。
疼痛解除较积液慢,可在积液消除后,加重活血化淤药物,即川芎12克,乳香、没药各6克。
此乃治本之法,且安全易于接受,疗效显著。
药物中当归、川牛膝活血化淤;羌活、川乌、豨莶草温经通络,祛湿止痛;苍术、白术、云苓、车前子健脾利湿,使湿邪从下而解;茵陈、黄芩清热利湿;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用,活血通络,利湿消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204例【关键词】膝关节膝关节滑膜炎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也是膝关节外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发病后患者非常痛,行走不便。
老年人发病一般都是由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增生性关节炎,发病缓慢,早期表现为关节疼痛和发僵,开始活动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晚期疼痛持续并可出现活动受限,关节积液和关节内游离体,但关节强直较少见。
发病一般均由于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
另一种是由于膝关节外伤所致,大多是中年或青壮年患者外伤后滑膜血管扩张,血细胞及血浆外渗,同时由于滑膜细胞活跃而产生粘液素,故渗液中检查有血细胞粘液素及纤维素等,关节逐渐发生肿胀,膝关节屈膝活动受限,膝关节张力较大,当关节液体超过20ml以上时,髌骨有漂浮感,一般膝关节X线摄片,骨质无异常,关节穿刺液为淡粉红色液体,个别关节内有绞索感。
无论是老年性退行性变引起的还是外伤造成的,两种情况发病机制虽然不同,但外伤因素都是主要原因,又都具有共同性,是由于膝关节的内环境受到破坏,关节内环境被破坏失去平衡所致。
治疗有许多种方法,无论是西医药物或手术治疗,还是中医药治疗都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
笔者于2000年以十收治膝关节滑膜炎患者204例,其中50例采用西医药物或手术治疗。
另154例采用中医中药内外治法治疗,现分述如下:利用西医治疗方法:一是采用休息、制动。
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因膝关节滑膜肿胀渗出而引起疼痛,活动受限,适当制动休息,减少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有利于消除炎症,减轻疼痛,减少关节软骨面的磨损,利于恢复;二是非甾体药物治疗。
此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而有一定效果,但为治标的方法。
且此类药物有一定毒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三是利用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可起到保护软骨营养和润滑软骨的作用,对软骨损伤的早期病例有一定效果,但为有损伤性操作,且治疗周期长,费用大。
其它理疗,激素也有一定效果。
总之,治疗是一个复杂过程,须多种方法共同使用才能有一定效果。
中医治疗滑膜炎方剂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滑膜炎方剂*二、滑膜炎康复后怎么保健*三、滑膜炎适合做什么运动中医治疗滑膜炎方剂1、中医治疗滑膜炎方剂治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气滞血瘀)方处方:秦艽、川芎、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各9克,当归尾5克,桃仁、红花各6克,甘草3克。
加减:年老体弱者去没药、五灵脂,重用当归尾15克,加杜仲、补骨脂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治膝关节慢性滑膜炎(脾虚湿滞)方处方:威灵仙、鸡血藤、薏苡仁、炒白术、汉防已各10克,木瓜、炒苍术、牛膝、五加皮各6克,茯苓皮、生姜皮各5克,生甘草4克。
加减:挟热者,加盐黄柏、仙鹤草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治膝关节慢性滑膜炎(肝肾亏虚)方处方:龟版、丹参各15克,当归、黄柏、知母各10克,鹿角胶12克,土鳖虫6克,枸杞子、仙茅、淫羊藿、巴戟天各8克。
加减:腰痛明显者加杜仲、威灵仙各9克;脾虚者加党参、炒白术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导致滑膜炎的原因潮湿环境。
肘、膝等关节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低,怕凉、怕湿,如果关节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地方或者突然受凉水刺激容易引起关节发炎,导致滑膜炎。
关节损伤。
关节扭伤、骨折或者长时间机械性运动以后,滑膜产生大量渗出液,严重者关节积液呈血性,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滑膜肥厚、关节内粘连和软骨变性。
如果反复损伤滑膜反应即可转为慢性,表现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这些现象均为非特异性滑膜反应。
承重过大。
像一些搬运工作,容易增加关节的负担,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加剧,会引发滑膜炎症。
当然体重过重也会导致关节滑膜炎。
感染。
其中常见的是滑膜结核,一般讲,滑膜内血管丰富,血液循环良好,对细菌抵抗力较强,但在感染结核菌的情况下,病情进展较缓慢,其症状表现时好时坏,一定要积极治疗。
