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培训中心 _通达学院学生信息-2012.11.6
- 格式:xls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6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学院理论物理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周学时专业及年级人数主讲教师备注合计网上讲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284A002 2 2 2 *2 硕士生英语10284A001 4 4 4 网选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0284X002 2 2 24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10284X003 2 2 1 15 高等量子力学0702B0100 5 5 5 与本四合100 李俊多媒体6 群论及其应用C02 4 4 4 150 袁仁宽多媒体7 低维凝聚态物理X03 3 3 3 80 熊诗杰董锦明多媒体8 高等统计物理C01 3 3 3 60 肖明文多媒体9 软物质物理D27 3 3 3 与本四合50 马余强多媒体10 固体物理实验方法C03 4 4 4 60 张世远朱劲松王智河朱健民与任课老师联系11 量子场论C03 4 4 4 孙为民12 高能性计算 2 2 2 与本四合20 盛乐标星期节次一二三四五1高等量子力学(单)教学楼201 软物质物理馆1 10523 低维凝聚态物理(单)馆2306 群论及其应用馆3201软物质物理(单)馆1 1054 5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馆3103 高能性计算教学楼206低维凝聚态物理馆12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馆3103群论及其应用馆320167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教222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楼201高等统计物理(单)馆130389 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楼201 量子场论教203量子场论教203高等统计物理馆110410注: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课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二外日语、法语、德语第一周开始上课,每周4学时,学习期限为一学年,学年中不补、退选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1年8月30日(新生自9月13日)至2012年1月2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月16日(共2周)没有安排具体时间的课程请与任课老师联系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周学时专业及年级人数主讲教师备注合计网上讲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284A002 2 2 2 *2 硕士生英语10284A001 4 4 4 网选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0284X002 2 2 24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10284X003 2 2 1 15 高等量子力学0702B0100 5 5 5 与本四合100 李俊多媒体6 群论及其应用C02 4 4 4 150 袁仁宽多媒体7 低维凝聚态物理X03 3 3 3 80 熊诗杰董锦明多媒体8 超导物理器件D03 3 3 3 与本四合30 王智河多媒体9 凝聚态光物理D07 2 2 2 与本四合50 祝世宁多媒体10 衍射物理学X01 3 3 3 30 吴小山多媒体11 固体物理实验方法C03 4 4 4 60 张世远朱劲松王智河朱健民与任课老师联系12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衍射术C20 2 2 2 60 朱信华13 高能性计算 2 2 2 与本四合盛乐标星期节次一二三四五1超导物理器件(单)馆1104 高等量子力学(单)教学楼20123衍射物理学教114 低维凝聚态物理(单)馆2306群论及其应用馆3201衍射物理学(单)综A306凝聚态光物理教学楼2134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馆3103高能性计算教学楼206低维凝聚态物理馆12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馆3103超导物理器件馆1104群论及其应用馆320167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教222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楼20189 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楼201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衍射术馆110410注: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课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二外日语、法语、德语第一周开始上课,每周4学时,学习期限为一学年,学年中不补、退选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1年8月30日(新生自9月13日)至2012年1月2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月16日(共2周)没有安排具体时间的课程请与任课老师联系13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学院光学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周学时专业及年级人数主讲教师备注合计网上讲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284A002 2 2 2 *2 硕士生英语10284A001 4 4 4 网选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0284X002 2 2 24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10284X003 2 2 1 15 高等量子力学0702B0100 5 5 5 与本四合150 李俊多媒体6 凝聚态光物理D07 2 2 2 与本四合60 祝世宁多媒体7 傅立叶光学(本学期停上)D01 3 3 3 丁剑平多媒体8 固体物理实验方法C03 4 4 4 60 张世远朱劲松王智河朱健民与任课老师联系9 高能性计算 2 2 2 与本四合盛乐标星期节次一二三四五1 高等量子力学(单)教学楼201 23凝聚态光物理教学楼213 4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馆3103高能性计算教学楼206傅立叶光学馆21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馆310367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教222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楼20189 