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完成版
- 格式:ppt
- 大小:539.00 KB
- 文档页数:37
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作文一: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像盖房子一样,需要找好材料,这个材料就是论据啦。
那怎么选论据呢?就拿写“我的好朋友”来说吧。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他特别乐于助人。
有一次,在学校里,有个小同学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好多人都只是看了一眼就走了,可是小明急忙跑过去,把小同学扶起来,还带他去医务室。
这个事情就可以当论据,因为它能很好地说明小明乐于助人的品质。
选论据要选那些真实发生的事情,不能自己瞎编。
要是写自己勇敢,说自己打败了大怪兽,这就不行啦,因为根本没有大怪兽。
而且论据要和我们要表达的主题相关。
如果写的是好朋友的善良,就不能说他数学考了一百分的事,这和善良没关系。
那怎么使用论据呢?我们要把论据清楚地写出来。
还是说小明的事,我们不能就简单说小明乐于助人,要把他怎么帮助小同学的过程写出来,像他怎么跑过去,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小同学当时哭没哭,这样别人看了就知道他真的是乐于助人了。
这样我们的作文就会很生动,也能让别人相信我们说的话。
作文二:写作文的时候,论据可重要啦。
那要怎么选呢?比如说写“我爱我的家乡”这个题目。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河水可清啦,能看到河底的小石头和小鱼。
夏天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去河边玩水。
河边还有好多垂柳,长长的柳枝就像小姑娘的辫子。
这就是很好的论据,因为它能让大家感受到家乡的美。
选论据要选那些自己熟悉的。
像我对我家的小猫特别熟悉,它每天都在院子里晒太阳,还会追着自己的尾巴玩。
要是写“有趣的小动物”,这就是很棒的论据。
如果选一个自己都不太了解的动物,就写不好。
使用论据的时候呢?要把论据写得有趣。
就像写小猫的时候,我可以说“我家小猫晒太阳的时候,四脚朝天地躺着,肚子一起一伏,眼睛眯成一条缝,那模样可搞笑了。
”这样写出来,大家就能想象到小猫可爱的样子了。
论据就像做菜的调料,放得好,作文就会很有味道。
作文三:写作文要用到论据,那怎么挑合适的论据呢?有一次我们写“难忘的一件事”。
论据的选择与运用一事实论据的运用一、概念: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事实材料、数字材料和虚构的材料。
虚构的材料如神话、寓言、民间故事、名著等,因为这些材料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因而也可以作事实论据。
二、论据运用的基本要求1、一致性——事实本身包含的道理要和论点一致。
请作简要分析。
刘备为求贤才,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第一次拜访,他失望了。
正是面对挫折失败时的坚强,使刘备成为一代君王。
(摘自2008年高考四川作文《壁虎蜘蛛》中心:用事例阐述坚强的话题)阅读思考:下面选文中所用的事实论据与论点是否具有一致性,而归。
第二次也不如他意。
第三次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确:作者用刘备三顾茅庐的事例来阐述坚强这一话题,显得过而不是他的“坚强”。
2、典型性——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这段文字选择梅兰芳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是否能有力地证明论点?是否够典型?梅兰芳教会了我们:在理想面前不要轻易说“不”。
“四大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
这对于当时正信心勃勃的梅兰芳来说,无疑是沉痛的打击。
但是,他并没有轻易说“不”,而是重拾心情,灰心丧气从此灰飞烟灭。
他用行动向我们证明——他喂鸽子,每天仰望长空,双眼紧随着飞翔的鸽子寻踪觅影。
最终,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有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而他也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戏剧家。
因为他不轻易说“不”,所以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于牵强附会,因为“三顾茅庐”所体现的是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名旦”之一的梅兰芳,曾拜师学艺。
但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随着遨游的金鱼,明确:这段文字用梅兰芳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在理想面前不要轻易说’不’”这一分论点。
文段叙述了天生“一双死鱼眼“的梅兰芳为了实现理想,用喂鸽子、养金鱼的方式来练眼睛,使其灵动,仰望长空紧追鸽子,俯视水底寻觅金鱼的苦练正是“在理想面前不要轻易说’不’”的最好的诠释。
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之一:论据就像食材,得挑好再下锅》咱写作文就跟做菜似的,论据呢就像是做菜的食材。
那怎么挑食材才能做出一道美味的作文“大餐”呢?首先,论据得新鲜。
我记得上次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我就可不想老拿那种烂大街的故事,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不是说这故事不好,就是用得太多了,就像老是吃同样的菜,就算好吃也腻味。
我就想起了我和我朋友小李的事儿。
那时候刚开学不久,我在体育课跑步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疼得我龇牙咧嘴的。
周围同学大多只是过来简单问问就走了,只有小李,他个子小小的,但是特别有劲儿,二话不说就把我背起来往医务室跑。
他那背虽然不宽阔,但是我觉得特别踏实。
我一路上哼哼唧唧的,他还不停地安慰我,说“没事儿,有我呢。
”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特别铁的朋友。
这个事儿发生在身边,是新鲜热乎的,用来阐释友谊就特别生动和有感觉。
其次,论据得贴切。
如果我写一篇关于努力就会成功的作文,就不能拿一个完全靠运气成功的例子。
就像是不能拿你买彩票中奖了的例子来证明努力的重要性一样。