3、滑膜炎中药外敷方有哪些当归、丹参、乳香、牛膝、元胡、鸡血藤等十几味名贵中药材炮制而成通膜消痛膏,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消肿生肌、修复滑膜之效,从舒筋活络根本入手,可以有效治愈各类滑膜炎。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中西医治疗概况膝关节作为人体常用的大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常常表现为膝关节的肿痛、积液、关节活动困难,甚至出现膝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的后果。
目前临床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中医常用内治法、外治法、内外结合治法、针灸及综合疗法等。
西医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激素类药物、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
现将两种方法做一综述,以期根据两者的优势和弊端,努力探索一种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成本少,疗效长久的中西医结合治法。
标签:滑膜炎;膝关节;中西医;综述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膝关节受创伤后出现的以膝关节肿痛、积液、活动受限为主症的滑膜组织病变[1]。
中医学将“创伤性滑膜炎”归属于“痹症”的范畴。
《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金匮要略》记载“血不利则为水……”,可见外伤致瘀血停滞是其关键致病因素。
因急性损伤,经脉阻滞,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滞,水湿停聚滞留关节而成[2]。
经多年临床验证,中医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治疗上以活血通络、利水祛湿为基本原则,使气滞得散,血瘀得祛,津液得布,湿滞得化而诸症悉除[3],人体脏腑经络得以平衡。
西医认为[1]本病常常是由于患者膝盖骨急性或慢性损伤,长期过度使用膝关节及膝关节部位手术等因素刺激了膝关节腔内的滑膜组织,导致膝关节腔滑膜组织充血、水肿、有渗出物等,重者甚至出血、大量积液,膝关节出现肿胀、疼痛、膝关节屈曲不利,甚至丧失功能等症状,治疗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口服,药物注射及手术等方法。
笔者总结归纳近几年中西医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具体治疗方法,以飨同道。
该文文献主要从近10年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直接检索,关键词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医治法、西医治法。
1 中医治疗1.1 中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临床上根据分期再辨证施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王战朝等[4]采用活血化瘀、除湿利水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120例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中药内外合治膝关节慢性滑膜炎69例疗效观察标签:膝关节慢性滑膜炎;中药;内外合治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及肥胖女性。
笔者自2001年1月~2007年2月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6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9例均为关节损伤而引起的非感染性滑膜炎,其中男28例,女41例;年龄31~85岁,平均51.2岁;合并骨质增生46例;病程最短8天,最长3个月。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均有外伤史,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查:可见膝关节压痛明显,浮髌试验(十),关节穿刺为淡黄色或深黄色液。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膝关节滑膜炎。
1.3辨证分型1.3.1寒湿痹阻型(29例)膝关节局部畏寒,冷痛重着,皮色不红,皮温不热,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质黯淡,苔白腻,脉弦滑。
1.3.2湿热痹阻型(25例)膝关节疼痛,痛如针刺,患处漫肿,皮温灼热,肤色暗红,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1.3.3肝肾不足型(15例)疼痛时间长,游走性痛,膝关节内外侧广泛性压痛,进行性反复肿胀,按之如棉絮,肌肉萎缩,髌骨触及有磨沙感,舌质淡暗,苔薄,脉弦沉细。
2治疗方法2.1内服寒湿痹阻型治宜祛风化湿、温经散寒,方用乌头汤加减,药用桂枝10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15g,秦艽10g,威灵仙15g,姜黄10g,防己10g,当归20g,制附子10g,羌独活各10g;湿热痹阻型治宜清热除湿、活血止痛,方用加味四妙汤加减,药用苍术15g,白术15g,生黄柏10g,生薏仁15g,川牛膝10g,萆薜12g,独活12,茯苓10g,三棱10g,赤芍10g,白芥子10g,白芷10g,防风10g,防己10g,金银花10g;肝肾不足型治宜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用自拟补肾活血方加减,药用杜仲20g,补骨脂20g,骨碎补20g,血竭10g,熟地30g,牛膝10g,黄芪30g,续断10g,当归10g。
