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语文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2015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试题(人教版必修一)(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谬.种(niù)骚.乱(sāo)付梓.(zǐ)租赁.(lìn)B.笑靥.(yè) 撷.取(jié) 细胞.(bāo) 发轫.(rèn)C.刹.车(shā) 殷.红(yān) 岑.寂(cén) 角.色(jué)D.窠.臼(kē) 缺陷.(xiàn) 手帕.(pà) 恫.吓(tòng)解析:A项,“谬”应读miù;B项,“撷”应读xié;D项,“恫”应读dòng。
答案:C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翻译遗憾抚养不可思议B.建交边疆词汇突如其来C.切磋气慨回馈度日如年D.荟萃帐篷荧屏举棋不定解析:C项,慨—概。
答案:C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南方突如其来的冻雨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各地群众也纷纷慷慨解囊,向灾区人民献爱心,并将此看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A.突如其来B.防患未然C.慷慨解囊D.义不容辞解析:B项,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与语境自相矛盾。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但是当时很遗憾,不仅仅是我,几乎很多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梦想,因为当时中国人,每一个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
B.1978年,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国家之间,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那一年是今天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该记住的事情。
C.虽然我们今天在中国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些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D.也是在这一年年初,我开上了我人生的第一辆车。
专题组合训练10(语基+语用+小说)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诡谲.倔.强矍.铄群雄角.逐绝.处逢生B.挟.制攻讦.采撷.亵.渎魂灵胁.肩谄笑C.荫庇.辟.邪麻痹.开天辟.地筚.路蓝缕D.炽.盛对峙.秩.序栉.风沐雨独树一帜.解析:选A。
A.全读jué;B.xié/jié/xié/xiè/xié;C.“开天辟地”中的“辟”读“pì”,其余都读“bì”;D.“炽”读“chì”,其余都读“z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分渡难关长治久安万事俱备B.伏法大姆指貌合神离顾名思义C.博弈候车室出其不意精兵减政D.通谍抄近路和言悦色艰苦备尝解析:选A。
B.姆-拇;C.减-简;D.谍-牒,言-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针砭时弊,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B.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分层指导,因为各班学生良莠不齐....,接受能力不同,教师采取的策略也就不同。
C.虽然信用卡正成为金融业更能接受的付款方式,但许多人在日常消费中仍不敢尝试,把信用卡消费看成是寅吃卯粮....。
D.新生企业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的企业学习,起初是邯郸学步....,但只要不懈努力,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
解析:选C。
A.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修饰对象错误、感情色彩不当。
B.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班上同学有成绩好坏之分,无好人坏人之别。
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修饰对象错误。
C.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
比喻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
D.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围脖”、“非学艰难的决定”、“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0年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2015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试题(人教版必修一)(时间:40分钟 满分:57分)一、基础巩固(2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施:用女行无偏斜,伺意致不厚.厚:喜欢 B.⎩⎪⎨⎪⎧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由:随意,任意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会:当然,必定 C.⎩⎪⎨⎪⎧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通:遍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令:身份 D.⎩⎪⎨⎪⎧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适:听从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诉 解析:C 项,“令”的意思是“美好”。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妾不堪驱使.. ②勿复重纷纭..③本自无教训.. ④处分..适兄意 ⑤徘徊..庭树下 ⑥蹑履相逢迎..⑦踯躅..青骢马 ⑧叶叶相交通..A .①④⑦B .②⑤⑦C .③⑤⑥D .①③⑧解析:①驱使:古义,使唤;今义,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③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④处分: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⑥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
⑧交通:古义,交错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的总称。
答案:B3.下列句子中“相”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B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D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解析:A 项,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
其他是起指代作用。
答案:A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B.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C.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D.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解析:A、B、D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项用了夸张的手法。