再说说我自己选择素材的经历,我要写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我隔壁家的大哥哥就是个好例子。
他上学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是他就想考好大学改变命运。
每天晚上我们都能看到他那屋的灯亮到很晚。
夏天的时候,蚊子多,他也只是随便拿个扇子扇扇,继续埋头苦学。
冬天手都冻肿了,还是坚持写字。
最后啊,他真的考上了好大学。
这就是努力的成果,这种例子放在关于努力的作文里,就很贴切。
最后啊,论据要适量,别一股脑儿全往里塞。
你写作文要是堆满了论据,就像做菜放了一大堆食材,成大杂烩了。
有次看同学的作文,他为了论证一个观点,一下子列举了五六个例子,每个例子就简单地说了几句,看的我眼花缭乱,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说啥主题了。
所以啊,咱得精心挑选论据,合适就成,别整太多。
就像做菜的时候,放适量的食材,精心烹饪才能做出美味,写作文用适量的论据才能论述清楚观点。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一、概念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概括,最有说服力,“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包括:事实材料、数字材料和虚构的材料。
虚构的材料包括神话、寓言、笑话、民间故事和小说等,但不可自己随便写篇小说或寓言而加以引用,要引用人们熟知而认同的。
下面以几个例子来浅谈如何选择和使用事实论据。
二、分析示例1:试想,一个事事从自身出发,从个人私利着眼的人,如何会有乐于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如何会有人敢亲近他,与他为友……只有懂得换位思考,多从他人出发,多为他人着想,才会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我们的雷锋便是一个善于换位思考的人,每次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会从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出发,主动放弃自身利益。
这也许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雷锋精。
由于懂得换位思考并为之付出行动……(08年高考湖南卷《换位人生》)能做作“换位思考”的论据吗?不能,雷锋的事只能用于“个人与集体”关系。
这告诉我们,论据一定要正确理解并和论点一致!示例2:部分官员……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成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
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 增长,暴力强拆者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
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011年高考广东优秀作文《回到原点》)此例很典型,没有“大人物”,但很有现实性。
小结:就论据典型和新鲜来说,要少用:1 过于流行(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用滥的伟人大事(如屈原、司马迁、文天祥、毛泽东、雷锋,共产党、国民党);3众所不知的奇闻轶事;4过于幼稚和庸俗的事(我的一位同学” ••…)。
可多用:现实中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好人好事、恶言恶行、人性或社会的痼疾等示例3: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
作文专题之议论文的事例论据 ——议论文如何选择事例、叙述事例、议论事例★总论:使用事例论据要做到:1.紧扣论点,选择真实、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2.紧扣论点,对事例进行概括,突出精华和重点,与论点有机结合;3.紧扣论点,分析事例,使事例与论点结合紧密。
★议论文事例论据的选择一、选取事例论据的原则1.论据要典型。
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论据才有说服力。
切忌以偏概全,顾此失彼,只选取身边琐事作为论据。
如论述“近墨者黑”这个观点时,用“我邻友某某锒铛入狱……”这样的事例。
往往难以令人置信,缺乏说服力。
2.论据要确切。
事例论据要使人信服。
其材料必须准确真实,切忌张冠李戴甚至胡编乱造。
不少学生因为材料记忆不准确,又懒得再去核实。
就凭着记忆写作,结果把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事安到了爱因斯坦身上,把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拿给孩子玩的奖章说成是金表。
文章论证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论据要有针对性。
有的事例内涵丰富,运用时需仔细斟酌。
同时,即使是同一件事,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果把握不好其中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就会打“擦边球”。
造成论据与论点的脱节。
因此,只有材料主旨与论点相吻合,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4.论据要新颖。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如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文章当然也就没了新鲜感,少了吸引力。
诗文贵在创新,那些拾人牙慧的文章是毫无可读性的,因为它缺少了作者写作的灵气和个性。
因此。
选用材料应力求新颖。
舍弃大家都用的角度。
选用那些会令读者眼前一亮、怦然心动的新材料,如此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议论文事例论据的概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论点和事例都有了,却不知道怎样用语言去叙述事例。
有的同学为图省力,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仔细一读却发现所引事例不能证明论点,或者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甚至严重脱离。
有的同学则是洋洋洒洒几百字,从事例的起因,一直到事例的结束都“搬”了进去。