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60例
发表时间:2013-05-06T14:36:10.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回忆王翠玉马兰[导读] 滑膜炎能不能彻底治愈,认为及时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时的功能锻炼,做好日常保健。
回忆1 王翠玉1 马兰2
(1抚松县中医院 134300;2吉林市龙潭区中医院 132000)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360-01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中医治疗
膝关节滑膜炎是骨伤科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则易发生慢性滑膜炎症,影响关节功能,成为关节顽疾,我科采用中药辨证内服,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60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膝关节滑膜炎诊断标准[1]确诊,并且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
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9~60岁;病程1个月~2年;双膝32例,单膝28例。
2 治疗方法
(1)中药内服: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将其分为瘀血内阻型,寒湿凝聚型,肝肾亏虚型,在治疗上以温补肝脾肾,益气养血止痛为原则,给予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等药物,以通痹汤为基础,随症加减,瘀血明显者加用桃仁、红花、泽兰,寒湿重者加附子、干姜、乌梢蛇、细辛,脾肾阳虚重者加附子、肉桂、巴戟天、补骨脂、申姜。
每日一剂。
(2) 中药熏洗:
川断 30g苏木25g 申姜50g 大黄30g 伸筋草15g 泽兰10g 土虫 20g五加皮30g 乳香 20g没药20g 透骨草 30g牛膝 15g木瓜 30g白芥子15g赤芍30g 红花 50g鸡血藤 50g 以上方药用500ml水侵泡1小时,文火煎取汁300ml,二、三煎各加水350ml,文火各煎取汁250ml,三煎药液混合后加温至沸,药液烫人时先熏蒸患侧膝关节,待温度降至皮肤能耐受时再用药液泡洗膝关节,每次熏洗30分钟,每天三次,每次用药1付,10天为一疗程。
3 固定与练功方法
(1) 滑膜炎早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弹力绷带加压。
(2) 治疗期间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锻炼,患者仰卧,在患肢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股四头肌用力收缩和舒张,重复练习20次。
(3)后期应加强膝关节的屈伸锻炼,这对消除关节积液,防止股四头肌萎缩,预防滑膜炎反复发作,恢复膝关节伸屈功能,有着积极作用,或患者仰卧,患肢单腿尽力屈膝屈髋,然后缓缓伸直重复10-20次,或患者仰卧,患肢直腿抬离床面30cm,持续30秒,放回床面休息片刻,反复10次。
4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肿胀、疼痛消除,ESR复常,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显效:肿胀、疼痛明显减轻,ESR明显下降,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能从事一般活动;(3)好转:关节肿胀、疼痛减轻,ESR下降,关节功能轻度受限;(4)无效: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及ESR无明显改善。
5 治疗结果
痊愈20例(33.3%),显效28例(46.7%),好转6例(10%),无效6例(10%);总有效率90%。
6 讨论
膝关节滑膜炎它是指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时,引起滑膜损伤或破裂,导致膝关节腔内积血或积液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反疾患,属中医“痹证”、“鹤膝风”等范围,多因体虚风寒湿邪阻络或劳损所致,病机以湿、瘀(痰)、虚为特点,其中湿邪是关键,湿属阴寒,郁久化热伤阴,或聚而生痰、痰瘀互结,致病程缠绵难愈。
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肾主骨,肾气充,肝血旺,方能骨肾筋强,而肾精不足,肝血亏损,则骨髓失其充养,筋脉濡养不足,表现骨骼脆弱或异常增生,筋纵弛缓,风寒湿邪侵于骨关节,久之形成增生退变,人到中年,长期操劳和姿势性损伤造成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功能障碍。
中医在辨证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红花、赤芍、鸡血藤、泽兰活血通络,木瓜、透骨草、伸筋草祛风散寒,川断、申姜滋补肝肾,乳香、没药、大黄、白芥子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滑囊内液体吸收,使之重归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达到消除滑囊内滑膜炎症而痊愈的目的。
滑膜炎能不能彻底治愈,认为及时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时的功能锻炼,做好日常保健,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