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7.56 KB
- 文档页数:9
摘要:本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1例因适应不良而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进行咨询,成功帮助求助者纠正了诸多不合理认知,有效调整了其心态、思想行为模式,促进其形成了良好的学校适应行为。
关键词:不合理信念焦虑情绪合理情绪疗法1一般资料求助者王某,女,18岁,汉族,甘肃人。
现在是某高校大一的学生。
家庭经济情况相对一般,没有家族精神疾病及遗传病史,也没有躯体性疾病。
两周前因为学习上不适应,出现焦虑情绪并经常逃课。
2个人陈述个人陈述:刚进大学时感觉大学生活新鲜,上课后就发现自己听不懂计算机课,常有无能感,觉得亏欠父母,心里既矛盾又无奈。
睡眠不好,上课没精力。
感觉会被同学嘲笑。
3个人成长史、身体状态、社会功能求助者生长在甘肃农村,独生女。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
从小到大一直很乖巧,没有受过重大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目前还经常旷课,不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4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陈述4.1心理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求助者衣着整齐,懂礼貌,但是脸色较差,情绪低落,不愿说话。
4.2从求助者寝室同学处了解到:求助者近段时间无精打采,有时会旷课,生活基本上有规律。
5心理测验结果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0-4分的5级计分制,症状自评量表中焦虑因子为2.5,其他因子均小于1.26。
6评估与诊断6.1对求助者心理状态的评估:该求助者个性较内向,对学业失去信心,产生焦虑,并有自卑感,睡眠欠佳。
6.2鉴别诊断:①求助者无精神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的,无躯体性疾病,就可排除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心理问题。
②与精神病性问题相区分: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大原则,就是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与现实密切相关,产生焦虑情绪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求助者知情意相统一,对于自己目前不太好的学习状态过于担心;个性相对稳定,就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问题。
③与神经症性问题相区分:神经症的特点是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问题出现泛化,持续时间长。
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一、一般材料张某,男,37岁,小学文化,未婚,无业,寻衅滋事,第2次被劳教,2012年11月入所,2013年12月转入常规教育,进入半开放式管理。
二、来访者自述(一)主述情绪低落、烦躁,紧张焦虑,注意力集中,心慌,食欲差,伴有睡眠问题两个月。
睡眠(二)个人陈述自幼生活在农村,家境不好,早年父母离异,家庭生活不幸福,父母对自己关爱很少,不爱读书,小学毕业后在家,整日同社会上闲散人员混在一起,曾因诈骗,2007年被判有期徒刑2年,2010年被教养1年,解教后安分守己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遇到一个可爱的女孩,彼此之间相爱,感觉生活变的无限美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由此,我改变了很多。
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到经济没有来源,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为了让女朋友开心,我又无能为力,就烦躁、焦虑、自卑,觉得在她家人和朋友满前抬不起头,今后不知该怎么办,就这样越想越闹心,于是旧病复发,再次诈骗被教养。
来到这里后,同教关系不好,我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不愿与他们在一起交往。
最初那段时间,女友还来看我,后来就很少来了,我是担心是不是我被教养,她就不喜欢我了,我现在非常紧张、焦虑、烦恼,晚上睡不着,每天吃得也少了许多,干什么都没劲,整天就想着这些事情。
1警察也找我谈话,经常关心我、安慰我、鼓励我,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我心里的疙瘩就是解不开,十分痛苦。
我想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了。
(三)中队警察补充资料张某性格内向、固执,做事不认真,文化基础不好,能够完成中队交给的任务,但从女朋友不来会见后,就整天忧心忡忡,焦虑不安,能正常参加学习和习艺生产;近一个多月来表现更为突出,整天无精打采,晚上查岗时,发现他一个人在床上唉声叹气,难以入睡;平时经常为一点小事与同教发生口角、争执,习艺加工的产品合格率也较低,中队警察多次找他谈心,效果不佳,现在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习艺生产。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的的情况来访者衣着整洁,面容憔悴,情绪低落,一直低着头,不愿正视别人的目光;来访者身体健康,未患有其他疾病;性格内向,最近很少与其他同教来往,极少主动参加大队组织的文体活动。
一例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单位:姓名:【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例高一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
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 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属于新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
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 确定了咨询方案。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咨询技术, 使其改变了绝对化认知倾向, 消除了仅凭两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预期目标就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等不合理认知和对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的过度焦虑状态。
经过六次咨询, 引导来访者建立了合理认知, 增强了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了不良心理状态, 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学校适应不良一、一般资料(一)基本情况李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从小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优异,被学校免学费录取。
性格内向,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
身高大约1.6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
根据最近一次学校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李某出生在农村家庭,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妹妹。
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妹妹。
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高中入学时,因中考成绩优秀被免费录取。
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
(三)精神和身体状态意识清醒,略微有点焦虑,人格较稳定。
近两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较差。
