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折纸船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音乐优质课教案《折纸船》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第二课折纸船教学目标:1.能用热情轻巧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情感。
2.明白正确的唱歌姿势,培育良好的歌唱适应。
3.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声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辨其音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情感的体验教学预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法:引导法、示范法学法:观观点、演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引发爱好(1)找台湾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台湾的位置,观看其形状,量一量与大陆的距离;找出一些台湾的闻名山水、地名。
(2)谈台湾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台湾,说说其风土人情与富裕的物产。
后教师综合。
(3)听相关音乐播放《鼓浪屿之波》,让学生体会几十年来大陆与台湾人民不绝的想念之情。
二、新歌教学一、发声练习引发情感。
师:“同窗们说的真好,台湾和咱们一水相隔,就让风姐姐捎去咱们的美好祝愿吧!”课件出示发声练习曲《风儿的歌》(1)学生完整听赏《风儿的歌》,感受风儿是如何吹的?(轻轻吹)(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体验“u”的发声方式。
(3)学生轻声练唱。
(4)学生创编演唱,卡侬形式的二声部合唱。
用最美的声音,唱出期盼的心情,让风姐姐捎去台湾。
例 1=C 2/41 3 5 6 | 5 —|6 5 4 3 |2 —|1—|6—| i —|5 —|风儿轻轻吹,唱着快乐歌。
lu lu 1u 1u台湾小朋友,早日归来吧! lu lu lu lui 6 1 6| i 5 5 5|6 4 3 2|1—│┃hu1u 1u1u hu1u 1u 1u hu 1u 1u 1u 1u2尝试体验——情感激发师:同窗们,台湾小朋友听到你们的祝愿,超级想到祖国来看看让咱们折只小船去接他们!语言过渡,揭露课题:《折纸船》一、聆听歌曲,感受情感。
(1)教师边折纸船,边演唱歌曲,使学生初步领略歌曲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优质教案《折纸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纸艺》,详细内容为学习折纸船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折纸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折纸船的制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折纸船的折叠技巧,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想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折纸船样品、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小船的旅行》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小船的构造和特点。
2. 折纸船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演示折纸船的制作过程,边讲解边示范,让幼儿了解折纸船的基本步骤。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个折纸船的例题,详细讲解折叠技巧,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按照讲解的步骤和方法,动手制作折纸船。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创意发挥(10分钟)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为折纸船添加装饰,如用画笔、颜料为小船描绘美丽的图案。
6.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折纸船》2. 内容:折纸船的基本步骤折纸船装饰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折纸船,并为其添加装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折纸船的基本技巧,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在折叠过程中存在困难,需要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折纸船的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2. 开展“小船的旅行”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小船文化,拓展视野。
23 纸船和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重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2.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纸船和风筝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筝、鼠”等12个生字,会写“折、扎、抓、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不出声地默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班上来了两位可爱的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吧!(课件出示松鼠和小熊的图片)2.瞧,他们是活泼可爱的松鼠和憨态可掬的小熊,让我们亲切地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叫松鼠的名字的时候,特别提醒大家“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
3.松鼠和小熊都爱做手工,看:松鼠会——折纸船,小熊会——扎风筝。
(1)读词语:折纸船、扎风筝。
(2)说说读这2个词语时,需要特别提醒大家什么。
“折、纸、船、筝”都是翘舌音,“风筝”的“筝”读轻声,“扎”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到底读什么,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看写字表上的注音。
4.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的主角就是松鼠和小熊,故事跟纸船、风筝有关,故事就叫《纸船和风筝》。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这篇课文跟前面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现本文全篇没有注音)2.挑战阅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时,该怎么办?(大家共同探讨办法:猜读、查工具书、请教同学或老师……)(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同桌之间互相教读。
(2)检查自读情况。
第一课老师你好教学目标:1、在听赏《走过老师的窗前》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表现歌曲的情绪,能选择合适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
教学准备:各种乐器,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入学教育二、师生相互介绍认识三、音乐课堂常规训练,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四、节奏训练,碰铃和三角铁:×---×-×-响板:×××××××××××手铃:×××××××-沙锤:×××××××××××第二课时一、听赏歌曲《走过老师的窗前》1、边听《走过老师的窗前》的音乐边拍手。
2、“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等等。
3、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1)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老师”。
(2)欣赏乐曲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好在哪?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3)引导学生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师。
”(4)欣赏乐曲第二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