答案:C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015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试题(人教版必修一)(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基础巩固(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苗裔.(yì)摄.提(shè)搴阰.(bǐ)皇舆.(yú)B.宿.莽(sù) 骐骥.(jì) 驰骋.(chěng) 孟陬.(zhōu)C.庚寅.(yín) 猖披.(pī) 謇.謇(jiǎn) 纯粹.(chuì)D.踵.武(zhǒng) 申椒.(jiāo) 蕙茝.(chǎi) 险隘.(ài)解析:A项,“阰”读音“pí”;B项,“陬”读音“zōu”;C项,“粹”读音“cuì”。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唯庚寅吾以降.(降生,出生)②名.(名字)余曰正则兮③朝搴.(摘取)阰之木兰兮④夕揽.(采摘)洲之宿莽⑤日月忽.(疏忽)其不淹兮⑥不抚.(把握)壮而弃秽兮⑦何桀纣之猖.披(猖狂放肆)兮⑧夫唯捷径..(便捷的小路)以窘步⑨及前王之踵.武(足迹) A.①⑤⑨B.②④⑧C.②⑤⑧D.③⑥⑦解析:②“名”是取名;⑤“忽”意为迅速,过得很快的样子;⑧“捷径”是邪路。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又重之以.修能②路幽昧以.险隘B.①夕揽洲之.宿莽②岂余身之.惮殃兮C.①既遵道而.得路②羌中道而.改路D.①岂维纫夫.蕙茝②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解析:A项,以:介词,拿、把/连词,而且;B项,之: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顺承连词/表转折。
答案:D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3分)()例句:名.余曰正则兮A.纫秋兰以为佩.B.字.余曰灵均C.杂.申椒与菌桂兮D.不抚壮.而弃秽兮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A项,动词作名词;C项,形容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作名词。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1(用时:45分钟满分:47分)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趁火打劫,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分食流动性资金,这对于原本资金紧张的银行间市场简直是________。
(2)政府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中,总是担心改革后对物价的影响,担心居民难以承受,一再推迟改革推出的时间。
这样的________不仅不能改变任何现状,反而会让更多矛盾累积。
(3)党政机关中的“送礼”“收礼”行为为人所不齿,所以,之前即便是要送礼、收礼,也是偷偷摸摸。
现在可好,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正常的“往来”,甚至发展到了“明目张胆”“________”的地步。
A.雪上加霜畏首畏尾堂而皇之B.釜底抽薪畏首畏尾冠冕堂皇C.雪上加霜犹豫不决冠冕堂皇D.釜底抽薪犹豫不决堂而皇之答案 A解析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畏首畏尾:形容疑虑过多。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多含贬义)。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含贬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儿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B.人类多年来普遍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使得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病菌的基因突变加快,致命的新型病菌也许会在未来五年内出现。
C.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后,入馆人数激增,参观者不仅有教师、学生和其他市民,还有进城务工人员也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D.由“女大学生占领男洗手间”行为艺术表演引发人们热议,有人认为这体现男女平等的诉求,也有人提出公共设施设计与管理应体现公平理念。
答案 B解析A项搭配不当。
与“无论是”搭配的应该是“还是”,应把“和上海石库门”中的“和”改为“还是”。
专题组合训练15(语基+名句默写+语用)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横亘.(ɡènɡ)翌.年(yì)炽.热(chì)脖颈.子(ɡěnɡ)B.押解.(jiè) 遁.世(dùn) 复辟.(pì)国库券.(quàn)C.记载.(zǎi) 夏衍.(yǎn) 妥帖.(tiē)抹.不开(mò)D.弄.堂(nònɡ) 荤.腥(hūn) 契.约(qiē)创.可贴(chuānɡ)解析:选C。
A项,“亘”应读“ɡèn”;B项,“辟”应读“bì”;D项,“弄”应读“lònɡ”,“契”应读“q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2010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展示..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B.广州亚组委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将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办好本届亚运会,提高广州亚运会的软实力,让奥林匹克精神在南粤大地上广泛留传..。
C.2010年10月16日晚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园内的车祸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一句“我爸是李刚”更是被网友编排得别开生面....。
D.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你的这种到处刺探他人隐私的行为,是很不道德的。
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解析:选A。
B项,应为“流传”。
C项,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展新的局面。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意。
D项,目不窥园:常用来形容埋头读书。
它与刺探他人隐私没有关系,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B.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2015年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测试(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说明文,完成1—4题。
(11分)黑匣子在,希望就在①每当飞机失事,人们都急切地希望尽快找到黑匣子。
特别是在机毁人亡的情况下,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
②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神秘失联。
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确认MH370坠毁在南印度洋海域。
至此,各方的救援力量正式转向搜寻黑匣子。
③黑匣子是由芬兰的一位航空工程师在二战时期发明的,其初衷是为了记录试飞过程中的各种重要数据,为改进设计、制造出更精良的飞机提供数据。
④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通话记录器”,并开始试用于空难事故调查。
到70年代末期,全球所有民航客机都安装了黑匣子。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象征着灾难和不祥,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黑匣子”。
事实上,为了方便搜寻,黑匣子的外壳一般都是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色。
⑤现在的黑匣子,其实是两种飞行记录器的的总体,一种是“座舱语音记录器”,另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⑥座舱语音记录器由拾音盒和记录盒组成。
前者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可以将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界通信的音响信息全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记录盒。
记录盒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⑦飞行数据记录器可以自动记录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高度和速度,飞机的姿态、位置和航向,氧气和烟雾情况,驾驶员输入控制系统的指令,各台发动机工作的参数,油料残量,油箱温度和液压系统情况,以及通信系统的状况等各种资料。