(四)心理测验结果SCL-90 测试结果:焦虑2.8,抑郁:2.2,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一)主诉以优异的成绩被高中免费录取,但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年级前10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觉得自己很失败,担心自己再也不会考好,得不到老师的赞赏,感觉对不起父母,最近两周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故而前来寻求帮助。
(二)个人陈述因家境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从懂事起就帮着父母照顾妹妹,上学后想通过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文章类型:文章题目: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案例报告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冯某是一名初中四年级学生。
因中考临近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内心压力及不良情绪,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前来咨询。
求助者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检查合作,但情绪焦虑,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心理咨询,纠正了不合理认知,降低了焦虑情绪,增强了考试的应对能力,习得了健康有效的应对方法,达到了预期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冯某,男,15岁,初四学生。
身高1.73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家庭和睦,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求助者家住农村,父亲做化工生意,家境较富裕,父母均为初中文化。
家庭基本和睦,从小随父母一起生活,至初中读书前一直住家中。
上初中开始住校,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几名,父母对其要求比较严格,对其寄予期望较高。
一个月前,初四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于是下定决心赶上,学习更加努力刻苦。
可是第二次月考时,心里紧张,成绩再次下降。
此后每逢考试或测验就出现头疼、心跳加速等现象,考试结束,症状消失。
这种情况使他内心很苦恼,非常担心在今后考试时会出现这些症状,担心明年考不上重点高中。
心里越来越紧张。
晚上睡不着,如果再这样下去,自己觉得考重点高中就无望了。
所以很着急,前来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与分析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1,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1.9,抑郁1.8,焦虑3.6,敌对1.2,恐怖1.3,偏执1.2,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89;阳性项目数48个。
躯体化高于常模、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害怕考试、紧张、睡眠差,一个月。
个人陈述:我从小就学习很用功。
父母要求十分严格。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小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一例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小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案例报告,探讨了合理情绪疗法在解决小学生一般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的实施,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效缓解焦虑和压力,增强自信和积极性,提升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情绪管理;心理健康引言小学生阶段是孩子们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存在着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当不重视且得不到及时解决时,可能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情绪疗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治疗中。
本文通过一个小学生案例,旨在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在解决小学生一般心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描述小明(化名),一名就读于某小学三年级的男生,平时性格外向开朗,但在上学后不久开始出现一些情绪问题。
小明的家长发现他对上学越来越不喜欢,经常出现早上不想去学校、情绪低落等问题。
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但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
于是他们决定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初次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与小明进行了一次初步交谈。
小明回忆起一次数学考试前,老师在上课时展示了一道较难的题目,而他对此题无从下手。
这给了他很大的心理压力,从此他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和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了对学校的整体态度。
在探究中,心理咨询师发现小明的情绪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学校和学业的压力上。
治疗过程基于小明的情况,心理咨询师决定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
初始阶段,心理咨询师与小明进行了一系列面对面的个别辅导,目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他的问题和情境,并建立起信任和沟通的关系。
在与小明面对面的交流中,心理咨询师通过引导他回想起曾经发生的一些让自己感到愉快和自信的事情,并帮助他找到践行积极心理建设的方法。
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案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一例考试焦虑的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
该求助者两个星期以来,考前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手心不停地出汗、心慌气短,胸闷,心里烦躁不安,入睡困难,饮食正常,无器质性问题,能够进行正常生活和学习,但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指导求助者学会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改善了求助者的考试焦虑感,初步达到了咨询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与发展。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考试焦虑合理情绪疗法案例报告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明明(化名),男,12岁,小学六年级(二)个人成长史该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无任何躯体性疾病,家族无任何精神疾病史。
父母在外地工作,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关系亲密,家庭条件较好。
6岁上学,奶奶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管教严格,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他也很听话,自理能力强,从小就学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他学习努力,追求完美,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各科学习成绩优异。
从小培养钢琴,相声,书法等兴趣爱好,还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很受老师们的喜爱,也被长辈们视为同龄人的榜样。
