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2018年的中美博弈中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华为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在美国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美国政府对华为的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持怀疑态度,甚至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本文将以华为与美国政府的知识产权之争为例,分析中美法律层面博弈的案例。
二、案例概述1. 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布局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电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
自2001年起,华为开始进军美国市场,通过与美国企业合作,逐步拓展市场份额。
2. 美国政府对华为的知识产权质疑2012年,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报告主要质疑华为的知识产权来源,认为华为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美国企业的技术。
3. 华为应对措施面对美国政府的质疑,华为积极应对,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下为华为在美国法律层面博弈的主要案例:(1)华为诉美国政府2014年,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政府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第五修正案。
华为认为,美国政府的限制措施限制了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损害了其合法权益。
(2)华为与AT&T的合作案2016年,华为与AT&T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美国销售智能手机。
然而,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对此次合作表示担忧,认为华为可能通过合作获取美国企业的技术。
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AT&T最终取消了与华为的合作。
(3)华为诉美国商务部2018年,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商务部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
华为认为,美国商务部在处理其出口许可申请时,存在歧视性做法。
三、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争议焦点华为与美国政府的知识产权之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华为的知识产权来源美国政府质疑华为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美国企业的技术,尤其是在华为早期发展过程中。
(2)华为的技术研发能力美国政府认为,华为的技术研发能力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2018年中美贸易战事件盘点最近更新:2018/9/24美国正式对大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额外10%的关税。
中国方面进行反击,正式对约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额外加征5%-10%的关税。
同时,中国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和中方立场》白皮书,充分阐明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政策立场,将贸易战中的事实进行澄清,驳斥美国单方面一意孤行挑起贸易争端的各种行为论调。
2018/3/9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命令,将于15天后对进口的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
2018/3/22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对华“301”报告,指令对中国进口的约600亿商品大规模征收25%的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2018/3/23中国商务部作出反击,宣布拟对从美国进口部分产品加征15%关税。
其中,来自美国的葡萄酒出现在加征关税的名单之中。
2018/4/1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8年4月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
根据财政部关税司发布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的通知》明确,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
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
2018/4/3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覆盖航空航天、信息通讯技术、机械等10多个部门,将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
2018/4/4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自4月12日起,上调对原产于美国及部分欧盟公司的进口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单丁醚所适用的反倾销税率,税率介于10.8%-75.5%。
浅谈中美经济竞争的战略内涵、多重博弈特征与应对策略作者:郑青昊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9期【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到了至关重要的转折期,逐渐向着“竞争+遏制+少数互利点合作”的方向转变。
目前比較显著的是,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变得越发复杂,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就可以看出,这对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美国也有从中国获取更高利益的想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会出现持久战的特征,存在“斗而不破”“边谈边斗”的情况。
这就需要中国应当紧紧围绕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前制定相对应的贸易应对措施,坚持理性强大的战略定力,严格尊重WTO规则。
而对我们高中生来说,加强关注国家大事,对于后期的高考和专业的选择有很大的作用,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中美战略竞争经济多重博弈特征应对策略一、中美战略竞争关系中战略内涵一定要对中美经济如何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有清晰的认识,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和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和贸易体系中的后果,中国不是目前贸易体系中最大的收益者。
而是全球价值链体系中自主创新能力的“被俘获者”和贸易利益的“被攫取者”。
自从中美建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其因低成本劳动力获取了大量的投资,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投资目标,这也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利益形成相互依赖关系的核心因素。
但是,必须要认清的一个事实就是中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形成的这种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是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利益追逐者,根据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逻辑来布局和推动,最终形成了以链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产品链分工和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价值链体系。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全球价值链体系,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最为有利的,他们可以有效控制全球贸易规则权,对核心立场实施主导,进而使贸易利益达到最大化。
浅析中美贸易作者:秦岭来源:《商讯·公司金融》 2018年第5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对外贸易的两个大国,在贸易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摩擦和争端,最终于2018年3月22日发生贸易战。
该次贸易战不仅影响到了中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波及了资本配置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
随着贸易战的不断持续,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复杂,想要保障自身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对中美贸易战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一、中美贸易战的发展以及产生原因分析(一)中美贸易战的发展中美贸易战开始的标志是美国时间2018年3月22日,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根据“301调查”结果签署总统备忘录,决定对中国进口商品进行大范围征收关税,同时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和并购进行一定的限制。