(5)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小声地唱。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5、写祝福语献给老师,去向自己班的老师和别的班的老师祝贺第三课时一、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1、聆听歌曲2、练习伴奏(1)出示三角铁、碰铃、响板、沙球、铃鼓等乐器的节奏伴奏谱,让学生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先用拍手等动作代替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
中班课程教案PPT折纸船教案名称:中班课程教案PPT折纸船课程目标:1. 学习折纸船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程准备:1. 彩色纸张2. 剪刀3. 胶水4. 彩笔课程内容:1. 折纸船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 创意设计船的外观和装饰3. 合作完成船的制作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艘漂亮的折纸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引导幼儿讨论折纸船的用途和特点。
二、学习折纸船的基本步骤和技巧1. 教师示范折纸船的基本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要点。
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折纸船,教师个别指导。
3. 幼儿互相交流折纸船的制作心得。
三、创意设计船的外观和装饰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船的外观和装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2. 幼儿使用彩笔和胶水进行船的外观和装饰设计。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
四、合作完成船的制作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合作完成一艘折纸船的制作,每个幼儿负责一个部分。
3. 教师协助幼儿完成船的制作,并引导幼儿互相合作。
五、展示和分享1. 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折纸船,并介绍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2. 幼儿互相评价和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课程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回顾幼儿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幼儿继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制作更多的折纸作品。
注意事项:1. 教师在示范折纸船的基本步骤时,要注意语言的清晰和简洁,以便幼儿能够理解和跟随。
2. 在幼儿进行折纸船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个别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鼓励幼儿互相帮助。
3. 在创意设计船的外观和装饰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在合作完成船的制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案名称:中班课程教案PPT折纸飞机课程目标:1. 学习折纸飞机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3 纸船和风筝(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筝、鼠”等12 个生字,会写“折、张”等8 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 个词语。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3. 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4. 在朗读和想象中体会“漂哇漂、飘哇飘”的作用。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筝、鼠”等12 个生字,会写“折、张、祝”3 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 个词语。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辨析“漂”与“飘”并能准确运用。
4. 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出示图片,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
导入:同学们,你们从课本的插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呢?(小熊、松鼠、小溪、风筝、纸船)大家说得真棒,图中的小熊和松鼠本来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可是,这对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些小矛盾,后来他们又是如何和好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板书:纸船和风筝)【设计意图】先图片导入,再过渡到课文的教学中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初读课文,尝试猜读1. 学生初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
2. 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筝、鼠”,前鼻音“愿”,后鼻音“幸”等。
(2)识记生字:形声字结构识记:“筝、漂”形旁分别是“、氵”,声旁分别是“争、票”。
观察汉字演变过程图识记:“鼠、取”。
形近字辨析识记:“漂—飘”“原—愿”“辛—幸”。
3. 尝试猜读。
松鼠.抓.住祝你幸.福愿.意哭.猜猜加点字的读音并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根据字的特点,猜字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字。
比如“抓”。
第二种,利用插图猜字。
比如“鼠”。
第三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字。
比如“哭、幸”。
第一篇: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认识了生字,老师想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词语。
2、师:词语认识得真不错!那这些词语你会写吗?准备听写,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写。
师:坏人松果句号幸运师:写完的同学同桌交换本子,对照大屏幕,用铅笔互批互判,对的画勾,错的圈出来,不用判分,之后把本子换回来,有错字的同学每个生字写两个。
师:我们来看一看前面两位同学写的生字。
评是否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写得好的奖给一个大笑脸二、学习朗读,用读感情1、朗读第一自然段师:我们不但词语认得好,字也写得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课文读好,是不是?师: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师边叙述一段边粘贴板画。
2、指导朗读第二三两段。
师:他们俩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怎么能成为好朋友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师:其余同学你们来做小评委,听一听他读得好不好?师:指名,他读得你满意吗?你来夸夸他?好在哪儿?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他读得不好,你来帮帮他(如果学生不会评,询问是否读出了小熊高兴的心情)。
再指名师:我听出来了,小熊收到纸船很高兴。
纸船在水里漂呀漂,我们该怎样来读呢?指名读。
齐读。
师:小熊收到纸船很高兴,哪个词写出了小熊的高兴?师:你可真会找词语。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幅插图,小熊都高兴成什么样了?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吗?师:“坏”这个字,平时都表示不好的事情,比如“坏人”“坏蛋”“弄坏了”,可在这里,“乐坏了”却表示高兴得不得了。
高兴得不得了,我们可以说乐坏了,生气得不得了,我们可以说——,今天干了好多活,我们可以说——。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让我感受到小熊高兴得不得了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导朗读四五两段师:二三两个自然段我们读好了,老师相信四五两段你们一定能读好。
2021年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小熊很难过。
他还是每天扎(zā zhā)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
他还是每天折(zhé zhē)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