临近小升初考试,测试成绩不理想,近两次考前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手心出汗,心慌气短,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入睡困难,主动来咨询。
(三)身体与精神状态来访者入睡困难,饮食正常,无器质性问题。
紧张焦虑,手心出汗,心慌气短,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四)心理测验结果:考试焦虑测验表(TAT):73分。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一)主诉临近小升初考试,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下降,很担心自己在即将到来的小升初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让家里人失望,最近两次临考前易情绪化,紧张焦虑,,手心出汗,心慌气短,烦躁不安。
(二)个人陈述小学之前一直与父母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在外地入学困难,父母无奈让奶奶带着我回老家上学。
奶奶对我很好,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父母和奶奶给予了我很期望,希望我长大了能有作为。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39 November2018(A)总第439期2018年11月(上)摘要本案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为一名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焦虑的小学生求助者进行了心理咨询。
针对其不合理的信念和错误的认知模式采取一系列的矫正,通过引导其进行多种自我行为训练来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缓解甚至消除考试焦虑引发的消极情绪,最终较好地达到了本次咨询的目标,有效地健全了求助者的心理和人格。
这证明合理情绪疗法对小学生一般心理问题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一般心理问题焦虑情绪A Case Report on Solving by Using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Qiu YuqinAbstract This case helped a pupil who was depressed and anx-ious because of poor exam results with a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by using the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A series of effective treatment was taken for the counselor's irrational beliefs and faulty thinking modes.Through guiding the counselor to conduct self-behavior training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test anxiety,we realized the specific and short-term counseling goals finally.The result promoted the counselor's healthy personalities and mental health.This case proved that the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had a good improvement on the general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Key words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the general psychological problem;anxious emotion1一般资料1.1人口资料江同学,男,年龄13岁,就读于小学六年级,身高为153厘米,独生子。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因失恋引发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主诉:最近心情苦闷、抑郁、烦躁不安,食欲下降,失眠,学习效率下降。
个人陈述:考上本科大学,是我的理想。
但高三因恋爱影响了学习,考上了一所高职院校,而我喜欢的女生考上了本科学校。
大学期间,我想通过专升本考到女友的学校。
所以我报了专升本辅导班。
原来我跟女友的感情一直很好,自从报了专升本辅导班后,跟女友见面和通电话的次数减少了很多,女友也表示理解。
但是就在我20岁生日那天,女友突然打电话说,她有了新男朋友,要跟我分手,我问她原因,她说两个人个性和不来。
我对她那么好,她竟然这么对我,太不公平了,一定觉得我是高职生,学历低,配不上她。
最近一个多月,心情苦闷、烦躁,没有心思上课,强迫自己不去想她,但头脑中总是浮现我们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晚上睡不着觉,总是在床上翻来覆去。
马上要专升本考试了,可我根本没心思学习,升上本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样的情绪对我不好,但我就是没办法摆脱。
我想得到你的帮助,尽快摆脱这种苦恼。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1.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相貌中等,衣着整洁,神情悲伤,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正确的认识,逻辑思维正常,但叙述过程中总是低着头,感觉很拘谨。
2.咨询师了解。
来访者性格内向、敏感、自我要求严格;学习努力认真,平常不爱说话,与同学交往少,喜欢独处。
四、评估与诊断1.心理状态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原因分析。
(1)生理原因:青年男性,20岁,恋爱是这个阶段比较重要的问题。
(2)社会原因: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恋爱失败。
②自小父母对其要求严格,和父母沟通较少。
③朋友少,缺乏有效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女友跟自己分手,就是不公平;女友离开,自己是高职生,学历层次低,否定自己。
(2)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无法接受失恋的现实。
(3)人格特征:敏感、内向,自我要求严格。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冯某是一名初中四年级学生。
因中考临近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内心压力及不良情绪,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前来咨询。
求助者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检查合作,但情绪焦虑,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心理咨询,纠正了不合理认知,降低了焦虑情绪,增强了考试的应对能力,习得了健康有效的应对方法,达到了预期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冯某,男,15岁,初四学生。
身高1.73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家庭和睦,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求助者家住农村,父亲做化工生意,家境较富裕,父母均为初中文化。
家庭基本和睦,从小随父母一起生活,至初中读书前一直住家中。
上初中开始住校,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几名,父母对其要求比较严格,对其寄予期望较高。
一个月前,初四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于是下定决心赶上,学习更加努力刻苦。
可是第二次月考时,心里紧张,成绩再次下降。
此后每逢考试或测验就出现头疼、心跳加速等现象,考试结束,症状消失。
这种情况使他内心很苦恼,非常担心在今后考试时会出现这些症状,担心明年考不上重点高中。
心里越来越紧张。
晚上睡不着,如果再这样下去,自己觉得考重点高中就无望了。
所以很着急,前来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与分析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1,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1.9,抑郁1.8,焦虑3.6,敌对1.2,恐怖1.3,偏执1.2,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89;阳性项目数48个。