其中的“301调查”是指美国贸易代表针对其他国家“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所开展的调查活动,根据调查结果,贸易代表可以向总统提出实施单边制裁的建议。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中国和美国同为世界贸易大国,两者之间长期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结合近些年来美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向美国输送了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消费成本控制以及通货膨胀抑制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美国不顾中方的严正交涉,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实施加征关税的报复性行为,已经形成了贸易保护,不仅影响了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关系的维持,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消费者的利益,对于全球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于是,中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相关规定,在2018年4月4日,对美国产品也采取了同等力度和规模的对等措施,具体内容为: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约5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采取加征关税措施。
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在北京时间4月6日,针对美国考虑对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追加征税这一行为作出回应: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中美经济竞争的战略内涵、多重博弈特征与应对策略作者:张杰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年第03期摘要当前中美之间战略竞争关系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处于由“接触+遏制”向“竞争+遏制+少数互利点合作”战略转变的关键转折期。
较为突出的是,中美之间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经济利益中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逐步被竞争关系所替代,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对中美战略竞争的缓冲机制以及制约作用正在快速弱化。
经济竞争已经上升为中美之间诸多战略竞争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其中,高端制造业和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成为当前阶段中美经济竞争中最为突出的领域。
从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的内在动机看,愈发可以看得清楚的是,既有针对和遏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崛起和科技创新赶超的战略意图,也有从今后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谋取更大份额的美国利益现实诉求,这就决定了此次中美贸易战有“斗而不破”“边谈边斗”的持久战特征。
据此,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我们提出始终保持强大且理性的战略定力、实施对等贸易制裁、谋划实施贸易利益对等、坚守分离均衡博弈策略、牢守遵循WTO规则、主动实施对外改革开放等六大核心应对博弈策略。
关键词中美战略竞争经济竞争多重博弈特征应对博弈策略一、认清中美战略竞争关系正处于关键转折期自2015年起,美国学者开始兴起一场对华政策以及中美战略关系是否全面失败的大辩论。
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由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兰普顿提出的,他认为中美关系正在进入关键转折期。
这场大辩论延续到2017年方才尘埃落定,最终的辩论结果是,美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似乎就“中国威胁论”和“对中国强硬论”达成共识。
在这场大辩论中,美国有影响力的战略学家坎贝尔宣称:“美国对中国的接触战略是全面失败的”,主张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当前,美国国内无论是建制派或是反建制派,无论是共和党或是民主党、无论是自由派或是保守派,无论是政策界或是产业界,均认为“中国崛起”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巨龙无声的战场2018年中美关系随想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到中美博弈,会翻开新的一页。
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看现在的局面,真的就翻开了新的一页。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上任满一年,各种套路和风格大家已经见惯不惯。
哪一天这位总统要是宣布退出联合国,大家都没有什么奇怪的。
甚至哪天美国人要说,地球太危险,美国人要放弃地球籍,大家也不用惊讶。
在这2018年新年当口,美国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将中俄定义为对手,等于美方把话放了出来——大家以后还是好好对抗吧。
只不过这对抗的话说出来的时候,美国政府正好因为到了债务上限在扯皮,政府又陷入关门停摆状态。
这种状态,我们中国人一般有说法——关键时刻掉链子。
或者换句四川语来说,美帝国主义在拉稀摆带。
想象一下,等于在中国古代,出征仪式上旗杆子被风吹断了。
——总而言之,实在不是什么吉祥之兆。
其实,斗争一直都在进行时,只是中美双方心照不宣,没有摆到正式的台面上。
这下子挑明了也是好事,起码大家可以毫无顾忌地怼那些带路党和美分党。
既然美国都不讲中美友好的话,那么宣传美国的好话,讲出来也难堪。
不过那些人脸皮厚,再说了,除非公安部门介入,在网络上谁也不知道那一头是不是一条狗。
舆论战只是很小的一方面。
更重要的大戏,在经济、贸易、金融、军事、政治这些领域,将会全面展开。
【经济贸易战】美国肯定要搞贸易保护主义,既然能够退出精心筹备的TPP,我猜测美国一定在考虑退出WTO另起炉灶。
因为现在的WTO体制,美国人认为自己吃了大亏——当年套野猪的坑,如今自己被坑在里面。
不管怎么样,美国人要恢复工业,只有关税保护和配额保护这一条线了。
以成本而论,美国的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产业链完整度,以及和世界主要商业区的距离,都决定了美国不可能搞出和中国相竞争的产业成本。
而贸易保护,肯定是双刃剑。
美国人玩初一,中国人肯定会对等玩十五。
其实就算不玩贸易战,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都已经很难实现再有多少增长,甚至还可能会有下降。
中美贸易战的那些事作者:张晶晶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7期在2018年的大国博弈中哪个问题最吸引眼球呢?答案一定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要对此形成初步的认识,可以从“事件回放——原因探析——真实目的——影响陈述——未来展望”这几个部分来了解中美贸易战的来龙去脉。
【事件回放】序章:华盛顿时间2018年1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分别采取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
2月16日,美商务部公布了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国家安全调查(232调查)报告,认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内产业,威胁到美国家安全。
2月2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国铝箔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
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决定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税率分别为25%和10%,暂时排除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品。
挑事:3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
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宣布美国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
应对: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用对美的30亿美元关税表明了中国的态度:贸易战中国不愿打!美方在此时提出的磋商请求毫无诚意,说是磋商实际上是施压。
从4月2日凌晨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
再挑:4月3日下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所谓301调查,建议加征关税的自中国进口产品清单,该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建议对清单上中国产品征收额外25%的关税,并提出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是为回应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对美国企业采取的“胁迫政策”。
漫谈2018年的中美博弈中)】
(2018-06-10 )
美元的流动、流量、和流向
经济的要诀就是货币需要流动。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只要货币流动起来,就会造成经济繁荣,反之则进入萧条。
美国的金融操作就是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来实践。
美联储用低利息促进美元的流动,用量化宽松控制美元的流量,用升息来控制美元的流向,「华尔街」在每一个过程都可以套利,这其中汇率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特别需要专业的技巧。
我们综合美国的金融操作就不难发现,美元的流动、流量和流向是最关键的三个要素,要想打破美国对全球的金融操作就必须在这三个要素上下功夫,而这正是中国正在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