一般飞机能记录1000多项数据,大型喷气客机记录的资料则多达3000项。
不过,造成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数不胜数,目前的飞机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
⑧无论是哪种记录器,通常都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
这个密封盒异常坚固,壁厚约为0.64厘米,所用材质多为钛合金。
它能排除磁场干扰,能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炙烤,能承受2吨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能承受海平面以下6069米的海水压力,能够在汽油、机油、油精、电池、酸液、海水中浸泡几个月。
专题组合训练3(语基+古诗+文言文)一、语言基础1.(2011年长沙市一中第三次月考)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更迭三令五申蹊.跷(qī)呱.呱叫(ɡū)B.丰硕园舞曲省.视(xǐnɡ) 天遂.人愿(suí)C.笃信减员增效沏.茶(qī) 一溜.烟(liù)D.观摹莫须有倾.斜(qǐnɡ) 偃.旗息鼓(yǎn)解析:选C。
A.呱(ɡuā);B.圆舞曲,遂(suì);D.观摩,倾(qīn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近年采取了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但春运出行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各大火车站万头攒动,众多旅客重足而立....,交通场面拥挤不堪。
B.黔东南从党扭村至加榜乡所在地绵延25公里的山路两旁,线条优美的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美不胜收....。
C.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的里氏9.0级强烈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令许多欲前往日本的游客退避三舍....。
D.目前,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不忍卒读....,不仅对阅读造成伤害,也不利于市场的正常运作与健康发展。
解析:选B。
A.重足而立:是指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
形容非常恐惧。
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C.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避免冲突。
D.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B.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接受着历史的检阅。
而61年辉煌奇迹的造就,每一步跨越都孕育于风险和挑战,每一个脚印都充满了奋斗的艰辛,每一次变革都彰显着智慧和勇气。
C.从年中的“蒜你狠”、“豆你玩”到现在的“糖高宗”和“苹什么”,农产品的价格似脱缰的野马,越炒越高,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国流动性过剩造成的。
板块一教材过关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内:通“纳”,接纳B.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智慧、明智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D.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连词,并且解析:D项“而”通“耐”,能力,能耐。
“而”因与“耐”古音同而借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B.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D.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通“挡”,抵挡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通假字的使用。
当,读dānɡ,对等,比得上,不是通假字。
前文说“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这里比较的是刘邦与项羽军队的数量。
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旦日飨.士卒飨:犒劳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除D.御六气之辩.辩:变化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除:授予官职。
注意D项“辩”通“变”,释义正确。
答案:C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C.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发现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具:详尽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
发:打开。
答案:C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如因而厚遇.之遇:招待B.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赂:贿赂C.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治:审理D.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解析:赂:赠送礼物。
答案:B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怀念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过去,以前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D.举酒属.客属:音zhǔ,劝酒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
2015语文复习题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
A刚愎自用B砰然心动C坚如磬石 D 虎视耽耽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B.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C.出版界在出版创新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在少数。
D.你完全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就说这全是我一个人的错。
3 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的名句。
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
....,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要努力学习和继承。
D.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7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
....了。
4下面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杜甫被称为“诗仙”,李白被称为“诗圣”,苏轼是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陋室铭》的“铭”,《马说》的“说”,《出师表》的“表”都是我国古代的文体。
C.《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D.《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美国的莫泊桑。
5 下列选项中,全都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A.宽厚漂亮希望 B.真实明亮天气 C.质朴沉重刚强 D.欣慰修饰黯然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对于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指责呢?