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楼20110注: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课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二外日语、法语、德语第一周开始上课,每周4学时,学习期限为一学年,学年中不补、退选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1年8月30日(新生自9月13日)至2012年1月2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月16日(共2周)没有安排具体时间的课程请与任课老师联系134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学院生物物理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周学时专业及年级人数主讲教师备注合计网上讲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284A002 2 2 2 *2 硕士生英语10284A001 43 3 网选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0284X002 2 2 24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10284X003 2 2 1 15 高等统计物理C01 3 3 3 60 肖明文多媒体6 生物物理学C04 3 3 3 与本四合30 王炜多媒体7 软物质物理D27 3 3 3 与本四合60 马余强多媒体8 固体物理实验方法C03 4 4 4 60 张世远朱劲松王智河朱健民与任课老师联系9 高能性计算 2 2 2 与本四合盛乐标星期节次一二三四五1生物物理(双)馆1201 软物质物理馆1 10523软物质物理(单)馆1 1054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馆3103高能性计算教学楼2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馆3103生物物理馆120167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教222高等统计物理(单)馆130389 高等统计物理馆1104 10注: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课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二外日语、法语、德语第一周开始上课,每周4学时,学习期限为一学年,学年中不补、退选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1年8月30日(新生自9月13日)至2012年1月2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月16日(共2周)没有安排具体时间的课程请与任课老师联系135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周学时专业及年级人数主讲教师备注合计网上讲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284A002 2 2 2 *2 硕士生英语10284A001 4 4 4 网选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0284X002 2 2 24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10284X003 2 2 1 15 高等量子力学0702B0100 5 5 5 与本四合150 李俊多媒体6 群论及其应用C02 4 4 4 150 袁仁宽多媒体8 固体物理实验方法C03 4 4 4 60 张世远朱劲松王智河朱健民与任课老师联系9 量子场论C03 4 4 4 孙为民多媒体10 高能性计算 2 2 2 与本四合盛乐标星期节次一二三四五1高等量子力学(单)教学楼201 23 群论及其应用馆32014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馆3103高能性计算教学楼2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馆3103群论及其应用馆320167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教222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楼20189 高等量子力学教学楼201 量子场论教203量子场论教20310注: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课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二外日语、法语、德语第一周开始上课,每周4学时,学习期限为一学年,学年中不补、退选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1年8月30日(新生自9月13日)至2012年1月2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月16日(共2周)没有安排具体时间的课程请与任课老师联系136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周学时专业及年级人数主讲教师备注合计网上讲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284A002 2 2 2 *2 硕士生英语10284A001 4 4 4 网选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0284X002 2 2 24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10284X003 2 2 1 15 高等工程热力学B01 4 4 4 方贵银低温楼2126 相变蓄能D02 4 4 4 方贵银低温楼2127 固体物理实验方法C03 4 4 4 60 张世远朱劲松王智河朱健民与任课老师联系8 高能性计算 2 2 2 与本四合盛乐标星期节次一二三四五1234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馆3103高能性计算教学楼2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馆310367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教2228910注: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课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二外日语、法语、德语第一周开始上课,每周4学时,学习期限为一学年,学年中不补、退选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1年8月30日(新生自9月13日)至2012年1月2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月16日(共2周)没有安排具体时间的课程请与任课老师联系137138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学院声学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学分周学时 