躯体化高于常模、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害怕考试、紧张、睡眠差,一个月。
个人陈述:我从小就学习很用功。
父母要求十分严格。
升入初中后,平时成绩在班内一直是前几名。
一个月前,第一次月考,由于当时感冒、头疼,成绩没考好。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不良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分析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1例因失恋而形成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非标准化治疗。
通过三次咨询,帮助求助者找出了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审视,最终帮助求助者形成了较为理性的信念,基本消除了困扰求助者的不良情绪状况,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标。
标签:合理情绪疗法;案例1临床资料1.1人口学资料李某,男,23岁,汉族,军校研究生学员,研究生一年级,未婚。
1.2个人成长史本案例求助者出生于江苏省一个城镇家庭,无重大疾病史,家庭关系较为和睦,独生子。
从小父母忙于生意少于管教,主要由爷爷奶奶带,中小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倍受家人宠爱。
高中毕业顺利考入我校,去年本科毕业后与女友一同考上本校研究生队。
求助者与女友相识约1年时间。
1.3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况据求助者自述,近期精神较差、烦恼、睡眠较差,身体无不适感,近期曾参加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近期内学习态度较为消极,偶有旷课。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感知觉正常,定向力良好,思维意识正常,意志行为基本一致,自知力完整,能充分表明自己的想法且内容表述清晰,愿意听取客观意见,情绪低落。
1.4心理测验结果为了寻找原因,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做了如下心理测试:EPQ:E59;N43;P50;L30,偏外向稳定型人格。
抑郁自评量表(SDS)SDS标准分为56分,略高于中国常模标准分5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SAS 标准分为54分,据中国常模结果标准分50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2主诉和个人陈述求助者陈述:因女友提出分手,近1个月来心情烦闷伴失眠,学习积极性降低,睡眠质量较差。
近6个月来经常与女友发生争执,因1个月前的一次冲突后,女朋友提出分手,之后感到心情烦闷,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
求助者在与女朋友认识的前半年,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很少吵架。
寒假期间都见过对方父母,亦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可。
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为一例工作差错引起焦虑情绪的求助者进行了心理咨询的案例,通过采用摄入性会谈、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家庭作业等技术,进行心理咨询辅导。
通过5次心理咨询,逐步减轻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不佳等症状,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得到了初步的认识和澄清,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求助者及咨询师均感到效果满意。
合理情绪疗法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一般心理问题个案报告一、一般资料1、一般情况:求助者,孙某,女,25岁,汉族,未婚。
2、个人成长史:足月顺产,自幼在父母身边长大, 7岁上学,学习用功,成绩良好,自小学到大学顺利。
父母农民,从小对她要求严格,寄予厚望。
有一妹妹。
3、精神状况:求助者性格开朗,合群,但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不喜欢体育活动,无宗教信仰。
4、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最近医疗检查无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
5、社会功能:原来工作热情、勤奋、认真、努力;近一月来自觉工作有影响,不如原来努力,同事关系也受影响。
6、心理测试:抑郁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标准分45;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标准分60。
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有中度焦虑情绪。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心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一月余。
个人自述:我感到目前工作压力太大,经常烦躁,容易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总担心再次出现工作差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很顺利。
父母没读多少书,但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能出人头地,给他们争气。
我也希望能干出一番成就,对得起辛苦养育我的父母。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离家千里之遥的宁波,在一家综合性医院从事护理工作。
我喜欢这座城市,也喜欢这份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勤奋,对病人也很负责,多次得到病人和护士长的表扬。
护士长对我也很赏识,让我上责任班,负责带教新上岗护士,负责科室的业务学习,提供机会安排我外出进修学习。
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干,争取更好的成绩。
近期医院开设新病区,我作为骨干被抽调到新病区,新病区的护士长管理严格,对下属较挑剔。
我告诫自己不能出什么差错,影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而导致丧失进一步晋升的机会。
一个月前,因为工作忙碌,核对不仔细,将口服药错发给另外一位病人,被病人投诉到护士长处。
第二天,护士长就在晨会上严厉的点名批评了我,并将此事上报了护理部。
我心里很难过,懊悔自己太过大意,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差错,担心这件事情会让领导留下坏印象,影响我的前途。
又觉得护士长太严格,不尽人情,不认可我,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再次出现差错,被护士长报告上去。
越想越觉得心烦,越想越担忧。
近来更是脾气增大,一改往日的温和性格,常常因为工作冲病人和同事大声说话,心烦焦躁,晚上很难入睡,睡着了也很多梦。
日常工作尚能够正常应付,但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也有所下降。
室友建议我调整心态、改善睡眠。
我尝试过,但无明显效果。
为避免影响工作,帮助自己早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前来咨询。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陪同求助者前来咨询的室友说:“以前她性格活泼,待人热情,工作积极进取,得到同事和病人的好评。
近一段时间,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发现她睡眠不好,情绪变得焦虑,常常皱着眉头,无缘无故发脾气。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衣着整洁得体,举止言行正常,面带愁容,神疲乏力,说话声音响亮,谈话心情紧张、担忧,言谈间可见神志清楚,言谈切题,叙述思路清楚。
情绪较焦虑、紧张,对工作差错感到懊悔不已。
四、评估和诊断(一)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评估1、精神状态:心烦、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