B.看你这记性,你怎么忘了呢!
C.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D.今天人来得很全,连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都来了。
7“那个大盖帽走过来没收了他的货物。
”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借代 B.比喻 C.夸张 D.拟人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把它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才会化作你生命的基础。
(2)那时候,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宝藏。
(3)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寻求承诺 B.坚实寻找承诺
C.坚固寻求许诺 D.坚固寻找许诺
9.将①—④句添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10“子何恃而往?”是( )
A.判断句 B.被动句 C.省略句 D.倒装句
二填空(12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红不是无情物,。
————————,斜晖脉脉水悠悠。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三综合运用(10分)
1按括号内的要求改写句子。
①学校派他去参加数学竞赛。
(改为被动句)
②你的书被我不小心弄脏了。
(改为“把”字句)
2请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我爱你,祖国——我伟大的母亲。
()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③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十年了。
()
四阅读
母亲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相当清澈。
随着她儿女的增多,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
河底泥沙越来越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
大概是母亲河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
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
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
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
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
即使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并非不受其害,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
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又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1.概括说明造成黄河由绿变黄并成为“悬河”的原因。
(6分)
2.文中说到黄河“新的问题”是什么?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8分)
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8分)
4.从全文看,黄河问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8分)
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①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但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两大类生物,几乎人人都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可是,有些种类的生物,其外形却既像植物,又像动物,例如大家都熟悉的珊瑚,在100多年前,因为它看上去仿佛有根、茎、叶,人们还把它误认为是一种植物呢。
那么动物和植物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呢?科学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②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在同一个地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也就是说原地不动地度过一生。
当然这中间也有少数例外,如随水漂流的小型水生植物。
与植物相反,绝大多数动物为觅食、避敌或别的原因,经常跑来跑去,处于运动状态。
③古人有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本是形容文章风格的,或赞扬其简要,或赞扬其繁丰。
其实用这句诗来描述植物不同生长时期茎、叶、花、果等植物器官此消彼长的现象,也是很贴切的。
植物从小到大,各种器官一直在发生不同的增减变化,例如在幼小时期只有根、茎、叶,成年之后长出了花朵,花朵凋谢后再结出果实、种子。
而动物(除低等动物外),由初生到老迈,五官四肢等各种器官不增不减,仅仅是体积大小的不同。
例如刚生下来的小狮子或小老虎,已经具备了与父母同样多的器官。
④从两者的生活习性上说,植物有个十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少数寄生和腐生植物外,它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自己制造“粮食”养活自己,而动物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食草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至于杂食动物,则既吃草又吃肉,过的是一种亦“素”亦“荤”的生活。
⑤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还有一条十分严格的标准,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细胞就会发现,植物的细胞有一层又厚又硬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却只有细胞膜,没有细胞壁。
1.请简要说说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子“那么动物和植物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呢”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
2.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就本文所介绍的植物的几点特征看,随水漂流的小型水生植物与别的植物完全相同。
B.植物的细胞与动物的细胞一样,都有细胞膜。
C.珊瑚外形既像植物,又像动物,其实质是动物。
D.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出“粮食”养活自己。
3.从人们熟知和易于理解接受的方面入手进行说明,再到对相对深奥的知识的介绍,是本文说明的特点。
你认为这样进行说明有什么好处?(6分)
4.概括本文所介绍的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
(8分)
①
②
③
④
5.本文多处采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事物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其作用。
(4分)
五作文(50分)
请以“快乐往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