专业及年级人数主讲 教师教室 类型备注合计 网上 讲课1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10284X0032 2 1 1 200 2 硕士生英语10284A001 4 4 4 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10284X0022 2 2 180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2 2 5 声学人工材料 X083 3 3 选修 10 刘晓峻 物理楼 356 讲座 6 热波物理X06 3 3 3 选修 10 范 理 物理楼 356讲座 7 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 x08 3 3 3 必修 30 卢 晶 讲座 8 现代音频声学 X10 2 2 2 选修 10 邱小军 讨论班 9 计算声学 C06 3 3 3 选修 25 陶 超 多媒体 10 声学进展 C04 2 2 2 必修 30 陈伟中 刘晓宙 物理楼356 讲座 11 声学基础 D04 2 2 2 与本合 约10 王新龙 仙林校区12 音频声学进展 D06 2 2 2 选修 10 卢 晶 沈 勇 讨论班 13 医学超声基础 D07 2 2 2 选修 10 章 东 讨论班星期 节次 一二 三 四 五 12 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 综A3043 声学基础 仙1 203声学进展 物理楼356声学基础 仙1 2034 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馆3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馆3103计算声学 馆12026 7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教2228 910注: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课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二外日语、法语、德语第一周开始上课,每周4学时,学习期限为一学年,学年中不补、退选 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1年8月30日(新生自9月13日)至2012年1月2日(共18周) 复习考试时间:自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月16日(共2周) 没有安排具体时间的课程请与任课老师联系。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集成电路工程专业(085209)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
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学术培养模式,实习期为半年;校外联合培养模式,实习期为两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 (1学分)研究生英语综合 (4学分)学科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电子信息前沿 (4学分)信息系统集成与工程项目管理(3学分)专业课程: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学分)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 (2学分)高等半导体物理(3学分)并行计算(3学分)微波理论与技术(上)(4学分)微波理论与技术(下)(3学分)现代电子工程进展(3学分)成像原理与图像工程(3学分)数字通信(3学分)矩阵论(3学分)半导体量子物理学(2学分)SoC设计方法(3学分)自适应信号处理(3学分)近代电子学概论 (3学分)信息论(2学分)微波测量(实验)(4学分)自旋电子学概论(2学分)功能薄膜基础(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宽禁带半导体(2学分)立体成像技术(3学分)电磁散射与测量技术(2学分)人工电磁材料(3学分)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进展(2学分)现代通信技术新进展(2学分)高速数字电路设计(3学分)材料的高频物性及其宏观电磁理论(2学分)超导电子学(3学分)数值计算方法(3学分)薄膜结构与技术(3学分)现代微加工技术(实验)(3学分)雷达成像(2学分)医学物理(3学分)医学信号处理(3学分)集成电路工艺、器件及表征(2学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3学分)有机电子学(2学分)五、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南京大学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使用手册2.0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2016.5.5目录一、系统简介二、系统基本界面及登录1、系统首页2、登录界面三、成绩编辑功能描述1、所获荣誉2、学生组织任职与工作经历3、课外学习培训交流经历4、思政学习经历5、社会实践经历6、学术科创经历7、志愿服务经历8、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经历9、其他活动经历四、成绩预览功能描述五、基础信息功能描述六、教工管理功能描述一、系统简介1、南京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旨在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南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活动组织经历、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活动和取得的除课业成绩之外的奖励和荣誉记录下来,进行分类管理,在毕业时,为南大学生提供一份“第二课堂成绩单”,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大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探索学生多元评价体系,打造具有实录性、连续性、综合性、便捷性、发展性的第二课堂信息化系统。
2、系统的登陆网址为:3、系统的基本要求为:①PC、MAC台式机及笔记本,移动设备兼容性暂未测试,暂不建议在手机上使用该系统;②接入校园网络或Internet互联网;③IE8及以上内核浏览器(包括IE8以上版本,360浏览器的IE8模式等)或Webkit内核浏览器(包括Chrome、Safari、360浏览器的极速模式等)。
二、系统基本界面及登录1、系统首页①为当前用户显示区域,登录后此处显示用户姓名;②③④为消息展示区,展示南大青年网站最新动态、团学快讯和通知公告栏目;⑤为用户信息展示区,登录后此处显示用户姓名、用户照片及管理入口链接;⑥为记录公示区,所有经过审核的记录将会在此进行公示,如对记录有任何疑问可点击后进行举报。
2、登陆界面在首页中点击①或⑤区域中的“登录”按钮,出现以下界面:系统采用南京大学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行认证。
学生用户名为学号,教师用户名为工资号,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输入以上信息及验证码后点击登录即可。
三、学生功能描述登录后请点击首页⑤区域中的“我的第二课堂”按钮即可进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