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用“√”选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扎(zāzhā)折(zhézhē)2.小熊很难过,但是他还是每天________。
松鼠也很难过,但是他还是每天________。
①折纸船②扎风筝3.把松鼠在纸船上写的话用“”画出来。
4.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A.因为他看到一只风筝飞来了。
B.因为小熊愿意跟他和好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夜多美夏夜,静悄悄地,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也睡了□水池里,睡莲闭上了美丽的眼睛。
绿绿的大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
池边的石头上,青蛙呱呱地唱歌。
天上,月亮婆婆笑弯了腰,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
风儿轻轻地吹着。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一闪一闪……夏天的夜晚多美啊!1.照样子,填空。
例:一(只)蜻蜓一(______)飞机一(______)睡莲一(______)星星例:(绿绿)的叶子(________)的叶子(________)的叶子(________)的叶子2.在短文的“□”里加上标点。
3.短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请用“”画出动物,用“﹏﹏﹏”画出植物。
4.夏天的夜晚,作者看到“月亮婆婆笑弯了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听到“青蛙呱呱地唱歌”,多么美好!你在夏天的夜晚,还看到或是听到了什么?学着作者的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
幼儿园折纸《折纸船》教案模板(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教材为《幼儿手工艺术》。
教学内容为折纸船的制作,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船的折叠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折纸船的基本折叠步骤,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快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折纸船的基本折叠方法。
难点:折叠过程中,对角线对折的准确性及船体的美观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折纸船样品、折纸船步骤图、剪刀、胶水、彩笔。
学具:正方形折纸、剪刀、胶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折纸船基本折叠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分步骤讲解折纸船的制作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1)将正方形折纸对角线对折,展开。
(2)将四个角分别折向中心点,形成一个新的正方形。
(3)将新正方形上下两部分分别沿中线向下折。
(4)将左右两部分分别沿中线向内折。
(5)翻转纸张,将船底两侧沿中线向内折。
(6)将船底向上折,形成船舱。
(7)用彩笔在船身上进行装饰。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折叠过程较复杂的步骤,如对角线对折,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按照步骤尝试折叠纸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折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互动交流(5分钟)邀请折叠成功的幼儿分享经验,让其他幼儿学习借鉴。
6. 成果展示(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折纸船》2. 内容:(1)折纸船基本折叠步骤(2)注意事项(3)装饰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漂亮的折纸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在折叠过程中,对角线对折的准确性及船体的美观性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纸船。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彩笔进行创意装饰。
第二课折纸船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2、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3、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声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辩其音色。
教学重点:
1、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
2、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
教学难点:
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声三种人声的特点及表现力。
教学用具:
钢琴、CAI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师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训练
师:你们知道风的声音是怎样的吗?谁来模仿一下?
(1)学发“U”音,要求声音圆润,口型成圆形。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风儿的歌吧。
1=C →D 2/4
1 3 5 6 |5 — | 6 5 4 3 |
2 — |1 — | 6 — |
风儿轻轻吹,唱着快乐歌 LU LU
1 — |5 —| 1 6 6 6 |1 5 5 5 |6 4 3
2 |1— |
LU LU lulululu lulululu lulululu lu
a:微风吹lu —
b:急风吹 lulu lulu
三、新课教学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同学们回去找一找台湾的资料,现在谁愿意上台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台湾呢?
1、说说台湾
2、看台湾:老师综合,简要地介绍有关台湾的知识。
3、师:你们有没有什么话要带给台湾的小朋友呢?你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带给他们呢?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他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的。
CAI:播放歌曲《折纸船》
1、感受歌词,轻声地、有感情地朗诵。
2、听录音轻声地跟唱一遍。
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唱歌谱,找出难点。
4、随琴完整地唱谱
5、随琴演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请同学们上台来表演。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训练
1=C →D 2/4
1 3 5 6 |5 — | 6 5 4 3 |
2 — |1 — | 6 — |
风儿轻轻吹,唱着快乐歌 LU LU
1 — |5 —| 1 6 6 6 |1 5 5 5 |6 4 3
2 |1— |
LU LU lulululu lulululu lulululu lu
2、看一看,哪位同学唱歌的姿势是正确的。
师:同学们,读书、写字都有正确的姿势,咱们唱歌也要有正确的姿势,这样也能唱得好,声音也动听。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你们来说说,哪个小朋友唱歌的姿势是正确的呢?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画,说一说
(2)请同学们自己来做一做正确的唱歌的姿势。
三、复习巩固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折纸船》,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1、复习歌曲《折纸船》
2、用正确的姿势来演唱
四、听赏歌曲《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
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来听几首优美的歌曲好吗?听完之后,我们再思考几个问题。
1、播放《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等歌。
思考:
(1)这些歌都是哪些人唱的?:小朋友、男声唱家、女歌唱家(选择)(2)这些歌的声音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区别?
2、音乐知识
童声是指少年儿童在变声期前的声音。
女声是指成年女子的声音
男声是指成年男子的声音,男声一般比女声低一个八度。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