2、生理状态:睡眠质量不高,无其他身体异常情况,体格检查无异常。
3、社会功能状态:主动沟通能力良好,工作注意力不够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工作不如原来努力,基本能按要求完成日常工作。
4、心理状态评估:根据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该求助者心理自控力下降,意识水平降低,自信心不足。
(二)诊断:一般心理问题,属于焦虑情绪。
(三)诊断依据:1、根据郭念锋精神诊断三原则,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心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工作的范围内,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受损。
从病程看,只有一月余时间。
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心理测验: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标准分45;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标准分60;求助者有中度焦虑情绪,支持本诊断。
(三)鉴别诊断1、与器质性疾病相鉴别:求助者在医院做过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疾病。
2、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郭念锋精神诊断三原则,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可以排除精神病。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者半年。
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工作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只限工作,且持续时间一月余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由于该求助者的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映尚在理智控制之下,未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表现为焦虑、心烦,工作中注意力不够集中,睡眠欠佳,但没有早醒,没有自杀倾向,没有思维迟缓、自责自罪等症状,且心理测验时SDS分值在正常范围内,因此不支持抑郁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共同商定,确定以下咨询目标:(一)近期目标:改善焦虑情绪,SAS测验分低于45分;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提高。
(二)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改变其不合理的信念,建立起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一)咨询方法: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促进自我成长;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解决失眠问题。
(二)咨询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放松疗法原理:用放松取代焦虑。
(三)双方责任与义务1、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家庭作业。
权利: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原理和过程;有权选择或更换咨询师;有权提出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个人资料;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在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
(四)咨询时间和收费:与求助者约定会见的时间,依据她的要求每周会见一次,每次50分钟,疗程估计需要4-5次咨询。
咨询收费标准为每次50元,SAS、SDS测验:每次15元。
七、咨询过程(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1、目的: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作出初步的问题分析;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解说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2、方法:摄入性谈话、心理测验、放松训练3、过程:咨询师以真诚热情的态度主动接触求助者,并运用谈话、倾听等咨询技术,引导求助者对自身状况的诉说,使其内心的忧愁、恐惧、焦虑、痛苦等各种消极情绪疏发、宣泄出来,促进求助者情绪稳定,为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打下基础;运用解释技术,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求助者接受该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验;指导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学会进行肌肉和情绪的放松。
建议求助者学会自我减压,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体力和精力。
4、作业:(1)运用ABC理论,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写出自己的情绪、行为困扰结果(C)和诱发事件(A)。
并对其作初步的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2)按照咨询师所教放松训练,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二)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第二次咨询1、目的:加深咨询关系。
进一步解说和证明合理情绪疗法的ABC 理论,帮助求助者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改变不良认知,求助者应对自己的问题负责。
2、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家庭作业。
3、过程:求助者精神有所好转,反馈睡眠质量较前有所改善,自觉心烦减轻。
就上次家庭作业进行会谈,进一步解说合理情绪的ABC理论。
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其明确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指出诱因(工作差错)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求助者对该事件所持的信念(B我必须做最好,不能出任何差错,必须得到护士长的认可)才是引起结果(C焦虑、心烦、失眠、注意力下降)的直接原因。
使求助者进一步领悟到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使求助者认识到她对该事件负有责任。
4、作业:让求助者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归纳的11条常见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写出未列出的其他不合理信念,要求求助者对B进行分析,并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合理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中。
第三次咨询1、目的:巩固咨询效果;使求助者认识到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是不现实、不合逻辑的,是没有根据的,学会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2、方法:会谈,家庭作业3、过程:通过会谈,进一步帮助求助者分清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并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对工作差错,不要过分责备自己,用“我希望做到最好”去代替“我必须做到最好。
”4、摘要咨询师:“谈谈你的工作吧?”求助者:“我工作一向都很认真负责,对病人耐心细致……”咨询师:“你说你必须做到最好,工作中不能出任何差错?”求助者:“是的,我必须这样做。
”咨询师:“是什么原因使你认为必须这样做呢?”求助者:“这……难道我做到最好有错吗?”咨询师:“这不是对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